研究:全球每架商用飛機每年至少被雷擊一次

2020-11-23 環球網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據新加坡《聯合早報》3月13日報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航空研究人員估計,全球每架商用飛機每年至少會被雷電擊中一次,其中90%是飛機自身引發的;因此在必要時給飛機外殼加電,能大幅減少被雷擊的風險。該研究發表於《美國航空航天學會期刊》上。

該研究小組指出,飛機在帶電的雷雨環境中飛行時,一端積累正電荷,另一端積累負電荷,電壓差高到一定程度後,會產生導電的等離子體流,導致飛機更易被雷電擊中。因此,用傳感器監測飛機外殼帶電情況,必要時施加電流調整電荷分布,可有效預防雷擊發生,加電設備所需的能量比一隻普通電燈泡還低。

麻省理工學院發布的新聞公報說,初步模擬顯示,採用這種防護措施後,外部電場強度要提高50%才會發生雷擊。研究人員下一步將用風洞簡化實驗,然後在更現實的情形下測試,比如無人機在雷雨天氣飛行。

報導稱,絕大多數雷擊事件不會危及乘客安全,但機體和電子設備可能損壞,遭受雷擊後必須及時檢修。如果損傷較重,飛機將被迫退役。此外,新型飛機部分使用了碳纖維等非金屬複合材料,更易被雷擊損壞,防雷和維修成本高昂。(實習編輯:周思敏 審核:譚利婭)

相關焦點

  • 飛機遭雷擊視頻集錦:雷擊到底可不可怕?
    飛機在進入風暴雲中,收集大量的靜電後會將其釋放。但是由於嚴格的航空規定,所有的飛機都必須具備電屏蔽的功能以保證飛機內部免受雷擊影響。在雷擊測試(lightning test)實驗室中,科學家向與飛機機身相同的材料上發射電流。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頗為流行的碳纖維材料中有一層可以減少雷擊損壞的、具有防雷特性的金屬。
  • 飛機降落祿口機場時遭雷擊
    航空條例也明確規定「飛機必須能夠承受災難級閃電的襲擊,在任何可預見的情況下,飛機的設備、系統都能發揮其基本功用」。所以即使是遭遇到雷擊,飛機內部的乘客及設施基本上還是安全的。不過,如果雷擊相伴的惡劣天氣對飛機發動機產生損害,也可能會造成嚴重後果。
  • 揭陽機場兩飛機先後遭雷擊(盤點各國客機被雷擊中的驚險瞬間)
    南方日報記者與揭陽潮汕國際機場有關部門取得聯繫,後者表示雷擊事件屬實。隨後,揭陽潮汕國際機場在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通報。該通報表示,5月30日14時多,揭陽潮汕機場遭遇雷雨天氣,約15時4分,一架停場已完成當天航後維護的南航B737—800型飛機遭到雷擊,機上無乘客和機組人員,沒有造成人員傷亡,航空公司正在檢查飛機受損情況。
  • 雷電探測器:民航商用飛機的福祉
    這種自動雷電探測系統能夠對雷擊進行偵查並測量,能夠提前預測雷電區後通過空中交通管制員變更空中交通路線,使其遠離故障區。這一系統的問世不出意外的成為了民航商用飛機的一大福祉。雷電探測器被應用到商用飛機上,來確保飛機飛行和乘客的安全。
  • 飛機在空中為何會遭雷擊?如何避雷-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中國氣象報記者 張明祿 通訊員 霍苗  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10日報導,英國洛根航空公司一架由英國阿伯丁飛往設得蘭群島的客機,在空中被雷擊中。機長在緊急關頭將俯衝向下的飛機拉起,飛機只差7秒便衝落滿布浮冰的北海。  在這之前,3月17日,一架由北京飛往武漢的航班,飛抵武漢上空準備降落時,在空中突遭雷擊,所幸有驚無險,最終備降長沙。  目前,我國已進入強對流天氣多發季,其對飛行安全的影響也備受關注。  飛機會誘發雷電嗎?  這並非個例。
  • 漲姿勢時間:飛機被雷擊到底是咋回事?
    通常飛機的雷擊是比較少見的,根據波音的統計結果,一架飛機平均每飛3000飛行小時被雷擊一次,每架飛機大約每300天被雷擊一次,但按照目前廈航飛機的使用狀況和機隊規模,可能每3天會發現一架飛機遭遇雷擊,這對我們日常的飛機維護影響比較大。
  • 雨季來了,飛機雷擊如何檢查?機務如何防範?
    首先看看一個雷擊視頻⚡️1.雷擊損傷的產生雷電,是大氣層充放電產生的現象,當大氣層充電到足夠高電壓時,就會擊穿空氣絕緣體,發生放電,這就是雷電。飛機的雷擊則是飛機飛過充電的大氣層時,由於飛機是由導電材料製成的,導電的飛機結構就為放電提供了一個「短路」的路徑,成為放電路徑的一部分。
  • 飛機是否真的會遭遇雷擊?
    雷暴雲中往往伴有閃電,閃電會對飛機飛行造成重要影響。監測發現,當閃電發生時,雷暴雲中的電場強度可達到每米2萬伏特以上,可以想像20萬安培的電流所形成的一條溫度達1.5萬至2萬攝氏度的狹長區域,無疑是飛機的禁區,飛機一旦進入,輕則無線電羅盤失靈、電源損壞,重則機毀人亡。
  • 俄航空難倖存者稱飛機被雷擊:「我至少看到一道白光」
    飛機於莫斯科時間17:50起飛,起飛28分鐘之後緊急降落。據俄媒報導,由於天氣惡劣,飛機在第二次降落時才成功降落。在著落期間飛機兩次撞上跑道,飛機起落架折斷,發動機起火。機上部分乘客通過充氣滑梯逃離,大火致使飛機一半機身被燒毀。社交媒體上的視頻畫面顯示,這架飛機在降落滑行過程中,機尾後不斷冒出濃烈的黑煙並伴有火焰。有媒體發布一段乘客在飛機上拍攝的視頻。
  • 盤點那些你不知道的飛機冷知識三
    一、為什麼飛機上的窗戶和座位是不對齊的?飛機上的窗戶和座位常常是不對齊的,這看上去有點奇怪,但是罪魁禍首是航空公司。有機構曾就此做過研究,它發現,每架飛機上有幾排座位是由航空公司決定的,並且不是所有航空公司都會採用相同的排數,他們安置座位時不會考慮窗戶的位置。
  • MIT最新研究:給飛機「充電」,就能降低飛行中遭遇雷擊的風險
    根據航天學家的估計,每一架民航飛機每年至少會遭受一次雷擊。大約90%的雷擊是由飛機本身觸發的:在雷暴環境中,具有導電性的飛機外殼實際上成為了會吸引雷電的避雷針,其觸發的雷擊可能損壞飛機外部結構並對機上電子設備造成影響。為了避免遭受雷擊,常見做法是讓飛機繞開天空中的雷暴區域。
  • 哈裡王子私人飛機遭遇雷擊 差點出了大事
    7X前往阿姆斯特丹舉行為期三天的聚會,飛行過程中一道雷電擊中了達索獵鷹7X的前鼻椎,相當於3000萬伏特作用於這架客機上。▲獵鷹7X內部裝飾其實從科學的角度看,飛機在天上飛,各種氣象條件都會遇到,飛機遭遇雷擊屬於正常現象。全球平均每天發生幾百萬次的雷電,從概率上講難免會遇到,每數萬小時飛行就會遇到至少一次雷擊。
  • 網爆成都飛上海航班遭雷擊返航 回應:未遭雷擊
    對於此次疑似雷擊事件,東航回應稱,該趟航班在飛往浦東時遭遇雷雨雲團,機長判斷無法繞過雷雨雲團,為確保安全,機組決定返航。飛機安全落地後,經初步檢查,飛機無異常,在全面檢查後將繼續執行本次航程。  21日晚間,來自東航四川分公司的相關負責人亦做出回應,稱該趟飛機並沒有遭受到雷擊,而是進入到雷雨雲團,因為天氣原因選擇返航。晚間東航將重新安排一架飛機,從成都飛往上海。
  • 廣東揭陽機場客機被雷擊中 火光四射場面驚人
    大粵編輯第一時間跟南方航空公司有關部門取得了聯繫,經證實今日(5月30日)14:50,潮汕機場遭遇了一場突如其來的強雷雨,南航汕頭公司一架航後停場飛機確實被雷電意外擊中。據悉,這架飛機機型為波音737-800型飛機,已經執行完當天航班任務停場準備檢修, 航班上沒有旅客和機組人員,雷電發生時候,機務維修人員也在安全區域躲避雷雨。
  • 飛機在飛行途中被雷電擊中,會發生什麼?雷電能擊落客機嗎?
    在2020年12月3日早上,一架從因弗卡吉爾(Invercargill)到惠靈頓(Wellington)航班在飛行途中,被雷電擊中,乘客們聽到巨大的爆炸聲,聞到糊味,有的後排乘客還看到火花從飛機前部向後飛來。後乘客被告知飛機頭部受損,需開回因弗卡吉爾。回程還算順利,飛機最後平安降落。
  • 飛機與雷擊
    民航資源網2012年4月3日消息:最近有朋友問我一問題,你說飛機的外殼是金屬的,飛機被雷擊時,外殼將起到靜電屏蔽的作用,那為什麼飛機怕雷擊呢?尤其是客機。現在飛機都說是全天候飛機,還怕雷擊?  那我們首先看看雷擊的原理,雷電是由於大氣層充電產生的結果。當充電到足夠高時就會擊穿空氣絕緣體從而發生雷擊。
  • 躲在汽車裡防雷擊靠譜嗎?
    每到這個季節,有關雷電防禦的提示、指南就會頻繁見諸各大媒體。有心的讀者也許會發現,在這些防禦措施中,總會提到一條:在戶外遇到雷電時,最好躲進密閉的汽車裡。那麼,問題來了:汽車為什麼能防雷,它真的是躲避雷擊的理想之地嗎?
  • 飛機被雷擊以後了怎麼辦???
    讓大家記憶猶新的就是在2016年5月30日14時,揭陽潮汕國際機場遭遇雷雨天氣,一架已完成當天航行後在維護的南航B737-800型飛機遭到雷擊,所幸機上無乘客和機組人員,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在2015年4月7日,冰島航空一架波音757在冰島首都雷克雅未克機場起飛後不久便遭遇驚魂時刻,飛機被閃電擊中,直到降落後所有人包括機組人員才發現機頭被閃電擊出一個大洞。
  • 科普 在客艙裡,遇見飛機被雷擊怎麼辦?
    5月30日16點許,一段南航飛機在揭陽潮汕國際機場被雷擊的視頻在網絡上引起眾多網友的關注。
  • 飛機備降長沙 疑遭空中雷擊
    —分享—   紅網長沙3月19日訊(滾動新聞記者 謝功梅)3月17日,海航由北京飛往武漢HU7178次航班,飛抵武漢上空準備降落時突遭雷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