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煜輝再發聲:股市已進入牛市,美聯儲繼續擴表是個基本確定事件

2020-11-27 騰訊網

「現在中美之間競爭,中國必須做出理性和現實的選擇,我們通過一定的妥協,一定的交易,換取中國戰略轉型的寶貴時間和空間。這個交換是什麼呢?其實就是匯率的對價」。

「拜登先生上來會是什麼樣的政策?大家都在關注。

最近從各方面的信息來看,我個人深切的感覺到,美國是不是有可能推出羅斯福新政?

因為我們看到拜登的一系列安排,顯然在下一個4年,美國的宏觀政策肯定要進入前所未有的財政擴張,美國要幹基建,要大投資了。」

「我們看資本市場,從2019年之後到今天,事實上已經進入了一個牛市……這個市場是牛市,它有它的特點。

牛市體現在哪?你看那些反映了國家強大的政治意志、轉型的巨大推動力、產業趨勢、技術變革的資產,它漲了多少? ……我們正在打造第三個國運,這個國運是什麼?一個繁榮的、有深度、有廣度的資本市場,天將降大任於資本市場,善莫大焉。」

「中國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是唯一一個把網際網路徹底當成基礎設施來用的國家,美國都還沒實現,他們今天支付還用支票,大量使用信用卡,我們今天一機走遍神州。」

「數字經濟時代和信息經濟生態中間,最重要的核心要素是什麼?是數據和場景,相當於工業經濟中間的石油,這是最寶貴的資源。」

「未來在數字經濟、信息經濟時代,貨幣的背書和支撐是什麼?不再是來自於工業經濟的磚頭,比如房地產、土地、財政這些東西了,它來自於什麼?來自於大量的數據、場景等新型生產要素。

中國每天都在創造大量的新型生產要素,這是我們未來實行人民幣國際化戰略的最重要的一個驅動力。」

「現在中美之間競爭,中國必須做出理性和現實的選擇,我們通過一定的妥協,一定的交易,換取中國戰略轉型的寶貴時間和空間。這個交換是什麼呢?其實就是匯率的對價」。

以上,是劉煜輝今天(11月27日)在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20第九屆中國上市公司高峰論壇上,公開發表的最新觀點。

劉煜輝再次強調了中國的國運,認為中國未來一定會反超美國。針對近期拜登上臺後,美國可能採取的政策措施也進行了分析,還詳細剖析了我國的政策面、基本面以及資本市場。

以下是劉煜輝演講內容——

未來30年有兩個確定性

中國反超美國,美國會變成中國的75%

尊敬的各位來賓,朋友們下午好,很榮幸能夠參加每經一年一度的盛會,也給我時間跟大家進行分享。

我們深切的感到,我們正在見證一個國運綿長的時代。領導講,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幸福是奮鬥出來的。

我們今天所見證的國運,也是經過40年偉大改革開放,由全體中國人民奮鬥出來的。在過去40年中,我們實現了偉大的經濟崛起,創造了巨大的財富繁榮,從根本上改變了世界的格局。

我們2001年入世,2001年的時候中國的體量大概在全球是第六、第七。7年時間,2008年我們就超過了日本。

到今年年底(如果)全球一算帳,你會發現,中國經濟的體量已經達到了美國的70%。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格局?G2,是兩個巨人的對決,歷史性的對決。

今年,在這麼大的全球疫情衝擊下,中國作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有2%的增長,美國可能掉4%,人民幣兌美元我們大概升了百分之七八。所以年底一核算,中國今天的體量達到了美國的75%,這是非常驚人非常快的一個速度。

我講中國未來的30年有兩個確定性。

第一個就是中國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大經濟體,這是前15年的事,後面還有一個15年。

(這15年)我們很可能見證的事是什麼?是美國變成中國的75%。

本來我講的是30年的事情,結果傳來傳去,就把中間15年就給我省掉了,造成很多的誤會,所以我今天也借這個機會來澄清一下。

在今天這樣歷史的時點,我們叫百年未有之變局,中國人民有無比豪壯的自信去面對這樣一個歷史性時刻。就是我剛才講的這兩個確定性。

美聯儲擴表基本是確定性事實

美國要進入前所未有的財政擴張

美國總統換了,接下來拜登上來,他將怎樣改變美國的政策?

不同於前面那個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川普先生,他就像一個闖進瓷器店裡橫衝直撞的大象,這麼幹了4年,現在被選下去了。

拜登先生上來會是什麼樣的政策?大家都在關注。

最近從各方面的信息來看,我個人深切的感覺到,美國是不是有可能推出羅斯福新政?

因為我們看到拜登的一系列安排,顯然在下一個4年,美國的宏觀政策肯定要進入前所未有的財政擴張,美國要幹基建,要大投資了。

這對我們來講已經是時間非常久遠的事情,在我印象中,好像羅斯福之後美國開始幹基建。

美國今天的基礎設施很多都是甘迺迪時代遺留下來的,已經有差不多半個世紀沒有很好的翻新。

你看最近美國的安排,要把耶倫放到財長的位置上,耶倫是美國過去10年量化寬鬆具體操作的執行者,美聯儲的主席。

說實在話,把她放在這個位置上,這可能是最好的能夠深切理解MMT、和美聯儲進行溝通、執行財政赤字貨幣化的一個安排。

我們看的很真切,美國借著這一次新冠疫情實際上幹了一個什麼事呢?就把我們在書本上,在理論界已經討論了10多年的MMT現代貨幣理論,直接變成了操作。

美聯儲在今年疫情前一下把表從4萬億提高了7.5萬億,在7萬億這個平臺上已經走了4~5個月時間,為什麼?因為民主黨也不想讓川普摘取勝利果實,所以遲遲不批准他的第二輪刺激計劃。

但是,從貨幣政策的前瞻來看,美聯儲的這個表從7萬億走上10萬億+的這個平臺,基本是一個確定性的事實。

通脹是對衝疫情的後遺症

人民幣升值過程還沒結束

對於我們來說,今年為了對衝疫情影響,我們的宏觀槓桿率力度也很大,跑馬燈一樣,也加了30個點的。G2兩大經濟體,就是這麼個情況。

這直接造成的影響是什麼呢?就是整個世界隱含著巨大的通貨膨脹的壓力。

對衝疫情的後遺症在金融市場中預期反應的非常明顯,(大家可以看)最近的油、最近的銅,再加上6月份以後,中美之間國家利益背後,說是現實和理性的妥協也好,說是交易也好,我們看到了人民幣明顯升值的過程,這個過程還沒結束。

直接給我們帶來的是什麼影響? 我講過很多次,對中國的影響是通貨膨脹。

我稱之「巴薩脹」,關注我的人知道,我講的就是經濟學裡面非常重要的一個模型,巴拉薩·薩繆爾森模型。

它描繪的是一個經濟體的名義匯率和真實匯率之間動態的不一致,不收斂。

中國過去的傳統經濟模式,高槓桿、高負債、高風險,搞那麼長時間累積的一系列的問題,經濟結構性問題。

最後它呈現出來的就是在三年前甚至更早的時候,我們的名義匯率和真實匯率之間出現了一個裂口,裂口一直張開,發散不收斂,沒有機會收斂,一直拖到現在。

現在中美之間競爭,中國必須做出理性和現實的選擇,我們通過一定的妥協,一定的交易,換取中國戰略轉型的寶貴時間和空間。

這個交換是什麼呢?其實就是匯率的對價。

交換匯率的對價產生了一個什麼問題呢?就是我們原來還沒有收斂的,一直不收斂的裂口——名義匯率和真實匯率之間的裂口就會進一步被撐大。

這個模型的裂口對應的經濟學含義是什麼?就是通貨膨脹。

最近的三大戰役

分別對應房地產,網際網路壟斷,剛性兌付

我們講的通貨膨脹不是統計局公布的那兩個指標,我看有領導非常嚴肅的講,現在這個時點我們得考慮,得研究怎麼把資產價格納入到整個國家的通貨膨脹的測算當中。

要研究,不研究的話,光靠一個統計局的CPI(不行)。

所以它不能真實地去追蹤反映真正的鈔票購買力,購買力的塌陷這是我們的一個問題,鈔票購買力的塌陷從模型上反映的、就是名義匯率和真實匯率之間的裂口不收斂。

你要用老百姓通俗的話講就是現在人民幣不值7塊錢,那更不值6塊6,為什麼我看到7塊錢、6塊6的價格?就是因為我們修了一個大壩,把水攔在裡面,嚴格的資本項目管制,所以才呈現這麼一個名義的價格。

當你修了壩,呈現的結果是什麼呢?同100塊錢,境內境外的購買力是不一樣的,本身的差是什麼?就是國內的通貨膨脹。

所以我們看到特別是最近的一系列的動作,我把它稱之為三大戰役。過去只有毛主席在解放戰爭的時候他老人家有這麼大的魄力,同時把三大戰役在中華的大地上展開。遼瀋、平津、淮海戰役,今天我們又看到這一幕,雷霆萬鈞之勢。

從恆大到螞蟻,再到(打破)剛兌,分別對應是房地產,網際網路的壟斷,剛性兌付的債務,道德風險,同時動手,雷霆萬鈞之勢,有一氣呵成之感。

為什麼今天有這樣的執行力和推動力呢?

這肯定是來自於我們政治治理的優化,中國人民在對抗新冠疫情中向世界展示了我們體制的優越性、我們的執行力。你看今天,全世界新冠肆虐,水深火熱,中國變成唯一的一塊淨土,這就是國運。

「踩著剎車下坡的嚴重超載的重卡」

註定是一場持久戰

整個形勢就是這樣的,我經常講中國轉型,我把它比喻成一輛踩著剎車下坡的嚴重超載的重卡。

踩著剎車下坡的重卡有幾個特點:

第一嚴重超載。

過去長時間高槓桿高負債,搞了很長時間了。國民經濟6個部門的表,說實在話都被債務的雪球滾過一道,今天老百姓的6個錢包都癟了些,我們怎麼去踐行中央確立的內循環為主體,雙循環搭配呢?如何應對這樣的格局呢?這都是我們要考慮的問題。

坡長且陡。

中國在經濟下行中疊加難以克服的通貨膨脹預期,註定是一場持久戰

它是過去中國舊模式所蘊含的一系列問題,長時間沒得到有效解決、疏導,累積的一個結果。病去如抽絲,你不要想著哪天服一服靈丹妙藥,立馬藥到病除,不可能,不現實。

第三個,路況複雜,有很多坑坑窪窪,不測的事件,要小心應對。

比如川普發個推,新冠疫情,或者突然一個自然災害,這都是我們需要調整的,這兩年來不容易。

應對風險需要有頂層設計

「數據替換磚頭」

為了應對整個轉型過程中的風險,需要有頂層設計。

頂層設計的核心是什麼?必須要有替代。

過去我們在房地產裡面滾了20多年,整個產業鏈、整個資源全部綁架在上面了,怎麼轉出來?剛才我們呈現的那幾個風險哪個動了都會傷筋動骨,都會溢出巨大的衝擊力。

怎麼樣對衝這個衝擊力?一定要戰略設計。這個戰略設計是什麼?數據替換磚頭。

中國今天之所以和美國能夠掰手腕,能夠較量,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從2018年貿易戰以來,我們越打越好,越打越有自信,來自於什麼?

來自於中國打造了一張強大的經濟網絡,實現了物聯、數聯、智聯,萬物聯通就是一個巨大的數據海洋,宏大的場景世界。

中國正從工業的經濟形態,迅速地從技術革命的熱潮中推進到數字經濟時代和信息經濟時代。

數字經濟時代和信息經濟生態中間,最重要的核心要素是什麼?是數據和場景,相當於工業經濟中間的石油,這是最寶貴的資源。

所以今天中國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是唯一一個把網際網路徹底當成基礎設施來用的國家,美國都還沒實現,他們今天支付還用支票,大量使用信用卡,我們今天一機走遍神州。

中國是唯一一個日常大量產生數據、產生信用、產生場景的國家,這都是在新經濟形態下的財富創造,所以我們國家的產業規劃背後一定是有高人,一定是有超級思維的。

我們已經砸了幾萬億打造了一條高速公路5G,但是這條高速公路上現在車流量不行,沒車,所以顯得很不經濟。我們樓部長講了,5G現在很不經濟,用電量很多,場景對應的很少。

那我們怎麼辦?我們不能等死,得想辦法奮鬥出來。所以我們要打造一個創造車流量的體系,自己為自己的高速公路創造車流量,打造一個巨大的智能生態。

5G接對應的場景主要是兩個:一個是自動駕駛,一個是工業網際網路。

支撐這樣一個高速公路需要強大的電網,比4G要多得多的電,所以,我們要構建一個綠色、高效、安全的能源體系去支撐。

國家為什麼在十四五規劃中把光伏、核能放在優先發展的地位,還有儲能技術的突破,這都是把它們整體作為數字經濟產業生態來規劃的。

支撐這個生態的金融是什麼?是數字貨幣。

這個中國是推的最快的,為什麼?著眼於未來百年未有之變局,當秩序要更替的時候,核心關鍵是什麼?國際貨幣主體一定也會發生變更,人民幣國際化是不可阻擋的一個潮流,而且今天也有條件。

未來在數字經濟、信息經濟時代,貨幣的背書和支撐是什麼?

不再是來自於工業經濟的磚頭,比如房地產、土地、財政這些東西了,它來自於什麼?來自於大量的數據、場景等新型生產要素。

中國每天都在創造大量的新型生產要素,這是我們未來實行人民幣國際化戰略的最重要的一個驅動力。

所以整個都是一體的,所以我們講,背後是有高人的。

資本市場與過去完全不同

現在已經進入牛市

我們看資本市場,從2019年之後到今天,事實上已經進入了一個牛市。

我可以說,自從2018年中央確定了資本市場在中國經濟上牽一髮動而動全身的戰略定位,五大要素市場的樞紐,我們啟動了偉大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的改革,科創版註冊制,然後缺失的法律基礎推進得非常快,才有了今天我們這樣一個市場。

今天這樣一個市場,說實在話,跟2019年之前的市場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兩年之內,中國的證券化率翻了一倍多,我們進入了一個增量市場。

過去10年我們股票基金才賣了3萬億,今年一年,我們股票基金就增加了約3萬億,翻了一倍。

居民的財富以一個非常顯著的邊際速度在發生結構性改變,資源配置在發生結構性改變,這打造了我們今天這樣一個市場。

這個市場是牛市,它有它的特點。

牛市體現在哪?你看那些反映了國家強大的政治意志、轉型的巨大推動力、產業趨勢、技術變革的資產,它漲了多少?

我們做了一個指數,從2019年的1月份100開始跑,跑到今天,272,遠遠跑贏滬深300、中證800等等指數。

那些方向對應的核心資產的代表性多強呢?今天整個A股加上老百姓能夠買到的港股通標的,整個市值大概100多萬億人民幣,它們的市值佔到了的29%,具有非常強的代表性,你說它是不是個牛市?

我們正在見證國祚綿長

未來30年的國運將是資本市場

牛市自於什麼?來自於頂層設計,來自於治理。

今天因為時間關係我沒辦法展開了,你去認真學習十九屆五中全會,那是黨的一個極具歷史價值的綱領性文件,為未來的15年打造了一個行動綱領和行動路徑。

轉換的樞紐是什麼?繁榮的、有深度、有廣度的資本市場。

我們股票的牛市是怎麼來的?完全是頂層設計的結果。

我們正在見證一個國祚綿長的時代,非常的幸福。在本世紀過去的20年,中國收穫的兩大國運。

前10年是全球化,中國入世,鯉魚躍龍門,我們花了短短15年時間迅速的工業化、城鎮化,全解決了。

第二個10年是網際網路,14億人口網際網路的滲透率,把它做的水大魚大,今天中國是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把網際網路當基礎設施來用的國家。

再展望未來30年,百年未有之變局,我們面臨挑戰,脫鉤,G2的長期博弈,我們要把困難想在前面。

但是我們非常有幸,我們正在打造第三個國運,這個國運是什麼?一個繁榮的、有深度、有廣度的資本市場,天將降大任於資本市場,善莫大焉。

相關焦點

  • 美聯儲擴錶速度放緩黃金牛市不在?央行年會來襲現貨黃金恐迎腥風...
    Dailyfx此前撰文稱,從歷史來看,黃金的牛市與美聯儲資產負債表的擴張密切相關。除了美聯儲高速的擴錶速度凸顯黃金價值,作為標價貨幣的美元在走弱的情況下也在直接提振金價。不過近期New Finance, LLC創始人兼CEO約翰·梅森(John Mason)表示,隨著美聯儲此前的「瘋狂放水」取得成效,近期它似乎在放緩擴錶速度。這對黃金來說是一個不利信號。
  • 一掃上周大跌陰霾,全球股市乘風破浪!牛市聲浪襲來,科技板塊繼續爆發
    本周全球股市乘風破浪,集體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牛市景象。 二季度美股強勢反彈,創下過去20年來最佳季度表現! 三季度美股能否繼續強勢?拭目以待。
  • 2021年中國股市展望:市場進入盈利和情緒驅動的牛市泡沫期 港股...
    我們將一輪牛市按驅動力分成三個階段,2019年市場處在由流動性驅動的牛市孕育期,今年是基本面和資金面雙輪驅動的牛市爆發期,21年市場將進入由基本面和情緒面驅動的牛市泡沫期。我們預計2021年全部A股歸母淨利潤累計同比增速為15%,市場情緒將從目前的60度進一步上移,明年股市將是「股」舞人心的一年。整體看明年宏觀流動性將不及今年寬鬆,但微觀流動性依舊充裕。
  • 除非暴跌 否則7天後美股這波牛市將成史上最長牛市
    來源:金融界網站除非出現嚇人的暴跌,否則8月22日之後,美國股市的這波牛市將成為歷史上最長的牛市,而樂觀的投資者則認為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伴隨著十年來的金融和政治動蕩,牛市仍然保持蓬勃發展,部分原因在於美聯儲和其他主要央行主持的全球流動性盛宴。現在美聯儲已經轉向收緊貨幣政策體制,多年來困擾市場的風險,包括估值過高,仍然存在,使得一些權威人士預測牛市即將消亡。
  • ...美聯儲零利率也救不了,子彈已打光?川普:上帝保佑美國...
    我們將繼續監測著事態的發展,今日的降息決定將支撐美國經濟,還能夠提振市場,令市場恢復正常。他同時表示,疫情可能令經濟活動在一段時間內下降,第二季度的經濟可能疲弱,但前瞻性指引和資產購買屬於「我們的基本工具」,預計負利率在美國不會成為合適的政策。
  • 美聯儲降息!寬鬆開啟為何全球股市紛紛下跌?最新解讀說清了
    時隔十年,美聯儲重啟降息驚動了整個國際市場。   北京時間8月1日凌晨2時,美聯儲決定下調聯邦基金目標利率25個基點至2.00%-2.25%,並立即結束縮表計劃。會後美元指數震蕩後走高觸及98.6,為近兩年的新高,十年期美債收益率大幅走低至2.01%。  降息消息宣布後,全球股市紛紛下跌。
  • 美聯儲紀要:縮減無恐慌,美股牛市全面襲來
    債市和股市大買家的撤出對於兩大市場是重大風險。  昨日紀要顯示:  「今年開始減少美聯儲證券持有量可能是非常適當的。」  紀要發布之前,市場對於美聯儲是在今年開始縮減,或今年宣布縮減但明年某個時候開始實施尚有疑惑。昨日美聯儲澄清了這一點,表示將在今年實施。
  • 華爾街資深預言家:美聯儲進一步升息 恐引發下一次股市崩盤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美國股市似乎在10月提前進入「寒冬」,美股今年的牛市行情似乎畫上了句號。截至周一(10月29日)收盤,道指已經跌逾1%,標普500已經跌1.21%,今年的漲幅已經完全消失殆盡,納斯達克指數今年僅小漲2%左右,較年內高位已經跌超1000點。
  • 霍華德:儘管點燃牛市的積極因素仍延續,但股價已嚴重脫離基本面
    6月8日,該指數將股市從低點拉了近45%。在3月24日至6月8日的53個交易日中,股市上漲了33個交易日,其中24個交易日(包括第一次九連漲)漲幅超過1%。到6月8日,標普500指數較2月份的峰值僅下跌了4.5%,年初至今的跌幅也是如此。我寫這封信是為了更仔細地審視市場的上漲及其走勢。與往常一樣,目的不在於預測未來,而是對這次反彈進行全面的分析。
  • 美聯儲和全球央行已來到「臨界點」 股市不確定性加深
    金融市場預計,在9月18日美聯儲結束為期兩天的貨幣政策會議時,該行將把基準聯邦基金利率下調25個基點,也就是從目前的2.0%至2.25%區間下調至1.75%-2.0%。據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CME Group)的「美聯儲觀察」(FedWatch)工具顯示,投資者在上周五押注於美聯儲降息25個基點的可能性為78.5%。不過,這一概率低於一周以前的90%,創下了接近一個月以來的最低水平。而且,這個工具還顯示,交易商目前預計美聯儲在9月份會議上不可能將基準利率下調0.5個百分點,而一個月前的概率為20%。
  • 人民幣匯率大漲 股市孕育新一波進攻
    2013年到2015年的那輪牛市,一個重大因素就是人民幣匯率一路升值到6.0。股市孕育新一波進攻 早在8月中下,關於人民幣匯率的判斷,就很清晰了,人民幣已經進入了長期升值的趨勢,但都沒有想到能漲這麼快超級大牛市的公式=美聯儲零利率+美國印錢+人民幣匯率升值+中國印錢+中國降息+政策支持。六個牛市指標裡,美聯儲零利率是完全確定好的,在美國疫情好之前,都不會變,我們現在發的都是美國的國難財,一旦美國社會恢復正常了,就要準備撤退了。中國印錢和降息,以及政策支持現在是確定不好的,一旦反轉就是大牛市。美國印錢是接近100%確定的,基本上一個月內肯定要發生。
  • 2021年股市預測,牛市到來之十大理由
    十大理由之一:牛熊轉換的時間規律每隔5-7年就會有一次牛市,這是大A的基本規律,至今還沒有被打破過,有人說2015年不是牛市,因為是槓桿牛,不管怎麼說2015年經歷了一波過山車,不管什麼牛也算一次牛。按照這樣的規律,2021年將會確立牛市,2022年將會牛轉熊。
  • 劉煜輝:偉大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改革 奠定了昂揚向上的牛市基石
    所以你取個中位數,大概是2.4萬美金,2.4萬美金乘15億人口,那就是未來15年中國一定會成為全球第一經濟體,超過美國,我們能包辦,這是確定式事件。 在此基礎上再幹15年,這就到了我們確定的第二個100年,20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周年的時候,那時候你很可能看到另外一個確定性場景,美國(GDP)只有中國的75%,全球治權的均衡結構、動態均衡結構不斷嬗變,對應的就是這兩個確定性。 所以對於美國精英來講恐怕也要調整。
  • 2021年A股流動性展望:宏觀環境易緊難松 股市資金供需仍強
    ,將基準利率降低至零利率,加速擴表,重啟創新型貨幣政策工具,為市場提供充足的流動性和信貸支持。2020年前10個月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規模從年初的4.17萬億美元擴大至7.15萬億,增幅達到71.2%,7月以來擴表有所放緩。為應對疫情反覆,美聯儲延長了部分特別工具的有效期以更好為企業提供支持。
  • 「慧眼」牛不過三PK牛年牛市!招商證券股市7年輪迴理論……2021是...
    於是市場出現了三種觀點:第一種,從時間上來劃分,業績增長而寬鬆未退出之際看好股市,寬鬆退出後看空股市,看好一季度股市的就是這個觀點的反映。第二種,從寬鬆退出出發,看空2021年全年股票市場,第三種:從基本面向好出發,看多全年股市。 以下是北信瑞豐首席經濟學家盧平從十個方面尋找宏觀與股市之間的關係,有看空的因素,有看漲的因素,總體是五空四漲一平。
  • 兩大投行呼籲黃金牛市周期將繼續 2021年金價或高於2000美元
    周二(11月24日)花旗和高盛的分析師表示,儘管在冠狀病毒疫苗取得多項突破後,全球經濟前景出現好轉,但黃金的牛市周期將繼續。  花旗銀行大宗商品研究主管Aakash Doshi在一份報告中稱,他預計疫苗新聞將延緩黃金牛市周期而不是終結黃金牛市。Aakash Doshi表示,只要美國的貨幣政策沒有採取一個出人意料的強硬轉變,到2021年黃金價格將「不可避免」的高於2000美元。而金價上一次高於這一水平是在今年8月底。
  • 美股已脫離地心引力?2020牛市殺手大盤點
    也許,綿延十年多的牛市在這一年就將宣告壽終正寢,而原因卻未必是來自遙遠的中東——美股市場不顧一切地狂飆突進,持續走高,讓華爾街上許多人為之喝彩,但同時也讓緊張感爬上了這些人的心頭——大盤越是上漲,他們就越擔心牛市行將結束。事實上,類似眼下美伊關係突然緊張之類的地緣政治麻煩在華爾街長長的2020年擔心清單上也只不過是其中一項而已。
  • 北大教授張帆:一次由信息和不確定性引起的股市下跌
    這次股市動蕩一般被看作短期衝擊。但股市的連續數日的下跌,反映衝擊的程度較大。股市是否會繼續下跌,取決於新的信息。不斷傳來負面信息可能使股市持續下跌。川普總統2月26日舉行新聞發布會,談新冠病毒疫情,目的之一是安撫股市的情緒。但27日股市的表現說明川普講話的效果不大。美國疾控中心的官員和專家都認為疫情在美國流行不可避免,只是時間問題。
  • 有色金屬行業2021年投資策略:全面牛市開啟
    2020 年有色行業先抑後揚今年全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影響了大宗商品價格和全球股市原有的節奏。3 月 份歐美股市出現暴跌行情,導致全球金融市場出現顯著流動性危機。美股分別 在 3 月 9 日、12 日、16 日以及 18 日連續 4 次出現熔斷,而此前幾十年的時間 美股只出現過 1 次熔斷。
  • 中國股市:股市中傾家蕩產的比比皆是,為什麼還是有很多人進入?
    中國股市:股市中傾家蕩產的比比皆是,為什麼還是有很多人選擇進入?「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每位股票投資者應該都聽過這句話,開戶時,券商經理都會向投資者宣貫股市的風險,股市有風險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但投資需謹慎的忠告並沒有多少人真正遵守,跟風交易,融資槓桿的交易思路大有人在,但是又有多少人可以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