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磊:西伯利亞白樺茸國內「企業生產標準」編寫第一人
雙創檔案:
魏磊
莫斯科大學(Moscow State University)博士
廣州滋得洛夫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創始人及總經理
主要從事生物科技、生物製藥等大健康領域的研究
圖為魏磊在西伯利亞白樺林觀察野生白樺茸。
「樺褐孔菌」,又名白樺茸,也叫做西伯利亞靈芝,是一種生長於俄羅斯西伯利亞原始森林白樺樹上的稀有藥用真菌。如今,在俄羅斯生活了13年的河北人魏磊,把白樺茸帶到了中國,帶到了河北。
魏磊在2016年建立了廣州滋得洛夫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發展到今天已經在全國各地設立了五家分公司,其中兩家公司都設立在了河北省,下一步還將藉助保定安國藥材市場的優勢,在保定設置運營中心和研發分中心。
這位俄羅斯西伯利亞白樺茸引進中國的先行者又是如何與白樺茸結下的不解之緣呢?
國內第一家「吃螃蟹」的公司
魏磊是河北衡水人,高考以六百多分的成績考入中國地質大學新材料專業。大二被公派俄羅斯莫斯科國立大學。去俄羅斯留學之前魏磊一句俄語也不會,在莫斯科大學語言系經過一年高強度的俄語訓練,以滿分畢業後和其他俄羅斯學生一起在一個班級內學習。
「當時就像嬰兒一樣,學會了說話才上學。」魏磊笑稱。莫斯科大學嚴謹的學風和老師廣博的知識,給魏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深深地影響了他,使他在接下來的工作和學習中受益匪淺。畢業後魏磊選擇留在莫斯科工作,並自主創辦了多家公司。
機會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相同的磁場總能吸引到相同的際遇。機緣巧合下,魏磊得知俄羅斯特有一種稀有的藥用真菌——白樺茸。在俄羅斯,人們最早是把白樺茸採集下來煮水喝的,可以起到預防糖尿病以及輔助抗癌的效果。現在,俄羅斯已經把白樺茸開發成幾十種不同的產品。而在國內對白樺茸研究比較少,目前以銷售原料和煮水喝這種比較原始低級的服用方式為主。
「我們做的主要是對白樺茸的有效成分進行提取、深加工,最大程度保留它的功效和有效成分。目前公司開發並量產了三款產品:白樺茸養生茶、白樺茸精粉、白樺茸精片。我們是國內合法生產的第一家公司,這也要求我們團隊在未來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尤其是把有效成分的物理化學特性、精準提取等方面作為未來發展的重心,也希望能在未來開發出更好的白樺茸產品,方便消費者服用。」魏磊說。
圖為魏磊在實驗室進行白樺茸成分分析。
從「門外漢」到國內先行者的轉變
據魏磊介紹,白樺茸這種稀有的藥用真菌,主要生長在北半球北緯40-50度的地區,活性極強,會不斷吸取白樺樹養分,大約10—15年之後會把白樺樹的精髓吸收殆盡,使白樺樹枯死。
隨著對白樺茸研究的深入,再加上國內糖尿病、三高人群增多,一個念頭在魏磊的腦海裡越來越強烈,於是魏磊就把莫斯科的公司全權委託給了別人,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白樺茸引入國內的項目來。
由於白樺茸生長的條件比較苛刻,只生長在人跡罕至、廣袤寒冷的西伯利亞原始白樺林中。「實際考察過程中還是吃了不少苦頭,零下十幾度的冬天,再趕上齊腰的大雪,真的是寸步難行。」
無數次的往返莫斯科——西伯利亞幾萬公裡,只為找到品質最好,頂級的白樺茸。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在西伯利亞的腹地託木斯克找到了。這個地區的白樺茸生長獲取的養分比其他地區更加充足,其有效成分含量更多,對身體益處更大。
魏磊博士專業學習的是環境科學專業,並不是生物科技和製藥,對白樺茸生產加工還是個門外漢。除了不斷搜集白樺茸相關的文獻資料,以及請教專家和業內人士來幫助,他還特地聘請了來自俄羅斯醫學科學院、喀山大學、俄羅斯醫學研究所等高校和研究機構的教授和專家作為公司顧問,對產品的各個環節提供技術支持。「關於白樺茸的文獻大部分都是俄語的,雖然我的俄語水平已經和母語差不多了,但是一些藥學、植物學的專業術語閱讀起來還是有些障礙的,所以就需要不斷地請教老師、做實驗,細節方面的東西還是很多很重要的。」
帶領團隊編寫國內首個「企業生產標準」
白樺茸的深加工在國內還屬於新興產業,缺少相關配套標準。當時產品研發出來準備推向市場,魏磊找到了有資質的工廠進行加工,沒想到吃了閉門羹。原來是因為相關部門還沒有頒布此類產品生產的「國家標準」和「地方標準」。魏磊當時就犯難了,思前想後了很久,乾脆決定製造一個標準出來。公司就組織了該領域的中俄專家研發、編寫了白樺茸的「企業生產標準」,歷時一年半,最終成功獲得了國家的審批,是目前國內僅有的幾家可以合法生產樺褐孔菌產品的企業之一。他和團隊也收穫了多項白樺茸產品技術的相關發明和專利。
魏磊在2016年初回國,創辦了廣州滋得洛夫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核心團隊成員均畢業於俄羅斯莫斯科國立大學、莫斯科國立第一醫科大學等高校,在俄羅斯留學和工作多年,具有博士和碩士學位。目前公司已申請了7項專利,其中有4項發明專利。
從曾經不為人知的「樺樹之癌」,到引發世界健康界矚目的「森林鑽石」,和中國傳承千年的中醫藥文化如出一轍,白樺茸也已經成為俄羅斯民間醫學的重要載體與象徵。魏磊表示,他們將加強與俄羅斯進行原料、技術、經貿、學術交流的全方位合作,提升中國白樺茸產業的發展水平並推動白樺茸醫藥研究向縱深發展。(通訊員孫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