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飛機將會搭載自研的太空梭,微軟前創始人透露消息

2021-01-19 DeepTech深科技

在過去一年裡,Stratolaunch Systems 公司對其研發的世界上最大的飛機進行了一系列地面測試,來為明年的首飛做準備,不過面對這麼大的飛機,人們通常會提出一個問題——它的用處到底是什麼?

圖丨 Stratolaunch 飛機的翼展為 117 米

根據了解,Stratolaunch Systems 公司已經與位於維吉尼亞州的 Orbital ATK 公司籤署了一項協議,將這架飛機作為發射 Pegasus XL 火箭的空中發射載機。但是與 Stratolaunch 的運載飛機的 117 米翼展相比,這些直徑僅為 1.27 米的火箭十分渺小,並且僅能向近地軌道運送 500 公斤的載荷。這就有點像使用獵鷹重型火箭向太空發射幾顆立方衛星一樣大材小用。

近日,一些線索終於浮出水面。作為即將出版的《太空男爵》(The Space Barons)一書的一部分,華盛頓郵報的 Christian Davenport 終於從公司創始人保羅·艾倫口中得到了第一手消息,那就是希望這架飛機可以參與到發射太空梭的任務之中。

當然,這裡所提到的太空梭並非美國已經退役的太空梭,而是在公司內部被稱為「黑冰」(Black Ice)的一個項目。艾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希望看到我們擁有全部可重複利用的系統,並且至少每周都要在機場執行可以重複的操作和任務。」

不過,艾倫並沒有提供太多技術細節,但是他表示太空梭的尺寸與 NASA 的太空梭大小相當,後者的翼展為 24 米。由於 Stratolaunch 飛機的高機動性,它幾乎可以從世界上任何供大型飛機起飛的地方發射。而且無論是 Stratolaunch 運載飛機還是太空梭都可以重複使用。

根據設想,最開始太空梭可能會向國際空間站運送貨物,或者執行衛星發射之類的任務,而到最後,這家太空梭很有可能會執行載人任務。

當然,這一切還都只是構想,Stratolaunch 沒有立即開發「黑冰」太空梭的計劃。畢竟從頭開始設計新的太空梭可能需要多年的時間,以及數億甚至數十億美元的資金,況且艾倫是否會全力以赴支持這項計劃還未可知。目前,Stratolaunch 只是希望確保其大型運載飛機能夠在 2019 年首飛成功。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大的運輸機安-225 但現如今已經被另一架超級飛機超越
    由微軟聯合創始人保羅•艾倫與美國電動汽車製造商特斯拉創始人伊隆•馬斯克一起研製的&34;超級飛機真是讓人驚嘆不已。這架飛機的優勢在於採用了雙機身的設計,這樣兩邊的機身都具備內置載荷的功能,起飛時的重量可達到840噸,翼展是117米,兩側機身的連接處部位可以搭載重型火箭,最大重量為275噸。
  • 微軟創始人研製最大航天母艦:輕鬆送你上天
    億萬富翁和微軟聯合創始人保羅-艾倫上周宣布創建了一家名為「伏爾甘宇航」(Vulcan Aerospace)的新公司,監督同溫層發射系統公司的太空計劃,其中包括一項研製迄今為止體積最大的飛機的計劃。這種「航天母艦」用於將衛星、太空飛行器和乘客送人太空。
  • 要在高空發射火箭,這個世界上最寬的飛機,比皇馬伯納烏球場還大
    世界上最寬的飛機 Stratolaunch 離它的首次飛行又進了一步。上周,Stratolaunch 在美國加州莫哈韋沙漠完成了第一次引擎測試,6 個巨大的引擎一切正常。關於 Stratolaunch 的一切數據都是驚人的。
  • 世界上翼展最大的飛機,只為在同溫層一次射3顆火箭
    Stratolaunch系統是由微軟創始人之一保羅艾倫,是幾家公司競相開發一個air-launch-to-orbit飛機。該計劃的初衷是是使用747 - 400年攜帶火箭並可以在同溫層發射,設計的藍圖是使該飛行器看起來像是一個巨大的飛機像兩架飛機由一個單一的機翼粘在一起。
  • 世界上最大的飛機安225,能輕鬆背起一架太空梭
    225是前蘇聯安東諾夫設計局研製的超大型軍用運輸機,最大起飛重量640噸,安-225的載重量原廠公布是250噸,但一般認為,安-225至少有超過300噸的載重能力,其中貨物不是只可放在機身內的貨艙中,安-225原本為了背負暴風雪號太空梭所設計的機背貨架,也擁有運載250噸重物體的能力。
  • 蘋果自研晶片M1問世,將對英特爾和微軟造成怎樣的影響?
    蘋果自研晶片M1問世,將對英特爾和微軟造成怎樣的影響? 蘋果(Apple)M1晶片是蘋果自研的第一款電腦晶片,這款SoC晶片(系統級晶片)與新的macOS一道,將會給蘋果帶來更大的個人電腦市場份額——當然,以英特爾(Intel)為代價。 它終於來了。
  • 全球最大飛機問世,搭載1000噸貨物跨越半個地球
    -225運輸機,安-225由蘇聯安東諾夫設計局研發,是一款超大型運輸機,其設計之初是為了運輸暴風雪號太空梭,因此,安-225的體型和運載能力都是世界最強,由於蘇聯解體的影響,安-225僅生產了一架,目前歸屬於烏克蘭所有。
  • 印度太空梭準備測試,技術突破還是新的煙花?
    開始試圖研發屬於自己的太空梭。要知道,美國的太空梭在2011年便集體退役,為何印度還執意要發展太空梭呢?隨著前段時間我國宣布的可回收軌道器發射成功,進一步刺激印度將自己的太空梭提上日程。根據俄羅斯網站透露的消息,印度此次太空梭的試驗將在印度南部地區進行。
  • 全球最大飛機問世,起飛重量2500噸,搭載1000噸貨物跨越半個地球
    目前全世界最大的飛機是蘇聯研發的安-225運輸機,安-225由蘇聯安東諾夫設計局研發,是一款超大型運輸機,其設計之初是為了運輸暴風雪號太空梭,因此,安-225的體型和運載能力都是世界最強,由於蘇聯解體的影響,安-225僅生產了一架,目前歸屬於烏克蘭所有。
  • 印度太空梭準備測試,技術突破還是新的煙花?NASA早證明不划算
    開始試圖研發屬於自己的太空梭。要知道,美國的太空梭在2011年便集體退役,為何印度還執意要發展太空梭呢?隨著前段時間我國宣布的可回收軌道器發射成功,進一步刺激印度將自己的太空梭提上日程。根據俄羅斯網站透露的消息,印度此次太空梭的試驗將在印度南部地區進行。
  • 微軟本周發布天蠍座消息:配置先行公開
    據外媒報導,近日國外知名遊戲評測機構對外宣布,他們將在北京時間4月6日(周四)晚9點公布有關微軟「天蠍座」的詳細配置信息。這樣的消息也暗合之前WinCentral所透露的消息一樣。不過,同樣是獨家發布的媒體Eurogamer也提到,這次的發布僅僅會提到硬體參數,並沒有主機的外型。
  • 頭條 | 港媒關注中國打造太空梭:將成為強大武器 太空競賽追趕美國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6月8日報導,作為中國空間計劃的組成部分,這種太空梭正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研發。重要防務承包商航天科工的副總經理劉石泉說,他們的目標是讓這種太空梭既能搭載航天員也能運載貨物往返。
  • 世界上最大的飛機,整個地球只有一架,中國也只有一個機場可降
    世界上最大的飛機,整個地球只有一架,中國也只有一個機場可降如今出行的交通方式有很多,乘坐飛機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根據路程,選擇適合自己的出行方式,遇到較長的路程的話,大家基本上都第一時間選擇乘坐飛機。在大家的印象中飛機都是很大的,那麼大家知道世界上最大的飛機是哪架嗎?
  • 中國太空飛機成功首飛,研發多年終見天日,將同美X37一較高低
    而在2016年的時候,我國航天科工集團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罕見表示,國產太空飛機也將會在未來數年的時間完成整體研發工作,首飛時間預計會在2020年左右。之所以太空飛機如此受到外界的關注,是因為其可以像美國的太空梭一樣重複往返於地球和太空中。
  • 英國設計了世界上最大的混合動力飛機,可搭載70名乘客
    最近,英國的一家公司發布了號稱世界上「最大的商用混合動力飛機」的設計。重要的是,這架飛機可以搭載70名乘客,這對於全電動飛機來說尤為困難。要知道,更大的電池會佔據額外的尺寸和重量,這也意味著可承載的乘客會更少。
  • 華為品牌臺式機曝光 搭載自研鯤鵬處理器
    華為要推出桌上型電腦的消息已經盛傳許久了,最新曝光顯示,華為臺式機將搭載搭載自研鯤鵬處理器、AMD顯卡和銀河麒麟系統。此前消息顯示,鯤鵬920處理器單核性能與英特爾i9持平,多核性能位置,電腦處理器性能應該不差,作為辦公設備完全夠用。
  • 衝出大氣層的飛機——太空梭
    太空梭是一種有人駕駛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它既能像火箭一樣垂直起飛,像太空飛船一樣在軌道上運行,又能像飛機一樣水平著陸。
  • 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飛機:陽光動力2號
    太陽作為人類最寶貴的能源之一,自地球的生命誕生以來,太陽就在源源不斷的為這個世界輸送著它的能量,目前,隨著地球化石燃料日益減少,各種依靠太陽能源的工具相繼出現,下面就給各位介紹這架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飛機——陽光動力2號,號稱能永久飛行,還無需燃料,下面跟巴拉排行榜網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Bethesda創始人:如果收購策略奏效,微軟這次是對索尼的精彩反擊
    Zenimax 的高管們大都對微軟的收購沉默不語,但已離職的 Bethesda 創始人 Chrisopher Weaver 顯然沒有太多顧慮。近日,他接受了Inverse 採訪,稱微軟的收購是對索尼的精彩反擊。 「我知道這筆交易,這顯然是一個令人欣慰的消息。」Weaver 表示。
  • 中國太空飛機成功著陸之後,美國人的反應耐人尋味
    important}據國內媒報導,前不久,位於西北部戈壁沙漠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的一艘「可重複使用的實驗性太空飛行器」 在經過兩天的太空飛行之後成功返航,降落在預期區域。從透露出來的消息顯示,這次飛行計劃看上去十分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