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諾」行六年!小木屋暖心送餐,讓社區老人「食無憂」

2020-11-26 澎湃新聞

「一諾」行六年!小木屋暖心送餐,讓社區老人「食無憂」

2020-11-25 22: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夏陽街道青松居民區附近有一家小木屋飯店,老闆徐順來誠信經營近十年,在本地有非常好的口碑。在青松居委會舉辦的一次活動中,徐順來接下了一份特殊的「結盟」任務——為社區就餐困難的高齡老人送午餐,僅收取少量的成本費,解決獨居老人就餐問題。2014年的夏天,「小木屋」拿到居委會提供的要求送餐的高齡老人名單,開始了送餐服務,這一堅持就是整整6年。

今年疫情期間,小木屋飯店因疫情影響暫停了營業。一年到頭的忙,老婆勸他不如趁這段時間回家休息。徐順來說:「如果我回去了,那些老人們該怎麼辦?」於是他當起了「留守老闆」,每天為社區裡「困難」老人送免費午餐,直到疫情基本穩控。

「打包速度要快,涼了老人吃了不舒服」

正值初冬時節,上午10點半,小編來到了小木屋飯店,牆上掛著各類錦旗吸引了我們的目光。11點是他為老人送餐的固定時間,徐順來顧不上跟我們搭話,急匆匆地走進廚房,和兩名配菜師傅一起打包飯菜。他邊打包邊說:「打包要快,不然送過去都涼了,老人吃了會不舒服。」利索地分完餐後,徐順來拎著熱騰騰的四菜一湯準備出門挨家挨戶送餐。前幾年店內員工也幫忙送餐,疫情時期他堅持自己送。

「老人看到我露面特別安心,這些年只要我有空就會去送餐,見到他們高興的笑容,就像看到我自己的父母一樣。」徐順來送餐途中笑談道。

「我不吃豬肉、喜歡軟食,他們一直放在心上」

中午10點50分,經過門衛測溫後小編跟隨徐順來一同走進了帕堤歐香小區,「噔、噔、噔」一路小跑上3樓後,按下退休教授劉阿姨家的門鈴,「劉阿姨,你們的飯來嘍!趁熱吃!」開門的是劉阿姨的先生,接過飯菜後,連連道謝,還提醒他近期注意防護,就像是父親對兒子親切的叮囑。

「今天的菜又都是我老太婆喜歡的,她不吃豬肉、喜歡軟食,這些年來,小徐一直放在心上。」劉阿姨的先生告訴我們。

「老爺叔,老爺叔!開飯了!」10樓樓道裡響起了徐順來洪亮的聲音,他一邊高聲的喊著,一邊按著門鈴。這裡是退休老師張老先生的家,徐順來告訴我們:「張老師有點耳背,需要喊很久,他才聽得見,有一次,我還意外發現他放在煤氣上空燒的水壺,避免了一場事故。」

徐順來送餐的時候,住在另一個門棟的膝蓋動過手術的老人鄭阿姨看見了,不忘和他打招呼,給了他一袋桔子:「最近我女兒回來照顧我了,不用麻煩你了,之前疫情時期,我們老人沒地方吃飯,幸虧有你小徐在哦,太感激了!」

▲兩位老人贈與徐順來的致敬書

資料:夏陽視點

原標題:《「一諾」行六年!小木屋暖心送餐,讓社區老人「食無憂」》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和諧鄰裡節走進海興社區 暖心社區展現耕讀文化
    他的葫蘆絲啟蒙老師李美鶯說,袁帥不僅會葫蘆絲,還會拉二胡,之所以推薦他上臺表演葫蘆絲獨奏,是因為小袁帥的吹奏技藝已經達到了中上水平,更能向觀眾精彩展現葫蘆絲快板、慢板的魅力,傳播這項民族樂器。  海興社區的幼兒園老師宋夢莎帶來了女聲獨唱《長鼓敲起來》,學過聲樂的她曾多次參加過歌唱比賽,她將這首民樂唱得婉轉動聽。
  • 讓關愛沒有「時間差」 四點半課堂暖心「護苗」
    據了解,獅子山社區有8個住宅小區,常住居民1180餘戶,6000餘人,孩子還在上小學的「雙職工」家庭不在少數。然而,當孩子下午4點放學,家長卻還沒有下班,交給老人帶既不方便也不能輔導作業,「真空」時段該如何照看孩子?在了解到居民的難點和痛點之後,獅子山社區開始思考和探索解決方案。
  • 探索新模式「社區食堂」飄出居家養老「幸福味道」
    、湖南街道東塔社區兩處「幸福驛站社區食堂」正式開門迎客。正值午餐時間,應邀參加「重陽敬老 愛心助餐」活動的30餘位老人來到社區食堂,品嘗剛剛出鍋的愛心午餐。申江社區工作人員說,社區老人經常為吃飯發愁,有的老兩口吃飯,飯菜做少了太單調,做多了就得吃剩飯;有的行動不方便,買菜很困難;有的要麼買點兒現成的湊合一頓,要麼讓兒女給點外賣,但都覺得不合口味,還太貴。特別是一些空巢老人、生活困難老人、失能老人等,吃飯問題顯得更加突出。
  • 曙光公益---暖心家教國際村社區輔導班即將啟動!快來報名啦!
    曙光公益       暖心家教項目介紹項目背景    曙光公益援助中心,自2008年4月啟動「溫暖行項目」,長期開展社區探望及節日送溫暖活動。3、項目所需資源   為了項目可持續發展,每節課時給予志願者教師交通及課時補貼,支持教學材料。專人負責管理檔案,進行入戶家訪問。為鼓勵孩子們提高學習興趣,設置競賽,購買獎品。
  • 微聚焦|民生最亮點:「小蜜蜂」來到咱社區
    這是前不久在西安市雁塔區大雁塔街道雁塔路社區「為老志願者服務隊」的愛心食堂裡,志願者給無人照料的老人們準備的午飯。「熱乎飯真是太暖心了!」正在吃燴菜的李大爺對記者說。 大雁塔街道「紅雁志願者」共有40支志願者隊伍、25個社會公益組織,其中包含雁塔路社區的「紅雁小蜜蜂志願者服務隊」,而「為老志願者服務隊」就是「紅雁小蜜蜂志願者服務隊」中的一支隊伍。
  • 朝陽安貞街道建立社區「聊天室」 專陪老人聊家長裡短兒
    趙淑雲的樂觀開朗時時感染著社區裡的居民。凌晨接「熱線」攔下吞藥老人建立聊天室以來,趙淑雲的電話成了不少社區居民的「熱線」,不論早晚,有求必應,甚至半夜也不例外。有天夜裡兩點多,早就睡下的趙淑雲突然接到同樓鄰居的電話。電話另一端的小女孩聲音帶著哭腔,慌張又無助,「趙奶奶您趕緊過來幫幫忙,我奶奶要自殺!」
  • 「小蜜蜂」來到咱社區
    這是前不久在西安市雁塔區大雁塔街道雁塔路社區「為老志願者服務隊」的愛心食堂裡,志願者給無人照料的老人們準備的午飯。「熱乎飯真是太暖心了!」正在吃燴菜的李大爺對記者說。大雁塔街道「紅雁志願者」共有40支志願者隊伍、25個社會公益組織,其中包含雁塔路社區的「紅雁小蜜蜂志願者服務隊」,而「為老志願者服務隊」就是「紅雁小蜜蜂志願者服務隊」中的一支隊伍。
  • KPL:宣揚AG一諾手術引爭議 樹正面典型or蹭熱度暴露隱私?
    大家好,這裡是遊戲神評,我是槽點滿滿的貼吧帶哥,帶哥今天與大家談談AG一諾。如果問到AG超玩會的團寵,水友們一定會想到一諾這名選手。的確,不僅年齡小、性格隨和,而且技術過硬,敢打敢衝,一諾在賽場上給玩家們留下了很多經典操作,尤其是公孫離的操作讓水友們嘆為觀止。
  • 為孤老手繪暖心插畫 冬日送上禦寒小貼士
    本報訊(記者 吳麗婷 通訊員 湯越玲)寒潮來襲、氣溫驟降,姑蘇區白洋灣街道路南社區工作人員近日走進春馨園小區孤寡老人家中,手繪插畫版禦寒小「TIPS」,給老人們進行禦寒知識的科普,為他們繪出冬日暖心提醒。家住36幢的顧小妹今年85歲,獨居多年,子女常年在外。
  • 美餐廳送餐人員用糞便塗牆遭起訴
    據悉,該工作人員在顧客送餐結束後,竟然在其辦公樓的洗手間牆壁上塗抹糞便。他的這一行為被監控錄像記錄了下來,不但使他丟掉了工作,還為他帶來了牢獄之災。多行不義必自斃,這位送餐人員只能自食苦果。(實習編譯:連小玉 審稿:朱盈庫)
  • 11月暖心...
    在市援疆指揮部、市文明辦、市眼科醫院一路精心安排和陪護下,小吾和家人第一次來到寧波。11月10日,手術取得成功,小吾殘存的視力保住了!這家位於海曙文昌社區的「百歲粥坊」,專為社區老人、環衛工人服務,凌晨4點,志願者阿姨們就忙開了,一鍋雜糧粥,配上小菜,蒸好饅頭……5點半,上早班的環衛工人過來吃一份熱氣騰騰的早餐,順便幫趕不過來的工友捎帶上一份
  • 老人與春天
    駐村的時光總是充滿感動,而我習慣於將一個個感人的瞬間記錄在自己隨身帶著的「暖心手帳」上。  我叫文曉強,是克拉瑪依區國資委駐克拉瑪依區古海街道九公裡社區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  在我這本手帳裡,密密麻麻記錄著故事和感動瞬間。  微風透過窗戶翻起紙張,我翻開手帳,不禁想起一個老人與春天的故事。
  • 這臺送餐機器人竟然懂得「禮讓行人」!
    2020年10月15日晚19點,CCTV-2《生財有道》節目組體驗了一位有些特殊的送餐員——智能送餐機器人,記者「搗亂」擋道時,機器人送餐員竟然還懂得「禮讓行人」。
  • 給朋友的簡短暖心留言說說,願朋友幸福平安,快樂無憂!
    十七、一段時光,不在長短,貴在開心;一份情誼,不在遠近,貴在知心;一句言語,不在多少,貴在暖心。十八、朋友,讓我輕輕的說聲你好,雖然人生難免有聚有散,但你卻是我心中,最珍惜最難忘的朋友。十九、心中的思念,溫馨起漣漪;惦記的心思,一輩子掛牽;友誼的堅固,萬千年不變;深情的問候,平淡卻真摯。願朋友幸福平安,快樂無憂!
  • 中國送餐機器人落地新加坡米其林餐廳!
    但是運行後發現這樣的送餐效率並不夠高,於是餐廳調整為機器人按照任務單獨送達每一桌,送餐效率得到改善,機器人日配送量可達 400 盤。在出餐口設置一名服務員,提前將每一桌的菜梳理桌號和分桌,用小託盤分裝好,機器人送到之後,看臺人員可迅速端給客人,達到人與機的高效協同。強烈意願和認可,加上不斷地磨合和優化,莆田餐館讓機器人實現了在小場景的流暢運行。莆田餐館,機器人的表演秀莆田餐廳將送餐機器人的各項功能使用得淋漓盡致,仿佛一場機器人的表演秀。
  • 深圳南山區:送餐機器人助企業復工
    2月11日,在深圳南山區高新園區,李玲(化名)收到取餐簡訊後,走到公司門口,只見眼前一臺送餐機器人,李玲上前打開封閉的裝餐箱,取出餐食後,機器人又前往下一家送餐。李玲感嘆道,在這特殊時期,南山工會深圳灣大食堂用機器人送餐,保證無接觸配送,讓職工吃得更安心。 2月10日,深圳企業迎來復工第一天。為保障復工職工用餐,降低人員直接接觸風險,高新園區工會大食堂首次使用由園區企業坎德拉(深圳)科技創新公司研發的最新產品——名為「燭光」和「陽光」的送餐機器人。
  • 擎朗送餐機器人在日本走紅的秘密都在這裡了
    原標題:擎朗送餐機器人在日本走紅的秘密都在這裡了進入後疫情時代,日本餐飲行業復工按下了「快進鍵」。為了保障門店安全運營,打消顧客消費疑慮,餐廳的防控措施層層加碼,幫助中國餐飲市場實現復工的「無接觸」式送餐機器人受到了日本餐飲人重用。
  • 愛心棉鞋暖腳又暖心
    原標題:愛心棉鞋暖腳又暖心   寧波鄞州區中河街道城興社區近日開展了一場愛心義賣活動,義賣品是「棉鞋奶奶」李文清編織的愛心棉鞋,所得善款1580元全部捐給突發中風的社區保潔員何洪成,幫助他後期康復治療。   在城興社區,69歲的「棉鞋奶奶」李文清幾乎家喻戶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