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5 22: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夏陽街道青松居民區附近有一家小木屋飯店,老闆徐順來誠信經營近十年,在本地有非常好的口碑。在青松居委會舉辦的一次活動中,徐順來接下了一份特殊的「結盟」任務——為社區就餐困難的高齡老人送午餐,僅收取少量的成本費,解決獨居老人就餐問題。2014年的夏天,「小木屋」拿到居委會提供的要求送餐的高齡老人名單,開始了送餐服務,這一堅持就是整整6年。
今年疫情期間,小木屋飯店因疫情影響暫停了營業。一年到頭的忙,老婆勸他不如趁這段時間回家休息。徐順來說:「如果我回去了,那些老人們該怎麼辦?」於是他當起了「留守老闆」,每天為社區裡「困難」老人送免費午餐,直到疫情基本穩控。
「打包速度要快,涼了老人吃了不舒服」
正值初冬時節,上午10點半,小編來到了小木屋飯店,牆上掛著各類錦旗吸引了我們的目光。11點是他為老人送餐的固定時間,徐順來顧不上跟我們搭話,急匆匆地走進廚房,和兩名配菜師傅一起打包飯菜。他邊打包邊說:「打包要快,不然送過去都涼了,老人吃了會不舒服。」利索地分完餐後,徐順來拎著熱騰騰的四菜一湯準備出門挨家挨戶送餐。前幾年店內員工也幫忙送餐,疫情時期他堅持自己送。
「老人看到我露面特別安心,這些年只要我有空就會去送餐,見到他們高興的笑容,就像看到我自己的父母一樣。」徐順來送餐途中笑談道。
「我不吃豬肉、喜歡軟食,他們一直放在心上」
中午10點50分,經過門衛測溫後小編跟隨徐順來一同走進了帕堤歐香小區,「噔、噔、噔」一路小跑上3樓後,按下退休教授劉阿姨家的門鈴,「劉阿姨,你們的飯來嘍!趁熱吃!」開門的是劉阿姨的先生,接過飯菜後,連連道謝,還提醒他近期注意防護,就像是父親對兒子親切的叮囑。
「今天的菜又都是我老太婆喜歡的,她不吃豬肉、喜歡軟食,這些年來,小徐一直放在心上。」劉阿姨的先生告訴我們。
「老爺叔,老爺叔!開飯了!」10樓樓道裡響起了徐順來洪亮的聲音,他一邊高聲的喊著,一邊按著門鈴。這裡是退休老師張老先生的家,徐順來告訴我們:「張老師有點耳背,需要喊很久,他才聽得見,有一次,我還意外發現他放在煤氣上空燒的水壺,避免了一場事故。」
徐順來送餐的時候,住在另一個門棟的膝蓋動過手術的老人鄭阿姨看見了,不忘和他打招呼,給了他一袋桔子:「最近我女兒回來照顧我了,不用麻煩你了,之前疫情時期,我們老人沒地方吃飯,幸虧有你小徐在哦,太感激了!」
▲兩位老人贈與徐順來的致敬書
資料:夏陽視點
原標題:《「一諾」行六年!小木屋暖心送餐,讓社區老人「食無憂」》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