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雙垣 ▏《時間簡史》批判

2020-10-18 圖文解悶

《時間簡史》批判

——關於時間的敘述

關於時間,人們有過很多描述,甚至不能不提到一本我沒讀過的扯淡的書《時間簡史》。提它,因為它跟時間有關;不能不提它,因為作者是大科學家霍金。對一本並沒讀過的書做「扯淡」的評價又憑什麼?憑的是我對霍金的尊敬,因為他是大科學家,並且是研究宇宙的。宇宙的定義是:「無窮無盡的空間和無始無終的時間」。……記得我在七八歲的時候就曾仰躺在床上隔窗望著天空冥想:這天的外邊是什麼,外邊的外邊是什麼,再外邊、無限的外邊,可是怎麼能無限呢?實在是想不通。直到中學老師說「無窮無盡的空間」,這才對我那「外邊的外邊」有了定論,但是依舊無法理解。那麼「無始無終」的時間呢?既然無始無終它怎麼會有簡史哪?明史、宋史、史記,美國史、世界史、地球史,都是某範圍某時段的歷史,歷史自然是過去史。而時間本身呢?從前無從說起,以後永無終止,你怎麼「簡史」呢?所以我說它「扯淡」。
《麻煩》漫畫,2003年創作   作者:臺雙垣
原載當代中國出版社出版,郭梓林先生著《企業遊戲》
這是我對於一個「經典問題」的回答,「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假如這個泛指的第一人稱「我」是當今任意一個普通人,那麼答案簡單正確,而且無可辯駁。(其實我本欲表達為子宮和焚屍爐,或更加引伸……)普通人是沒有必要把簡單的問題搞複雜的,人來一世,麻煩已經不少。而這來去之間便是「人生」了。人的一生既是過程也是時間,它可以用年月日、時分秒來計算,因而這幅畫也是我關於時間的表述之一。
關於宇宙的那個定義,我相信許多人想不通、不理解,即便是多數科學家,也是只能在理論上接受,而無法完成一個讓自己能夠接受的想像。
既然如此,你為什麼不乾脆承認你想不通、不理解呢?你們幹嘛像我的中學老師一樣信誓旦旦的、好像擁戴了霍金你就站在了霍金的肩膀上了似的,其實你連霍金衣領上的頭皮屑都不配,頂多是他輪椅坐墊上一隻胖胖的蟎蟲,因為你「飽學」的肚子裡裝滿了大師的學問,卻沒有你自己的一丁點兒見解和創造。對此,我很難怨你什麼,因為你的老師像我的老師一樣就這樣教你的。
《文明史》布面油彩、丙烯,240×80cm,  2013年創作   作者:臺雙垣
2013年10月在北京798藝術區的10家畫廊同時開幕的《臺雙垣新藝術發布展》展出
這是我關於時間的另一種表述,從冷兵器時代的大戟(韓信從軍之始便在項羽帳外當執戟郎)到現代的自動步槍,「槍桿子裡面出政權」,政權統治下發展了文明還是文明延續了政權的更迭,這我不知道,但文明的鎖鏈由一場場戰爭串成,這鎖鏈的長度是數千年的時間。
我們的老師怎樣教的呢:標準答案,錯一個字扣分!
有故事曰:放學回到家,爸爸問孩子,你今天課堂上提了什麼問題,難到老師了嗎?
還有前些年NASA公開為火星探測器徵求名字,九歲的華裔小姑娘的「好奇」被選中。這說明美國對人類好奇心的態度。
只可嘆,這是美國、德國、以色列或其他地方,不是神州中國。
有標準答案在此你無需質疑、想都別想!
——你的好奇心理、懷疑精神、探索欲望,在高考面前屁都不如!
——你從此再無他想。長大後對上級你只會說:是。對孩子你只會說:不行。對不平你只會沉默。那個「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混蛋說法,讓你把孩子的小夥伴視為對手和競敵,你賄賂老師以獲得關照,你送孩子上各種補習班,以泯滅孩子的快樂天性為代價而企圖贏過別人。你會說大環境如此你沒辦法,——你不是造就這大環境的一份子麼?殊不知水漲船高,你們成績越好則高考試題越難,你玩得過教育部出題的那幫刁鑽教授嗎?!
全民合謀,與孩子為敵。到高考結束孩子們以燒書來表達對你們的憤怒,全世界有第二番這樣的場景麼?然而此前,孩子們苦苦熬過了十二個年頭,想像力、創造力盡失啊……。

《千年時間》裝置作品,Φ60cm×100,亞克力電雕+石英鐘芯,2013年創作,作者:臺雙垣。2013年8月《臺氏重構漢字系統》獲得全國書法創作交流大會論文金獎。2014--2016年間先後參加馬一鷹先生策劃的在北京、西安、長沙、廣州等地舉辦的《中國當代藝術大展》

這是100面「時鐘」組成的時間列陣,「時針」轉一圈所分別指向的是我的《重構漢字》,0點位起:中、清、明、元、宋、唐、隋、南北、兩晉、三國、漢、秦。順時針運行是向後走的,從透明盤面的背面讀則是逆時針運行向前走。它表現的是從大秦朝到大中華這兩千二百多年的時間。
《十二神仙卷》布面油畫117×91cm,2014年創作,作者:臺雙垣。2014年參加北京798藝術節展覽。
這是《千年時間》的兄弟篇,從秦始皇嬴政到大總統孫中山。它同樣表現的是從大秦朝到大中華這兩千二百多年的時間。
大多數人和我一樣並不是科學家,作為一般的知識分母我們有時很無助,知識分子專家們並沒有給生活中的許多困惑以明確說法,比如轉基因食品的利害,哪怕你紅口白牙斬釘截鐵地說:「我不知道」,我也敬你是條漢子。有時人云亦云真不如「未解之謎」讓我覺得更踏實。
老中醫說:「放了屁你就通了,通了你就好了」,但他還說這不是絕對的。

有些東西專家說對,但我不理解,你又無法證明,——專家也有帶人走瞎道兒的時候。

千百年來喊皇上萬歲,卻沒一個過百的。皇上也知道「萬歲」是假話,可還是聽著受用,那群臣就喊唄。關於濫用抗生素、關於打點滴有害,我相信專家早就知道,可至今並未禁絕。
我作為知識分母,懂得太少,不知道的太多,於是對世間萬物充滿好奇。比如兩隻音箱距離過遠能造成空間塌陷的感覺,這我能理解;超音速與時間彎曲我也可理解。但是當科學家說「除了真空以外都是物質」時,黑洞又突然被我「重新」不理解了。
後來我了解了《時間簡史》他說:
「150億年前從一個「點」誕生了不佔有空間的宇宙,那時沒有時間的概念。後來,這個「點」發生了大爆炸,時間和空間由此開始,物質逐漸形成。宇宙起初的溫度極高,隨著時間的推進,它的空間越來越大,溫度越來越低,其中蘊含的能量與物質不斷發生複雜的反應,最終形成星系。宇宙的空間一直持續不斷地擴大,膨脹,直至今日。」
他還說:50億年前太陽形成,46億年前地球形成。宇宙還在繼續膨脹著,可能到一定程度後,宇宙會逐漸收縮,最終又收縮成一個不佔有空間的「點」。這也代表著時間的結束。然而宇宙究竟會不會收縮為一個「點」、宇宙在大爆炸發生之前到底是什麼,無人知道,且將會是個永恆的謎。
《後秩序-系列13-15》布面油畫,240×130cm,2017年創作,作者:臺雙垣。2018年6月參加香港大會堂《香港國際藝術家交流大展》
這是我質疑時間簡史之後的作品,一個無知藝術家的胡思亂想。宇宙、地球、社會、人心,在一次次裂解和崩塌的同時,皆欲持續個體的完滿。始於零終於一,並周而復始……形色和時空。既然真空以外一切都是物質,那麼在一定條件下任何物質之間大概都可以融通、聚合、或裂解。——可能思想也是。
這麼說來,霍金的理論似乎並不十分「扯淡」,他承認尚有「無人知道」的「永恆的謎」。我按他的說法來理解,就是:宇宙誕生於一個點,遙遠的未來還會收縮成一個點,這兩點的始終之間人類謂之「時間」,《時間簡史》就是這兩點之間的「史」。
那麼問題來了:
宇宙是有始有終的,它的始與終都是一個「不佔空間」的點。那麼這個從生到滅的點從始到終應該叫「宇宙史」吧?因為在它之前和之後還有「時間」呀。我們能用面積來描述空間麼?如果不能,那麼用時間就能麼?我還想問什麼是「不佔空間的點」?——我可以把一個「點」想像到無限小,也可以把「不佔空間」理解為沒有,如果他說「從無到有」尚可,而唯獨「不佔空間的點」講不通,除非那個「點」不是物質。他有句話說「物質逐漸形成」,這顯然暗示著在此前那個「點」不是物質,那它是什麼?是意識?是思想?難道只能是一種叫做「不佔空間的點」的東西麼?——雖然霍金夠膽量重新定義了宇宙。
我敬佩霍金的空間想像力並能夠自圓其說,敬佩他的挑戰精神。他的道理我還是不能全理解,這沒關係,宇宙的生前身後事霍金也不知道。
無知者無畏,所以我向有知者發問。並且以我的方式作了藝術表達。
我每天在前後50年之間穿越,從早到晚,窗外總有廣場舞的紅歌在唱,夜間,黑色的寧靜又把我送回到今次的時間。黑夜裡,我問自己也問廣場舞者並專家教授(我用搜狗拼音打字,為什麼出來的是:「1.磚家叫獸  2.專家教授」),我們的思維空間、方式、活躍度是否常常被局限在某個狹窄的簡單定式裡,像教科書給定的標準答案那樣,因而使我們不得不自覺的選擇那個「天下熙熙攘攘,皆為利來利往」的傳統?如果是,那麼我怎麼和你聊天、你怎麼與別人對話?
什麼時候我們的專家學者知識分子也能拋掉各種功名利祿的包袱,質疑點兒什麼,否定點兒什麼,創建點兒什麼,科普點兒什麼,也讓吾等知識分母感受到你們的科學精神。總之,關於時間的描述,也許還會有新的說詞。
再有,教科書上關於宇宙的定義:「無窮無盡的空間、無始無終的時間」與霍金大師的理論哪個對呢?如果我兒子高考時哪個缺心眼兒教授考「什麼是宇宙」,該答有始有終還是無始無終呢?誰知判卷的先生是教科書控還是霍金粉兒呢?
當我把本文標題透露給朋友時,他說:「衝著霍金去?」其實還真不是,是衝我們自己來的。(2019-12-27)

臺雙垣

中國美術家協會、民間文藝家協會、
北京美術家協會、油畫學會、作家協會、
收藏家協會會員,資深媒體人
上世紀80-90年代中國最活躍的漫畫家之一。
本世紀初開始參與當代藝術的創作研究和發展推動



相關焦點

  • 時間永留簡史!走進《圖解時間簡史》
    《圖解時間簡史》原著:[英] 史蒂芬·霍金編著:王宇琨 / 董志道時間可逆轉嗎?可以穿越時間隧道去旅行嗎?宇宙有沒有邊緣?宇宙起源於哪裡,未來會怎樣?……這些問題困住了眾多的哲學家和科學家。《時間簡史》在科學界、出版界都鼎鼎有名。因為他清晰地解讀了宇宙學的很多問題,將高深的理論物理學通俗化,向大眾普及。儘管如此,沒有一定物理學基礎很難真正讀懂。
  • 漏洞百出的"簡史",為什麼也能暢銷?
    在圖書市場,以「簡史」命名、並以此作為後綴的圖書與日俱增。「簡史」無疑已經成為一種出版現象。20世紀90年代,論最暢銷的「簡史」,必然少不了霍金的《時間簡史》,但那時並未引起效仿。這些年則正在發生變化。2014年,以色列學者尤瓦爾·赫拉利的《人類簡史》(此後另有《未來簡史》《今日簡史》)中譯本出版,至今高居國內各大網店前列。
  • 《時間簡史》「硬傷」嚇人
    《時間簡史》「硬傷」嚇人     暢銷科普書《時間簡史》中文版插圖本差錯率至少達10/萬字  新華社電(記者張建松)當代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的《時間簡史》(插圖本)中文版竟然差錯百出,如果不是一字一句對照英文版原著,實在令人難以置信這本裝幀精美
  • 為什麼要讀《時間簡史》?
    人們在高度讚揚他巨大的科學成就,銘記他為人類作出的傑出貢獻,讚美他堅韌不拔的生命勇氣,盛讚他的「科學鬥士」精神的同時,無不提及他的在科學界影響深遠的科學巨著《時間簡史》。霍金的這部科學著作《時間簡史》,首次出版於1988年。
  • 周巍:《圖解時間簡史》引人入勝
    在ZAKER哈爾濱「領讀冰城·禮讚中國」領讀人、黑龍江電視臺著名節目主持人周巍看來,只要讀過《圖解時間簡史》這本書,就能更好地理解黑洞理論。  1993年,讀大學二年級的周巍第一次看到《時間簡史》,就被書中的宇宙學理論所吸引。雖然書中晦澀難懂的物理學概念沒能完全理解,但對宇宙的探尋與好奇一直埋藏心底。
  • 深扒新垣結衣進化史,你們的國民老婆也是人工美女哦!
    講真,小時候的照片,確實不怎麼看得出現在新垣結衣的影子,幼兒時期的新垣結衣山根部位塌陷,鼻頭也沒有現在的挺翹。於是就有人質疑「國民老婆」是不是整容了。其實整容對於明星來講,早已是家常便飯了,但是很多網友還是不願意看到自己喜歡的新垣結衣整容,於是很多人不禁發出「新垣結衣整容了嗎」的疑問。
  • 書評:如何理解《時間簡史》之我見
    兒子笑笑不語,回家後,我問他是怎麼認為的,他告訴了我下面這段話,並推薦我讀一讀霍金的《時間簡史》。愛因斯坦在1953年給 J. E. Switzer 的信裡寫道:西方科學的發展是以兩個偉大的成就為基礎,那就是希臘哲學家發明形式邏輯體系,以及發現通過系統的實驗可以找出因果關係。
  • 霍金的《時間簡史》讀後感
    霍金的《時間簡史》讀後感我所了解的霍金是當代最重要的廣義相對論和宇宙論家。20世紀70年代,他和彭羅斯一道證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為此他們共同獲得了1988年的沃爾夫物理獎。他還證明了黑洞的面積定理皆隨著時間的增加,黑洞的面積不減。
  • 《時間簡史》解讀
    這篇書評解讀的,是世界科學著作的裡程碑,霍金教授的《時間簡史》(A brief history of time, Stephen Hawking)。《時間簡史》是全世界最知名,銷量最大的科普書,沒有之一。
  • 14期贈書《時間簡史》| 時間只留簡史,世間再無霍金!
    點擊上方「宋鴻兵觀天下」,選擇「置頂公眾號」觀經濟 觀時事 觀歷史 觀世界14期贈書《時間簡史
  • 淺談《時間簡史》
    《時間簡史》本書名為「時間簡史」,與其說是時間的歷史,不如說是我們對「時間」的認識的歷史。但是時間這個概念過於抽象,講起來虛無縹緲,不如從它的兄弟「空間」入手。那麼時間呢?作者話鋒一轉,將空間換成時間,時間也與空間一樣具有相對性嗎?帶著這個疑問,作者順理成章的搬出相對論,大講時間的相對性,原來不同人的時間也可以不一樣,你覺得你十分鐘散了個步也許在別人看來是你奔馳了一個世紀。
  • 插圖本《時間簡史》差錯百出
    霍金的《時間簡史》(插圖本)中文版竟然差錯百出,如果不是一字一句對照英文版原著,實在令人難以置信這本裝幀精美、暢銷全國的科普圖書編校質量竟然如此之差。專家呼籲我國的科普圖書質量亟待提高。  《時間簡史》(插圖本)是霍金在《時間簡史》(十年增訂版)的基礎上為便於讀者理解而重新出版的一本新書。
  • 《時間簡史》到中國10年了
    本報訊從20世紀90年代初到今天,《時間簡史》中文版問世已有10年。值此之際,出版該書中文版的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又推出了升級版本——「《時間簡史》10年增訂版」。 很少有一本書賣得比《時間簡史》還好。作為一本科學著作,《時間簡史》無疑是一個裡程碑。 《時間簡史》在中國同樣創造了奇蹟。自從1991年湖南科技出版社推出該書中文版,並列入「第一推動叢書」後,很快掀起銷售熱潮,在一些大型書店長期位於科技圖書暢銷榜的前列,據出版社統計,其銷售量達數十萬冊,市場上的盜版不下7、8種。在國內的科普圖書市場上,《時間簡史》無論銷售量,還是影響力,都是獨一無二的。
  • 《時間簡史》:來自科學界的一本暢銷書
    人們在高度讚揚他的巨大的科學成就,銘記他為人類作出的傑出的貢獻,讚美他的堅忍不拔的生命勇氣,盛讚他的「科學鬥士」精神的同時,無不提及他的在科學界影響深遠的科學巨著《時間簡史》。霍金的這部科學著作《時間簡史》,首次出版於1988年。
  • 「簡史」出版熱 | 人見人愛的「簡史」,真的靠譜嗎?
    手捧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難免會砸到身邊的乘客,得到鄙夷的目光若干。閱讀一部修仙玄幻小說,大概只能用來消磨時光,所得甚少。此時,若有一本「簡史」在手,既能收穫實實在在的知識,又不失讀書的品位,豈不美哉?此話當真?至少在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微軟公司創始人比爾蓋茨、臉書創始人扎克伯格等政商界大佬們看來,確實如此。
  • 一分鐘看懂時間簡史
    即使,多數人並不明白他的理論,也並未閱讀過他的暢銷著作《時間簡史》,就像有評論者說的:滿屏悼念,怎麼不見人寫讀後感?於是,我想寫個《時間簡史》讀後感幫助大家在茶餘飯後多一個談資,裝B的時候也能帶上一絲學術的味道。《時間簡史》是霍金寫得一本超級暢銷的科普書,號稱比夢露談性的書還要暢銷,整個地球上,每750人就擁有一本《時間簡史》。
  • 預告|走進「時間簡史」 · 探索「宇宙奧秘」
    《時間簡史》《時間簡史》是一本世界知名的科普讀物,在全球引起無數讀者研讀、追捧。從1992年霍金的《時間簡史》中文簡體字版在中國大陸首發,初版只印3000冊,到2002年8月《時間簡史》已印刷了27次,累計印數為40多萬冊。
  • 《時間簡史》:從「難產」到風靡全球
    說來湊巧,我很早就見到了英文原版的《時間簡史》。20世紀70年代末,霍金取得的研究成果已在各國的理論物理學家、應用數學家、天文學家和宇宙學家中廣為流傳。那時,我在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臺從事天體物理學研究,也需及時了解霍金的這些新成就。 1988年3月,我到英國的愛丁堡皇家天文臺做訪問學者。
  • 史上最暢銷的科普著作《時間簡史》
    答案一定是《時間簡史》,這本只有17萬字的書,全球發行量超過2600萬冊,被金氏世界紀錄評為全球最暢銷的科普著作。《時間簡史》為什麼有如此大的魅力,本文將為你介紹一下這本書的誕生和意義。因此,霍金在之後的4年時間裡,三易其稿,最後乾脆去掉了所有理論公式,只保留質能轉換方程E=mc2,並加入更加通俗易懂的語言和案例,這樣讀者讀起來更加有趣。1988年,《時間簡史》終於上市!霍金自己在評價《時間簡史》風趣地說:「希望這本物理著作比麥當娜談性的書還更好賣。」
  • 你有「時間簡史」嗎?
    《時間簡史》作者史蒂芬霍金(1942.1.1-2018.3.14),生前是劍橋大學盧卡斯數學教授,是身殘志堅的典範。霍金患有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不到四十歲就全身癱瘓,發聲受影響,只有家人才能聽懂,後來感染肺炎後完全不能說話,肢體唯一能動的地方只有兩隻眼睛和三根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