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文人在書裡寫了段讚美元朝的肉麻話 放清朝 腦袋早掉了

2020-12-06 凡人摸史

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

很多人說康熙皇帝是聖君,確實如此!翰林院編輯戴名世因在其書中評論了一些明末之事,還用了永曆皇帝朱由榔的年號,最終釀成「南山集案」。眼看又有幾百人要腦袋落地,康熙竟然大發慈悲,免了其他人的死刑,只是將戴名世送到了菜市口。

戴名世之墓

( 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瞧瞧,瞧瞧,又得多少人山呼萬歲啊!

然則,不比不知道,一比真奇妙,這種事,若有明朝,根本不稱之為事。

有個叫葉子奇的人,生在元朝,活在明朝。洪武十一年,他被任命為一個縣裡的小官。當時要祭城隍老爺,卻有一些小吏,不尊不重,「竅飲豬腦酒」,被縣學裡的學生告發了。葉子奇雖然剛到任,卻也被牽連進了監獄。

他怕呀,怕自己死得不明不白,爛成泥巴,沒人知道。他想起了左丘明,司馬遷,他們都是在逆境中記載了一段歷史,名留青史。於是,在獄中,他「以瓦研墨」,把突發的靈感,都寫在破布爛紙上。到了冬天,他被放了出來,回家繼續寫。到了明武宗正德年間,他的後代將之編成了集子出版。

葉子奇像

( 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明朝都滅亡幾百年了,但裡面的一些話,現在有些人讀了,肯定都要拍案而起,臭罵一通。

且看——

元朝自世祖混一之後,天下治平者六七十年,輕刑薄賦,兵革罕用,生者有養,死者有葬,行旅萬裡,宿泊如家,誠所謂盛也矣。

天啦擼,肉麻呀,這是在說元朝九十多年時間,竟然有一多半是盛世呢!

身在大明的監獄裡,不稱頌太祖高皇帝文成武德舉世無雙就算了,竟然還如此讚美被趕跑的夷狄,居心何在呀!

朱元璋 劇照

( 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們知道元朝將人分為四等、幾戶共把菜刀、蒙古人享有初夜權,雖然真真假假,有的不見於哪怕是明朝人修的正史,但起碼是有過那個傳說——他這樣寫,似乎是這些壞事,都沒有?

且他還在書裡把已被趕跑的元順帝稱為聖上,稱讚皇太子的詩寫得好……給人的感覺,就是思念元朝啊。

放到清國,他百個腦袋都不夠掉,還要連累一大片親朋好友吧。

相關焦點

  • 貝加爾湖是不是清朝弄丟的?看完這段歷史,你就明白了!
    提到貝加爾湖,很多人會想到那裡曾經是中國的土地,被清朝給弄丟了。那麼,貝加爾湖是不是清朝弄丟的?看完這段歷史,你就明白了! 應該說,整個元朝時期,貝加爾湖都是中國的領土,但是到了元朝末年的時候,就發生了變化。
  • 清朝科舉制:本是為了讓王朝發展得更好,卻阻礙了文人正常發展
    ,但是清朝的科舉制度已經演變成了控制文人思想的工具,讓文人本來由一個建設國家的人才轉變為國家蛀蟲的庸才,所以我認為《儒林外史》揭露了清朝科舉制度的弊端,使得文人由人才變庸才。 其中就有一個範學道本質上是個老實人,也不知道這人說的是個什麼話,也隨之附和道:"蘇軾文章也寫不好,所以也就是查無此人而已"。
  • 清朝:太子朱慈炯到底有多少能力?雍正乾隆康熙都被搞得腦袋疼
    清朝:太子朱慈炯到底有多少能力?雍正乾隆康熙都被搞得腦袋疼。在看清朝電視劇的時候,就會想起一個人。這個人是明朝皇帝的三個兒子叫朱慈炯,在鄉下有這麼一種說法。朱慈炯是皇上的第三個兒子。所以都稱他是朱三太子。這個人很神秘。
  • 清朝的奠基者,努爾哈赤之後的收權闊疆者——皇太極
    1635年11月22日,皇太極正式下令將族名改為滿洲;1636年4月11日,又改國號為「大清」,改年號為「崇德」,在其改封盛典中,大貝勒代善用滿文宣讀表書,額哲(元朝遺留部眾林丹汗的兒子,林丹汗死後,額哲率部歸降,獻出元朝傳國玉璽)用蒙古文宣讀表書,漢人孔有德用漢文宣讀表書,這意味著皇太極不僅是滿族的皇帝、蒙古族的皇帝,還是漢族的皇帝。
  • 清朝滅亡早有先兆,乾隆對紀曉嵐說的這段話,已為清朝埋下禍根
    大家好,這裡是「歷史自習室tv」,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清朝滅亡早有先兆,乾隆對紀曉嵐說的這段話,已為清朝埋下禍根,多了幾分民間的情趣,如果說滿朝的官員是大清朝天空裡的一群星星,那麼紀曉嵐就堪稱是星星裡的月亮,他不恃寵而驕,而是無論逆境順境,都忠心耿耿,為大清朝盡心盡力,毫無怨言,他是乾隆欽點的《四庫全書》策劃兼總編輯,在為乾隆效忠的時候,他的每一天都極具分量,言談舉止間的分寸尺度,拿捏得也是恰到好處,
  • 此人因馬屁拍的太肉麻被斬首,頭顱在菜市口掛了10年!
    馬屁,源於元朝文化,蒙古人常要拍拍對方馬的屁股,並隨口誇上幾聲"好馬",以博得馬主人的歡心。後來有的人不管別人的馬好壞、強弱,都一味地只說奉承話,把劣馬也說成是好馬了。逐漸人們就把對上司的奉承稱為"拍馬屁",用於諷刺不顧客觀實際,專門諂媚奉承、討好別人的行為。
  • 而明朝士紳投清的較多?
    而清朝卻在李自成跟明朝士紳的仇恨形成,以及士紳們的絕望中,實時地插入了進來,至少,來當時的長江以北地區,清朝在士紳們眼中,是比李自成可愛得多的效忠對象,後來清朝的行為,有可恨之處,但也給了士紳階層安全地融入到新王朝的途徑,因此,他們也就不必反抗。
  • 清朝皇宮內真的是東北話滿天飛嗎?真實的清宮生活其實是這樣的!
    提起清宮戲,常有人認為,這些戲最大的問題是,宮裡的皇帝居然說的不是東北話。試想一下,如果我們看你儂我儂的《還珠格格》時,主角說東北話會是什麼樣的場景?有人認為,起碼在康雍乾三代,由於北京官話尚未確定,清朝皇帝應該都在說滿語,如果放在清宮戲裡,起碼也得是東北話。畢竟,清軍入關十年後,康熙就出生了,這時他身邊的人應該都說滿語,加上這些人全部是從遼寧遷移過來,可以想像,康熙的東北口音絕對比張學良還濃重。持此論者會繼續推理,康熙的祖籍在今天的遼寧省撫順市新賓縣,距離趙本山的老家鐵嶺直線距離只有100公裡。
  • 明清理學的發展比較:清朝取代了明朝,應為華夏的退步
    清朝取代明朝,是不是阻礙了中國發展,進步還是退步,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從明清理學發展來看,卻可以管中窺豹。所謂理學,中心觀念是「理」,是產生世界萬物的精神的東西。南宋時期,理學開始出現,明清蔚然大觀,但明朝與清朝的理學發展卻大不一樣,通過比較明清理學的發展,可以看到清朝取代明朝,實乃華夏的不幸。
  • 元朝和清朝為什麼不算亡國滅種?這和古印度古埃及有什麼區別?
    元朝和清朝為什麼不算亡國滅種?這和古印度古埃及有什麼區別?流傳很廣泛的一句話是,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國,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倫和古中國。而流傳更廣的一句話是,世界上只有一個民族的文化數千年不曾斷裂,延續至今,這就是——中國。
  • 通常說明朝國土是「兩京十三省」,可為何明朝地圖卻有十六塊?
    有些人可能會驚訝,「行省制度」不是從元朝開始的嗎?沒錯,但元朝那是叫「行省」,「行省」是「行中書省」的簡稱,這「省」一開始其實是機構名,和現在某某部,某某司是一樣的;元朝在「省」前面加個「行」字,表示這是中央往地方的派出機構。而且還有一個冷知識大家可能更不知道!嚴格意義來說明朝和清朝都沒有省!
  • 清朝取代明朝,進步還是退步?明清理學發展對比揭開謎團
    清朝取代明朝,是不是阻礙了中國發展,進步還是退步,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從明清理學發展來看,卻可以管中窺豹。所謂理學,中心觀念是「理」,是產生世界萬物的精神的東西。南宋時期,理學開始出現,明清蔚然大觀,但明朝與清朝的理學發展卻大不一樣,通過比較明清理學的發展,可以看到清朝取代明朝,實乃華夏的不幸。
  • 明朝發明清朝失傳——開花炮彈的悲哀
    明代開花彈被廣泛使用於同北方遊牧民族的戰爭中,在此摘錄一條新聞:        「內蒙古自治區文物工作者日前在託克託縣境內發掘出土了20多枚明朝早期地雷,據稱,這是我國首次出土明朝地雷。
  • 只因和元朝有不共戴天的仇恨!
    文/晚風暮雨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從草根逆襲為皇帝,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傳奇色彩的帝王之一。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出身貧寒,和當時無數普通人一樣,都採用數字取名。朱元璋畫像以數字取名,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是朝廷限制,據清朝人俞樾在《春在堂隨筆中》記載:「元制,庶人無職者不許取名,止以行第及父母年齒合計為名。」
  • 清朝入關前漢文化就已經湮滅?事實真是如此嗎?
    早在清朝入關前我們的文化就已經湮滅(詞義:磨滅,埋沒,消滅,銷毀)了」小璇看到這一個評論下意識的反感,就想反駁,但是中國的歷史這麼長,小璇並不了解這方面的知識,說話是需要真憑實據的,所以就在網上查了這方面的資料。首先小璇查了漢文化到底是什麼?它包括了些什麼?網上是這麼說的漢文化指漢族人民創造的物質文化和思想文化的總和,又稱我們熟知的華夏文化。
  • 清朝皇帝為了得到一隻海東青一擲千金,明朝皇帝為何白給都不要
    這首詩的作者是清朝康熙皇帝,內容是在讚美一隻雄姿英發的海東青。海東青,是生活在北方的一種著名的猛禽,經過馴化之後,它憑藉閃電般的飛行速度和兇悍的捕殺技巧,可以成為人類很好的捕獵助手。中國古人很早就意識到這一點,馴化海東青的歷史極為悠久。海東青學名矛隼,是隼類中體型較大的一種猛禽。
  • 元朝的「地球村」:一介官商本為阿拉伯人,在元朝成為了高麗女婿
    相信絕大部分人的答案會是漢朝、唐朝,領略華夏歷史上最為強大的兩個王朝的輝煌,還有些人的答案會是宋朝,因為宋朝的讀書人擁有很高的社會地位,也有部分人的答案會是明朝,想著感受一番明朝那種天子守國門的硬氣,估計沒什麼人想的是元朝,元朝朝局動蕩、社會等級森嚴等都是元朝不好的地方,但是筆者在了解了一番元朝後,卻想穿越到元朝,去做一個商人,因為元朝的經商環境真的很好。
  • 看過明朝人繪製的世界地圖,才發現,清朝的統治者究竟有多愚昧
    此外,也曾經有傳教士來到明朝,隨後明朝人繪製了一幅中國版的地圖,看到這張地圖時,才發現清朝的統治者有多愚昧。 清王朝距離我們的年代很近,因此有較多的史料存在,有利於我們研究這個朝代。了解清王朝的人都知道,清朝有「康乾盛世」,這時的國力強盛,可此後清朝卻由於不與外界交流,慢慢開始走了下坡路,直到最終被西方人打開了國門,一步步受制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