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的「地球村」:一介官商本為阿拉伯人,在元朝成為了高麗女婿

2021-01-08 鄂G闖天下

導讀:時下各種穿越小說、穿越劇層出不窮,很多人不禁在想,假如穿越的人是自己的話,穿越到哪個朝代會更好?相信絕大部分人的答案會是漢朝、唐朝,領略華夏歷史上最為強大的兩個王朝的輝煌,還有些人的答案會是宋朝,因為宋朝的讀書人擁有很高的社會地位,也有部分人的答案會是明朝,想著感受一番明朝那種天子守國門的硬氣,估計沒什麼人想的是元朝,元朝朝局動蕩、社會等級森嚴等都是元朝不好的地方,但是筆者在了解了一番元朝後,卻想穿越到元朝,去做一個商人,因為元朝的經商環境真的很好。

元朝疆域

01元朝優越的經商環境

1、 元朝從上到下對於商業的看重

中國古代社會主要是以小農經濟為主,對於商業缺乏重視,甚至認為商業的流動性對於國家的管理是弊大於利的,所以商業也被列為末業,排在士、農和工的後面。元朝就不一樣,元朝對於商業不僅不壓制,反而還很支持。看過《成吉思汗》的應該對於蒙古軍的作風有一定的了解,蒙古軍無論是攻打金國還是花剌子模國,每下一城,對於那些工匠和商人都比較重視和寬容,當時蒙古軍中充斥著大量商人出身的貴族,比如鎮海,一改歷久以來的輕商之風。

蒙古軍優待商人

元朝在建立之初,各處盜匪還挺多,經常劫掠商旅,朝廷為了提振商業,下令在商路要道及其它一些關鍵地點處布置軍隊保護商人們的安全,同時明文規定如果商人的財貨被盜搶後,地方官不能及時追回的話,由朝廷來彌補商人的損失。像這樣的利好政策還有很多,例如為了讓實力較弱的商人能夠得到良好發展,朝廷還會在他們遇到困難的時候給他們發放低息貸款,甚至像那些給宮廷供貨的商人一旦遇到經濟困難,朝廷還會有意識地提高商品價格,讓商人賺得更多,從而渡過難關。

元朝派士兵保護商人

2、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宋朝的商業經濟發達是眾人皆知的,很多人會認為宋朝被元朝滅了之後,商業經濟基礎因為受到戰爭破壞,肯定會產生嚴重的下滑,實則在元朝初期確實下滑了一些,但是很快就迎頭趕上。各種利好的鼓勵政策不斷出臺,那麼商業也就有了良好的發展基礎。

0稅收:元朝為鼓勵百姓經商,對於前往大都、和林等地經商的商人常常採取免稅制,另外,看過歷史題材影視劇的常常會發現,古代商人經常貨物還沒賣出去,一路下來就得給各種關卡交稅,元朝就不一樣,元朝明文規定商人行商的過程中是免稅的,只有交易達成才收稅。

元朝海上絲綢之路路線圖

140多個貿易夥伴:元朝既重新恢復了陸上絲綢之路,還擁有海上絲綢之路,海陸並行,加上經商氛圍濃鬱,官方組織的不算,民間私人以個人名義與其他國家或者地區經商的酒不知凡幾,最高的時候與14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貿易關係,這是什麼概念?南宋對外貿易那麼強也才這個數字的一半,同時還要知道當下全球一共也才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250多種進口商品:商業首先要有商品,沒有商品就產生不了交易,蒙古軍在滅了金國和南宋之後繼承了二者的工業基礎,並在此基礎上不斷發展,著名的青花瓷就是誕生於元朝,商人們拿著本土的瓷器、茶葉和絲綢到海外諸國出售,然後再將海外的商品販運到本土,兩邊賺差價,某種意義上來說,商品種類的多寡可以反映商業的繁榮情況,像南宋一度進口的商品種類達到200餘種,元朝比南宋更多,達到了250多種。

元朝商人到海外經商

02元朝卓越的商人

1、 百花齊鳴—元朝的各族海商

馬克思曾講過,人能夠創造環境。元朝良好的經商環境離不開那些優秀的商人,正是源於他們的不懈努力,才讓元朝的商業氛圍愈加濃厚。元朝時期從事海洋貿易的商人很多,除了吐蕃人、阿拉伯人、蒙古人,還有大量的漢族人。

蒲氏家族:其代表人物為蒲壽庚,系阿拉伯人後裔,他們家先從阿拉伯地區遷居到中南半島上的佔城,後又遷到廣州,最後定居於泉州。蒲壽庚在繼承父業的時候,家業實際上開始走向下坡路,得益於他在宋元戰爭中對元朝的輸誠,他們家再次崛起,成為泉州屈指可數的大海商,他本人也擔任福建行省的高官,一家連續三代人負責管理泉州的市舶司,為泉州港的發展和元朝海洋貿易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元朝時繁榮的泉州港

泉州兩義士:分別是孫天富和陳寶生,二人都是漢族人,因為志趣相投,結為兄弟,當色目人在泉州的地位下降後,他們二人抓住機會,不斷加大力度,力爭佔取更多的市場份額,二人在海路上的經商行程高達數十萬裡,就算是販賣的貨物再雜、再多,他們二人都做到帳清、錢清,從不弄虛作假,正是緣於他們的這種誠信,二人的生意越做越大,被當時的人稱為泉州兩義士。

元朝的「地球村」景象

2、全球化商人—賽義德

賽義德原本是阿拉伯人,其父因為避亂舉家遷徙到了位於印度半島南部的注輦國,注輦國地理位置優越,處於東西方海路交流的要道上,商業成為了國家的經濟命脈,而他的父親對於商業很有見地,被注輦國國王所看重,進而當上了宰相,並被國王收為義子,成為王室成員。

他父親去世後,他就繼承了他父親的爵位和官職,主要還是負責注輦國的商業,尤其是海洋商業這一塊。他向西與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的弟弟旭烈兀建立的伊兒汗國建立貿易關係,向東與南宋建立貿易關係,後來南宋被元朝所滅,他又與元朝建立貿易關係。恰逢元朝皇帝忽必烈意氣風發,意欲讓海外諸國對元朝進行朝貢,以彰顯其大帝之風範。

一統天下的忽必烈

當忽必烈的使者來到注輦國之後,一直以來都很仰慕元朝的賽義德第一時間以注輦國宰相的身份答應了使者的要求,接著他一直按規定對元朝進行朝貢,忽必烈為表其功,還敕封他為元朝官員,然而他卻忘記了他上面還有個國王,他的一番作為直接影響了國王的權威和存在感,導致國王對他越發不滿,二人之間的矛盾不斷加劇。

國王畢竟是國王,元朝對他再好,畢竟隔著十萬八千裡,他很快就被國王收掉了大部分的權力,就在國王即將進行下一步動作的時候,他跟著元朝到訪的使團逃亡到了元朝,受到忽必烈的優待,讓他居住在泉州,考慮到他妻離子散,還給他進行了賜婚,把前任宰相吐蕃人桑哥的妻子蔡氏嫁給了他,桑哥因為在政治鬥爭中失敗被殺,所以此時的蔡氏是寡婦之身,這位蔡氏同時還是高麗王國權臣蔡仁葵的女兒。他在元朝再次成家之後緊接著又開始了立業,他充分發揮自己在商業上的天賦,為元朝的海洋商貿做出了巨大貢獻,一度被朝廷封為中書右丞。

各國商人齊聚大元朝

03結語

商業和農業一樣重要,商業的繁榮帶來的經濟實力能夠成為國力發展的堅實保障。商業的活躍性能夠在社會的很多方面起到積極作用,例如文學方面,漢有漢賦、唐有唐詩、宋有宋詞,元朝也有元曲,而一味閉關鎖國的清朝除了文字獄,倒是真沒有什麼出彩的表現,還有科學方面,元朝通過學習中西亞地區的曆法,結合原本從金國手上繼承而來的曆法,編制出了先進的《授時曆》,一年下來和我們當下慣用的陽曆僅僅隔了二十來秒。

不說別的,一個阿拉伯商人,在成為印度的一個城邦國家的宰相後,還能成為元朝的官員,並且在元朝娶了一位高麗的媳婦,還為元朝的海洋貿易獻言建策,這樣的傳奇經歷,不說古代罕見,就算是在今日之地球村的世界裡,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元朝的開放程度可見一斑。

參考文獻:

《元史》

《一本書讀懂元朝》

《泉州海上絲綢之路百問》

相關焦點

  • 為什么元朝的和尚會令人作嘔?都說「髒唐臭漢」,元朝更是不堪
    元朝時期的後宮淫亂現象不亞於漢唐。元朝統治者信仰佛教,大部分元朝皇帝都是虔誠的佛教徒。只是元代皇帝信仰的不是天祝佛教,而是來自西藏的藏傳密宗。元順制時,三星諾、妙樂諾、文殊諾等16名宮技聯合練習《十六天魔舞》,這支舞的內涵是密宗佛教的思想。皇帝這樣胡鬧,國史當然不用再問了。元朝滅亡後,很多人將這一原因歸咎於《十六天魔舞》。金路不忍心行,一颳風就腹部受傷。
  • 元朝對全國的統一,對後來的歷史產生了哪些影響?
    與其他歷史時期的分裂局面所不同的是,這一時期的分裂局面要比先前的幾次分裂局面所持續的時間要更長一些。這也就意味著,元朝對全國的統一,比起前代封建王朝來說要更加困難。元朝正是憑藉著蒙古人的驍勇和更為先進的作戰戰術,才取得了大一統的成就,為古代中國能夠重新回到世界之巔奠定了重要的基礎。二、民族融合進程得以加速在元朝完成統一之前,古代中國的歷史一直停留在遼、金、宋(後來演化成金、宋、西夏)對峙的格局之中。
  • 元朝對印尼爪哇島的徵討與元朝常勝將軍高興的瓜葛
    這期間,高興將軍曾以母親去世為藉口,辭官守孝,希望過上安定的退隱生活,但此時元朝的蒙族將領多數已貪圖享受,不願去鎮壓那些有險無功的江南佔山為王式的小起義,因此,元朝廷詔令高興復出剿匪。高興也做到了食君之祿忠君之命,為朝廷平定了浙江、安徽、福建等地不斷湧現出來的大小抗元起義,體現了軍人服從命令的格局修養,受到了朝廷的重用,成為了福建一方軍政的實際領導者。
  • 【朝鮮古代君王譜】高麗王朝(二十六):高麗忠肅王
    王燾有一個同母哥哥叫王鑑,忠宣王曾為兄弟倆誰能繼承高麗王位而感到苦惱,他招來「通經史、究術數」的親信文臣樸全之,讓王鑑和王燾各寫下自己的名字,然後出示給樸全之說:「你看他倆誰會統治高麗國?」樸全之不敢回答,忠宣王非要他回答不可,樸全之就說:「觀看兩君筆跡的話,弟弟會成為國王。」果然,沒過幾個月王鑑就被忠宣王殺死,王燾便成為高麗王位的第一順位繼承人,這是至大三年(1310年)的事。
  • 童年記憶:DOS遊戲《元朝秘史》
    遊戲二號劇本大地圖《元朝秘史》這款遊戲是由日本大名鼎鼎的策略遊戲公司:光榮公司(KOEI)於1992年開發的一款回合制策略遊戲。遊戲內容描述的是蒙古族在歷代領袖的領導下如何逐步統一草原各部,再建立元朝以及徵服亞歐大陸的歷史。進入遊戲主菜單,遊戲已經準備好了三個劇本讓玩家們體驗。一號劇本是讓玩家體驗蒙古帝國開國領袖鐵木真統一草原各部這個過程的。二號劇本的內容擴展到了世界版圖,鐵木真統一草原後開始徵服世界的歷史。三號劇本則是元朝建立,地圖仍舊是二號劇本的地圖,只不過此時元朝已經建立,版圖比二號劇本要大。
  • 元朝對中國歷史的貢獻,到底是什麼呢?
    尤其是元朝的殺戮和對生產力的破壞,還有對各民族的不公正待遇和不平等對待,都讓元朝在我國歷史中,被唾棄和打擊。 為此很多人對元朝那是非常不滿,那麼對於元朝來說,對於中國古代歷史貢獻到底是什麼呢?其實根本只有一條,那就是「版圖的奠基者」。
  • 古代高麗向我國進貢,都進貢什麼?不說你想不到!
    朝鮮向中原致敬,主要包括朝鮮青瓷、高麗紙、朝鮮布、柞蠶絲、皮毛、人參等。   元朝徵服朝鮮半島後,高麗王朝與元朝採取聯姻方式,同時向元朝統治者進貢美女、充實元朝統治者的後宮,
  • 元朝的燕帖木兒控制皇權是出於忠心還是私心?
    燕帖木兒實際掌權控制漢文化元文宗圖帖睦爾自小生長在漢地,漢文化修養好,剛登基就出臺一系列尊儒舉措,其中之一就是設立高規格的奎章閣學士院。實際掌控奎章閣的燕帖木兒是傳統的蒙古人,抵制儒文化,於是將奎章閣的影響與權力把控在宮廷內部。
  • 活在熱帶的大象,為何與元朝統治者「糾纏」,還生出「象文化」?
    古代傳說中更是有關於古人馴服大象為耕作之用的故事。到元朝更是成為蒙族人們與生活密切相關的一種文化。忽必烈在位時更是把大象當作坐騎,騎著大象出行,尤其神氣。這種「象文化」的形成也不是突然產生的,是跟元朝本身的文化背景和人們信仰密切相關的。
  • 元末大亂前的一件怪事,揭開元朝滅亡的奇葩原因
    同是至正六年,茅山上畢四等三十六名賊寇,就憑著一處道觀,就與元朝官軍來回周旋了三個月,「殺傷官軍無數」。而在徐州地區,郭火你赤率領的三百鹽徒四處流竄,縱橫徐州宿州各地,饒是元王朝喊破了嗓門,調集大軍圍追堵截,可各路元軍大眼瞪小眼,紛紛跟著看熱鬧。結果「雖乘急傳皆後時無及矣」。全叫人家牽著鼻子走。
  • 在元朝,儒家竟然被看作一種宗教,那些儒生也不反對?
    如果你想從事宗教活動,那么元朝是一個可以選擇穿越的不錯的年代。在那個時期,無論是本土的道教還是發源於其他國家的基督教、伊斯蘭教和佛教等,都會加以尊重,並不會因為特別信奉某個宗教而打壓、迫害其他的。儒學現在我們提起儒家,自然不會把他看作是宗教,可是元朝統治者們因為對中原文化了解不足,覺得儒家既有被奉為「萬世師表
  • 只因和元朝有不共戴天的仇恨!
    文/晚風暮雨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從草根逆襲為皇帝,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傳奇色彩的帝王之一。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出身貧寒,和當時無數普通人一樣,都採用數字取名。其次是文化程度低,元朝統治者是蒙古人,馬上得天下,也馬上治天下,不重視普及文化教育,普通百姓識字者極少,只能用數字取名。
  • 遼金元朝的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
    族群意識先於國家意識而產生,民族認同可以提升為國家認同,也可以解構國家認同。遼宋金元是中國歷史上民族大遷徙大融合、從分裂到建構更加鞏固的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時期。中國古代少數民族建立的遼金元朝各民族的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突出表現了民族衝突和民族交融相互激蕩的時代特點。渤海人對遼金兩朝認同的差異。契丹「以武立國」,相繼徵服了北方各部族。
  • 朱元璋為何要求大臣不能貶低元朝,他這樣說有什麼深刻含義
    朱元璋發現捷報中,對元朝皇帝用了很多「侈大之詞」。心裡很不舒服,於是說:「卿等為宰相,當法古昔致君於聖賢,何乃習為小吏浮薄之言,不知大體,妄加詆誚?況元雖夷狄,然君主中國且將百年,朕與卿等父母皆賴其生養,元之興亡,自是氣運,與朕何預?而以此張之四方,有識之士口雖不言,其心未必以為是也。可即改之。」也就是說,宰相在寫元朝君主的時候,用了很多不尊敬的詞語。
  • 伊朗發現元朝文物,見證中國古代強盛,原來波斯也曾是中國領土
    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由少數民族蒙古族建立的統一王朝,在1271年忽必烈取《易經》「大哉乾元」之義,建國號為大元,確定以大都為首都。到1279年,忽必烈消滅了南宋殘餘勢力,完成了全國的大統一。
  • 元朝時期的觀星臺,天文學的裡程碑,在此處看的星星都不一樣
    元朝時期的觀星臺,天文學的裡程碑,在此處看的星星都不一樣隨著技術科學的發展,很多鮮為人知的秘密也逐漸被解開,然而外太空世界一直都是人類想探尋的地方,也希望能夠留下足跡,在古代古人就有探索天空的願望,因此也有眾多的觀星臺被留了下來。
  • 明朝文人在書裡寫了段讚美元朝的肉麻話 放清朝 腦袋早掉了
    然則,不比不知道,一比真奇妙,這種事,若有明朝,根本不稱之為事。有個叫葉子奇的人,生在元朝,活在明朝。洪武十一年,他被任命為一個縣裡的小官。當時要祭城隍老爺,卻有一些小吏,不尊不重,「竅飲豬腦酒」,被縣學裡的學生告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