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世界最長貓比狗大 愛吃生袋鼠肉

2020-11-23 騰訊網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16日報導,澳大利亞一隻14公斤重的寵物貓比正常貓大3倍,它的主人斯蒂菲·赫斯特(Stephy Hirst)將它的照片傳上網絡後,在Instagram上吸引了超過 800 萬名粉絲。斯蒂菲聯繫了金氏世界紀錄官方,工作人員建議她為愛貓申請「世界上最長的貓」這一紀錄。

該貓咪是一隻緬因貓,名叫奧馬爾(Omar),斯蒂菲女士說, 她去年測量奧馬爾時,它就已經有120釐米左右長。她不確定它還會不會再長。據悉,當前世界最長的貓紀錄保持者是英國的一隻緬因貓,身長118.33釐米。奧馬爾的日常飲食包括兩勺磨成粗粒的食物作早餐,生的袋鼠肉作晚餐。和其他貓一樣,它喜歡打盹,喜歡主人摟著它睡覺。

斯蒂菲還有兩隻牧羊犬,但和奧馬爾在一起做對比,她的牧羊犬顯得很小,顯然,奧馬爾不是一隻正常大小的貓。

相關焦點

  • 袋鼠肉好吃嗎?中國吃貨旅遊目的地澳大利亞
    去年,澳大利亞政府曾來華推廣袋鼠肉,據澳大利亞水利與農業部部長助理安·麥克唐納博士介紹,在澳大利亞很多華人餐館裡都可以吃到袋鼠做的菜。其中一位著名的華人廚師,他有一道名菜就是用小袋鼠烹製的。因此,袋鼠肉完全符合中國人的口味和烹飪方法。  遊玩推薦:澳大利亞國土遼闊,風光旖旎。
  • 澳大利亞非常鬱悶,袋鼠肉出口60多個國家,為何中國人不愛吃?
    眾所周知,中國人的口味是非常獨特的,號稱世界上沒有我們吃不了的東西,像當年泛濫成災的小龍蝦,生生地被我們吃成了稀有物品,不過,還真的有我們不吃的東西,比如澳大利亞的袋鼠肉,在我們國內根本銷售不出去,這讓澳大利亞非常的費解,袋鼠肉受到了世界上60多個國家的歡迎,為什麼被中國人拒之門外呢
  • 澳大利亞專家喊你去吃「袋鼠肉」,因為數量太多啦!
    據澳大利亞政府2016年的統計數字顯示,全澳共有4500萬隻袋鼠,數量幾乎是該國人口的兩倍。於是澳大利亞一些生態學家和飽受"袋鼠患"的人,呼籲大家多吃點袋鼠肉,並指出袋鼠肉脂肪量低,較為健康。但作為澳大利亞的象徵,一部分當地人還是很抗拒吃袋鼠的。
  • 澳大利亞人想不明白,袋鼠肉出口六十多個國家,為何中國人不愛吃
    其實早在很久以前,在殖民者入侵澳大利亞時,由於當時的資源匱乏,入侵者便開始食用袋鼠,進而袋鼠成為當時主要的食物來源。隨著社會的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逐漸的人們才開始放棄使用袋鼠肉。,並向世界各國推銷袋鼠肉。
  • 澳洲寵糧揭秘,袋鼠肉究竟是一種什麼肉?
    不管你是澳洲黑鷹的老粉還是萌新一定都對「袋鼠肉」不陌生,看著自家狗子吃得有滋有味,鏟屎官的腦袋裡是不是有很多問號?袋鼠肉到底是什麼味道?吃起來香麼?袋鼠肌肉那麼多,口感會不會太柴?要不要偷一口狗子的糧嘗試一下?而身為澳大利亞「國寶」袋鼠竟「淪落」為狗糧,這到底是道德的扭曲,還是人性的淪喪???
  • 餵狗吃死狗,還是死袋鼠?
    一些狗收養所會將死亡的狗賣給處理工廠,工廠將這些動物丟進水中煮熟後,也成為了「肉餐」中的成分。當然不是所有狗糧中都含有死狗,但掩蓋不了全世界許多國家類似的事情正在上演的事實。作為狗糧的生產大國,美國狗糧廠自然也會幹這樣的勾當。
  • 澳大利亞:請中國人民吃袋鼠肉,中國網友:5000萬隻袋鼠不夠吃!
    作為我們的國寶——大熊貓,那是妥妥的人見人愛,花見花開,乘專機住豪宅,吃特供,這就是我們熊貓在國外的待遇,同樣是國寶,有的國家的國寶可是混的有點慘,那就是澳大利亞的國寶袋鼠了袋鼠作為國寶不但沒有特供吃,還要被端上餐桌,原因就是袋鼠的數量是在是太多了,目前已經泛濫成災了,據澳大利亞官方統計:澳大利亞袋鼠數量即將超過5000
  • 澳洲「袋鼠肉」有了英文雅稱
    多年來,「袋鼠肉」的直白稱謂委實嚇跑了一些敏感的用餐者。為此,在袋鼠的故鄉澳大利亞,有美食雜誌專門舉辦袋鼠肉徵名大賽。20日,袋鼠肉終得英文雅稱「澳大勒斯」(Australus)。  最後,「Australus」因與澳大利亞的英文寫法(Australia)十分相近,從眾多投稿中脫穎而出。有趣的是,「澳大勒斯」的提供者並非澳大利亞本國人,而是一名美國留學生。邵馨蓮(新華社供本報特稿)
  • 袋鼠肉年底有望上國人餐桌 袋鼠尾巴一根1000多元
    淘寶網上可以買到袋鼠肉(網絡截圖)   本報訊(記者 陸純)商務部駐雪梨總領館經商室近日援引當地報導稱,澳大利亞袋鼠肉有望最早今年年底走上中國餐桌雖然還沒有獲得官方審批,袋鼠肉早就開始在淘寶網上悄然賣開了。北京青年報記者在淘寶檢索後發現,一共有4個商家在公開售賣袋鼠肉,且均系認證的批發商戶,其中一家網店標價顯示,一斤袋鼠肉28.5元-50元不等,一斤袋鼠腿肉32元。   北青報記者聯繫了其中一家位於廣州的冷凍食品公司,該公司業務員告訴記者,目前袋鼠肉缺貨,有袋鼠尾巴在賣,一件是40斤,1100多元。他說,夏天沒有冬天賣得好。
  • 澳大利亞的皇帝蟹肉質非常的肥美
    大家好,我是嘴大吃四海,帶你領略美食的誘惑。剛好前幾年去了澳大利亞,品嘗了許多澳大利亞的美食。澳大利亞的飲食特色還是比較不錯的,融合了多包括法國在內的許多國家的美食特色。1.袋鼠肉澳大利亞的袋鼠聞名於全世界,很多地區還是能吃到的,單純的吃袋鼠肉有些酸,但口感和牛肉差不多,烤袋鼠肉是當地一絕,有機會親們一定要嘗試下。
  • 澳洲這個「王后城」,人氣超過雪梨和墨爾本,特色美食是袋鼠肉
    阿德萊德,是澳大利亞的第五大城市。它的名字由來是英國人——英國國王威廉四世的阿德萊德王后。之前寫過的墨爾本,紐約都是英國貴族的名字,阿德萊德就是個「王后城」。港真,這名字放中國,大概就得翻譯成——皇后娘娘城,英語的音譯倒是不太能讓人看出來內涵。不過既然英國人建立了這座城市,命名也是理所當然。
  • 袋鼠數量突破4500萬 澳洲呼籲民眾多吃袋鼠肉
    在全球倡導保護野生動物,少吃肉食來保護環境的同時,澳洲卻鼓勵人們捕殺袋鼠,呼籲大家多吃袋鼠肉,只因為澳洲的袋鼠實在太多了,已經泛濫成災。據說袋鼠肉營養豐富,低脂肪、低膽固醇、蛋白質比兔肉還豐富,口感和牛肉有點相似,羶味很重。好這一口的澳洲人真是有福了。
  • 大火燃燒210天後,澳大利亞的奇蹟復甦!
    澳大利亞地廣人稀,自然景觀大美壯麗,城市規劃也給人開闊不喧鬧的感覺。在閒暇時光,居民們喜歡和三五好友相約酒吧暢飲聊天、去歌劇院欣賞音樂、在公園野餐小憩。雖然人文歷史沒有歐洲國家厚重,但這也讓澳洲洋溢著一種無拘無束的輕鬆感。
  • 澳大利亞是一個怎樣的國家?為什麼說澳大利亞的狗是中國的狗?
    今天我們來講一講澳大利亞的歷史,長期以來,我們對澳大利亞的歷史與地理存在誤解,認為澳大利亞地大物博,但人口卻很少,即人均資源佔有量非常的豐富。認為澳大利亞大陸長期與世界隔絕,澳大利亞的原住民在歷史上肯定與中國人沒有任何的往來。
  • 澳大利亞袋鼠向中國吃貨們發出邀請:肉很嫩哦~
    一些澳洲民眾和學者呼籲:澳大利亞本國人應考慮多吃袋鼠肉。其實,吃袋鼠肉在澳大利亞歷史悠久。澳大利亞土著在過去就經常食用袋鼠肉,他們尤其喜歡美味的烤袋鼠尾巴。歷史學家芭芭拉在她的書《大膽的口味》裡寫道:作為澳大利亞的美食遺產,袋鼠食譜經常出現在烹飪書裡,將袋鼠肉與鹹豬肉一起燉的袋鼠湯,曾備受推崇。直到20世紀30年代,隨著越來越多的澳大利亞人移居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袋鼠肉等所謂的「叢林食物」才漸漸失寵。
  • 澳大利亞人口有2000萬 袋鼠已經有5000萬隻
    繼丹麥生蠔泛濫後,澳大利亞的袋鼠也泛濫成災。有這樣的說法,澳大利亞的袋鼠多到開車都能撞上。  袋鼠幾乎處於無天敵的狀態  官方數據顯示,澳大利亞的袋鼠數量即將達到5000萬隻,是澳大利亞人口總數的兩倍多。
  • 澳大利亞袋鼠數量達人口三倍 今年擬獵殺520萬隻
    提到袋鼠,人們一定會立刻想到澳大利亞。作為澳大利亞獨有的動物,袋鼠以其物種的獨特性,不僅登上了澳大利亞國徽,長久以來,它還受到當地人和來自全球各地旅遊者們的喜愛。日前有報導說,澳大利亞今年允許獵殺至少520萬隻袋鼠。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袋鼠產業」每年又給澳大利亞帶來怎樣的利潤?本網連線了中國國際廣播電臺駐澳大利亞記者陳曦,介紹相關情況。
  • 你有給貓貓吃過袋鼠肉的fussy cat貓糧嗎?
    一款來自澳大利亞的貓糧,澳洲大家都知道,袋鼠是很常見的,而這款貓糧的主食材就是袋鼠肉,袋鼠肉算是貓糧裡比較特別的食材,剛開始我還擔心我們家貓不愛吃這種口味,但沒想到的是, 它一點都沒挑食,從我們家貓的表現來看,這款貓糧的口感應該是非常不錯的。
  • 澳大利亞「國寶」泛濫成災:袋鼠數量已是澳人口兩倍!
    參考消息網9月14日報導西媒稱,袋鼠在澳大利亞已經泛濫成災,目前這一「國寶」的數量已經是澳大利亞人口的兩倍。因此,澳政府呼籲多多捕獵袋鼠,將它們的皮肉利用起來。不過,由於當地人對於吃袋鼠肉一直頗為抗拒,操作起來並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