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知大自然奧秘,領略生態之美:中南林科大這場自然教育科普活動有...

2021-01-19 瀟湘晨報

蒼蠅為何能在垂直玻璃上行走?為什麼爬山虎叫爬山虎?四葉草為何代表幸運……1月3日,湖南省生態文明教育基地——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發揮其資源優勢,舉辦了第二屆實驗室開放日暨自然教育科普活動。來自中南大學第二附屬小學、青園小學、怡雅小學、天心區實驗小學等10餘所小學的40多名小學生,在老師和志願者的帶領下,現場探知大自然的奧秘,領略生態之美。

本次活動由南方林業生態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牽頭,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亞熱帶森林生態湖南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城市森林生態湖南省重點實驗室、湖南省國家公園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南方紫色頁巖山地生態修復國家創新聯盟、湖南蘆頭森林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聯合舉辦。

活動分為實驗室參觀、自然教育、自然筆記與創作三個環節。梁小翠老師為同學們介紹了實驗室發展歷程和開展的研究工作。帶著各種有趣的小問題,中南林科大碩士研究生王一帆、蔣文茜指導大家使用顯微鏡等設備。當小朋友們觀察到秀麗隱杆線蟲運動、蒼蠅腳上的鉤爪和爪墊時,一個個興奮不已。

到戶外認知植物的過程中,儘管天氣有點冷,但是置身植物園的同學們似乎解放了天性,在林子裡、草叢中歡呼雀躍。「你們知道為什麼賦予四葉草幸運的意義嗎?因為植物界5000株三葉草中只會有一株是四葉的,幸運也是如此。」在志願者講解之後,很快就有小朋友在三葉草叢中找到一株四葉的,隨即引來集體圍觀。「小葉黃楊、木中君子」「欒樹開黃花,結紅果,果莢像燈籠」……同學們邊聽編認真記筆記。

帶著自然教育中「精挑細選」的植物葉片、樹枝和石頭,同學們回到實驗室進行自然創作。洗乾淨葉片、塗上自己喜歡的顏色、貼在紙上,並用彩筆進行創作。看著自己的「驚世大作」,小朋友臉上都堆滿笑容。實驗室吳小紅老師給同學們頒發證書,帶領同學們合影並籤名留念。

「我們平時很少接觸到這些內容,這次活動很貼近日常生活,能學習到不少知識,還能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和對科學的熱情。」家長們高興地表示,希望以後有更多機會參與此類活動。

南方林業生態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王鈞老師表示,今後將繼續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讓更多學生從中受益,了解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珍惜大自然賦予我們的財富。

記者李柯夫 通訊員王鈞 李志強

【來源:瀟湘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恆大社區:「夏日趣味尋寶、探索自然奧妙」科普活動
    恆大社區:「夏日趣味尋寶、探索自然奧妙」科普活動為進一步推進社區科普宣傳教育,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7月24日,駱仙街道恆大社區聯合郴州市林科所、四十二完小組織未成年人在南嶺植物園科普館開展「夏日趣味尋寶、探索自然奧妙」科普活動。上午9點,同學們在老師及社區志願者的帶領下來到南嶺植物園,近距離的觀看各種千奇百態的植物,了解有趣的植物知識。
  • 鼻涕蟲、蒙古寒蟬、壁虎、蝌蚪……找一找你家小區有這些夜間精靈嗎?
    處暑之夜,華麗家族古北花園迎來一場別開生面的納涼晚會,大家跟隨著科普大咖一起尋找夜間精靈!為了讓居民更輕鬆地親近自然、領略自然之美,華麗家族古北花園居委會、業主、居民以及無痕社區管理人四方聯手,合力共辦「與自然共生」納涼晚會。活動分為科普講座和夜遊探訪兩個環節,讓大朋友小朋友體驗到不一樣的夏夜大自然。
  • 自然教育:保護從教育開始
    開展「認養樹木,共建生態家園」為主題的樹木認養公益活動。組織人員參與杭州市科技周、全國科普日、「世界野生動植物日」等大型科普宣傳活動,通過科普圖板展示、家庭園藝栽培與養護諮詢、發放科普宣傳資料和植物知識有獎競猜等形式,普及植物科學知識,擴大社會影響。
  • 快來鹽城領略自然之美!
    九龍口國家溼地公園以「原生態、慢生活、深體驗」為發展定位,打造出了「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溼地生態,同時也給鳥類營造了一個舒適安逸的棲息環境。除了九龍口國家溼地公園之外,鹽城還有哪些能領略自然之美的好去處呢?一起和蘇心遊來看一看吧!
  • 崇明區科技館奇趣大自然·生命奧秘科普展 探訪大自然的奧秘
    近日,崇明區科技館全新臨展——奇趣大自然生命奧秘科普展對公眾開放,憑藉展覽的趣味性、知識性和互動性別具一格。本次展覽設置三大展區及環境保護宣講籤名區,分為昆蟲標本展區、叢林精靈-活體展區、海洋精靈-生物展區三大功能展區。其中活體生物數量達到160餘只。
  • 科普講座|2020年暑期《探知課堂》活動之《火星探索計劃》
    如今,拜訪火星的「天問」之旅開啟。或許將來某一天,我們就能帶著滿身火星塵土驕傲地說:「你好,我是火星人。」在「移民」火星之前,一起來了解一下這顆可能會成為人類下一個定居地的星球吧!本期《探知課堂》讓我們一起觀看科普講座,用立體逼真的3D互動知識模型帶你「登陸火星」開啟火星探索之旅。
  • 「保護綠色溼地,構築生態文明」科普宣傳進校園
    為進一步提高青少年的生態文明意識,引導青少年關注溼地保護,樹立愛護自然的環保理念,張掖黑河溼地自然教育學校充分利用張掖溼地博物館優質的生態教育資源,依託張掖黑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地理優勢和資源優勢,於12月30日走進張掖一中開展「保護綠色溼地,構築生態文明」科普宣傳進校園活動。
  • 「英才」探秘國家科普基地,身臨其境體驗醫學奧秘
    三湘都市報12月14日訊(通訊員 楊思為 潘愛華 記者 劉鎮東 黃京)12月13日下午,由中南大學主辦的2020年湖南省「英才計劃」學生研學活動在國家科普基地-中南大學人體形態學科技館舉行。雅禮中學、長郡中學、長沙市第一中學、湖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的「英才計劃」學生和培養老師以及中南大學本科生院相關負責人共60餘人參加活動。據了解,人體形態學科技館於今年進行重裝改建。新館分為「生命起源」、「生命的風採」、「人與自然」、「比較解剖學」四個主題展區,採取實物標本與模型結合,融合AR全景漫遊導覽系統、VR虛擬實境技術等展示,實施科技、人文雙線布展。
  • 科普活動點亮廣州「科學之夜」
    「好漂亮啊,夜色裡看更美了,真想乘坐一下,體驗下從高空看夜色的感覺,」觀眾劉女士一家三口邊圍觀熱氣球,邊拍照。劉女士說,她已經連續3年參加科學中心的「科學之夜」了,每次參加後都發個朋友圈,引來一片羨慕聲。「每年的節目都不同,各有新意和亮點,很喜歡。」劉女士表示,廣州科技活動周傳播面廣、公眾參與度高,「有展覽、講座、論壇等各式主題科普活動,帶著孩子一起探尋科學奧秘,開闊了視野,也提高了科學素養。」
  • 自然教育丨神農架國家公園開展多場科普教育進校園活動
    自然教育丨神農架國家公園開展多場科普教育進校園活動 2020-12-07 14: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河源青少年研學新基地,了解自然生態與歷史文化!
    研學旅遊的開展離不開研學旅遊目的地的承載,越王山研學基地就是以青少年素質教育為主線,生活素質教育、社會認知教育、體驗教育、自然教育、藝術教育、休閒度假多種業態於一體的大型青少年素質教育親子基地。讓學生們通過動植物地質科普教育、體能拓展訓練、野外應急基本知識以及野炊、露營等自然野外體驗活動,以集體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進大自然,在與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視野、豐富知識,加深與自然的親近感,增加對集體生活方式和社會公共道德的體驗,培養學生們的自理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 《奇妙大自然》開啟紙上自然之旅
    因而對孩子進行科學教育,是孩子感知事物、認識世界、動手動腦、健全成長的重要途徑。        可是,現在的孩子生活在鋼筋水泥構建成的現代化都市裡,遠離自然、遠離草木魚獸,他們缺乏親近自然、觀察自然的有效途徑。        基於此,走近自然、近距離觀察了解可愛的動物大熊貓、麋鹿、蜻蜓、蝴蝶、蟬、金龜子、蝦虎魚、鬍子蛙、林鳥、水鳥……這樣的科普讀物非常有價值。
  • 全國科普日將至 新疆這些科普活動好看好玩長知識
    健康的土壤和健康的生活有怎樣的聯繫?9月的第三個公休日是我國第17個全國科普日,圍繞「決勝全面小康,踐行科技為民」主題,今年新疆全國科普日系列活動將於9月19日至25日開展。新疆科技館工作人員在進行科學實驗表演9月19日(周六)21:20,由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自治區教育廳、自治區科技廳、自治區水利廳等共同主辦的《天山論道》之「全國科普日」全民一起話科普活動,將在新疆廣播電視臺民生頻道播出
  • 臺灣荒野保護協會:讓公眾看見自然的力量
    荒野認為,兒童環境教育要貼心、自然、細緻。 他們善於創新兒童環境教育的活動模式,讓兒童在驚奇、冒險、快樂中,深刻體驗自然中的真、善、美,從而在每個孩子的心中播下愛自然的「種子」。荒野開展兒童環境教育20年來,參加荒野保護協會第一屆兒童營的孩子們,現在大部分都成了大學生了。如果荒野曾在這些孩子的心中種下一顆種子,如今不但應該已經發芽,而且理當生根茁壯了。
  • 2019的科技活動周又見面啦!
    5月18-19日由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主辦、安徽省細胞生物學會協辦的「科技強國、科普惠民」為主題的實驗室開放日圓滿完成。還有熱情的志願者們為大家講解了健康的細胞才有美好的生活,以及小鼠在不同時期細胞生長和發育。傳遞給大家生命傳承的奧秘。
  • 三星探知未來校園科普論壇首站在上海交大啟動
    東方網7月14日消息:2014年7月11日,中國上海科普專家演講交流、智能產品互動體驗、科普創意現場搜集……在三星探知未來校園科普論壇活動首站現場,來自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等10餘所高校的青年學生共聚一堂,一起分享這場科普盛宴。
  • (活動發布)跟著學霸遊科大 這個科技周,我們不一樣
    ,那是人山人海,作為每年一度在家門口的科技盛會,那是一次不容錯過的教育機會。讓我們看看有哪些不得不看的科普項目?最先推薦的是與地球息息相關的科普及實驗,這樣可以讓孩子了解地球,讓TA了解更多自然的奧秘。
  • 43種動物獨特的出生方式,帶孩子透視繁衍的奧秘
    01、43種動物獨特的出生方式,透視繁衍的奧秘◎認識43種動物獨特的出生方式,感受奇妙的大自然這本繪本裡介紹了43動物的出生發生,其中有小朋友熟悉的蝸牛、蜻蜓、瓢蟲、螢火蟲,還有小朋友在動物園裡見過的袋鼠、章魚、海豚、水母、海豹等動物,還有一些他們連名字都沒聽過的縱紋腹小鴞
  • 暑期蟲蟲總動員|走進與蝴蝶共舞的自然課堂,第二屆昆蟲藝術科普展
    來第二屆國際昆蟲藝術科普展吧,這裡的花間仙子展區有各種美麗的蝴蝶在花叢中翩翩飛舞。在這個生態花房裡,無論是小孩還是大人都在蝴蝶的包圍下露出了會心的微笑。許多孩子是第一次看見活的蝴蝶,蝴蝶落到身上時他們非常興奮,卻又小心翼翼,生怕自己下手重了,會傷害這些小生命。一些家長們也是沒有看見過這麼多蝴蝶,拿起手機一直拍。
  • 《自然之旅》:360度旋轉式立體科普書,好玩好看長知識
    我探頭一看,原來是《自然之旅》和《四季之樹》。這兩本是低音最新出版的兒童科普繪本,它們同屬於一個系列。編輯向我推薦時說書很好玩,小朋友一定會喜歡,看來又是「老幼皆宜」系列了。「好玩:360度旋轉式立體科普書」繪本設計新穎,封面、封底各有一條帶子,如果把它們反向系起來,封面和封底就合在一起,瞬間變成了一本可以360度旋轉的立體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