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食品科學與人類健康國際研討會-王惠民教授-餘甘子果實萃取物粉末對抗氧化和抗發炎和美白作用的機制

2021-02-15 食品科學雜誌

王惠民教授,現任職於臺灣中興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 2003 年畢業於臺灣成功大學化學工程系並取得博士學位。作為一位有為的年輕科學家,2004年他在中央研究院生物化學研究所攻讀博士後,深入研究DNA基因/蛋白質以及SARS病毒;且在2005 年於臺北科技大學化學工程與生物技術與化學工程系就職兼任助理教授一職2007 年至今,歷任高雄醫科大學助理教授,晉升副教授,教授,以及產學運營處產學合作組組長,國際事務處學術合作組組長,幹細胞中心副主任等。在近5 年的時間裡,王教授已發表了近100篇關於生物材料、納米粒子、應用於皮膚的癌症研究、藥物開發和生物活性物質的論文。

1. 2018 國際遺傳工程機器設計競賽(MIT, International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achine Competition, iGEM金牌

2. 2018 全球Cosmetic Valley第三屆化妝品展示暨技術高峰論壇(COSMETIC360,法國)優選The Cosmetic Victories (Globocal, 2018)

3.  2017 臺灣中興大學工學院「產學合作優良獎 - 106年度」

4. 2017 臺灣中興大學106年度「優秀年輕學者獎助計劃」(懷璧獎)

5. 2016 第四屆年輕學者生化科技發明獎

6. 2015 科技部吳大猷先生紀念獎

7. 2014 16th European Congress on Biotechnology (2014 07 13-16, Edinburgh, Scotland, UK) Young Scientist Award

8. 2013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refinery (2013 12 03-05, Xiamen, China),Best Oral Presentation Award

9. 獲選2013 國科會產業技術聯盟合作計劃(小聯盟)亮點計劃-美妝品跨領域核心技術聯盟

10. 2013 東亞檢測專業技術與機能性食品評估研討會 (臺北,臺灣大學) ,研究論文牆報發表優等

11. 科技部延攬及留住特殊優秀研究人才(原國科會) 2011-2016 (6 次,100-105 年度)

12. 教育部延攬及留住特殊優秀教學人才2011-2014 (4 次,100-103 年度) 

13. 高雄醫學大學2009-2016 研究論文獎勵獎 (7 次)

14. 高雄醫學大學2011-2016 新進人員研究論文獎勵獎 (5 次)

15. 高雄醫學大學2011-2016 產學合作傑出績優獎 (5 次)

16. 高雄醫學大學2013-2016 技術轉移獎 (4 次)

17. 2012『臺灣化學工程學會傑出論文獎』-Bioconstituents from stems of Synsepalum dulcificum Daniell (Sapotaceae) inhibit human melanoma proliferation, reduce mushroom tyrosinase activity and have antioxidant properties

相關焦點

  • ...健康研討會-孫群教授-二氧化氯對黃麴黴毒素B1降解作用及倉儲應用
    兼任四川省微生物學會理事長、中國畜產品加工研究會常務理事、四川省食品安全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留學基金等項目評審專家,《PLoS ONE》等10餘種國際國內雜誌審稿人。  長期從事微生物學和食品安全領域教學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肉品中脂質氧化和肌紅蛋白氧化關係、益生菌研發和微生物進化。
  • 2020年動物源食品科學與人類健康國際研討會-羅永康教授-貯藏過程魚肉體系中腐敗菌的研究進展
    本報告將系統地介紹主要淡水魚貯運過程魚肉體系中微生物菌群結構的變化規律及腐敗菌對淡水魚肉品質的影響和作用機制,評價各類保鮮劑對魚肉品質保持的作用及機制。同時就貯藏過程中魚肉腐敗菌的研究進展、研究熱點和發展趨勢進行介紹。首先,介紹了國內外對魚肉菌群結構變化的研究進展,魚肉貯藏期間品質變化與菌群組成的相關性,以及各類現代保鮮技術對魚肉貯藏期間菌群結構和品質變化的影響。
  • 餘甘子能吃嗎?餘甘子有哪些功效和作用
    餘甘子的根、莖、葉、果都具有藥用價值,在我國作為民間中藥已有2000年的歷史,我國古代醫藥典籍《異物志》、《唐本草》、《本草拾遺》及《本草綱目》中對其藥用價值均有論述,《本草綱目》記載:餘甘子「補益壯氣、解金石毒、主風虛熱氣、久服輕身、延年長生。」  古人常用餘甘子果實治療消化不良、胃腹痛、感冒、牙疼、咽喉痛、疝痛、痢疾、咳嗽等疾患。
  • 第三屆食品科學與人類健康國際研討會—香草蘭加工關鍵技術及產品開發—張彥軍副研究員
    2006年9月至2009年6月攻讀寧夏大學和南昌大學聯合培養碩士學位,食品科學專業,獲工學碩士學位;2009年9月至2012年6月攻讀南昌大學工學博士專業,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獲工學博士學位。主攻專業為食品加工與貯藏。以香草蘭、糯米香、菠蘿蜜等特色熱帶香料和木本糧食作物為研究對象,開展產品加工過程中組分、結構和品質變化及調控技術研究。
  • 青島農大參加第九屆花色素苷國際學術研討會
    2017年3月22~24日,第九屆花色素苷國際學術研討會(9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Anthocyanins,IWA)在紐西蘭奧克蘭市的喜來登酒店(Heritage Hotel)召開。本次會議由紐西蘭植物與食品研究所承辦。來自世界各地的70多位代表參加了會議。
  • 餘甘子的功效與作用
    餘甘子有清熱利咽,潤肺化痰,生津止渴之效,入口時酸澀難當,過後便有回甘,此時喝水都會有一種清甜的味道,這也是其為什麼被稱為餘甘子的原因,餘甘子外形清透好看,像一個個綠色的小燈籠,人們喉嚨不舒服時常直接生吃,或者將餘甘子鹽漬糖漬後泡水喝,餘甘子的功效與作用還有哪些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第二屆國際人類表型組研討會(2018談家楨國際遺傳學論壇)開幕
    10月31日,第二屆國際人類表型組研討會(2018談家楨國際遺傳學論壇)在滬開幕。開幕式上,「人類表型組計劃國際協作組」和「中國人類表型組研究協作組」宣告成立,吹響了「人類表型組」國際大科學計劃的集結號,標誌著由中國科學家倡議發起的「人類表型組」國際大科學計劃已得到多國科學家的認同和參與。
  • 生命和疾病的導航圖,正在逐步繪製,第二屆中國人類表型組大會及第三屆國際人類表型組研討會開幕
    促進人類健康、解析健康原因始終是驅動生命科學原始創新的核心需求和問題之一。而為人類生命和疾病繪製導航圖的「人類表型組」大科學計劃自從2014年由復旦大學開始籌備發起至今,究竟進展如何?我們的科學技術足以支撐我們的宏大計劃嗎?
  • 2017(第三屆)腸道微生態與健康國際研討會--會議日程
    2017(第三屆)腸道微生態與健康國際研討會--會議日程 來源:生物鏈   發布者:高常長   日期:2017-02-10   今日/總瀏覽:1/7595
  • 第四屆發育和疾病的表觀遺傳學上海國際研討會將於9月19日召開
    上海2018年7月10日電 /美通社/ -- 由中科大附屬一院、生物360主辦的第四屆發育和疾病的表觀遺傳學上海國際研討會將於2018年9月18-21日(18日報到) 第四屆發育和疾病的表觀遺傳學上海國際研討會
  • 樹木傳奇|餘甘子:天然藥食保健丸
    如今,餘甘子作為「藏族習用藥材」仍然被廣泛使用。 在餘甘子被廣泛認知的過程中,「三勒漿」是重要物質化產品載體。三勒即庵摩勒(餘甘子)、毗黎勒(毛訶子)、訶黎勒(訶子)的果實。大唐盛世,萬國景仰,中西方文化交流頻繁。據陳明教授等研究溯源,「三勒漿」系出古印度,經波斯傳入我國。
  • 科學網—第二屆SKLRB生殖生物學國際研討會舉行
    本報訊 以「生殖生物學的生理和病理學研究前沿」為主題的「第二屆SKLRB生殖生物學國際研討會」日前在京舉行,研討會由中國計劃生育生殖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 第四屆紅層與丹霞地貌國際研討會
    第四屆紅層與丹霞地貌國際研討會 暨第十九屆全國紅層與丹霞地貌學術討論會 (一號通知) 發布時間:2019
  • 天津工生所承辦第四屆環渤海微生物學術研討會
    8月26日至27日,由天津市微生物學會、河北省微生物學會、山東省微生物學會、遼寧省微生物學會聯合主辦,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和南開大學共同承辦的第四屆環渤海微生物學術研討會在天津工生所舉辦。
  • 繆松教授:酸化或鹼化再中和對MPI溶解和酸凝膠能力的影響
    愛爾蘭農業部Teagasc國家食品研究中心繆松教授團隊於近期在國際權威期刊Food Hydrocolloids(IF=7.053 ) 在線發表學術文章《Influence of acidification or alkalization followed by neutralization on dissolution and acid gelation ability of MPI》,研究了
  • 益生菌與健康國際研討會召開,科拓生物彰顯行業第一股硬實力
    (原標題:益生菌與健康國際研討會召開,科拓生物彰顯行業第一股硬實力)
  • 新趨勢,新技術——第五屆國際食品質量與安全學術研討會分會場
    儀器信息網訊  2019年8月8-9日,為提升食品質量與安全保障能力,促進食品質量安全界產、學、研、用交流,由《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編輯委員會、武漢市農業科學院環境與安全研究所、北京網傑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第五屆國際食品質量與安全學術研討會」在湖北武漢召開。
  • 2014國際空間生命科學與生物醫學工程學術研討會在我校召開
    (2014國際空間生命科學與生物醫學工程學術研討會)於2014年4月12 -13日在西工大正禾賓館西四會議室召開。來自六個國家二十七位特邀專家,包括德國夏洛特醫科大學Hanns-Christian Gunga教授,德國宇航中心Joern Rittweger教授,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Yuko Inatomi教授,美國石溪大學欽逸仙教授,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郭向東教授,美國哈佛大學李國安教授,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健康科學中心姜欣教授,澳大利亞雪梨大學周虹教授,澳大利亞西澳大學徐家科教授,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張明傑博士,香港浸會大學張戈教授
  • 第二屆中國生物樣本庫倫理論壇暨第四屆組學與生命倫理學研討會召開
    2017年4月21-23日,由華中科技大學、深圳國家基因庫和華大基因共同主辦的第二屆中國生物樣本庫倫理論壇暨第四屆組學與生命倫理學研討會
  • 第四屆中德「計算熱力學和動力學及其在材料加工中的應用」研討會...
    西工大新聞網7月10日電 (張瑩)為加強中國與德國冶金領域科學家之間長期的友好往來,促進雙邊加強有效合作,繼2011年6月在西安西北工業大學凝固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舉辦的第三屆中德「計算熱力學和動力學及其在材料加工中的應用」研討會後,第四屆中德雙邊研討會於2013年6月17日至21日在德國波鴻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