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針菇學名毛柄金錢菌,又稱構菌、樸菇、冬菇、樸屑、凍菌、金菇、智力菇等。其菌蓋小巧細膩,黃褐色或淡黃色,金針菇的名稱是因為它那金黃柔嫩,且筆直的細柄狀如金針而得名。還有一種色澤白嫩的,叫銀針菇。
一、金針菇營養價值
1. 金針菇含有人體必需胺基酸成分較全,其中賴氨酸和精氨酸含量尤其豐富,對增強智力尤其是對兒童的身高和智力發育有良好的作用,人稱「增智菇」;
2. 金針菇中還含有一種叫樸菇素的物質,有增強機體對癌細胞的抗禦能力,常食金針菇還能降膽固醇,預防肝臟疾病和腸胃道潰瘍,增強機體正氣,防病健身;
3. 金針菇中含鋅量比較高,也可有促進兒童智力發育和健腦的作用;
4. 金針菇能有效地增強機體的生物活性,促進體內新陳代謝,有利於食物中各種營養素的吸收和利用,對生長發育也大有益處;
5. 金針菇可抑制血脂升高,降低膽固醇,防治心腦血管疾病;
6. 食用金針菇具有抵抗疲勞,抗菌消炎、清除重金屬鹽類物質、抗腫瘤的作用。
二、種植技術
1、室內發菌 接種後的金針菇菌袋,宜放置於 20℃恆溫的培養室發菌培育,約經 25 天至 30 天,菌絲可長滿袋。
2、搔菌催蕾 菌絲滿袋後,室內發菌培養階段已告結束,就要及時將菌袋搬到栽培室進行栽培管理,先將棉花塞和套環去掉,把塑膠袋拉直成原來的圓筒狀,然後進行搔菌處理,就是將培養料表面的菌種塊老菌絲扒掉,並輕輕地在表面搔菌,這樣讓新菌絲露出來接觸新鮮空氣後,更快促進菇蕾整齊發生。
3、搔菌後,袋口要用報紙或紗布覆蓋,然後少量噴水,保持溼潤即可,用紗布覆蓋,可將整塊布放於清水中浸溼稍擰乾後拉平覆蓋保溼。
4、現蕾出菇後的管理 現蕾之後,要增加通風量降低室溫,金針菇發生的適宜溫度為 10℃至 18℃,以 5℃至 8℃長的菇質量為好,所以室溫不宜超過 20℃,4℃以下又很難現蕾。這一階段的空氣相對溼度應掌握在 90%左右,噴水於報紙之上或地面四周空間噴霧,不可直接噴水於菇面上,切忌高溫高溼,報紙或紗布等覆蓋物應經常翻動,增加通風量,促進子實體生長。
5、袋式栽培金針菇一般以棉籽殼為培養基地可收 3次至4 批菇,從搔菌催蕾至第一批菇發生約需1個星期左右,從菇蕾期到採收約 2 個星期左右。
6、第一批採收結束至第二批菇類出現約需 8 天氣 10 天,第二批現蕾至採收約 10 天氣 12 天,第二批至第三批間隔 8 天左右,出菇至採收也為 8 天左右,整個栽培周期約需 3 個月,每袋裝乾料 500 克可產鮮菇 400 克至 500 克。
7、木屑等培養基栽培周期為 2 個月左右,採收 2 批至 3 批,每袋裝乾料 350 克至 450 克,產菇 250 克至 350 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