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藻類發光球——在家就能看到鮮活光亮的生物世界

2020-11-26 千龍網

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30日報導,總部位於美國加州的BioPop公司近日研發了一款會發光的裝飾球體——Dino Sphere,這是該公司繼推出生物發光寵物——Dino Pet後再次向大自然致敬。Dino Sphere售價為59.95美元,可在BioPop官網上購買,預售階段的訂單將於今年6月份發貨。

Dino Sphere利用了鞭毛藻類生物發光的特性。這種海洋藻類在白天進行光合作用,夜間的時候在物理刺激下會發出藍綠色的光輝。因此使用者只有在夜間黑暗的屋子裡,搖晃球體,才能看到一個鮮活光亮的生物世界。

Dino Sphere的使用方法很簡單,只要往圓形球體內加水和活的鞭毛藻類,保持室溫,避免陽光直射,便可欣賞到大自然的奇蹟了。雖然一個Dino Sphere僅能發光幾個月,但只要隔幾個月用Dino Food餵養這些藻類 ,便可延長球體的使用壽命。

波多黎各別克斯島(Vieques Puerto Rico)的螢光海灣(Bioluminescent Bay or Mosquito Bay)有大量的鞭毛藻類生物,是世界上最明亮的螢光海灣。然而,隨著現代化的進程,鞭毛藻類生物的生物鐘遭到破壞,這一自然美景也受到影響。(實習編譯:李佳胥 審稿:程君秋)

加利福尼亞的BioPop公司設計了一款裝飾性球體,只要輕輕搖晃,便會發出藍色的光輝。

相關焦點

  • 一覽神奇海洋世界 探索全球藻類奇觀
    原標題:一覽神奇海洋世界 探索全球藻類奇觀   通常人們都會認為海藻是有害的,事實上它們可能是最被低估的生命形式,是食物鏈上有機物質的初級生產者。正因為如此,如果沒有它們的話就不可能有生命。  雖然大多數藻類都很小,甚至可以用微觀來形容,但它們是大自然最宏偉的奇觀。
  • 海洋的光影魔術師:發光生物讓海洋五彩斑斕(圖)
    漂浮的海光、熱鬧的「燈光秀」、暗藏殺機的的「燈誘」海洋,尤其是海底,並不是那麼幽暗深邃,反倒是一個生機勃勃的世界。正是這樣一群生物,它們堪稱光的藝術家;它們,就是海洋發光生物。  深海「螢火蟲」 頭足類出演的「燈光秀」  日本富山灣的海面,每年3~5月都因為這種海洋動物而散發迷人的光芒,這就是「螢火蟲魷魚」。
  • 發光的海洋
    近日塔斯馬尼亞北部的Preservation Bay水域的生物發光藻類大量繁殖,變身藍色螢光海洋,用手撥動,海水就如藍色星隕一般在指尖流動。很多攝影師和遊客蜂擁而至,觀賞見證這種大自然施展的魔法。這種看起來像神跡一樣的現象,實際是來自生物發光藻類(bioluminescent algae)。
  • 海洋發出藍光,有人拍到發光的海豚,真相卻是這種神秘生物在報警
    筆者:三體-小遙最近,一個有關海豚發光的視頻在網絡上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在夜晚幽藍色的海面之下,幾條會發光的海豚緩緩遊過,帶來一種夢幻般的美感。其實,這並不是海豚本身所散發出來的光芒,生物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世界上不存在能夠發光的海豚,人們看到的這種現象其實與甲藻有很大的關係。據悉,甲藻是一種特殊的藻類,作為簡單的單細胞生物而存在,並不是人們理解的動物或者植物,這是藻類介於植物與動物之間的典型案例,更多情況下,人們也將其稱為「夜光藻」。
  • 大黑石螢光海灘成周末最火話題 藻類"受驚"發光
    甘井子區大黑石浴場的「螢光海灘」,成了這個周末的熱議話題,國內多家媒體大量刊載,在網友上傳和被密集轉發的一些照片上可以看到,原本黑漆漆的海水表面藍光點點,曲曲彎彎的海岸線猶如藍色星河墜落,美得讓人窒息。記者前日夜晚前往現場探訪。
  • 科技:未來的城市可以被藻類點燃
    在美國,一些專門的研究人員多年來一直在研究生物發光藻類,但他們從未成功地將整個生物發光系統映射到藻類中。在丹麥技術大學(DTU),我們正在該領域進行丹麥的第一項研究,它表明生物發光有機體有朝一日能以藍綠色的光照亮我們的城市。然而,在這成為現實之前,需要解決一些明顯的挑戰。
  • 揭秘:海洋的藍光「藍眼淚」是蝦的求偶過程
    而常人眼中的大自然只是覺得那生物好美,那動物好奇特,種種反映探索大自然的美是無止境的。在一個島嶼上就有這麼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出現了。黃昏後,夜幕降臨在海灘上,一個小小的浪潮過來,海灘上散落了一片藍色光亮像是天上星空照映在海灘上,景色真是美及了!而這些光亮是什麼東西呢?這光亮經過科學家鑑定,是海洋中的某種生物,身上潛藏著一種螢光的成分。海洋中能發光發亮的生物一般都是甲藻。
  • 如果藻類佔領我們的地球上全部的海洋會怎麼樣?
    那麼 如果我們的海洋很快被綠色的淤泥佔領,大部分的海灘都開始變成這樣, 那會怎麼樣呢?人們不是在核廢料堆裡遊泳而是海藻!如果藻類佔據了我們所有的海洋,它將更多地改變我們的生活,而不僅僅是我們度假的方式。為什麼在海藻中遊泳或可致命?它會對我們的身體產生什麼影響?它將如何幫助我們拯救地球?這裡是濤濤隨記,這篇文章講述的是:藻類佔領海洋會怎麼樣?
  • 有些海灘為何在夜晚會發光?真的不是"幽靈"作怪
    什麼在發光,答案很簡單,那是藻類生物體在發光。但是,這些藻類並非在每個沙灘都存在。哪些海洋生物能發光?具有發光能力的生物不只限於藻類,某些種類的細菌、水母、蠕蟲、甲殼類動物和魚類等其它海洋生物,也有這種獨特的發光能力。在許多情況下,一些海洋動物吞食細菌或其他發光生物後,也獲得發光能力。夏威夷的短尾烏賊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
  • 為了能看到海洋「藍眼淚」奇觀,我嫁到了福建平潭(不是
    在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出現過海面下眾多生物同時發光的場景,令人印象深刻。在這一場景中有發光的魚,發光的水母,還有發光的微觀生物。在風與海流的輔助下,大量會發光的浮遊生物被送至海邊,衝向海灘,在海浪的拍打下被激發出螢光——此時人們就非常容易看到成片的藍眼淚,隨著浪花向海灘襲來。出海的漁船行駛過的地方,也會產生泛著幽光的藍色波紋。
  • 海洋各個「階層」生物的色彩,幾乎各種深度都有發光的顏色!
    我們看到的大海的藍色就是這些被散射和反射回來的藍色光。另外,紅光、橙光、黃光這些長波長的光能量較低,它們能穿透海水的距離很短,到水深100米處就被吸收得差不多了;而綠光和藍光的能量比較高,也就能穿透更多的海水,到達更深的地方。所以海水越深,我們看到的藍色也就越深。
  • 冷知識科普 | 為什麼螢火蟲會發光?
    在農村,如果能抓住許多隻螢火蟲,把它們關進透明的小玻璃瓶裡,就能做成一盞不用電池的活「電燈」。相傳我國古代有位非常用功的讀書人,名字叫車胤,家裡貧窮買不起燈油,他就抓了許多螢火蟲,關在透明的沙布口袋裡,晚上用來照明讀書。這就是囊螢夜讀的故事。
  • 【植物知識科普】從藍眼淚分析藻類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每到夏季,我國東海沿岸,特別是福建沿海一帶的海面上頻繁出現藍色螢光,仿佛進入了「阿凡達」的世界,這種現象被稱為「藍眼淚」。「藍眼淚」其實是一種名叫夜光藻的藻類,為甲藻門的一個海產屬,屬單細胞生物,細胞器中有螢光素。
  • 外媒:研究發現海洋4000米深處四分之三動物會發光
    參考消息網4月12日報導 英媒稱,自從探險家威廉·畢比在20世紀30年代乘坐一個金屬球狀潛水器下潛到深海以來,海洋生物學家一直對發光海洋動物的數量與種類感到震驚。不過,幾乎沒有什麼研究真正記錄了海洋不同深處的發光動物數量。
  • 世界上最原始,最古老的植物—藻類
    從那個時候開始藻類就從原始的陸地植物發展到高等的種子植物。藻類分布於世界各地,大部分生長在海洋裡,但是也有一部分像苔蘚之類的生活在陸地上。藻類對環境的要求極低,而且適應性和繁殖能力比較強。從熱帶到兩級,從高山到平原,從海洋到陸地... 幾乎都能發現藻類的身影。不僅如此,它們還能在地震、火山爆發、洪水泛濫後形成的新基質上存活,是新生活區的先鋒植物之一。
  • 山東煙臺市招遠現夜光藻類赤潮 對人體無害但影響漁業
    27日,記者從煙臺市海洋與漁業局了解到,引發海水變色的小顆粒其實是夜光藻,藻類密度已達到赤潮標準。該藻類沒有毒素,但會與海中其他生物爭搶氧氣。  「最開始看到海水變紅的時候,我還以為是哪裡柴油洩漏了。」27日,招遠市辛莊鎮東良村的劉先生告訴記者,發現海水異狀的時候是26日中午12點多,當時海上有霧,遠遠看時看不真切,走近才發現,海邊上出現了一道幾百米長、五六米寬的紅色海水帶。
  • 科學家完成700種海洋藻類基因組測序
    這是令生物信息學研究人員歡欣鼓舞的一天,因為美國國家基因組研究中心NCGR,聯合戈登和貝蒂·摩爾基金會,以及全球各個科學研究機構,完成了700種海洋藻類基因組測序工作
  • 裝一瓶會發光的海水
    達爾文所看到的是會發光的海洋生物,閃爍的光是它們對物理幹擾作出的反應。 生物發光 生物發光(Bioluminescence)是指生物體產生並發出光亮的現象,它成了達爾文的一個難題。他努力解釋為什麼這種現象會以一種看似隨機的方式出現在不同的物種中。
  • 海底神奇的發光魚,它們發光的原理是什麼?
    海洋是藍色的主旋律,生命就從其中誕生而出。它的面積比人類生活的陸地面積還要大,裡面孕育著形形色色的神奇生命,在黑暗的深海裡,不時地閃爍著點點亮光,仿若深海裡的珍寶,這就是各種會發光的魚類,它們點綴著神秘的海底世界。
  • 【面試解析】210130 一個透明玻璃杯自身並不能發光,但是在沒有障礙物的情況下,它通過陽光反射,也可以讓遠處的人也能看到光亮.
    ,但是在沒有障礙物的情況下,它通過陽光反射,也可以讓遠處的人也能看到光亮。而蠟燭在陽光下卻看不到任何光亮,但是在黑夜中就能閃閃發光。請問從這一則寓言故事中,你得到什麼啟示?這則寓言故事給我的啟示很多很深,主要有以下幾個:      透明玻璃杯自身並不能發光,但是能夠反射陽光反射。這啟示我要利用外界因素。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我們幹工作未必僅僅靠自己的能力就能做成做好。要利用好身邊的手段,團結同事,發揮各自的聰明才智,各盡其能,各展其長,共同把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