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有機化合物命名原則-2017 》 ——新老命名原則的比較及常見取代基的命名

2021-02-28 有機化學考研

馬寧,王光偉,張文勤.解讀《有機化合物命名原則-2017》——新老命名原則的比較及常見取代基的命名[J].大學化學,2019,34(09):116-120.

這個時候很多會問,「考試時是按新版命名法進行化合物的命名,還是老版命名法進行命名?」

目前,常用的考研參考教材,如邢其毅《基礎有機化學》第四版、王積濤《有機化學》第三版、高鴻賓《有機化學》第四版等仍然使用的老版命名法;而現今最新版的考研輔導書,如盧金榮《有機化學複習指南與習題精選》第二版、李小瑞《有機化學學習與考研輔導》第三版等都改為了新版命名法。估計一時半會不會出新版的參考教材,但是考研需要以參考教材為準。同時大家可以等目標院校的有機化學大綱出來之後,仔細研究一番,看是否提到命名的變化,如若沒有,則繼續沿用老版命名法,如有提到,則改用新版命名法。不過我建議大家不論大綱有沒有變化,都把新老版之間的區別與變化掌握好。大多院校的試題中,一般有命名結構題,就會有根據命名寫出結構這類題,如果這道題是以新版命名法命名的,則你做命名結構題時則採用新版命名,如果這道題仍然是老版命名法,則你也仍然採用老版命名法!

註:不考命名題的同學也可了解一下新舊版之間的區別!

點擊下方閱讀全文下載全文電子版,提取碼:0910

相關焦點

  • 有機化合物命名原則2017
    但是此後30年間,有機化學學科又有了新的飛躍發展;再者,由於《有機化學命名原則》(1980)在當時也只是一個比較簡潔的版本,因此確實已遠不能適應當今有機化學學科發展的需要,給中文有機化學的信息交流、教學帶來諸多問題。為此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和中國化學會組建的第二屆化學名詞審定委員會有機化學學科組,在審定名詞後,開始探索《有機化學命名原則》(1980)的更新修訂工作。
  • 剛剛,《有機化合物命名原則2017》新書發布
    12月20日,第十屆全國有機化學學術會議在深圳舉辦期間,中國化學會《有機化合物命名原則2017》一書正式發布。發布儀式由中國化學會秘書長範青華主持,有機化合物命名審定委員會主任張禮和院士和副主任丁奎嶺院士為新書揭幕。
  • 有機化合物的命名
    有機合物的命名包括俗名、普通命名(習慣命名)、系統命名等方法,要求能對常見有機化合物寫出正確的名稱或根據名稱寫出結構式或構型式。要掌握常見烴基的結構,如:烯丙基、丙烯基、正丙基、異丙基、異丁基、叔丁基、苄基等。例如:               新戊烷           烯丙基氯             叔丁醇3.
  • 《有機化合物命名原則2017》新書發布 | 可在線閱讀
    尤其對從事化合物分子研究的化學學科來講,對龐大的有機化合物進行恰當的有規律的命名,並且名稱能夠反映出與化合物結構間清晰或含蓄的關係,就要求對它們建立起科學的、系統的命名規則。對有機化合物的命名,國際純粹和應用化學聯合會設立了專門的委員會,提出了《有機化學命名法》,而且還在不斷地修訂和補充,並形成了一個長期處理命名問題的運行機制,成為全球有機化學界最廣泛使用的系統。
  • 2017有機物命名新規則在高中教學中的實踐
    有機化合物的命名是有機化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含多官能團的複雜有機化合物的命名一直是有機化學命名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我國現行有機化合物的命名規則是1980年制定的《有機化學命名原則》(CCS1980),它是根據國際純粹和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 1979年制定的命名方法修訂的。30多年來,我國相應的命名規則更新比較遲緩。而且,現有的中文有機化合物命名規則存在著與英文命名規則和書寫順序不同等問題。
  • 有機化學——有機物的命名
    有機化合物種類繁多,數目龐大,即使有同一分子式,也會有多種同分異構體,若沒有一個系統的命名原則,會在查閱文獻的時候造成極大的混亂。
  • 化學選修5重難點-有機化合物命名
    【要點解讀】1)系統命名法(以烷烴為例):(1)選擇主連(母體).a、選擇含碳原子數目最多的碳鏈作為主鏈,支鏈作為取代基.  b、分子中有兩條以上等長碳鏈時,則選擇支鏈多的一條為主鏈.當有機物存在兩個或多個官能團時,把最優官能團作為母體,其它官能團當做取代基.
  • 有機物的命名
    有機化合物的命名的基本要求是必須能夠反映出分子結構,使我們看到一個不很複雜的名稱就能寫出它的結構式,或是看到結構式就能叫出它的名稱來
  • 高中化學知識點總結:有機化合物的命名
    1.烷烴的命名(1)習慣命名法習慣命名法用正、異、新表示。例如:(2)系統命名法系統命名法一般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一、十二……表示。①選主鏈選碳鏈最長的為主鏈,也就是含碳數最多的,若碳鏈同長就選支鏈多的為主鏈。
  • A-Level化學|常見無機化合物的英文命名
    化學命名法的規則是根據物質的分類來命名的。主要的作法是在有機化合物和無機化合物之間。有機化合物含有碳和氫,通常與氧、氮或其他元素結合。
  • 系統命名中"取代基代數和最小」是謬誤?
    還是4,6-二甲基-3-乙基辛烷(取代基代數和為4+6+3=13)?有機物的系統命名,我國和英語系國家採用的方法不太一樣,結合了漢字特點,可以說是中國化學工作者智慧的結晶。任何一本有機化學系統命名法在烴類命名時,總結一下都是五個字:長、多、近、簡、小。
  • 烷烴的命名
    (2)步驟:①找出最長的C鏈,根據C原子的數目,按照習慣命名法進行命名為「某烷」②找出支鏈  → 確定支鏈的名稱  → 確定支鏈的位置,在主鏈上以靠近支鏈最近的一端為起點進行編號③支鏈合併  (注意:支鏈的組成為:「位置編號---名稱」)(3)注意事項:1).命名步驟:    (1)找主鏈
  • 颱風命名的原則 颱風名字是怎麼確定的?
    命名原則  ■英文名字不超過9個字母、容易發音。  ■名字在各成員國語言中沒有不好的意義。  ■不是商業機構的名字。  ■熱帶氣旋在整個「生命」中保持名字不變。  廣東人對熱帶氣旋並不陌生。因為海洋上可能同時出現多個氣旋,因此通過命名來進行區分的做法早已有之。氣象專家告訴記者,目前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命名表從2000年1月1日開始執行。命名表共有140個名字,分別來自柬埔寨、朝鮮、馬來西亞等14個成員,每個成員提供10個名字。命名表按順序命名,循環使用。
  • 一串很長的有機物的化學式究竟是如何命名的,方法都總結在這裡!
    顫抖吧化學有機化學是高中化學比較獨立的一塊,學習起來非常的有趣,而且成績不好的同學,補起來也是很快的!但就看看有機物怎麼命名的!有機物種類繁多,結構複雜,普遍存在同分異構現象,因而命名問題十分重要。有機物的常用命名方法有習慣命名法和系統命名法。1.習慣命名法。習慣命名法可用於比較簡單的有機物的命名。例如烷烴可依據分子裡所含碳原子的數目來命名。
  • 國家藥監局:醫療器械通用名稱命名指導原則發布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2019年12月25日發布的通告(2019年第99號),為進一步規範醫療器械通用名稱,指導醫療器械各專業領域命名指導原則的編制,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制定了《醫療器械通用名稱命名指導原則》,現予發布。
  • 生物製品行業:「生物製品通用名命名原則規程」發布,利好生物類似...
    事件:2017年3月1日,國家藥典委員會發布關於對「生物製品通用名命名原則規程」徵求意見的通知,規範生物製品通用名方法。  點評:生物類似藥命名和原研無區別。
  • 逆合成分析法的原則、步驟及應用
    處理的依據是各類化合物的製備反應。例如:目標化合物是醇,依據還原法來製備,就需要通過官能團的轉換尋找一個撥基化合物為前提;依據Grignard試劑法製備,就應在連有經基的碳旁邊切斷獲得兩個前提。製備反應是多種多樣的,要儘量選擇可靠、易操作、產率高的反應為依據。切斷的位置有多種選擇時,要儘量利用分子的對稱性和力求簡化。
  • 2020版《中國藥典》重組治療性生物製品命名原則擬修訂
    年版第一增補本"生物製品通用名稱命名原則"相關規定進一步修訂和完善,以避免執行過程中的歧義;同時,對擬收載於《中國藥典》2020年版的重組治療性生物製品通用名稱進一步規範,現對相關修訂內容進行公示徵求意見。
  • 常見六類製冷劑的命名方法
    常見六類製冷劑的命名方法  (1)無機化合物  無機化合物的簡寫符號規定為R7()。括號代表一組數字,這組數字是該無機物分子量的整數部分。  (2)滷代烴和烷烴類  烷烴類化合物的分子通式為CmH2m+2;滷代烴的分子通式為CmHnFxClyBrz(2m+2 = n+x+y+z),它們的簡寫符號規定為R(m-1)(n+1)(x)B(z)。下圖為一些製冷劑的符號舉例  (3)非共沸混合製冷劑  非共沸混合製冷劑的簡寫符號為R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