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冬至|天時人事日相催 ,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養生小貼士

2021-01-13 澎湃新聞
【科普周周講】今日冬至|天時人事日相催 ,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養生小貼士

2020-12-21 14: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上海市胸科醫院 上海市胸科醫院

冬至

冬至在月頭,大寒年夜交

冬至在月中,天寒也無霜

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

祭祀

2020年

十二月二十一日

嫁娶

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或"亞歲"等。冬至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冬至為「冬節」,所以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糰、冬至長線面的習慣。此外很多地區在冬至這一天還有祭天祭祖的習俗。

冬至氣候特點

古語云: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古人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即下一個循環開始了。冬至以後,隨著地球在繞日軌道上運行,陽光直射地帶便逐漸北移,使北半球白天漸增長,夜晚逐漸縮短。冬至日太陽高度最低,日照時間最短,地面吸收的熱量比散失的熱量多,冬至後便開始「數九」,每九天為一個「九」。到「三九」前後,地面積蓄的熱量最少,天氣也最冷,所以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說法。

冬至養護

冬至陽氣初生,中醫認為陽氣初生時,要像農民育苗、婦人懷孕一樣,需小心保護,精心調養,使其逐漸壯大。因為只有人體內的陽氣充足,才會達到祛病延年的目的。

注意避寒就溫

「冬至到,寒意濃」,進入冬至,意味著最冷的三九寒天就要來了,冬至期間要特別注意避寒就溫。大家要記得穿著保暖性能好的鞋襪、多活動雙腳,怕冷的人可以熱水泡腳、按摩足底的湧泉穴等。以溫腎助陽,驅散陰凝寒溼之邪。在泡腳、足浴的水裡,根據自身的體質,如加點生薑、花椒等物品則效果更好。

開始進補的最佳時機

冬令進補有三種說法:一是在立冬後至立春前;二是在冬至前後;三是三九天。一般認為,冬令進補時間的選擇因人而異。患有慢性疾病又屬於陽虛體質的人需長時間進補,可從立冬開始直至立春;體質一般而不需大補的人,可在三九天集中進補。正如民間早就有"夏補三伏、冬補三九"的說法。冬至是數九的開始,因此民間認為,在冬至前後進補為最佳,大家稱為「補冬」。正確的「補冬」,能使身體強壯而又健康。

在冬季,哪些食物又美味又具有滋補的功效呢?在冬季適宜補益的食品中,按照寒溫屬性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溫補類食物:雞、羊肉、牛肉、鯽魚等。上述幾種,均屬美味,在冬季可作為進補的佳品。但要注意過多地進食溫補類食品,容易上火。

平補類食物:蓮子、芡實、苡仁、赤豆、大棗、銀耳等。這些食物既無偏寒、偏溫的特性,又無滋膩妨胃的不足。

滋補類食物:木耳、黑棗、芝麻、黑豆、豬脊、海參、龜肉、甲魚等。具有滋陰益腎、填精補髓的功效。

本文文字由我院中西醫結合科提供

原標題:《【科普周周講】今日冬至|天時人事日相催 ,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養生小貼士》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今日冬至: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今日冬至: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時間:2018-12-22 13:41   來源:IT之家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今日冬至: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12月22日消息 今日是二十四節氣當中的冬至,也是農曆當中的重要節氣,冬至這天,太陽運行至黃經270(冬至點),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
  • 冬至出生的人好不好?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12月22日農曆二十四節氣的十二月中氣時光無聲,不知不覺冬至已悄然而至。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又名「一陽生」,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這天意味著進入數九天氣,最寒冷天氣的來臨。在我國古代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說,這表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
  • 冬至大如年,陽生春又來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今天迎來一年裡黑夜最長的一天「冬至」冰益壯,地始坼冬至習俗吃餃子在我國北方許多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相傳醫聖張仲景告老還鄉時看到受凍的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以及麵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做成一種叫「驅寒矯耳湯」的藥物,施捨給百姓吃。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形成了習俗。
  • 冬至是什麼意思?冬至是幾月幾日?冬至的由來
    12月22日6時23分,迎來冬至節氣!「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是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古人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人們最初過冬至,就是為了慶祝新的一年的到來,把冬至作為節日來過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
  • 關於冬至節氣的作文:溫暖的冬至
    不知不覺,大如年的冬至邁著穩健的步伐,深情款款地向我們走來了。  冬至,為二十四節氣之一。《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十一月十五日,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冬至這天,日子短暫,太陽匆匆出來,又匆匆離去,夜晚悠長。  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
  • 今日冬至
    今日冬至 2020-12-21 08: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冬至祝福語大全微信簡訊 2019最新冬至寄語問候給親人老師
    小夥伴們,在你們的印象中冬至是什麼樣子的呢,小編整理了一些適合發給親人朋友的冬至說說語錄,快在冬至這一天給你的老師朋友送上冬至問候吧。冬至祝福語大全微信簡訊  一、冬至餃子排成排,幸福好運接力來;冬至餃子堆成山,財源滾滾等你搬。冬至節氣,祝福你幸福快樂,吉祥如意,圓圓滿滿。
  • 研冬至文化 享一暖溫情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至」有極致的意思,冰益壯,地始坼。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為弘揚傳統文化,感受「團圓」的祥和與溫暖,讓愛和暖陽驅趕寒冬。濟南高新區勸學裡小學(山東師範大學勸學裡實驗小學)結合學校PBL節日美育課程,開展了樂享冬至系列活動。
  • 冬至溫醫,我們陪你度過2020最長的夜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陰氣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篇章一:冬至養生冬天是一個進補的季節,正所謂「食能以時,身必無災」,每每出了教室,靈魂都隨著牙齒顫抖,此時不如熱熱的呷一口湯,讓溫暖從足尖升騰到發梢。
  • 今日冬至,南方人和北方人這樣過冬!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今日12時19分我們將迎來「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今日以後太陽直射點開始向北移動正午太陽高度會逐漸升高北半球的白天也將慢慢變長自冬至開始我們正式進入「自冬至起天地陽氣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所以古時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人們在這一天祭祖賀冬慶祝新一年的到來在北方,餃子是冬至的「標配」
  • 「冬至大如年」?在古代這一天就是新年!
    古說,冬至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冬至過後,太陽又慢慢地向北回歸線轉移,北半球的白晝又慢慢加長,而夜晚漸漸縮短。
  • 冬至已到,新年也不遠了!
    本文來源:重慶日報微信公眾號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今日18時02分我們迎來冬至節氣「至」有極致的意思冰益壯,地始坼隆冬時節到了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是一年裡黑夜最長的一天「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今日以後太陽直射點開始向北移動正午太陽高度會逐漸升高北半球的白天也將慢慢變長自冬至開始我們正式進入「數九」天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各地有不同版本的
  • 今日冬至,你知道「冬至大如年」是什麼意思,有什麼習俗嗎?
    一般來說,每年陽曆12月21日至23日,當太陽運行至黃經270°時,就是「冬至」節氣。古人認為,此時「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眾所周知,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但冬至過後,太陽就開始慢慢地向北回歸線轉移,北半球的白晝開始慢慢變長,而黑夜漸漸縮短。
  • 時事地理 | 12月21日,今日冬至
    冬至又名「一陽生」,是冬季的第四個節氣,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冬至有三層含義,一是陰極之至,陰氣最盛的時候;二是陽氣始至,陽氣萌生的時候;三是日行南至,陽光直射點最南的時候。古人認為: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還有冬節、長至節、亞歲等俗稱。《漢書》有云:「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 古代的時候冬至曾經是新年,所以民間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 一年冬至夜偏長 2019最長的夜晚
    冬至,鬥指子,太陽黃經達270度。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今日,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太陽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又稱為冬至線),太陽光對北半球最為傾斜;因此,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並且越往北白晝越短。
  • 你不了解的「冬至」:數九天寒,眉上風止,心有庭樹
    寫盡了冬至的風情。2019年的12月22日,我們迎來了冬至。冬至是二十四節氣裡的第二十二個節氣。「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為「歲朔」,為陽始,為情誼,為希冀,也為更替。「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寄託了人們對一年即將結束的緊迫,對春天的翹首企盼,也彰顯著寒到極致,圍爐情暖的至信。
  • 冬至大如年,除了餃子,此早餐也不能少,營養高,寓意好
    冬至大如年,除了餃子,此早餐也不能少,營養高,寓意好。冬至是24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也是24節氣中最早被制定的一個,古人認為從冬至開始,白晝會慢慢變長,陽氣回升,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同時冬至還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民間素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因此冬至又被稱為「亞歲」,一是說明年關將近,餘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意思是僅亞於過年,足見人們對冬至這個節日的重視。「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時光匆匆,冬至不吃,更待何時?
  • 記憶中的冬至,殘剩的民間,已和上世紀一樣遙遠|周末讀詩
    冬至將至。冬至對我們意味著什麼?「冬至」命名的本意,如同一個溫柔的提示,告訴我們真正的冬天才剛剛開始。冬至這一天,畫八十一瓣素梅,而後日染一瓣,待素梅盡染,數九寒天也就過完,就又是春天。要知道,春天可不是那時候才來的。自冬至起,大地陽氣已經發動,春天已潛行在赴約的路上。從前的冬至,記憶中的冬至,雖寒冷卻很熱鬧。
  • 關於冬至吃餃子心情說說唯美勵志句子大全 2018冬至節氣圖片
    2.冬至到來氣溫低,防寒保暖多穿衣,朋友情誼記心裡,祝福問候不停息,生活不是在演戲,粉飾自己沒道理,逢場作戲更不必,活出自己是真諦,想笑盡情開懷笑,想唱不怕它跑調,掙多掙少沒關係,瀟灑快樂就足以,沒事發發簡訊息,再冷不忘常聯繫。     3.據說冬至收到養生的祝福,可以無限接近幸福。把快樂分成連續劇,一集一集的回憶。
  • 2019年的冬至丨真充實呀
    冬至,是我們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冬節、亞歲、長至節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是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冬至,鬥指子,太陽黃經達270°,於每年公曆12月21-23日交節。冬至是時年八節之一,古時民間有在「八節」拜神祭祖的習俗。冬至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所以古人稱冬至為「亞歲」或「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