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雲機場8月客流全國居首
日前南都記者從白雲機場獲悉,8月,白雲機場各項業務指標繼續保持良好增長態勢,單月旅客吞吐量461萬人次再次排名全國第一,國內客流已恢復至正常水平。面對疫情影響,白雲機場聚焦「六穩」「六保」,危中尋機主動求變,深入推進智慧機場建設,謀劃開展科技防控、無接觸服務、經廣飛品牌營銷等一系列創新項目,實現業務復甦和培育新發展動能兩促進,著力打造城市經濟穩增長的空港新引擎。
-
白雲機場8月客流量居全國首位
如今的白雲機場,不僅是廣東、廣州的一張城市名片,更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一項相關研究表明,白雲機場每增加100萬人次旅客吞吐量,可拉動廣州市GDP值29.9億元、廣東省GDP值增長120億元。據統計,8月,白雲機場各項業務指標繼續保持良好增長態勢,單月旅客吞吐量461萬人次,再次排名全國第一,國內客流已恢復至正常水平。
-
白雲機場標準機位數居全國第三
記者獲悉,廣州白雲國際機場西南機坪二期已成功運營一個月。它與今年4月份啟用的西南站坪一期,共同加入白雲機場客機坪保障行列。截至目前,白雲機場標準機位數量達到275個,位居全國第三,航班保障能力和效率得到進一步提升。
-
白雲機場標準機位275個,位居全國第三
大洋網訊 據白雲機場發布,廣州白雲國際機場西南機坪二期改造於10月8日竣工並通過行業驗收後,已成功運營近一個月。它與今年4月份啟用的西南站坪一期,共同加入白雲機場客機坪保障行列,使得白雲機場標準機位數量達到275個,位居全國第三,航班保障能力和效率得到進一步提升。
-
民航創新服務產品案例展:白雲機場「海天走廊」
創新服務產品名稱:白雲機場「海天走廊」 申報單位:廣州白雲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 一、背景及起因 「文化機場」戰略作為白雲機場未來重點發展方向之一,「海天走廊」是「文化機場」戰略的實施的首個裡程碑項目,也是白雲機場在建設對文化型樞紐機場上的首次探索。
-
白雲機場7月旅客量居全國首位
南方日報訊 (記者/劉倩 通訊員/機場宣)暑期以來,廣州白雲國際機場持續保持良好增長態勢,國內旅客量基本恢復至疫情前的九成水平。7月份,白雲機場航班起降達到3.38萬架次、旅客吞吐量突破400萬人次,單月旅客量全國第一;8月20日,航班起降達到1218架次、客流量突破17.6萬人次,再次刷新疫情以來最高紀錄。
-
白雲機場8月客流居全國首位 著力打造穩增長空港新引擎
8月,白雲機場各項業務指標繼續保持良好增長態勢,單月旅客吞吐量461萬人次再次排名全國第一,國內客流已恢復至正常水平。日前更獲得國家級榮譽——「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為省內唯一同時獲兩個國家獎項的民航單位。如今的白雲機場,不僅是廣東、廣州的一張城市名片,更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
-
7月廣州白雲機場旅客吞吐量居全國首位
7月份,白雲機場航班起降達到3.38萬架次、旅客吞吐量突破400萬人次,單月旅客量全國第一;8月20日,航班起降達到1218架次、客流量突破17.6萬人次,再次刷新疫情以來最高紀錄。這份「亮眼」的成績單背後,白雲機場正抓搶機遇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業務復甦,從嚴從實從細抓好各項防控措施,啟動「經廣飛」營銷激發市場活力,帶動航空業有序恢復生機,助力復工復產跑出「加速度」。
-
全國首家!白雲機場推國內航班「一臉通行」服務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8月5日,廣州白雲機場宣布推出「一臉通行」服務新舉措,旅客註冊授權後可實現「一張臉」通行機場! 據悉,白雲機場「One ID」服務,不同於現行部分機場通過身份證後臺綁定等技術實現「刷臉」登機,而是嚴格按照IATA(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的「One ID」理念,以旅客面部特徵信息作為核心,將旅客身份信息與出行信息相結合,為每一位旅客建立一個信息資料庫,作為出行全流程唯一識別標識的、真正的「一張臉」就是一個ID。
-
長假期廣州白雲機場出港航班量全國機場排第一
假期間國內機場出港準點率高達90.82%,同比提升2.25%。雙節假期間,國內千萬級機場中20家機場航班量同比實現正增長,其中三亞鳳凰機場航班量增長最快,同比提升20.56%。實際出港航班量前三的機場分別為廣州白雲、成都雙流和上海浦東,其實際出港航班量均在4000架次以上。準點率前三的機場分別是長春龍嘉、大連周水子和瀋陽桃仙。
-
長沙機場8月份機場服務與設施排名全國第一
國資瀟湘融媒9月30日長沙訊(記者 蔡立平 通訊員 陽晨)近期,根據專業第三方CAPSE(民航旅客服務測評)8月份結果,與國內40個機場相比,長沙機場「機場服務與設施」一級KPI指標排名居全國第一。保潔舉措更紮實,打造乾淨機場 衛生間清潔質量的好壞是候機樓保潔情況的「晴雨表」,小廁所也是展示機場形象的一扇窗口。長沙機場從服務大流程著眼,從服務小細節著手,聚焦旅客最關心、最關注的問題,推進「服務標準、客戶滿意」為主軸,推行獨具長沙機場特色的衛生間保潔服務品牌——「星級衛生間」。
-
白雲機場7月運力投放居全國之首
南都訊 記者鍾麗婷 實習生張熹瓏 通訊員機場宣 隨著國內疫情趨於平穩、國家旅遊相關政策的恢復,以及各大機場航司促銷,暑期旅客出行需求得到逐步釋放,「國內遊」成為市民首選。進入7月份以來,白雲機場運力投放居全國之首,出行旅客穩步增長。7月23日旅客吞吐量達14.42萬人次,國內航班旅客量已恢復到疫情前同期近9成水平。
-
白雲機場半年內接連通過國際機場碳排放一級、二級認證
白雲機場綠色機場建設再獲喜訊!近日,白雲機場順利通過國際機場協會(ACI)的機場碳排放(Airport Carbon Accreditation,簡稱「ACA」)二級認證,這是繼今年年初通過ACA一級認證後在碳管理方面獲得的更高級別認證,創下了半年內接連通過兩級認證的最快紀錄。
-
「一張臉」通行機場!白雲機場國內航班可全程刷臉
白雲機場成為全國機場首家提供旅客出行全流程「One ID」服務的機場!8月5日起,白雲機場在一號航站樓(T1)推出國內航班「One ID」服務,旅客可刷臉辦理自助值機、自助託運等業務,通過二代身份證購買機票且乘坐國內航班(不含春秋航空、九元航空)的旅客可體驗。這是繼「一證通關」「易安檢」等舉措後,白雲機場智慧機場建設取得創新突破的又一新成果。
-
白雲機場成廣州頂級流量入口!
……廣州也再接再厲,幾天前,廣州白雲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簡稱「白雲機場三期擴建工程」)飛行區工程及東四西四指廊工程初步設計及概算獲中國民用航空局和廣東省人民政府聯合批覆,標誌著白雲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很快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
-
白雲機場謀求科技防控等創新項目 打造城市經濟穩增長空港新引擎
如今的白雲機場,不僅是廣東、廣州的一張城市名片,更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一項相關研究表明,白雲機場每增加100萬人次旅客吞吐量,可拉動廣州市GDP值29.9億元、廣東省GDP值增長120億元。據統計,8月,白雲機場各項業務指標繼續保持良好增長態勢,單月旅客吞吐量461萬人次,再次排名全國第一,國內客流已恢復至正常水平。
-
白雲機場:544億元三期擴建 規模將超越香港機場
(設計圖)國家發改委近日批覆廣州白雲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同意實施白雲機場三期擴建工程。記者7日從廣州市有關部門獲悉,繼今年6月底啟動擴建配套工程安置區項目後,白雲機場三期擴建主體工程擬於9月底正式開建。據批覆顯示,該三期擴建工程總投資達544.2億元人民幣;建成後,白雲機場將擁有五條跑道同時運行,是中國民航機場跑道最多的機場,也成為中國民航航站樓建築面積最大的機場。
-
機場通三周年,大V心願官帶你解鎖白雲機場服務新體驗
9月25日,機場通三周年直播活動正式開啟!作為廣州白雲國際機場的線上智能服務平臺,機場通自2017年建設以來不斷完善服務內容、提升服務品質,推進機場服務與「網際網路+」融合的進程,獲得了旅客與業界人士的肯定。如今,三周年來臨之際,機場通將以一系列「服務新升級」活動,向大眾深度介紹各類現有服務,回饋給旅客們誠摯的優惠福利。
-
日客流突破17.6萬人次 廣州白雲機場帶動航空加速復甦
7月份,白雲機場航班起降達到3.38萬架次、旅客吞吐量突破400萬人次,單月旅客量全國第一;8月20日,航班起降達到1218架次、客流量突破17.6萬人次,再次刷新疫情以來最高紀錄。這份「亮眼」的成績單背後,白雲機場正抓搶機遇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業務復甦,從嚴從實從細抓好各項防控措施,啟動「經廣飛」營銷激發市場活力,帶動航空業有序恢復生機,助力復工復產跑出「加速度」。
-
城市機場復甦排名:廣州全國第一,成都第二,深圳第三
作者:孫不熟 來源:城市戰爭據21世紀經濟報導,今年前8月,旅客吞吐量排名全國第一的是國際旅客吞吐量僅次於是首都和浦東的是白雲機場,國際旅客佔比約25%,所以白雲客機場流量的降幅也很大,僅次於首都和浦東。值得一說的是,今年3月、4月、5月、6月,成都的機場吞吐量連續4個月排名全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