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全國各地興起了機場建設新熱潮:蘇州機場浮出水面,福州提出長樂國際機場二期擴建工程,重慶敲定第二機場選址……廣州也再接再厲,幾天前,廣州白雲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簡稱「白雲機場三期擴建工程」)飛行區工程及東四西四指廊工程初步設計及概算獲中國民用航空局和廣東省人民政府聯合批覆,標誌著白雲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很快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
與機場建設「熱」同步,臨空經濟「熱」也悄然興起。《中國臨空經濟發展報告(2019)》顯示,全國239個民航運輸機場中,已規劃和已建設臨空經濟區的機場達87個;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達到14個。
白雲機場是廣州的頂級流量入口,是大灣區的空中窗口。今年6月T3航站樓立項獲得國家發改委批覆,待其建成後,白雲機場旅客年吞吐量將達1.2億,超越美國亞特蘭大機場(吞吐量為1.1億),向著世界NO.1邁進。
建設世界級機場
今年8月,白雲機場國內旅客量已恢復正常水平,8月單月旅客吞吐量達461萬人次,連續兩個月單月旅客吞吐量排全國第一。
廣州擔負著落實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具體部署、提升國際大都市戰略地位和綜合交通樞紐功能的重任,這讓廣州發展臨空經濟的動力更加充足。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要求,要「提升廣州機場國際樞紐競爭力」「推進廣州臨空經濟區發展」「建設世界級機場群,推進大灣區機場錯位發展和良性互動」。
建機場對廣州搶抓「雙循環」發展機遇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首先是基建投資的拉動作用,白雲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將投資544.2億元。修建機場,是城市拓寬發展空間的一個不可多得的路徑,白雲機場直接為廣州北部導入了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為實現「零距離」換乘目標,白雲機場打造了「空鐵聯運」,其另一端——集國鐵、高鐵、城際、地鐵於一體的廣州北站,規劃為「T4航站樓」,在此值機、託運、安檢、通關,旅客最快6分鐘就能直達機場,實現「到北站即到機場」。據預算,廣州空鐵聯運體系,可服務大約全國35%人口,覆蓋華中、西南以及泛珠三角。
白雲機場也與大灣區主要城市的「距離」越來越近,隨著一系列高快速路、城市群的軌道交通連接項目的鋪開,廣州將實現大灣區主要城市中心1小時直接通達的目標。
在粵港澳大灣區,有一條黃金大動脈——穗深城際,連接廣州、東莞、深圳三城。《廣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18—2035年)》中公布的粵港澳大灣區航空航運鐵路圖顯示,廣深之間將再建一條高鐵線路,串連寶安機場與白雲機場。
廣深第二高鐵採用高速輕軌設計,最高時速在600公裡以上,廣深港高鐵目前時速在350公裡左右。廣深第二高鐵可以彌補當前線路速度上的不足,投入運營後,從白雲機場去深圳機場的時間將從現在的一個多小時縮短至最多20分鐘。
一方面,穗深城際新白廣段預計今年底開通,屆時,白雲機場這座灣區心臟樞紐,將正式連通深圳。另一方面,該線寶安國際機場至前海段,已於6月29日動工,待全線貫通,白雲機場將直連深圳前海。
臨空經濟加速
內循環為主的新發展格局下,臨空經濟有多麼重要?機場免稅店、交通中轉站、運輸中心……這些都是普通人對於機場的一般認知,但機場對於一個城市或者國家的意義卻不僅僅如此。
臨空經濟是一種高端經濟形態。一個大型樞紐機場的功能可以輻射到與航空相關的旅遊業、服務業、金融業、物流業、房地產業等領域,從而形成一個較大的產業鏈。白雲機場也將發揮出這樣的作用。
廣州臨空經濟示範區的一角,十幾架飛機一字排開,等待著工程師的「體檢」。「有病治病,沒病保養」,它們中的多數,不久後將重返藍天。
8月28日,在2020中國廣州國際投資年會暨重大項目集中簽約動工活動上,瑞士AMAC宇航集團與廣州市人民政府籤訂合作協議,將瑞士AMAC宇航集團中國總部及華南飛機生產維修基地項目落戶在廣州空港經濟區。
該項目將建設1個生產基地、1個維修基地及總部運營基地,主要包含公務機加改裝機庫、公務機內部零配件等生產工廠、大型配件中心、線上服務中心、大型數據中心、呼叫服務中心等。依託AMAC宇航集團的技術資源,有利於在廣州空港經濟區加快形成產業閉環,集聚產業資源,進而形成規模效應。據了解,該項目計劃總投資約10.5億美元,預計達產年產值約80億元人民幣。
目前,廣州臨空經濟示範區已逐漸形成航空維修與客改貨、航空物流、跨境電商、航空總部、通用航空、飛機租賃等六大產業集聚。今年以來,已推動新洽談項目共33個,預計投資總額約357.96億元。今年3月已籤約13個項目、總投資約460億元,同時推進動工項目32個、總投資超110億元。
飛機載來的「新城」
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中,伴隨著鐵路與火車站的修建,曾出現過多個「火車拉來的城市」。人與貨物通過鐵路匯集,形成聚落,從而帶動一個區域的發展。石家莊、鄭州、株洲皆是如此。
廣州的目標是爭取用3至5年的時間,將廣州空港經濟區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功能完善、綠色生態、產業高端的世界一流樞紐,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國際航空產業城和世界樞紐港。
臨空經濟示範區是廣州增強全球資源配置能力的重要載體,也是推動城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的動力源和增長極。作為國家臨空經濟示範區的核心承載區,近三年,空港經濟區總投資達3145.15億元。
據《中國臨空經濟發展指數報告(2019)》顯示,廣州空港經濟區在「空港經濟」單項評比中,佔據全國各大空港經濟區的首位。正如舊白雲機場現已經發展成「白雲新城」,白雲機場的未來或許是航空大都市。
編輯:投資廣州
來源:廣州空港發布、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