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踏浪謹防溺水 泉州這15處危險海域請小心

2021-01-09 福州新聞網

臺商區海上見義勇為工作室人員將快艇固定在海邊,隨時應對突發狀況。

碧海藍天,沙灘島礁,泉州有漫長的海岸線,風景迷人。夏天到了,不少人喜歡前往海邊遊玩,但往往忽略了安全問題。近期,國內發生多起溺水事故,安全問題再次引發關注。記者從泉州海防支隊了解到,我市沿海有15處危險海域,市民前往遊玩時須注意安全。

溺水事故緣何頻發?如何儘量避免這類悲劇上演?一旦不慎溺水該如何處置?連日來,記者走訪多處危險水域,並採訪相關部門和專家,提醒市民遊玩時注意自身安全。

案例 夏季到來 溺水事件增多

5月28日晚,在秦皇島市盧龍縣某村,一名六年級學生在水庫溺水身亡。

5月16日下午,陝西延安子長市欒家坪中學對面河裡,五名中學生下河遊泳,一人不慎滑入水中,另外四人下河營救,其中一個會遊泳的男孩現場救出兩人,另外兩人不幸溺水身亡。同一天,河南潢川縣小潢河內,五名學生下河遊泳全部溺亡。

5月13日10點多,在福建師範大學閩南科技學院康美校區旁東溪河段處,一名男子在河邊收漁網時不慎落水。由於水域較複雜,救援人員歷經5個多小時才將人帶回岸上。可惜的是,該男子已無生命體徵。

5月6日下午1點多,在筍江橋下,一名14歲的少年與同伴玩耍時不慎溺水,一旁的救生志願者及時下水施救,將少年救上岸,所幸沒有生命危險。

走訪 危險就在身邊 有人不以為然

在礁石間嬉戲應注意安全,避免被礁石劃傷或滑落水中。

連日來,記者走訪我市部分危險水域,對這些水域存在的危險進行了解梳理。

面對勸導 遊客不耐煩

位置:沿海月亮灣、龜山灣、白沙灣

6月4日下午4點多,記者來到泉州臺商投資區月亮灣沙灘,不少遊客在海邊玩耍。進入沙灘的位置,設有不少警示標誌,提醒遊客注意安全。在一些特別的海域,還設置了「海水漩渦,注意安全」的警示標誌。沙灘上,臺商區海上見義勇為工作室的隊員正在巡邏,對超過警戒線的遊客提醒勸導。海面上,相關單位還設置了浮標,防止遊客超越警戒線。

在附近一工廠上班的陳女士帶著子女來海邊遊玩,兩個孩子看到大海都很興奮,一直往海裡衝去。雖然陳女士在一旁跟著,但兩個小孩子站在水裡,水深已經沒過胸口。在救援隊員的提醒下,陳女士才將兒女往岸上帶。記者詢問,沒有帶救生器具萬一發生危險怎麼辦,陳女士笑著說,大人在一旁看著,不會有事。

記者觀察發現,不少下水的家長,只是給孩子戴上遊泳圈,就讓孩子自己玩。在龜山灣,海上的礁石較多,一對男女在礁石上跳來跳去,嬉戲打鬧,非常危險。

「最近來海邊的遊客不是很多,但仍有不少人不聽勸導下水遊泳,並超過警戒線。」臺商區海上見義勇為工作室的張先生說,有時候他們多提醒兩句,遊客還會很不耐煩。

未攜帶救生設備 直接下水遊泳

位置:青山灣、西沙灣

6月4日下午5點多,在崇武青山灣景區,幾名年輕小夥未攜帶任何救生設備,直接下水遊泳。「海上浪這麼大,雖然水性好,但也要做好防護,以免發生意外。」遊客吳女士說,她不會遊泳,就不敢帶著孩子下水。過了一會,年輕小夥從海上返回沙灘,記者上前詢問他們,為何不戴救生設備就下水。「我們經常來這裡遊泳,情況很熟悉,而且水性也好,不會出問題的。」幾名年輕小夥笑著說。

崇武海上救生志願者大隊隊長李志煌介紹,在救援當中,有時候會碰到一些對自己水性很有信心的遊客,他們沒有攜帶救生設備,可一旦遇到突發情況,就很危險了。

在月亮灣,小孩子戴著遊泳圈獨自戲水,存在安全隱患。

救生圈不規範 成為戲水玩具

位置:金沙灣、黃金海岸、衙口景區

在金沙灣、黃金海岸和衙口景區,在海裡遊玩的小朋友中,有不少沒有安全防護措施,有的則只戴了遊泳圈。有的遊泳圈還是各種卡通造型,小孩子坐在遊泳圈上,如果一個大浪打過來,很容易側翻在海中。

圍頭海上義務救護隊隊長吳聰敏表示,遊泳圈與救生圈執行的國家標準是不一樣的,救生圈是起救生作用的,它具有很多附屬功能;而遊泳圈被定義為水上玩具,執行的只是玩具標準。遊泳圈容易破損漏氣,塑料表面遇水溼滑,較難抓握。因此,如果是在遊泳館的淺水區,給孩子使用遊泳圈戲水玩耍沒有問題,但如果是到深水區或者海邊、湖邊等危險性不確定的地方,應該用質量好一些的救生圈。

暗流漩渦多 多數人不清楚

位置:中心市區泉州大橋、順濟新橋、筍江橋上下遊數公裡水域

在中心市區晉江兩岸,從筍江橋至順濟橋,分布著五處遊泳點:筍江橋南端、洵浯社區穹橋遊泳點、新橋溪遊泳點、順濟新橋南端及順濟新橋北端。水上派出所繪製的示意圖顯示,泉州大橋、順濟新橋、筍江橋上下遊數百米均為危險水域,其中,順濟新橋和筍江橋兩橋南端水域又為溺水事故多發區。

6月8日下午4點多,在市區筍江橋下,幾名家長帶著小孩子前來遊泳,下水前都有戴好救生圈。「現在來的人還不是很多,暑期一到,來的人就多了。」泉州市冬泳協會副會長林振東說,對於結伴而來的小孩子,他們都重點關注。「這一帶水流湍急,且有漩渦,水勢變化多,很多人不知道其中的危險。」林振東表示,幾年來,救援隊已經救起了數十位溺水者。

分析 各海域情況不同 切莫盲目下水

(姜貝 製圖)

島嶼礁石密布 易出現漩渦

據臺商區海上見義勇為工作室負責人張世天介紹,轄區龜山灣和白沙灣海域島嶼和礁石密布,海情複雜,時不時會出現漩渦和危險的離岸流。「龜山灣退潮以後有幾個小島嶼,島嶼之間有浪打過來,打到這個浪的時候它會回流打到那個浪,形成漩渦。」張世天說,如果碰到離岸流的話,平常人根本無法閃躲,會直接被離岸流帶走,捲入海中。

何為離岸流呢?張世天介紹,斷層海潮的專業術語叫離岸流,又叫裂流,是一股射束似的狹窄而強勁的水流,是海灘最危險的殺手,是極易產生浪渦的危險之地。據統計,大約有90%的海邊溺水是因為離岸流發生的。在海邊,如果看到有斷層的海潮,請立即上岸。如果遇到離岸流時,不要嘗試逆流遊回岸邊,而是用最省力的踩水或漂浮,呼叫或揮手尋求救援。不慌張不掙扎,要隨波逐流,順著離岸流的水流方向,沿著與沙灘平行的方向游離,脫離後,再轉向遊回岸邊。

周圍河道有落差 形成較快漩渦

筍江橋下,每年夏天都會聚集不少人前來遊泳,幾乎每年都有發生溺水事故,存在一定的危險性。

據林振東介紹,筍江橋下水域的漩渦多,它們是筍江橋不遠處的舊橋斷橋沉底形成的,斷橋沉入水底,堵住河道並與周圍河道形成落差,漲潮與退潮時,流經此處的水形成轉速極快的漩渦。順濟新橋一旁,就是順濟橋斷橋,與筍江橋漩渦成因一樣,在斷橋附近,也形成多處漩渦。據介紹,這兩處水域河道較窄,潮水漲退時,水面以下流速很快,平靜的水面對不明就裡的遊泳者而言極具欺騙性。在鯉城區浮橋街道黃石社區附近,水流較緩,無水底流沙,但金雞閘放水期間,水流速度會加快,危險也隨之而來。

圍頭海上義務救護隊隊員用繩子引導遊客上岸

掌握潮汐規律 聽從勸導

在溺水事故當中,有不少是因為當事人未注意潮汐規律,而導致事故的發生。今年5月1日,3名雲南遊客來到月亮灣遊玩,因不懂潮汐規律,被困礁石上,所幸救援隊員及時發現,將三人營救下來。

吳聰敏介紹,海水的漲潮退潮是受到月球引力影響而產生的一種地理現象,有規律可循,15天輪迴一次,第二天漲潮比頭天漲潮時間推遲0.8小時左右(48分鐘)。同時,漲潮退潮一般間隔6個小時,一天漲潮退潮各兩次。高潮時間一般能維持一個多小時才開始退潮,可根據農曆日期計算每天漲潮的時間。如果在下海時看到海灘露出來的面積特別多,海水特別少時,就不要走得太遠,因為此時已經是低潮了,也就意味著要漲潮了。如果走得太遠,等到意識到漲潮時,要回來可能就來不及了。

吳聰敏提醒,市民下海前一定要看看海邊的警示牌,最好問問當地人該海域的漲退潮情況。同時在遊玩時一定要不時查看四周海水上漲情況,及時回到岸邊;如果發現自己被困礁石上,應該立即撥打110電話報警等待救援,另外可揮手向岸邊或附近的人求救。

提醒 掌握急救技巧 是救命的關鍵

溺水後,救命的黃金時間僅4分鐘,這麼短的時間,醫護人員很難到達現場,因此,身邊的人掌握急救技巧,是救命的關鍵。

泉州市冬泳協會水上救援隊相關負責人介紹,一旦落水,不要慌張,發現周圍有人時立即呼救;在水中要放鬆全身,讓身體漂浮在水面上,將頭部浮出水面,用腳踢水,防止體力喪失,等待救援;身體下沉時,可將手掌向下壓;如果在遊泳時腿部抽筋,切記不要驚慌,使勁蹬腿並呼救,努力往淺水區移動。如果遇到同伴溺水,可在附近尋找長木棍、繩索或者易於漂浮的木板扔向水中,不要盲目下水救人,要及時大聲呼救並撥打110。救起溺水者後,要做好急救措施,先清理呼吸道異物,隨後立即交替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壓的心肺復甦,並及時送去醫院搶救和治療。

該負責人表示,初學遊泳,最好還是到遊泳館找專業教練學習。遊泳前準備活動要充分,以調動身體肌肉和各器官的積極性,不要貿然下水,以防抽筋;攜帶救生物品,如救生圈、浮板、「跟屁蟲」、塑料桶瓶之類,有利自救及他救。特別是對於外地遊客,不明水域、第一次接觸到的水域最好不要下水遊泳,更不要盲目帶未成年人下水。

此外,有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不建議下海遊泳。特別是冠心病患者,劇烈運動可能會使栓塞的血管難以承受,導致心臟等器官出現缺血情況,危及生命。

相關焦點

  • 廈門8個海域暗藏危險 這份「防溺水地圖」請您收好
    今天,結合110報警服務臺溺水報警警情、曙光救援隊水域救援任務等數據,本報為您歸納出廈門8個危險水域,以「防溺水地圖」的形式,讓您一眼看清溺水危險藏在哪裡,並請110水上救援志願服務隊和曙光救援隊,為您分析這些海域「暴脾氣」的原因。
  • 廈門市八個海域暗藏危險 這份「防溺水地圖」請您收好
    今天,結合110報警服務臺溺水報警警情、曙光救援隊水域救援任務等數據,本報為您歸納出廈門8個危險水域,以「防溺水地圖」的形式,讓您一眼看清溺水危險藏在哪裡,並請110水上救援志願服務隊和曙光救援隊,為您分析這些海域「暴脾氣」的原因。
  • 夏日遊泳遠離這些海域!廈門多個危險海域區域公布
    然而,在公開海域遊泳,危險與刺激並存。昨日,記者採訪了多家救援機構,對多個海域的危險點進行分析,梳理出一份防溺水地圖,請市民遊泳時遠離這些危險海域。危險點1廈大白城海域廈大白城沙灘遊人如織,有一處礁石從沙灘延伸到海水中間。雖然礁石上立有「危險區域請勿靠近」的警示牌,但仍有許多遊客在此駐足玩耍。
  • 不懂潮汐規律遊客被困礁石 泉州兩個月發生20餘起
    記者了解到,據不完全統計,僅今年暑假期間,泉州各海域就有20餘起被困礁石事件,大部分是因為不懂潮汐規律引發的。救援人員提醒遊客,到海邊遊玩要注意潮汐變化,聽從現場人員勸導,做好預防措施。­  原因 不懂潮汐規律 忽視警示牌­  據介紹,每年夏天,泉州各個海域不時會發生遊客溺水、被困礁石事件。今年7月以來,僅在石獅永寧紅塔灣和黃金海岸兩個海域,就發生遊客被困礁石十三四起,晉江圍頭金沙灣有五六起,惠安西沙灣也有多起,大部分是因為不懂潮汐規律引起的。
  • 孩子溺水、觸電等事故年年發生,這些夏季安全隱患家長一定要留心 !
    溺水是中小學生第一大殺手,家長需要時刻警惕據《法制晚報》報導,溺水是我國兒童第一大致死原因,每年約有2萬名中國孩子死於溺水。如何預防?1. 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識;2.如果把小孩留在車內,他若無法自己解開安全帶、打開車門逃生,那麼在高溫環境下就會出現危險。有研究表示,當氣溫達到35℃時,陽光照射15分鐘,封閉車廂裡的溫度就能升至65℃,在這樣的環境裡待上半小時就能致命。如何預防?1. 鎖車或下車時別將孩子遺忘車內;2.
  • ...網絡法治雲課堂系列(二)| 防溺水安全秘笈 讓你輕鬆遠離大水怪
    涵蓋了預防性侵害、防溺水安全教育、遠離欺凌暴力、兒童防拐騙知識、謹防網絡詐騙······小姐姐哇!太好了!我一定要「追劇」! 為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充分幫助青少年樹立起自我保護意識和遠離危險意識,切實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
  • 就這幾天近20個孩子溺水身亡 預防溺水事故要注意這些方面
    因晚飯時段這幾名學生未回家吃飯,經學生家長及群眾搜尋後,於20:30至21:00時在供央村新村部河段一小型攔河壩內發現並打撈。湖北5人死亡2人失蹤6月9日,武漢市東湖高新區某社區外流港路盡頭一處施工遺留的深水溝裡,2名男孩被發現時已不幸溺亡,讓人惋惜。
  • 夏季經常被蟲咬,不僅光癢,嚴重的還會致命,謹防夏季這3種蟲!
    炎炎夏日,各種夏季常見多發蟲子開始大肆猖狂,比如公園、草坪、沙堆、悶熱、雨水較多、樹林等地,這些都是蟲子們經常會活動的場所,如果夏季經常出去的人,很有可能會加重與蟲子接觸的機會,也會造成被咬傷的情況出現。
  • 廈門這些海域暗藏溺亡風險 幾類險情您得留心
    昨日中午,兩名小學生沒有戴安全浮具就下海,發生了溺水事故。幸好海浪救生隊的隊員們及時發現,將兩人救起。不戴安全浮具就下海、不懼礁石打滑攀爬。昨日,本報派出多名記者,探訪環島路沿線的多片熱門沙灘,為讀者盤點海邊的危險動作。暑假將至,學生及家長們到海邊遊玩一定要小心。
  • 澎湖奎壁山踏浪 體驗摩西過紅海(組圖)
    這充滿傳奇的神跡故事,經科學家考古模擬後,認為可能真的發生過。估不論以色列人是否曾在摩西帶領下過紅海,現代臺灣人倒是有機會體驗過海滋味,地點不在紅海,而在澎湖的奎壁山。     早年到訪澎湖遊人,多半都曾從事「踏浪」活動。什麼是踏浪?是踩浪花還是沙灘逐浪?
  • 進入夏季蚊蟲叮咬高發季,小心這些毒蟲!
    夏季蚊蟲活躍, 人極易遭到叮咬感染多種疾病, 嚴重的可致死亡! 在戶外活動或者家裡的時候 哪些蟲子要格外小心呢?
  • 臺灣臺東縣海域5.4級地震,福州廈門泉州等地有震感
    中國地震臺網官微5月3日消息:經正式測定:5月3日11時24分在臺灣臺東縣海域(北緯23.29度,東經121.60度)發生5.4級地震,震源深度40千米。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地震發生後,福州、廈門、泉州等海峽沿岸部分城市發布消息稱有震感。
  • 千足踏浪 :一位民間學者發明的海浪發電技術
    據北京千足踏浪海浪發電研究院有限公司介紹,根據目前現有的工業產品和工程水平,設計建設「千足踏浪」海浪發電系統地裝機容量達到幾十兆瓦是沒有問題的,今後有可能達到幾百兆瓦,達到中型火電廠規模。北京千足踏浪海浪發電研究院有限公司根據理論推導,並按照相關環節部件的工程實踐,對有關參數進行了估算,初步設計了2.5萬千瓦「千足踏浪」海浪發電系統。
  • @珠海鬥門人 你必須知道的防溺水知識
    天氣漸熱,溺水又將進入高發季。海濱、河流、小溪或其它水塘,潛藏著溺水隱患,一時的遊水歡愉,可能會帶來無盡的後悔與遺憾。請家長們監護看管好自己的孩子;請學生們不要到無安全設施、無救援人員的水域遊泳;不要到不熟悉的水域遊泳。
  • 夏日兒童安全問題屢有發生,溺水佔了一半,相關知識你了解多少?
    據有關調查數據顯示,在2010-2015年間,1-14歲兒童非正常死亡群體裡,溺水而亡佔比高達49%以上位居第一,而在15-19歲青少年意外死亡的群體裡,溺水也佔比23%,高居第二。但是,你覺得你真的了解溺水嗎?可能大部分人對「溺水」這件事一無所知。幾乎每年夏天,溺水的事故都會屢有發生。
  • 男子溺水失蹤 水下聲吶成功探測男子位置
    有的水域表面看似平靜,卻暗藏危險,如漩渦、浮遊植物、深坑等。此外,年輕人不要逞能,出現危險要及時呼救,不要失去救援的最好時機。     男子跳下遊船遊泳失蹤     溺水位置周圍水深近3米,水草生長茂盛     22日晚上,王女士帶著孫女在南湖遊泳區附近散步,突然聽見兩個女孩在船上呼救。南湖公園搜救人員趕到現場,得知一名男子從船上跳下湖裡遊泳,溺水失蹤。
  • 世界最危險海域,被稱為『海洋的墳地』,哥倫布:差點栽在這了
    隨著旅遊業的發展,近些年來有越來越多的遊客出現在各地的景點,尤其是夏季,對於不少遊客來說,夏季不僅有山裡的度假山莊可以選擇,在這個季節,還可以到風景優美的海邊度假,這裡不僅有著和煦的陽光,潔白柔軟的沙灘,就連海風也是輕柔的,更重要的是,如果煩悶的話,還可以衝進海裡,跟海浪愉快的玩耍。
  • 泉州碳九洩露事件初步認定為安全生產責任事故,將追究責任人
    截至8日15時,共出動船舶400多艘次、人員2500多人次、吸油氈732袋、清油劑70桶開展油汙吸附,受影響海域漂浮的油汙已基本完成清理;繼續出動船舶和人員對岸邊、漁排等隨潮水起落的殘留油汙進行吸附,此項工作仍在繼續。截至8日17時,泉港區醫院陸續接診來自南埔鎮、後龍鎮沿海一帶的52名疑似接觸碳九洩漏的群眾。
  • 簡單的手抄報畫法,夏季防溺水小報,小學生自己按步驟輕鬆完成
    在炎熱的夏季,最受歡迎的活動莫過於遊泳了,既涼快又好玩,可是,隨之而來的安全隱患也讓人擔憂不已。各個學校都開始進行防溺水宣傳教育,手抄報也是其中一種重要的形式。那麼小朋友們對於夏季防溺水小報的製作有自己的想法嗎?下面這組防溺水小報的步驟能不能給你一些啟發和靈感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