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肌酸有兩種常見的辦法,一種是補劑商推薦的「衝擊期」,每天20g分4次,持續一周,後面每天5g,對於大多數愛好者來說,我並不推薦這種辦法,因為一次能吸收的肌酸數量,其實相當有限,那麼多餘的肌酸無非是代謝掉,並沒有額外的好處。
第二種是我推薦的,就是每天服用5g,這樣可以減少浪費,逐漸地提升體內的肌酸濃度,用三到四周慢慢達到最高值。
那為什麼會有「衝擊期」這個概念呢?
不妨參考一下,牙膏廣告裡,為什麼都是擠出一個長條,蓋滿整個牙刷呢?
事實上我們知道,刷牙最多擠1/3的牙膏就夠了,對吧,一樣的道理,它只是廠商提升銷量的一個小伎倆。
有研究顯示,當攝入的外源性肌酸比較多的時候,體內的肌酸合成會被抑制,但只要中止肌酸的攝入,體內的合成就會恢復,所以可以在服用肌酸6-8周後,停2周左右,再重新開始循環,即使停用期間,體內的肌酸濃度也會持續一段時間,所以不用擔心停用以後馬上力量降一大截。
前面我們說了,肌酸不耐高溫,需要用不高於40度的水來衝,同時因為肌酸會儲水,在服用肌酸期間,你要額外多喝500ml以上的水,如果水份攝入不足,那麼有可能會導致肌肉痙攣,這是肌酸僅有的害處了。
這也是為什麼服用肌酸後肌肉變大,正是因為肌酸讓肌細胞儲水的緣故。
此外,肌酸最好是搭配蔗糖或者葡萄糖一起服用,吸收率會增加,一方面是因為,肌酸略帶苦味,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在於,葡萄糖刺激胰島素分泌後,能夠增加對肌酸的吸收效率。
目前大部分針對肌酸的研究,都是針對最簡單也是最基礎的一水肌酸(粉或者片),它的效果也是最明確的。
最後,一般來說,這些簡單補劑利潤率不高,所以補劑商通常喜歡給它加一些額外的成份,比如新鎂肌酸,HMB肌酸,等等來製造噱頭,這樣才容易賣更高的價格。
但從消費者的角度而言,買最簡單的一水肌酸,就足夠了。
【參考資料】
《運動百科全書 第七卷:運動營養》羅納德.J.莫恩主編,人民體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