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31日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建成暨開通儀式在北京舉行
中國科學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科學衛星總體技術研究員
浙師大物理系88級校友
蔣虎
作為北鬥衛星系統總體設計師之一
參與了北鬥三號試驗衛星方案設計工作
他在北鬥三號試驗衛星
傾斜地球同步軌道IGSO衛星方案設計
及4項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關鍵技術攻關課題研究中
做出相關努力
同時,他也為「墨子號」的研製工作
付出大量心血
參與了這兩大航天科技工程
蔣虎受到眾多媒體的關注
浙江日報、學習強國平臺、光明網、中國科學院官網
等
也專題報導了蔣虎校友的事跡:
8月17日《浙江日報》第09版
此外,今年8月25日
蔣虎做客浙師「北山論壇雲講堂」
主要講解《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工程及其成果》
為浙師學子和校友帶來無限的思考與啟迪
蔣虎用行動彰顯著科學家
不斷攀登世界科學高峰的勇氣
01
勤奮苦讀,浙師學子走進科學殿堂
1988年,蔣虎成為浙江師範大學物理系的學生。在校期間,這個勤奮的男孩秉持著他的信念,在實驗室、圖書館、寢室乃至浙師的每寸土地上都留下了刻苦學習的身影。回顧大學四年生活,蔣虎說道:「有效獨處是成就人生階段目標的良藥。」
獨處的過程中,蔣虎與自己對話,更是與物理對話。他提到,物理雖說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但挺有意思,比較吸引他。物理系有許多科目是很難學的,比如電動力學、量子力學等,這些都很抽象。於是,他在自主學習過程中,不斷地補充練習,再參照答案,把解題思路過一遍。他還通過一些普通物理實驗來加深自己對物理概念的理解。
今年六月,蔣虎為了激勵浙江師範大學優秀畢業生參與國家重大科技工程,特向母校捐獻北鬥導航衛星模型;同時也藉此機會,與母校師生一起分享浙師人參與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的自豪與欣喜之情,並祝福母校取得全方位的更大發展。
02
焚膏繼晷,有志者終成「造星專家」
北鬥為地球指路,誰來為北鬥指路?漫漫星途,既要有人抬頭「探路」,也要有人埋頭「造星」。
蔣虎的包裡,常備著筆記本電腦和數據備份工具。他認為,航天人最重要的素質不是才華,而是特別能奉獻。衛星發射成功那一刻,只是表明運載火箭的發射任務圓滿完成了。作為衛星研製方,還需要接著開展衛星功能、性能指標的測試。這類在軌測試通常需要近1個月,甚至更長時間。「在衛星出廠前,有時候會經歷一兩個月沒有周末的持續性工程測試、驗證。更大的挑戰是,一個小的失誤,可能會不得不終止一個已經持續進行了七八天的實驗過程,等修正錯誤後才能重新開始實驗,而且這樣的反覆過程可能會持續一兩個月,直到完成全部實驗目標。這是對毅力的考驗。」
測試不僅僅在實驗室進行,還在衛星基地進行,封閉式管理長達數月。測試過程具有一定危險性,比如放射性元素輻射、燃料洩露等不安全因素。測試過程直接關乎測試人員的生命安全,測試規程必須慎之又慎。
蔣虎說,只要有需要,航天人24小時隨時待命,執行出差指令,「加班是常態,永遠是工作第一,生活第二。」時間最長一次,他在大西北出差兩個月,無法兼顧孩子的學習。
蔣虎的妻子也是航天人,他們在讀研時相識。夫妻倆跟兒子經常見不上面,有時候他們加夜班,次日回到家時,兒子已經去上學了。「兒子基本都是交給我父母幫忙照顧的。幸好他也挺爭氣的,目前正在讀大三,攻讀的專業是智能科學技術專業,是未來航天技術的發展方向之一。」蔣虎笑著說,「雖然專業不盡相同,但也算子承父業了。」
03
厚積薄發,衛星設計專利紛至沓來
「北鬥三號衛星導航系統的圓滿建成,是我國航天科技史上裡程碑式的事件之一。整個北鬥導航衛星系統98%的器件國產化,關鍵器件均為『中國造』,真正實現了『中國星,中國心』。」蔣虎告訴記者,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作為第四個全球組網的衛星導航系統,跟GPS、格洛納斯和伽利略比起來,功能性能指標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經歷了北鬥一號、北鬥二號,直到如今的北鬥三號,北鬥科研人一步一個腳印,踏實前行。」
4年前,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把「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發射升空,如今,「墨子號」科研團隊已經取得令全球矚目的輝煌科學成果。蔣虎也全程參與了「墨子號」量子衛星工程研製,另外還參加了衛星發射、在軌測試、在軌實驗、長期管理等工作。
蔣虎在「墨子號」量子衛星發射升空後的4年時間內,已經牽頭申報了8項「墨子號」衛星平臺技術相關的國家專利,其中已經有5項專利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今年上半年,蔣虎的個人科研工作也獲得了大豐收,先後有兩項專利獲得授權,發表了多篇國內外科技論文。蔣虎表示:「雖然量子衛星的科研水平已經是國際領先,但是中國還有許多航天領域與國際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中國的科技工作者仍然任重道遠。」
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研製團隊部分人員(左一)
除了量子衛星、北鬥衛星工程,蔣虎目前還參加了多項科研任務,包括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ASO-S)衛星工程、天基多波段空間變源監視器(SVOM)衛星工程,以及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
蔣虎坦言,自己的偶像是錢學森等兩彈一星科學家前輩,他們這一代人激勵著後續幾代科研人努力拼搏、自強不息。科學無國界,但是科學家有祖國。一想起自己通過幾十年的努力,能為祖國貢獻綿薄之力,蔣虎感到十分欣慰。
素材來源 | 浙江日報
編輯 | 陳婉盈 方言
責任編輯 | 趙菡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