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分量的小米粥和米飯,哪個對血糖影響明顯?或許大部分人想錯了

2020-12-03 愛心醫者科普

導語:你認真的觀察或者留意身邊的老人,可能會發現,到達一定年紀的老人就喜歡吃一些較軟的食物,對於甜食的欲望也加強了。影響他們的飲食習慣可能是咀嚼功能退化,消化能力下降,吃較軟的食物可以幫助更好地消化。

現在較多的中老年人都出現了血糖偏高的問題,並且有上升趨勢,糖尿病也是屬於三高的一種,是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糖尿病還無法治癒,只能靠飲食和藥物來控制血糖。

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是控制好血糖,讓血糖穩定下來,這個時候就要控制攝入食物的葡萄糖含量。米飯和小米粥是生活中較為平常的食物,而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同分量的小米粥和米飯,哪個對血糖影響明顯?或許大部分人想錯了

不同類型的食物含糖量不一樣,而且腸道吸收的效果也不一樣,因此吃了不同食物對血糖影響也不一樣,假設你吃了同樣分量的一碗米飯,一碗小米粥,對血糖值的影響有何差別呢?

我們要明白食物影響血糖的兩個原因:

1、 食物在烹飪的過程中,會對血糖生成有一定影響,如澱粉類食物在水和加熱的過程中,會有不同程度發熱膨脹,又或者破裂,吃入體內就會加快消化速度,就像你把米熬成粥,顆粒變小了,更容易被水吸收,所以食物就儘量不要做的太過精細。

2、 食物的成分含量也會對血糖造成影響,就像豆類都比較難消化,食用後血糖就不會升高太多,而精製麵粉類食物很容易被消化掉,食用後就會迅速升高血糖。特別有些食物含有較多的可溶性纖維,它可以增加腸道的黏性,降低彼此之間的相互作用,就像燕麥,蕎麥,小米等。

要把這些原因都計劃在內,可以用血糖負荷來表示,一般來講血糖負荷越大的食物,食用後對血糖的影響也是很大的。

根據兩種食物的特點不同,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米飯的血糖負荷遠大於小米粥,食用米飯後會對血糖影響比小米粥要大,今天也為大家羅列一些含有較高血糖負荷的常見食物:

麵包,米飯,麵條,粥類等,一般的糖尿病患者,如果想血糖處於一個健康值,就要少吃一些血糖負荷值比較低的食物,建議減少食用精緻麵食,饅頭,麵包,米飯等之類,可以嘗試吃一些土豆,紅薯,紅豆,玉米等五穀雜糧,這些都是不錯的選擇。

以上是控制飲食的一個重點,但是歸根到底還是要學會如何去吃,糖尿病患者也不是什麼都不能吃,就看你怎樣去吃,最直接簡單的方法就是,均衡的吃。

對於一般的糖尿病患者,除了知道如何去吃之外,還可以選擇一個健康的食療法來穩定血糖,就是通過喝穩定血糖的茶,從而提高代謝,幫助穩定血糖。

在《千金方》中曾經記載過,把蒲公英,金銀花,茉莉花,羅漢果,甘草,大麥等食材都有清理血管的作用,而且現代中醫還發現這些食材還可以保護血管。

蒲公英:可以改進血液內部的環境,它有含有的自由基可以幫助抗氧化,並且幫助降低血糖太高帶來的精神萎靡,鬱氣積心。

金銀花:可以去除身體的熱火,緩解由上火帶來的喉嚨腫痛,還能解暑,降低膽固醇,提高消化速度,輔助降糖。

茉莉花:補腎益氣,健脾益胃,消腫解毒,提高免疫能力,清肝明目,延緩衰老,可以緩解腹痛,而且含糖量低,比較適合糖尿病患者飲用。

如果要求你自己去食材店裡把所有食材購買,並且搭配好未免有點太為難了,而且茶包的製作過程較為麻煩,用量需要精準,這樣才能發揮食材搭配起來的最好效果,提議你購買現成的茶包,節約時間

有需要朋友們可以點擊下方↓↓↓卡片獲取,健康值得你這點付出!

患糖尿病是由多種因素影響下的產物,比如遺傳,飲食起居,生活習慣等,從你的飲食起居到你的作息規律,每一個你不留意的小細節可能會引發糖尿病。在現在這個快節奏的大環境下,有些因素無法避免,但是可以從食療入手,減低你患病的機率。

相關焦點

  • 分量相同的米飯和小米粥,哪個對血糖影響大?或許和你想的不一樣
    「醫生,分量相同的米飯和小米粥,哪個對血糖的影響大呀?」這個問題,是很多人來看病時,都會順口問的一句話,可能對於患者來講,這個問題也困擾了自己很久了,想著這次來看病一起問了,人在到了一定的年紀之後,總是會出現各種疾病,血糖高是很多人都會出現的情況,基本上自己身邊的老朋友,十個裡面有五六個,都有血糖高的老毛病,血糖高對自己的飲食就要做出調整,很多人都會被醫生叮囑,每天吃的米飯要定量,不可以多吃,有些人就會想,自己不能多吃米飯,那喝小米粥可不可以
  • 吃一碗白米飯和喝一碗小米粥,哪個更升血糖?可能不少人想錯了
    但是,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都出現了血糖較高的問題,糖尿病也是三高疾病之一,屬於慢性代謝性疾病,得了糖尿病之後將無法徹底治癒,只能通過藥物和飲食穩定血糖。那麼,吃一碗白米飯和喝一碗小米粥,哪個更升血糖?可能不少人想錯了。
  • 100g大米飯和白粥,哪個升血糖能力更強?或許大部分都想錯了
    人年紀一大就喜歡吃些易消化的食物,於是各種粥就成為了老年人的喜愛。可是很多老年人卻又有三高問題,尤其是高血糖。對於高血糖而言,控制糖分的攝取是很有必要的。那麼今天我們就來對比一下白米飯和粥,哪個對血糖的影響更大,從而看老年人是否吃粥會更健康!
  • 小米營養價值高,血糖高的人經常食用,血糖是降是升?醫生這樣說
    導語:對於患有消化系統疾病或者腸胃虛弱的患者來說,可能每天都會喝一些小米粥來養胃。小米粥養胃這件事每個人都知道。對於一些中老年糖尿病患者來說,他們認為每天喝小米粥也能夠有效降血糖,緩解糖尿病帶來的不適感。
  • 經常吃米飯和經常吃麵食,哪一種比較健康,看看你有沒有吃錯
    但米飯和麵食雖然在營養價值上差不多,但二者中具體的營養成分也有一定的差異。很多朋友覺得麵食更容易消化,對腸胃更好,但也有朋友認為米飯的飽腹感更強,適合體力勞動者。米飯和麵食雖然同屬一類食物,但也有一些區別。米飯和麵食有哪些不同?
  • 都說糖尿病人喝粥會影響血糖,記住這3個原則,再也不怕血糖「發飆」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米飯、喝粥嗎,哪種更有利於控制血糖呢?又該如何選擇碳水化合物類食物呢?這是很多糖友最關心的問題之一,何藥師主要從事慢性病患者的合理用藥和飲食、運動等健康管理,今天就和大家科普科普,希望對您有用!
  • 脫糖電飯鍋「火」了,號稱可使米飯降糖70%!靠譜嗎?
    有點像是撈飯的做法,借濾掉的米湯帶走大部分米飯中的澱粉,也就是糖分。北京市市民:感覺應該有點用。北京市市民:把米飯裡面的糖洗掉,我覺得還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北京市市民:不靠譜,大米飯能轉換成麥芽糖,直接就升糖了,怎麼可能降血壓、降糖?北京市市民:不太靠譜,聽上去這麼神奇的東西一般都不太靠譜,吃藥很多人都降不下來血糖,憑什麼一個鍋就能降?
  • 經常喝小米粥,好不好?真的能養胃嗎?別亂吃,吃錯了反傷胃
    很多人會經常用小米煮粥喝,經常喝小米粥對身體健康到底好不好呢?真的能養胃嗎?真相或許跟大家想的有所差距,早點了解,別亂吃,吃錯了反而容易給身體帶來隱患。小米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適當吃點能夠促進腸道蠕動,加快機體的吸收與消化,排便不暢的現象或能得到有效的緩解,人的吸收和消化能力會有所提升。
  • 雙十一「脫糖電飯鍋」熱銷,可讓米飯降糖70%?
    70%的糖分即使吃上兩大碗也比普通電飯鍋蒸出來的一碗米飯糖分少這一聽不知道多少人心動了~可真相真如他們講的那麼神奇嗎?>「脫糖電飯鍋」內膽底部布滿漏水孔下面還增加了一個收集米湯的盒子在把米蒸到半熟時「脫糖電飯鍋」會採用所謂的「虹吸法」「波浪蒸煮法」等方法將鍋中的米湯濾掉再把剩下的米蒸熟借濾掉的米湯帶走大部分米飯中的澱粉
  • 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哪個升高更嚴重?
    >空腹血糖指的是空腹8個小時以上的血糖,既不受進食的影響,還因為夜間人們普遍處於休息狀態,也排除了體力活動、情緒變化等因素的影響。而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雖然和健康人進食相同的量,但是由於胰島素功能受損,食物刺激的胰島素分泌不足以使血糖降回正常範圍,便出現了餐後高血糖。
  • 想買網紅「脫糖電飯鍋」?看完實驗大吃一驚!
    實驗證明:「脫糖電飯鍋」不能脫糖北京市營養源研究所專家參照2019年底我國發布的《食物血糖生成指數測定方法》,分別對「脫糖電飯鍋」和普通電飯鍋蒸出來的米飯,食用後人體血糖變化情況進行了「雙盲」測定。實驗中,專家分別用普通電飯鍋和記者購買的「智能降糖煲」,將同樣品牌同樣分量的大米,以及同樣多的水,做成米飯。
  • 測血糖,末梢血和靜脈血,哪個更準?
    糖尿病的主要發病機制是胰島素異常分泌而使患者血糖代謝發生紊亂,對糖尿病的正確及時診斷是治療的關鍵,在臨床檢查中,目前常用的檢測方法為快速血糖儀和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分別採取末梢血和靜脈血進行檢測,那麼末梢血糖和靜脈血糖存在著哪些差別呢?到底哪個檢測結果更為可靠?
  • 血糖高的人對照看看,也許你一直吃錯了
    可能有不少人不明白什麼是「升糖指數」,其實它是指反映食物引起人體血糖升高程度的一種指標,簡稱GI 。調查發現,「升糖指數」較高的食物,往往是比較容易消化的東西,也可以說是進入人體胃腸道變成葡萄糖更容易被吸收的東西。血糖高的人如果大量進食這類食物,容易出現血糖「飆升」的情況,不利於身體健康。那麼,升糖指數高的食物有哪些?血糖高的人對照看看,也許你一直吃錯了。
  • 血糖高的人,吃南瓜是升血糖還是降血糖?糖友們不妨了解一下
    南瓜當中含有蛋白質以及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南瓜具有健脾養胃的作用,用南瓜熬粥喝,能夠促進腸胃蠕動,調理脾胃。可能有的人認為高血糖的人吃南瓜有助於穩定血糖,但是也有的人認為南瓜比較甜,會是血糖升高。那麼血糖高的人吃南瓜到底是升血糖還是降血糖?一起來了解一下吧。血糖高的人,吃南瓜是升血糖還是降血糖?
  • 很多人知道小米粥養胃,但小米粥什麼時候喝比較好?不妨了解一下
    導語:很多朋友經常想吃什麼就吃什麼,飲食習慣很隨意,所以胃部也容易出現不舒服的情況,但胃不舒服往往忍一忍也就過去了,絕大部分人都沒有把它當一回事,實際上胃不舒服正是胃病的前兆,如果一味忽視一拖再拖,遲早會誘發更嚴重的胃部病變。俗話說,胃病三分靠治七分靠養,這說明對於胃部的調理,並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做到,所以平時吃一些溫養胃部的食物十分重要。
  • 【早知識】煮米飯時加點油真有助於減肥嗎
    近日,有報導稱,斯裡蘭卡的科學家研發出一種米飯烹飪新方法,能夠將身體從米飯中吸收的卡路裡減少一半以上,可能會幫助降低肥胖率。而且,冷卻的過程非常重要,因為可溶的直鏈澱粉在糊化過程中會脫離澱粉粒,冷卻12小時會讓米粒外的直鏈澱粉分子之間形成氫鍵,變成抗性澱粉。這意味著身體最終吸收的卡路裡會減少。  看到這個消息,很多人或許「如獲至寶」,煮米飯時加點油以減少能量攝入、防止肥胖。不過,先別急著往米飯裡加油。這個研究對於我們了解煮米飯的消化特性有一定幫助,但是,它現在還不能應用到實際生活中。
  • 長期吃麵食的人,和長期吃米飯的人,哪個身體更好呢?
    不過和北方的饅頭不一個味道。我一個北方人,就跟著大家,一起吃了一年的米飯。 所以做麵食,普遍都要比做米飯要麻煩不少。 有的人長期喜歡吃麵食,有的長期喜歡吃米飯,那麼喜歡長期吃麵食的人和喜歡長期吃米飯的人,哪個身體更好呢?
  • 同一個菜外賣和堂食哪個分量多...
    外賣和堂食有沒有區別?「我們這邊外賣和堂食是分開的人管的,但菜都是一樣的菜,廚師也都是一樣的。只是出來之後,打包歸打包,堂食歸堂食。」 數量上會有差別嗎?「沒有差別。」 我們測試中,同一份餐品,你們店的外賣比堂食分量多。「外賣多一個毛豆結,多一個醬。其他一樣的。」 飯呢?「外賣是不能續飯的,比堂食的飯要多一點。菜的分量都是一樣的。」
  • 血糖高的人,醫生提倡:4種食物應該少吃,或有助於體內血糖穩定
    可是,日常生活中仍然有一部分人我行我素,總覺得這些病是中老年人才會得的病,從來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這不,前段時間小李就中招了,因為他的父親和母親都患有三高,而他受遺傳因素的影響,血壓、血糖和血脂也在逐漸提高。
  • 三項研究證明食物種類和吃飯順序都會影響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
    吃更多的維生素B2和B6可以降低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而在飲食中攝入更多的維生素B12似乎會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你吃東西的順序似乎很重要。在吃肉或米飯之前吃蔬菜的人血糖水平較低,飢餓激素也有積極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