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分幾何入門與廣義相對論-筆記(一)

2021-02-23 Shara的腦洞
梁燦彬的微分幾何入門與廣義相對論視頻,是一套可以坐在家裡自學的優良教材,前五章講述微分幾何入門知識,包含流形、張量、微分形式及其積分等內容

第一集

筆記

第一章 拓撲空間簡介

一、集論初步 

確切地指定了的若干事物的全體叫一個集合(set),簡稱集.集中的每一事物叫一個元素(element)或點(point).若x是集X的元素,則說「x 屬於X」,並記作x∈X.符號∉則代表「不屬於」.

定義1:若集A的每一元素都屬於集X,就說A是X的子集(subset),也說A含於(is contained in)X或X含(contains)A,記作A⊂X或X⊃A.規定∅是任一集合的子集.A稱為X的真子集(proper subset),若A⊂X且A≠X.集X和Y稱為相等的(記作X=Y ),若X⊂Y且Y⊂X

定義 2 :集A、B的併集、交集、差集和補集

交換律: AUB=BUA,A∩B=B∩A

結合律: (AUB)UC=AU(BUC),(A∩B)C=A∩(B∩C)

分配律: (A∩B)UC=(AUC)∩(BUC),(AUB)∩C=(A∩C)U(B∩C)

DeMorga 律:  A−(B∪C)=(A-B)∩(A-C),A−(B∩C)=(A-B)U(A-C)

定義3:卡氏積: 非空集合X,Y的卡氏積(Cartesian product)  

定義4:距離: 中任意兩個元素 

定義5:映射:設X,Y 為非空集合.一個從X到Y的映射(map)(記作f := X->Y)是一個法則,它給X的每一元素指定Y的唯一的對應元素.若y∈Y是x∈X的對應元素,就寫y=f(x),並稱y為x在映射f下的像(image),稱x為y的原像(或逆像,即inverse image).X稱為映射f的定義域(domain),X的全體元素在映射f下的像的集合(記作f[X])稱為映射f:=X→Y的值域(range).映射f:=X→Y和 f′:=X→Y稱為相等的,若f(x)=f'(x)∀x∈X.

相關焦點

  • 科普:從廣義相對論的場方程出發對哈勃定律的推導!
    大神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出現引導著現代天文學飛速的發展,但是廣義相對論的出現,也成為了想要入門天文學的夢靨!要想完全的理解廣義相對論,不是我們這些平凡的科學工作者能夠做到的,我們能做到的僅僅是基於對廣義相對論的淺顯理解,嘗試著能否利用廣義相對論去解釋一些天文的觀測結果。如果能夠嘗試著基於廣義相對論去推測天文學中可能出現的觀測結果,能做到這一步,就已經是大牛級別的天文科研工作者了,已經是我輩仰望的存在!
  • 2017級物理學專業本科生課程:《廣義相對論與引力理論》
    希望同學們通過網課學習,可以先行學習廣義相對論和引力理論的入門和預備知識,了解這門課的重要性,激發同學們對這門課的學習興趣。 (2) 您的網課與未來課堂教學之間會有怎樣的關係?網課主要回顧狹義相對論等預備知識,並講授這門課程前五章的基礎知識。這些知識點的掌握將為未來課堂教學奠定基礎。
  • 彭羅斯與霍金對廣義相對論和黑洞研究的貢獻
    正在尋找博士論文題目的霍金,聯想到宇宙大爆炸創生和大塌縮終結的過程,與黑洞和白洞過程的相似性,決心把彭羅斯的奇點定理推廣到宇宙創生和終結的研究中去,並把這一研究作為自己博士論文的一部分。於是,他在彭羅斯的引導下,學習了當時多數相對論工作者尚不熟悉的現代微分幾何(即整體微分幾何)。
  • 廣義相對論到底在講什麼?
    廣義相對論是研究物質引力相互作用的理論,其最本核心的內容就是引力場方程:引力場方程別看這個引力場方程形式上十分簡單,但其卻是一個二階偏微分方程,表達的意思卻十分複雜,每一個字母都代表了極其複雜的含義。想要解這個方程,可謂難中之難。
  • 關於廣義相對論的數學理論
    本文的目的是介紹廣義相對論的數學背景以及關於數學家們對黑洞形成機制研究的歷史。是年七月,他應希爾伯特的邀請去哥廷根大學作了一系列毫無保留的演講。恰如這個眾所周知的調侃之言,「哥廷根馬路上一個孩子,都可以比愛因斯坦更懂得四維幾何」,希爾伯特由於比哥廷根馬路上一個孩子懂得更多的四維幾何,很快地得到了引力場方程的表達式,當然這絲毫不影響愛因斯坦的偉大,因為希爾伯特本人都說過,「發現相對論的,是作為物理學家的愛因斯坦,而不是數學家」。
  • 愛因斯坦與廣義相對論
    今年是廣義相對論創建100 周年,也是狹義相對論創建110 周年。廣義相對論是「關於時間、空間和引力的理論」。這一理論可以看作是狹義相對論的推廣,也可以看作是萬有引力定律的發展。它認為萬有引力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力,而是一種幾何效應,是時空彎曲的表。
  • 為何自由落體符合廣義相對論
    圖解:在600千米的距離上觀看十倍太陽質量的黑洞(模擬圖),背景為銀河系廣義相對論(GR),也稱為廣義相對論(GTR),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於1915年發表的引力幾何理論,也是現代物理學中對引力的最新描述。
  • 如何自學廣義相對論,這裡有一份秘籍
    著名的物理學家約翰·惠勒是這樣總結廣義相對論的:「物質告訴時空如何彎曲,時空告訴物質如何運動。」前半句概括了愛因斯坦場方程,而後半句則概括了運動方程。它還有個獨特之處,利用場方程能推導出運動方程,這在其它場都是沒有的。這句話也是普通大眾對廣義相對論的理解:物質會導致時空彎曲。事實上,我們的學習欲望不止於此,我們還想學會如何進行廣義相對論計算。
  • 廣義相對論一直認為引力不是力,為啥我們教科書還要談引力
    眾所周知愛因斯坦提出了一個理論叫:廣義相對論,這個理論最大的反常規觀點就是:引力不是一種力,這個觀點非常挑戰人類的直覺,所以到現在為止都有很多網友無法贊同這種觀點,但是引力為啥不是力,愛因斯坦是如何做出這一個論斷的,為啥我們的教科書還要談引力,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個問題。
  • 段一士先生的講義:《廣義相對論與引力規範理論》
    在本書內容的整理過程中, 西安交通大學張勝利教授提供了他記錄的段先生八十年代在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講授廣義相對論和引力規範理論時的筆記, 劉玉孝、王永強、趙力、魏少文進行了修改和補充. 廣義相對論是關於時間、空間與物質及其運動相互依賴關係的理論, 特別是在描述大尺度時空範圍內的物理過程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理論工具.
  • 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的未來在哪?
    提問: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是否需要統一呢?回答: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兩者皆是描述自然的。我們希望有一種對於自然的描述,它是能夠自圓其說的。這就是統一的含義:一個能自洽的理論。從實際的角度來看,這樣的統一或許是沒必要的。量子場論只在彎曲的空間背景才能被較好的運用。
  • 廣義相對論(1)
  • 科普:廣義相對論中愛因斯坦場方程的導出
    廣義相對論是愛因斯坦最偉大的成就,當然也是近代大尺度物理學/宇宙學最偉大的成就。而愛因斯坦場方程則是廣義相對論的最凝練的核心數學表達式,愛因斯坦場方程對很對人來說是非常神聖和神秘的。今天,我們準備寫一篇簡單的科普文章介紹一下愛因斯坦場方程是如何推導出來的。
  • 根據廣義相對論,物體為什麼會落地?
    在廣義相對論中,我們將下落中的物體視為無外力作用的物體(當然我忽略了空氣阻力之類的東西)但卻沿著時空中「最直」路徑移動。在正常空間中,最直路徑即是兩點之間最短的路徑,在平面上它其實是一條直線,在球面上則是一個大圓,例如赤道。
  • 偏微分方程 學習筆記
    有一句話叫做「數學是大自然的語言,而偏微分方程則是大自然的語法」,從此足以看出偏微分方程在自然界中的廣泛應用。無論是工程領域,量子領域,還是金融領域等,都有著偏微分方程的影子。偏微分方程理論研究的發展,更是衍生出了一系列新的研究領域,例如金融工程這一學科,開始獨立於傳統的金融學,就得益於偏微分方程應用到了期權定價當中,從而催生出了現代金融理論。
  • 每日一練|基礎知識:科技熱點「廣義相對論」
    此照片再次驗證了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在極端條件下仍具有正確性。人們驚呼,「愛因斯坦又對了!」。公職類考試的科技類題目偏向於結合科技時政熱點進行考核,本次黑洞照片的公布再次證明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正確性,可能成為近期考試的一個熱點,現對廣義相對論關常識性知識作相關總結:發展過程:1905年,愛因斯坦針對光線在狹義相對論中,重力和加速度對其影響發表了一篇論文,廣義相對論開始萌芽。
  • 從快遞到黑洞:廣義相對論給我們的饋贈
    當然廣義相對論不僅可以幫助快遞小哥精準地找到我們,還帶給我們另一項重要饋贈: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中涉及的黑洞理論。早在廣義相對論誕生100多年前的法國,數學家拉普拉斯就基於光的微粒說和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提出存在一種暗星(類似今天所說的黑洞),這種暗星具有極大的質量和密度,因此能夠吸引自身發出的光。
  • 一個曾經被認為是數學中最無用的分支,如何成就了廣義相對論?
    在許多個不同版本的愛因斯坦傳記中,都認為廣義相對論是愛因斯坦在1915年提出的,這個理論似乎在提出時就是完全成熟的狀態,給人的感覺很是神奇,好像愛因斯坦沒有犯任何錯誤就發現了這一偉大的理論。過去幾十年來,一些專門研究愛因斯坦極其科學成就的研究者發現,在1912年至1915年之間,愛因斯坦有過很多次失誤,創建廣義相對論步履維艱,曾經一度也遇到難以突破的瓶頸,尤其是在尋找合適的數學工具用以描述時空的彎曲這方面。當愛因斯坦設想時空的彎曲就如同可以伸展和彎曲的布匹相類似,他發現自己必須要學習和了解與曲面相關的數學知識。
  • 物體落地,非因「重力」,廣義相對論另有解釋?
    在這裡起決定性作用的是,只有一個,也就是在廣義相對論中,兩事件之間最直接的連接是粒子穿梭所花費時間最長的連接。為什麼時間要儘可能長呢?原因有二:根據狹義相對論,球運動地越快其時間流逝地越慢。在正常速度下這個影響很小,不過也會導致一個以5米每秒的恆定速度運動的球,時間流逝會慢約0.14飛秒,飛秒是千萬億分之一秒——影響極小!
  • 這很物理:時間的形狀、廣義相對論中的時間測量
    本文將以比較嚴謹地方式為您講述廣義相對論中間的測量問題,接下來的講述比較燒腦,不喜的小夥伴可以繞行。一、時間的形狀?很多物理問題都能歸結為幾何問題,比如牛頓萬有引力,其實是通過行星運動的軌跡與地面物體圓周運動軌跡比較分析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