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形的培養皿我們都不陌生,念中學時上生物課都有接觸過,但對於滿滿一盒子的微生物,我們難免還是會有不舒服的生理反應,不過對於科學家來說,它們卻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寶貝。ASM是美國微生物學會的縮寫。今年,ASM別出心裁地舉辦了首屆微生物培養皿藝術大賽,吸引了全世界的微生物學家和藝術家競相參與,並角逐出了冠亞季軍和「公眾選擇」大獎。
冠軍
亞軍
季軍
公眾選擇獎
在這次比賽中,參賽者使用瓊脂在培養皿內培養微生物。種類可自由選擇,然後讓它們繁殖,並引導它們滋長成各種形式,最後再塗上色彩。看上去,如同精美的藝術品一般,讓人嘖嘖稱奇。
來自美國的微生物學家Mehmet Berkmen和藝術家Maria Penil,這對本土組合摘下了冠軍。他們的參賽作品名為「神經元」,把嗜鹼細菌放在30攝氏度的環境下培養了足足兩天,然後再用環氧樹脂膠封印,色彩斑斕。除了冠軍,憑藉社交網絡上的最多點讚數,Mehmet和Maria的另一個參賽作品,還順理成章地拿下了「公眾選擇」大獎。
亞軍作品則別出心裁地利用多種細菌再現了紐約曼哈頓。它的創作者、一個社區學校的生物老師說:「紐約是文化的大熔爐。不同種族都能在此找到一席之地,而細菌之間,同樣也存在著這種美妙的共生關係。」
季軍作品名為「豐收季」,創作者是阿根廷的一名實驗室研究員。她用在麵包、紅酒和啤酒製作過程中很關鍵的酵母,描繪了一個充滿詩意的田園場景,質地仿佛油畫。
在這4幅獲獎的微生物培養皿作品以外,其實還有更多滄海遺珠的參賽作品,還原了海浪浮世繪、梵谷的《星夜》、《小王子》裡的玫瑰,以及各種抽象、幾何、極簡主義風格濃烈的畫面,甚至栩栩如生的人物肖像,真叫人大開眼界。
梵谷的星夜
抽象主義
極簡主義
骷髏
人物肖像
手掌
蝶戀花
海浪浮世繪
花非花
幾何風格
水母
生物在線,讓科研更便捷
長按二維碼即可關注
戳↓ 戳↓ 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