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為何要安裝校園氣象站?助力學生了解氣象觀測與天氣分析

2021-01-13 藍居智能科技

漫長的暑假即將結束,學校也紛紛在8月中旬全面開展教學裝備的採購與安裝工作。而伴隨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學習不僅僅局限於課本,更注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對於學生的興趣培養同樣也是學校老師與管理者關注的焦點。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小學開始在學校安裝校園氣象站,用高科技的教學裝備開拓學生視野,助力他們了解氣象觀測與天氣分析。

校園氣象站其實是一種環境在線監測系統,通過微型環境監測站於對風向、風速、雨量、氣溫、相對溼度、氣壓、太陽輻射等多個氣象要素進行全天候現場監測。不僅如此,校園氣象站還具有物聯網傳輸功能,可以通過多種通訊方法(有線、WIFI、4G、5G等網絡)與雲伺服器或者校園計算機進行通訊,強大的後臺管理功能可以將氣象數據統一採集至資料庫中,通過表格、繪圖等形式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和處理。

校園氣象站的特點有:與計算機聯接後,實現區域性氣象數據的整點自動採集、處理和儲存,具有數據屏幕顯示,同時可將小氣候數據導出到Excel進行編輯,按需要生成圖表;小型氣象站能夠自動採集各類數據,通過接口將數據傳輸到計算機中。還可以同時顯示時間和組數,更方便的記錄各個參數。中小學使用校園氣象站同樣具有很強的擴展性,系統程序採用模塊化結構,非常方便擴展或者屏蔽,幫助師生更好的開展校園物聯網的學習與研究。

開學季在際,師生即將不如學堂迎接新一學年的到來。值此時節,為中小學安裝校園氣象站,加速培養學子在氣象觀測與天氣分析方面的學習興趣,對素質教育的發展同樣有著重要的意義。

相關焦點

  • 中小學校園氣象站簡介
    中小學校園氣象站是一款針對中小學校園安裝的氣象設備,可以實現實時監測溫度、溼度、風速、風向、雨量、氣壓、紫外輻射、蒸發、噪聲、土壤溫度、土壤溼度等多種氣象數據,中小學校園氣象站的安裝可以根據氣象需求靈活安裝和配置,同時可以滿足學生的動手實踐需求,還可以為學生配備需要的乾濕球溫度計、
  • 學校安裝校園科普氣象站的意義有哪些?
    近幾年隨著校園教育的發展,校園科普氣象站在校園中的使用也越來越多,對於校園科普氣象站走進學校,也有很多質疑的聲音,比如有人說現在都有天氣預報了,了解天氣天氣預報就夠,也有人說學校安裝氣象站偽科學,沒必要等等,那麼校園中安裝科普氣象站到底有沒有用,對於學校有哪些意義呢?
  • ...學科學會勞動——廈門翔安區雙滬小學:「校園氣象觀測」讓學生...
    原標題:小小校園氣象站 學科學會勞動——廈門翔安區雙滬小學:「校園氣象觀測」讓學生樹立科學和勞動意識廈門翔安區雙滬小學位於廈門的大嶝島上,學校與翔安區氣象局合作,在校內開闢「校園氣象觀測站」,引導學生觀測氣壓、風向、風速、溫度、溼度和降水,以此來了解海島特殊的氣象現象。學生還結合當地氣象臺的預報,每天進行校園氣象預報。
  • 今日價格:龍巖學生小型自動氣象站儀器品牌
    [來源:信網 編輯:芃芃]  7月25日,沁源縣50餘名小學生在老師和家長代表的帶領下,來到縣氣象局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探尋氣象「風雲變幻」的奧秘。 在課堂上,氣象專家詳細講解了天氣與氣候知識,天氣預報的製作,電視天氣預報的發布,當地主要氣象災害及防禦等內容;並現場開展趣味氣象知識問答互動,深入淺出地傳遞氣象科普知識。
  • 室外氣象站如何實現氣象觀測的全面自動化
    ,而氣象預報所依賴的氣象觀測是氣象工作的基礎。這其中地面氣象觀測是其重要組成部分,為天氣預報、氣候分析、科學研究等人類活動提供了重要基礎。據有關資料顯示,4月1日起我國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從全國試運行正式切換調整為業務運行,這一舉措標誌著我國地面氣象觀測將與自動化牢牢結合,以往耗費人力、物力與時間的氣象觀測員工作將成為歷史。
  • 氣象科普進校園的意義
    20世紀 30年代初,經我國氣象科學的一代宗師竺可楨先生倡導,將學校小型氣象站引進了中小學校園。建國後 ,黨和國家非 常重視對青少年進行科學素質教育,在全國中小學校建立了 很多校園氣象站 ,便於學生在課外活動時開展氣象科普活動。
  • 如何搭建校園氣象環境監測系統,關鍵看著幾點!
    學校園氣象站作為智能環境監測的一個部分,不僅部署簡易,更便於教學及展示,成為許多學校步入智能化校園的初步選擇。那麼校園氣象站如何搭建呢?    一、什麼是校園氣象站?  校園氣象站是指以校園所在範圍為監測區域,以智能環境在線監測設備為基礎,通過雲伺服器構建數據管理平臺,從而集成整體的校園環境質量在線系統。
  • 六要素自動氣象站介紹
    ,水,光,熱等農業氣象環境因素,並全面監測農作物生長狀況和農田土壤水分,用於農業生產 。該校園氣象站可廣泛用於學者的農業生產,科學研究和標準測量,為研究農業氣象變化提供重要依據。 風雨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自然現象, 永遠存在於我們身邊。 風雨之類的天氣總是在變化,這些變化的天氣影響我們的活動並影響農作物的生長。 在農業領域,準確監測周圍的農業氣象環境可以避免種植風險並防止自然災害。 其次,可以為科研基地提供依據,從而加強農業氣象監測。
  • 氣象精神傳承 校園青年人的堅持
    關於觀雲識天氣,他也有自己的經驗和研究,一點兒都不比專業觀測員生疏。華師大內的簡易觀測場四周圍著鐵絲,場內綠草地上矗立著4個百葉箱,周圍還有雨量筒、風向標等,這些設施都有老舊的痕跡。就是靠著這簡易的觀測設備,華師氣象人堅持了37年不間斷的觀測。1977年,為了適應地理系氣候氣象學的發展需要,培養學生實踐能力,華師大決定建立氣象站,並由地理系的學生承擔觀測記錄的任務。
  • 晉江國家氣象觀測站將搬至崎山 為何搬家?
    目前,氣象站的「心臟」——氣象觀測場已在崎山山頂處完成建設,安裝了新型氣象自動站,與舊址設備實行同步數據觀測,數據將進行至少一年的對比分析,為實現觀測站整體搬遷做好準備。  為何搬家?據了解,氣象觀測的環境是最重要的一環,如果在觀測站旁邊建一座高樓很可能會影響日照的觀測,建一排房子就會影響風向風速的觀測,周邊焚燒垃圾或莊稼就會影響溫度的觀測。「可以說觀測環境的優劣直接影響著每一個氣象數據的真實程度,進一步影響著天氣預報和氣候預測的準確性。」
  • 天津5所學校建校園氣象站
    天津網訊 城市快報記者 張珊珊 即時播報  隨著霧霾頻發,天氣備受市民關注,氣象科普更應深入到百姓中來,今日(3月10日)從天津市氣象部門獲悉,氣象部門將校園氣象科普作為科普工作的重點任務,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增強學生對氣象防災減災和應對氣候變化的常識及能力。
  • 洛陽首座校園全自動氣象站落戶市二外
    在校園安家的氣象站引來不少學生圍觀  昨日是世界氣象日,我市首座校園全自動氣象站落成儀式在洛陽市第二外國語學校(下稱市二外)舉行。這個好像卡通人物「大白」的物件一露面,就吸引了不少學生關注的目光。  市二外校長白帆介紹,這是「四要素自動氣象站」。所謂四要素,指風向、風度、風速和降雨量。  其中,像報箱一樣的結構是百葉箱,可以自動測溫度、溼度和氣壓,再通過傳感器將數據傳輸到總伺服器。百葉箱旁邊是風杆。學生們可以通過觀風向標辨別風向和風速。風杆旁還豎有避雷針,可以防雷擊、抗幹擾。
  • 南極氣象觀測與天氣氣候
    南極氣象觀測是從南極探險開始,隨著近百年來南極科學考察事業的興起而發展起來的。在早期的帆船探險時代,人們只能依據探險者和在南極地區捕獵海豹和鯨魚的船隻提供的零星資料來認識南極。真正系統的南極氣象觀測始於1957年的國際地球物理年。
  • 蕪湖國家氣象觀測站入選「中國百年氣象站」
    日前,蕪湖國家氣象觀測站被中國氣象局正式認定為「中國百年氣象站」,蕪湖國家氣象觀測站就此成為全國僅有的12個百年氣象站之一,這也是安徽省目前唯一的全國百年臺站  蕪湖國家氣象觀測站始建於1880年3月,由法國人金式玉在蕪湖鶴兒山(今吉和街天主教堂)建立蕪湖測候站開展氣象觀測,距今已有138年。  蕪湖氣象站目前開展觀測的氣象要素包括氣壓、氣溫、溼度、風向、風速、降水、草溫、淺層深層地溫、雪深、日照、電線積冰、凍土、能見度、天氣現象等。
  • 天氣會商首用氣象鐵塔觀測資料
    本報訊(記者駱倩雯)記者昨天從市氣象局獲悉,在APEC會議專題天氣會商中,本市首次運用了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的氣象鐵塔的觀測資料,分析APEC會議期間的氣象條件。據悉,這對氣象部門的短臨、短期天氣預報預警能力有很大幫助,提升了精細化預報的能力。
  • 校園氣象站常見問題解決辦法
    校園氣象站很多人並不陌生,校園氣象站的主要的作用是用來監測校園的氣候信息,為學校提供有效的氣象數據支撐,有效的保護學生的身體健康,同時也可以滿足學生的課外興趣培養,增加學生的課外興趣!那麼校園氣象站常見問題有哪些?應該如何解決?今天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 【微課堂】第一期:什麼是地面氣象觀測
    什麼是地面氣象觀測,地面氣象觀測在我們生活中又起到了那些重要的作用呢?中國氣象數據網【微課堂】第一期帶你了解地面氣象觀測。地面氣象觀測又稱地面觀測,是指在各種地面觀測平臺上,用儀器或目力對地球表面一定範圍內的氣象狀況及其變化過程進行系統地、連續地觀察和測定。
  • 人工降雨怎麼進行 天氣預報如何出爐 市氣象局氣象日舉行開放活動
    天氣跟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但許多市民對氣象觀測及天氣預報相關情況並不清楚。  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今年的主題是「太陽、地球與天氣」。當天上午9點,市氣象局舉行了氣象日開放活動,許多市民和學生團體走進氣象局,跟隨氣象專家了解天氣預報製作流程,參觀各種氣象觀測儀器,了解氣象防災減災、人工影響天氣等知識,並參與互動有獎問答,零距離感受氣象的奧秘。
  • 校園氣象觀測站組成部分介紹
    校園氣象觀測站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校園氣象觀測站主要組成部分包括:傳感器、採集器和傳輸模塊、太陽能電板和蓄電池、氣象站支架、後臺電腦端這些部分,通過這些配合實現對於校園氣象要素的監測,對於這些組成部分給您簡單的介紹一下。
  • 走進南寧國家基本氣象站:24小時捕風捉雨 氣象觀測故事多
    近日,我們走進南寧國家基本氣象站,這是被中國氣象局認定的中國百年氣象站,了解這些被稱為 " 觀測天空表情的人 " 的氣象觀測員工作。對這些觀測場的 " 寶貝 ",南寧國家基本氣象站站長韋雨汶如數家珍:" 日照計用來測量每天日照時間,雨量器用來測降雨量,轉動的風杯用來測風向,百葉箱裡面有兩套共四根的是測量溫度和溼度用的溫、溼傳感器……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氣象觀測非常講究科學性,就連百葉箱本身也是有學問的,1.5 米的統一高度是確保了數據和國際接軌,方便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