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體與8大疾病的「親密關係」

2020-12-03 騰訊網

D-二聚體到底跟哪些疾病相關呢?

D-二聚體的檢查出現在很多疾病中,D-二聚體增高提示了與體內各種原因引起的血栓性疾病相關,同時也說明了纖溶活性的增強。

臨床上常見的有彌慢性血管內凝血(DIC)、深靜脈血栓(DVT)、肺栓塞(PE)、急性心肌梗塞腦梗塞惡性腫瘤卵巢癌肺癌、敗血症、肝病、妊高徵孕婦、先兆子癇、燒傷、外科手術、創傷和膿毒血症等均可使D-二聚體升高。

但是D-二聚體檢測的升高並不能說明血栓形成的原因及位置,必須結合臨床和其他檢測分析結果。

那麼D-二聚體到底跟哪些疾病相關呢?

D-二聚體與妊娠、先兆子癇、窒息

1

妊娠、先兆子癇

Trafatter報告204例先兆子癇婦女中79例D-二聚體增高,而88例正常孕婦全正常。該指標對妊高徵患者高凝狀態的診斷、療效觀察及預後判斷有重要意義。D-二聚體檢測排除妊娠VTE:隨著妊娠期的發展,孕婦的D-二聚體值隨之逐漸升高,可高至基礎值的3~4倍。若妊娠期發生VTE,即可幹擾D-二聚體排除VTE的有效性。若D-二聚體結果陰性,仍有排除VTE的價值。

2

D-二聚體和新生兒窒息檢測關係

國內張海英等在一項研究中發現窒息組臍血D-二聚體值明顯高於正常對照組(P

D-二聚體與心腦血管疾病

1

D-二聚體和心梗的關係

國內於軍等在一項臨床研究中發現D-二聚體含量在急性心梗(AMI)患者中較正常組明顯升高(P

RidkerPM等人的一項研究發現:D-二聚體和缺血性心肌病密切相關,後者的發生率隨著D-二聚體濃度的升高而增加(P

2

D-二聚體和腦梗的關係

Berge等在一項研究中發現:D-二聚體的水平和腦梗的程度線性相關,不管是在入院時還是在出院後,都可以用來判斷腦梗患者的預後。FattoriB等發現在單側的前庭癱瘓中D-二聚體也升高。國內劉強等的研究發現,血漿D-二聚體水平高的患者,再次發作腦梗的機率也相對較高。

3

D-二聚體在深靜脈血栓中的應用

D-二聚體在深靜脈血栓中總的診斷價值和在PE中的診斷價值類似:陰性的D-二聚體可以基本排除DVT形成的可能;陽性的結果意義不大(特異性不夠強,很多疾病可以引起D-二聚體的升高)。D-二聚體在DVT診斷中的敏感性為95%,特異性為40%,陽性預測值為48%,陰性預測值為95%。

JackHirsh等認為,陰性的D-二聚體可以排除深靜脈血栓的可能性。聯合應用靜脈超聲檢查安全有效,能夠大大減少有創的順行靜脈造影檢查(曾被認為診斷深靜脈血栓的金標準);BounameauxH等的研究證實單一的D-二聚體檢查就可以排除門診1/3懷疑為DVT病人,從而大大節約醫療費用和時間。

4

D-二聚體和胸主夾層的關係

ThomasWeber在對有急性胸痛的病人作了一個前瞻性的研究後發現,所有確診為胸主夾層的病人D-二聚體都明顯升高,升高的程度和發病到實驗室檢查的時間與夾層的大小相關,但和病人的預後沒有關係。

5

D-二聚體和DIC的關係

大量的臨床實踐證明,作為繼發性纖溶亢進的標誌性物質,D-二聚體在DIC的診斷和病程監測上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DIC是一種複雜的病理生理過程和嚴重的獲得性、全身性血栓-出血症候群。

其特點是體內凝血和抗凝機制失衡導致瀰漫性小血管內血栓形成和繼發性纖溶亢進。在DIC形成早期即有D-二聚體升高,而且隨病程的發展,D-二聚體可持續升高達10倍以上。

因此,D-二聚體可作為DIC早期診斷和病程監測的主要指標。另外,D-二聚體與纖維蛋白降解產物(FDP)同時測定,可大大提高其診斷效率。

D-二聚體與肺系疾病

1

D-二聚體和肺動脈高壓的關係

D-二聚體檢測對於評估原發性肺動脈高壓病人有一定作用,有助於確定重症高危患者。

Shitrit等報告血漿D-二聚體水平與紐約心臟病學會心功能分級(P=0.01)及肺動脈壓(P=0.03)呈正相關,與動脈血氧飽和度(P=0.03)及6分鐘行走距離(P=0.04)呈負相關。

1年生存率也與血漿D-二聚體水平呈負相關(P=0.004),血漿二聚體水平較高者預後較差。

血漿D-二聚體水平與性別、年齡、肺一氧化碳彌散量及心臟指數無相關性。

D-二聚體與肝臟疾病

1

D-二聚體和肝臟疾病中檢測的關係

在肝臟疾病中,血漿D-二聚體的含量明顯增高,且與肝病的嚴重程度呈正相關。Wilder等測定59例急性和慢性肝病患者血漿D-二聚體,其中48例有不同程度地升高。

晉光榮等發現各型肝炎患者D-二聚體水平明顯高於對照組,這可能與抗凝系統受損有關。抗纖溶酶及AT—Ⅲ等由肝臟合成,肝病時其合成減少,造成纖溶亢進,在纖溶酶激活下纖維蛋白和纖維蛋白原降解,其降解產物D-二聚體等明顯升高。

因此,D-二聚體的濃度可能可以作為一個判斷肝臟受損程度的標誌

D-二聚體與腎臟疾病

1

D-二聚體和腎病中檢測的關係

國內諸葛洪等對47例兒童腎臟病患者及15例正常健康兒進行血漿D-二聚體和血FDP測定,並對15例腎病患兒在應用抗凝治療前後作動態檢測。

結果不同腎病患兒血D-二聚體值均高於正常組,其中以腎病組升高更為顯著(P

結果提示:在無臨床栓塞表現的兒童腎臟病,測定D-二聚體可間接預測高凝狀態存在,並可作抗凝藥物治療的依據和預後估計

D-二聚體與免疫疾病

1

D-二聚體和系統性紅斑狼瘡(SLE)關係

國內王福黨等的研究發現,活動期SLE患者血漿D-二聚體明顯高於穩定期及健康對照組,穩定期D-二聚體明顯下降,活動期患者隨著病情的好轉和穩定,其血漿D-二聚體水平逐漸呈下降趨勢。可能活動期患者處於高凝狀態和纖溶活化,因而造成D-二聚體水平升高。提示D-二聚體可以作為判斷SLE疾病活動性和臨床療效的指標

D-二聚體與惡性腫瘤

大量的文獻表明,腫瘤可以引起患者D-二聚體濃度升高,並且可以作為分期、預後等判斷標準。MasatoshiOya等在一項研究中發現,結直腸癌患者的D-二聚體比良性疾病患者的明顯要高,術前的D-二聚體與腫瘤的病理結果和分期正相關。

術前D-二聚體水平高的患者術後生存期明顯要比低的患者短。孔榮等對128例惡性腫瘤患者進行D-二聚體測定。結果發現:急性白血病組、惡性淋巴瘤組、實體瘤組初發組分別較對照組明顯增高。有明顯差異(P

OsamuTaguchi等將全部肺癌的患者按照所有患者D-二聚體的中間值150 mg/ul分成兩組,高D-二聚體組的生存率比低D-二聚體組低,並且這種預測因素排除了腫瘤分期、組織類型、腫瘤大小對生存期的影響。推測腫瘤患者中高凝血狀態是和組織因子依賴的外原性途徑和非組織因子相關的腫瘤促凝作用有關。外原性途徑被認為是由宿主的單核細胞或者血管內皮細胞激活的。非組織因子相關的腫瘤促凝作用被認為是直接激活因子X。

尿激酶激活纖溶是腫瘤的另一個特徵,腫瘤間質細胞分泌的u-PA由腫瘤細胞表面的u-PA受體結合,不僅激活纖溶酶原,造成纖維蛋白降解;而且激活蛋白水解酶,引起腫瘤宿主界面的基質分解,造成腫瘤的轉移和侵襲。

D-二聚體和溶栓治療的檢測

D-二聚體可作為血栓性疾病溶栓治療的特異性監測指標。在溶栓治療中,D-二聚體含量變化一般有以下特點:

溶栓後D-二聚體含量在短期內明顯上升,而後逐漸下降,提示治療有效;

溶栓後D-二聚體含量持續升高或下降緩慢,提示溶栓藥物用量不足;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疾病的溶栓治療,D-二聚體峰值變化的時間有所不同。在急性心梗、腦梗溶栓後1~6 hD-二聚體達到峰值,24 h降至溶栓治療前水平;而在DVT溶栓治療時,D-二聚體峰值常出現在24 h或以後。

對於慢性期DVT患者,溶栓前D-二聚體含量高於正常,而溶栓後D-二聚體含量不升高,或迅速下降至正常範圍,說明此時僅有少量新鮮血栓形成,大部分為機化的陳舊血栓,溶栓常不能收到滿意效果。另外,溶栓治療結束後,應定期觀察一段時間的D-二聚體的變化以防血栓復發。

為了進一步了解粉絲特點,更好地向您提供有趣有料的醫學資訊,我們邀請大家動動手指做個小問卷,只需要5秒鐘哦。感謝您的參與!

本文轉載:體外診斷聯盟

責任編輯:陳小敏

版權申明

相關焦點

  • 為何又說 D-二聚體?_D-二聚體_肺栓塞_靜脈栓塞_醫脈通
    血栓性疾病是威脅人類健康的常見疾病之一。
  • 為何又說 D-二聚體?
    血栓性疾病是威脅人類健康的常見疾病之一。
  • D-二聚體,到底有哪些臨床意義?
    纖溶系統激活或亢進;正常人血液中有2-3%的凝血和纖溶處於活化狀態,故有D-二聚體的產生。因此,D-二聚體質量濃度對血栓性疾病的診斷、療效評估和預後判斷具有重要的意義。了解清楚動、靜脈血栓形成機制的本質,便於我們從不同臨床科室的角度出發,精細剖析患者疾病情況,有側重點的、有針對性的明確D-二聚體的應用價值。
  • D-二聚體深度解析
    D-二聚體是纖維蛋白單體經活化因子XIII交聯後,再經纖溶酶水解所產生的一種特異性降解產物,是一個特異性的纖溶過程標記物。D-二聚體主要反映纖維蛋白溶解功能。D-二聚體增高提示了與體內各種原因引起的血栓性疾病相關。
  • 關於D-二聚體,你知道或不知道的兩三事
    乳膠凝集法使用包被了D-二聚體抗體的乳膠顆粒,如果樣本中存在較多D-二聚體,則會形成大顆粒,隨後使用分光光度計測量樣本的光透過率,從而定量給出D-二聚體的濃度。這種方法檢測更快,敏感性與特異性同樣與「金標準」ELISA相似。
  • 關於D-二聚體,你知道的不知道的都在這裡
    乳膠凝集法使用包被了D-二聚體抗體的乳膠顆粒,如果樣本中存在較多D-二聚體,則會形成大顆粒,隨後使用分光光度計測量樣本的光透過率,從而定量給出D-二聚體的濃度。這種方法檢測更快,敏感性與特異性同樣與「金標準」ELISA相似。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方法或相同方法不同試劑所得出的D-二聚體濃度不能互相比較,而且參考範圍差異也較大。
  • D-二聚體檢測臨床應用知多少?
    D-二聚體(D-dimer)是可溶性纖維蛋白降解產物。健康人血液中有低水平的D-二聚體,而血栓形成相關病症中D-二聚體水平會升高。D-二聚體檢測被廣泛應用於靜脈血栓栓塞症(VTE)等疾病的篩查、診斷、預後評估及治療監測。
  • D-二聚體的7大臨床應用?你知道嗎?
    D-二聚體是纖維蛋白單體經活化因子XIII交聯後,再經纖溶酶水解所產生的一種特異性降解產物,是一個特異性的纖溶過程標記物。D-二聚體主要反映纖維蛋白溶解功能。 D-二聚體增高提示了與體內各種原因引起的血栓性疾病相關。
  • 關於D-二聚體不能不知的幾件事!
    但很多疾病或病理過程(如心血管疾病、手術、腫瘤、感染與組織壞死等)都對止血有一定的影響,導致D-二聚體升高。  因此,D-二聚體有很高的敏感性(97%),特異性僅為50%-70%,單獨依據D-二聚體不能診斷VTE。D-二聚體檢測的實際意義是陰性結果可排除VTE。  大量的研究結果表明,陰性D-二聚體排除深靜脈血栓(DVT)的準確性可到98%-100%。
  • D-二聚體檢測方法學優勢對比|纖維蛋白|二聚體|特異性|檢測|抗體|...
    D-二聚體的檢測方法1975年,Gaffney等首先提出D-二聚體的檢測可作為監測凝血性疾病的有用的工具。目前對D-二聚體的檢測實質上是對包含有D-二聚體的纖維蛋白片段的測定。▶乳膠凝集法其原理是用乳膠顆粒對D-二聚體的特異性抗體進行吸附,再將其與血漿D-二聚體相結合,若出現凝集塊則表明檢測的結果呈陽性。此方法操作簡單、用時短,但主要依靠肉眼來觀察檢測結果,採用定性或半定量方式報告,結果差異大,不適用於大批量檢測。
  • D二聚體到底是個什麼鬼?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升高常見疾病腫瘤細胞內容物中有一種高糖物質,結構類似組織因子,在代謝過程中可以顯著激活凝血系統,導致血栓形成,使D-二聚體水平顯著增高,一般情況下,惡性腫瘤時D-二聚體的水平顯著高於良性腫瘤,而形成的血栓多為靜脈血栓,少數為DIC。對惡性腫瘤患者進行血漿D-二聚體檢測,對病人是否伴有DIC和血栓的診斷,具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
  • D-二聚體陰性,這類肺栓塞極易漏診!
    因疫情影響,由上海市醫學會、上海市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主辦的「第十四屆東方心臟病學會議(OCC 2020)——雲上東方」於5月28日在線上召開,全國各地的心血管疾病專家相聚直播間,共同探討心血管疾病的診療新進展。 在第十四屆東方心臟病學會議上,江蘇省人民醫院解衛平教授就「非血栓栓塞性肺動脈栓塞症」進行了病例分享。
  • 我叫D-二聚體,很多人認識我,但並不懂我
    我叫D-二聚體,英文名叫D-Dimer,我的問世與血栓性疾病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血栓性疾病是一類看似簡單,卻又錯綜複雜的疾病,幾乎涉及到臨床各個專業。如果體內出現血栓性疾病,通常都可以檢測到我升高了。如果我是正常的,基本可以排除血栓性疾病。這就是我的靈敏度很高。但是我升高,並不都是血栓性疾病造成的,一些非血栓性疾病,例如:肝腎功能異常、房顫、心衰、惡性腫瘤、感染等,還有一些生理狀態,例如:妊娠期、老年人等,我都會出現升高。這就是我的特異性相對低。 所以,我最大的臨床價值,是在血栓性疾病中起排除診斷的作用。
  • JAMA:根據患者年齡計算D-二聚體臨界值
    在一項發表於3月19日《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 2014;311(11):1117-1124.)的研究中,來自日內瓦大學醫院等機構的研究者提出了一種基於患者年齡計算D-二聚體 在患者存在低至中度罹患肺栓塞可能時,測定血漿D-二聚體濃度是除外該診斷的重要方法。然而,D-二聚體水平隨著年齡的增加而上升,這一情況增加了解讀該指標的難度。在這項於歐洲開展的多中心研究中,研究者納入了2898名疑似肺栓塞患者,前瞻性地評價了這一基於患者年齡確定D-二聚體正常範圍方法的準確性。
  • 老年肺栓塞誤診排除可依賴D-二聚體年齡校正臨界值
    為了驗證在50歲或以上的老年患者採用年齡×10的計算方法,對D-二聚體臨界值進行校正能否增加老年疑似肺栓塞病例的診斷準確率,來自瑞士日內瓦大學附屬醫院血管與凝血科的Righini博士等開展了一項研究,研究結果發表於2014年3月19日的JAMA上。研究結果表明:D-二聚體的年齡校正臨界值有助排除老年肺栓塞患者。
  • D-二聚體升高,就一定是血栓?
    D-二聚體和惡性腫瘤的關係大量的文獻表明,腫瘤可以引起患者D-二聚體濃度升高,並且可以作為分期、預後等判斷標準。Masatoshi Oya等在一項研究中發現,結直腸癌患者的D-二聚體比良性疾病患者的明顯要高,術前的D-二聚體與腫瘤的病理結果和分期正相關。術前D-二聚體水平高的患者的術後生存期明顯要比低的患者短。
  • 親密關係,其實很容易實現
    親密關係,其實很容易實現作者 | 薩德在兩性世界中,親密關係是一個很核心的東西。我們都在渴望親密關係,但是親密關係似乎又很遙遠。有很多文章都在說這個話題,還有一個很經典的「7天實驗」,幫助人們恢復「親密關係」。
  • 隱藏在親密關係裡的暴力
    原標題:隱藏在親密關係裡的暴力   現在,親密關係暴力比較多發,但有些在我國法律裡暫時還沒有明確的相關界定。如果你的親密關係裡已經有了暴力行為,要認清楚周圍的風險,保持謹慎和理性。   親密關係中常見的暴力   肢體暴力:有程度之分。我推你一下,推搡就不算肢體暴力。
  • D-二聚體升高都說明什麼?9 個解讀你需要知道
    D-二聚體的濃度可作為一個判斷肝臟受損程度的標誌:肝功不全時,由於凝血因子合成不足,導致出血和啟動凝血-纖溶的正反饋過程,D-二聚體繼發升高;肝衰時,解毒作用下降,炎性因子和病原可損傷血管內皮激活凝血,同時纖溶酶原激活物能力下降,也造成纖溶亢進和 D-二聚體明顯升高;肝癌時,通過分泌促凝因子,導致纖溶亢進和 D-二聚體升高。
  • D-二聚體升高的 9 點解讀,別只想到肺栓塞!
    目前臨床 D-二聚體檢測常用於急性靜脈血栓栓塞症、主動脈夾層及 DIC 等的診療。 1. 排除診斷 根據上文,若 D-二聚體陰性,可基本排除急性肺栓塞、主動脈夾層及 DIC 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