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款人造肉餅上市,是豬肉價格6倍!又一個泡沫急速膨脹?

2020-12-05 雲掌財經

118元4片肉餅,價格比真肉餅貴一倍

日前,金字火腿推出國內首款人造肉餅,預售價為118元/2盒,每盒220g,包含兩片肉餅。4片118元,國內首款人造肉餅的售價,是豬肉價格6倍,牛肉價格的4倍。

在電商平臺上,100g真肉餅的價格集中在10-20元之間。金字火腿預售的人造肉餅價格相較真肉餅貴了幾乎一倍。

為啥會這麼貴?金字火腿董事會秘書王啟輝告訴中新網記者,前期是根據成本和市場,做一個初步的定價。後期規模上去了,價格將有很大的變動空間。

營養不比真肉高

有網友質疑,這麼貴的人造肉,營養各方面比真畜牧肉好嗎?

來自微博網友評論。

人造肉餅配料表顯示,每100g肉餅含有蛋白質11.7g。在一家賣真牛肉餅的店裡,其配料表顯示,每100g肉餅含有蛋白質19.5g。對比來看,人造肉餅蛋白質含量遠遠低於真牛肉餅。

「像人體所需的胺基酸有22大類,其中,蘇氨酸、色氨酸、亮氨酸、賴氨酸等營養成分人體自身無法合成,需要從動物肉類食物中獲取。」

國家大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黨委書記韓建春曾表示,動物性蛋白所含的營養成分是植物性蛋白所不具備的。

不過,「人造肉實驗室」相關負責人指出,人造肉沒有普通肉的膽固醇,相對來說更健康。

網友:真肉不香嗎?

據金字火腿介紹,此次推出的植物肉產品,所有成分來自於植物,主要原料是從大豆、豌豆、小麥等植物中提取的植物蛋白。營養組分、口感和風味接近真肉。

買家在商品頁面進行評價。

雖然有網友買到金字火腿人造肉餅後,在下方評論稱:味道很棒。但也有行業研究人士表示,「人造肉」尚無法達到真肉的口感。

9月,「人造肉實驗室」曾在杭州淘寶造物節上亮相,有品嘗者試吃「人造肉」後說,「味道還不錯,口感上跟肉稍微有點不一樣。」「比較接近肉的口感,但能吃出應該是豆製品。」

不少網友評論稱:真肉不香嗎?

深交所質疑「信披不及時」

市場對人造肉概念的炒作也引來監管部門的高度關注。而金字火腿提前在正式信披公告前發布關鍵信息,引發的一輪股價大漲,更是讓深交所提出了其信息披露合規性的質疑。

10月10日晚間,金字火腿在互動易上回復投資者關於電商平臺上預售植物肉產品的問題。公司表示,稱公司產品標準已完成備案、生產許可已通過審查,公司與美國杜邦公司技術合作並開始生產植物肉產品。

受上述回復的影響,金字火腿股價出現了連續三個交易日漲停的走勢。

不過在這一回復的第四天,10月14日,公司才正式披露了《關於新產品發布的公告》,稱公司目前已完成植物肉產品標準備案並取得生產許可證,已經開始生產。

10月15日,深交所對金字火腿不同時做信息披露的行為下發了關注函,並提出了質疑。深交所要求公司說明在互動易上回復投資者未公開重大信息的原因,公司重大信息的披露是否存在不及時的情形。同時,要求公司說明生產植物肉產品需要完成的備案和生產許可流程、與其他產品生產所需資質的異同,並提供備案與生產許可的資質證明文件。

10月18日早盤,人造肉概念股金字火腿股價再度收下漲停。這也是公司自11日以來連續6天收下的5個漲停板。

實際上,人造肉概念此前5月就引發過一輪資本市場的炒作行情。

此前,涉足「人造肉」領域的雙塔食品一個多月年內股價累計漲幅超過150%。市場人士認為,此次對金字火腿的熱潮,資金的邏輯幾乎沒有發生任何變化。

2019年5月,美國人造肉企業Beyond Meat於上市成為人造肉第一股,截至10月17日收盤,股價為117.35美元/股。相比首發價格25美元/股,上漲超4倍。

根據媒體報導,自5月Beyond Meat上市後,中國國內平均每月都有3~4個同類新公司註冊,集中在北上廣深和東南沿海地區。據悉,與「人造肉」相關的企業已超過1000家。

9月初,煙臺雙塔食品與珍肉合作推出人造肉月餅及餡料。

9月4日,煙臺雙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研發出以豌豆蛋白為原料的素肉月餅,在電商渠道限量1000份發售,售價為每盒168元,當日售罄。

9月6日,珍肉(北京)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在電商平臺上架號稱「首款國產人造植物肉」的「珍肉」月餅。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產品上市後6天便售罄。

今年以來,美國多家公司紛紛推出植物肉三明治、植物肉炸雞、植物肉漢堡等產品,受到市場熱捧;傳統肉類公司如嘉吉、荷美爾、泰森食品等,均通過投資或合作進入了植物肉產業。

人造肉or回鍋肉?

而實際上,無論在國外還是國內,「人造肉」都並非全新概念。有業內人士稱,「人造肉」的走紅,多少有些「回鍋肉」的意味。

北京工商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李健認為,目前市場上一些企業採用的技術,並無特別多的創新。

中國植物性食品產業聯盟秘書長薛巖表示,很多上市公司都是在搶佔風口,實際生產的就是傳統素肉的改良版本。儘管在口味、形態上有所改變,但口感上達不到與肉類類似。國內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家企業可以做出接近肉類的口感。

如今眾多公司搶灘進場,新品頻出,讓人似乎嗅到了泡沫的味道。

當初電子菸熱潮的時候,也是這樣的思路:有吸菸的感覺,卻不損害健康。一時間,電子菸成為了市場最大的風口之一,無數資金蜂擁而入,現在卻是一地雞毛。

而人造肉,當前無論是在歐洲,美國還是國內,價格都要比普通肉貴很多,宣稱是更健康,更環保,是真的物有所值還是純粹賣弄噱頭,還需時間驗證。

但願這人造肉,不會成為下一個電子菸和共享單車。

21財聞匯綜合自:21世紀經濟報導、中國新聞網、中國基金報(作者:莫飛)、首席財經觀察(作者:周松濤)

作者:雲掌財經/正商參閱

相關焦點

  • 人造肉餅價格是豬肉6倍!又一個泡沫在急速膨脹!
    9月6日,珍肉(北京)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在電商平臺上架號稱「首款國產人造植物肉」的「珍肉」月餅。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產品上市後6天便銷售一空。金字火腿推出國內首款人造肉餅,預售價為118元/2盒,每盒220g,包含兩片肉餅。4片118元,國內首款人造肉餅的售價,是豬肉價格6倍,牛肉價格的4倍。
  • 疫情,將人造肉從「泡沫」變成「剛需」
    Mike 只是一個縮影。剛剛過去的幾個月,蔓延的新冠疫情,讓美國傳統豬肉加工產業經歷著一場嚴重的危機。由於工人感染,美國至少三分之一的肉類加工廠被迫關門。根據《華爾街日報》的數據,之前美國豬肉行業每天屠宰約 51 萬頭豬,而現在這個數字只有 10 萬,不及原來的五分之一。
  • 人造肉月餅是風口還是泡沫?
    在中國,豬肉是當之無愧的國民美食,適配「煎炒烹炸煮煎烤燜」等多種做法,然而,自春節開始,豬肉價格的「躁動」就沒有停止過。9月3日,商務部發布的數據顯示,豬肉的批發價格已達每公斤34.59元,而在6月初這個數據仍為20.69元。豬肉價格的上漲也在悄悄影響著我們的生活,7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8%,其中豬肉價格上漲27.0%,影響CPI上漲約0.59個百分點。
  • 探秘人造肉|價格貴過真肉,口感評價不一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袁靜嫻 陳姝 實習生 馬菲對於人造肉,消費者評價如何?深圳商報記者連日走訪了多家在售的餐廳商超,發現消費者評價不一。除了口感,消費者的敏感點在於價格:一斤人造肉的價格,竟然可以買三斤真肉。
  • 反思股市「泡沫說」:不是泡沫在膨脹,而是大火在燃燒
    這是一個關鍵的區別。多年來,人們習慣於用泡沫來形容任何被高估的金融資產。這種金融界的「泡沫說」源自幾個世紀前,是用來描述大規模投機行為的,這種投機會導致資產價格膨脹,直到破滅。但金融泡沫從來沒有一個正式的定義,而且對泡沫的討論多是馬後炮,要做到有先見之明極其困難。
  • 生豬期貨即將上市 明年豬肉價格漲跌如何
    關於最近的豬肉價格,網上的討論很多,畢竟難得呈現出高度震蕩的情況。並且還有一個重磅的消息,那就是生豬的期貨將在明年上市。這也將對後期的豬肉價格造成很深遠的影響。那麼明年的豬肉價格漲跌會如何呢?荳子今天就結合這些討論以及自己的理解和大家重點聊聊這個話題。 由於近期的糧食價格上漲,導致豬肉價格也跟風上漲,並且南北的供求差異有不同,導致了近期豬肉價格波動較為明顯的情況。
  • 中國第一塊人造培養肉問世!吃貨三連問:能吃嗎?怎麼吃?好吃嗎?
    這是國內首例由動物幹細胞擴增培養而成的人造肉,是該領域內一個裡程碑式的突破。網上在售某款植物肉餅配料表在今年8月16日的淘寶造物節媒體發布會上,就有觀眾品嘗過人造肉獅子頭和真肉獅子頭。10月11日,金字火腿生產的一款牛肉味植物肉餅在其網店開始銷售。
  • A股新型「套現者」:「人造牛」與洶湧概念泡沫
    更遑論今年以來蹭著「工業大麻」「人造肉」「5G」「華為」等熱點飛漲起來的「人造牛」。一邊是股價起飛,一邊是股東默默套現。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統計數據發現,本輪行情最好的科技行業,亦成為今年以來股東減持「集中營」,乘著「華為」「5G」的東風,可謂名利雙收。
  • 中國第一塊人造「培養肉」問世!吃貨三連問:能吃嗎?怎麼吃?好吃嗎?
    下半年以來,豬肉價格居高不下,「二師兄」也成了名副其實的「豬漲老」。  有不少人就想,要是能搞點口感和價格都能接受的「人造肉」出來就好了。  說曹操,曹操到!  近日,中國第一塊人造「培養肉」在南京農業大學國家肉品質量安全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誕生!
  • 宇宙之初:大膨脹③更加急速的暴脹
    林德指出,在大爆炸後很短時間內,宇宙空間繼續發生更加急速的膨脹,膨脹速度遠超過光速。暴脹之後,宇宙雖然還會繼續膨脹,但速度則低很多。暴脹理論提出來之後,林德發現,如果把這個理論與最新的粒子物理學結合起來,暴脹理論是行不通的。因為如果要出現暴脹,必須滿足極為苛刻的條件,例如需要極高的能量。但在大爆炸後很短時間內是很難具備這些條件的。不過,他很快找到了一個解決方案。
  • 外媒看CES亮眼產品:人造肉、人造人、人造隱私
    得益於新的「可摺疊」技術,筆記本電腦再次變得有趣起來,OLED屏幕能夠彎曲並摺疊;電視可以自行調整畫面設置;人造肉正在向新的方向發展;就連我們可以互動的人造人變得像真人一樣。國際消費電子展還可以用來追蹤一些仍處於萌芽狀態的技術進展,包括自動駕駛汽車、人工智慧和增強現實眼鏡。作為此次展會最大的參展行業,電視正在推進一個讓用戶升級的最新理由:8K電視,其像素是超高清4K電視的四倍。
  • 泡沫製作的人造心臟,敢移植嗎?
    醫學界一直試圖以人造心臟來解決這個問題。美國康奈爾大學研究人員最新研發出一種重量輕、有記憶泡沫材質伸展特性的人造心臟,這種泡沫材料中有特殊的連接孔,讓液體在「心臟」中泵進泵出。  為什麼人造心臟的研發一直不成功?試想舉起一個一公斤的啞鈴,你可能覺得一公斤不算什麼。但你能堅持多久?20分鐘還是1小時?
  • 人造培根和牛排將面世,人造肉能代替天然肉嗎?
    BeyongMeat近日宣布,繼人造牛肉和豬肉之後,該公司正在開發新產品:人造培根和牛排。人造肉能代替天然肉嗎?人造肉和天然肉有什麼區別?人造肉上市,你敢吃嗎?布朗沒有透露該公司計劃何時將這些產品推向市場,指出其研究人員將需要一個「意外的突破」,在不久的將來推出。
  • 比特幣大牛:「人造肉第一股」就像比特幣泡沫高峰時
    新浪美股訊 北京時間2日消息,比特幣早期投資者麥可-諾沃格拉茨(Michael Novogratz)認為,現在投資者對美國「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的熱情湧動就好像比特幣泡沫高峰時一樣。伴隨偉大的想法必然有巨大的泡沫。這是一個巨大的泡沫。」自5月初IPO以來,這家人造肉製造商的股價一路飆升,上周一度升至208.48美元的歷史高位,較IPO價格上漲720%。但本周該公司發布好壞參半的第二季度業績後,其股價漲勢被打破。
  • 中國第一塊人造肉誕生,培養20天產出5克,豬肉自由不遠了
    相信自進入2019年下半年以來,瘋狂上漲的豬肉價格已經讓不少人有一種「好久沒有吃到肉」的感覺。原本平均15到16每斤的豬肉價格,如今已經上漲至35甚至38元,實在是讓人慾哭無淚。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如今百度上已經出現了關於「豬肉什麼時候能降價」的詢問。
  • 老北京肉餅「裡外面兒刷油兒」,可是肉餅內您怎麼抹油呀?
    餡餅也好,肉餅也好,都是北方人,特別是老北京人的普通食品,說不說大家都知道。可是要說肉餅「裡外面兒刷油兒」,這說法應該不對。放在餅鐺裡烙的肉餅,不時地往表面兒刷(抹油,不少老北京人叫「刷油兒」)點兒油還說得過去,可是肉餅內您怎麼抹油呀?其實老北京人這樣說,就是一個習慣說法兒。
  • 扎堆上市跌身價 豬肉價格重回「1時代」
    ,從「雙節」到現在,豬肉價格穩步回撤。12日,我市部分農貿市場和生鮮超市的豬肉價格重回「1時代」。業內人士表示,本次豬肉價格回調雖然有可能反覆,但再想回到3打頭的巔峰時刻,很難。郭女士說:「中秋節前每斤豬肉是24.8元,幸虧當時沒多買,現在每斤比節前便宜了5元錢呢。」最近半個月,豬肉價格萎靡不振。按照往年的規律,中秋和國慶節前是豬肉價格的「起跑點」,但今年與往年不同,「雙節」之前豬肉價格不漲反跌。「雙節」當天,豬肉價格出現小幅上漲,每500克僅漲了一兩元錢。3日開始,豬肉價格持續回落。黃金周過後跌幅更大,每500克比節前降低了2—5元。
  • 人造肉的意義我們都懂,但它可能走錯了路 | 愛範兒
    這份菜單包含三款燕麥乳飲料,三款 Beyond Meat(中文品牌「別樣牛肉」)人造牛肉的食品,以及兩款採用 OMNIPORK(中文品牌「新善肉」)人造豬肉的食品。在更早一些的 4 月 17 日,國內人造植物肉品牌「星期零」與比薩品牌棒約翰合作推出人造肉丸比薩。
  • Beyond聯手星巴克,推出中國首款人造肉菜單,人造肉概念股暴漲
    據外媒昨日報導,星巴克和Beyond Meat合作的人造肉產品將會在本周三在中國首次亮相。這也是星巴克第一次在中國推出人造肉菜單。此次,星巴克一共發布了三款的人造肉產品。其中,一款是來自人造肉公司Beyond Meat,另外兩款是來著香港公司Omnipork豬肉替代品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