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介紹版-盤點【Nat.Commun.】2019年以來摩擦電相關研究

2021-02-22 摩擦納米發電機TENG

Nanoscale triboelectrification gated transistor. Pub Date : 2020-02-26 , DOI: 10.1038/s41467-020-14909-6

通過結合接觸模式的原子力顯微鏡(C-AFM, contact-mode atom force microscope)和掃描開爾文探針顯微鏡(SKPM, scanning kelvin probe microscope)研製了納米尺度摩擦起電調控的電晶體(NTT, nanoscale triboelectrification gated transistor)。該器件是通過直徑為20 nm的AFM探針與頂柵介電層(SiO2)在5 μm×5 μm的溝道區域內進行摩擦起電產生靜電勢,進而對半導體中的載流子輸運進行調控。其中由納米尺度摩擦起電產生的電勢差會隨著AFM探針掃描次數的增加而增加,並且在掃描兩次後達到-1.5 V的飽和值,相應的源漏電流也會從138 μA增加至280 μA。同時,電勢差以及源漏電流也會分別隨著接觸力的增加和掃描速度的減小而達到飽和值。此外,在掃描區域變化以及電荷耗散存在的情況下,NTT的調控特性也得到了驗證。進一步的通過外加探針電壓的方式,納米尺度摩擦起電產生的電勢差可以在-5 V到2 V之間變化,進而可以作為可複寫的浮柵,實現了源漏電流在125 μA到443 μA之間的任意調控。該研究首次在實驗上實現了納米尺度下對電子器件的摩擦電調控,證明了微納尺度下摩擦電子學器件的可行性,有助於深入理解摩擦電子學的理論機制,並有望用於納米電子器件、微納電子電路,微納機電系統等領域。

相關焦點

  • 摩擦電納米發電機起電材料
    自2012年以來,摩擦電納米發電機(TENG)由於其普遍適用性強,成本低,效率高逐漸成為機械能量收集和分布式微能源領域的主流技術。TENG的發展可以服務於物聯網的信息採集技術、智能監控系統以及靜電驅動、靜電除塵等高電壓應用領域。
  • 摩擦納米發電機的電源管理策略與電力摩擦電子學研究獲進展
    摩擦納米發電機自2012年發明以來,在人體動能和環境機械能的收集上展示出了很大優勢和應用潛力。IDTechEx研究報告預測2027年摩擦電能量收集在傳感器領域市場規模達到4億美元,是具有廣闊市場前景的新能源技術。
  • 關於摩擦起電
    摩擦起電有人還把它稱為摩擦生電,它是利用一些容易起電的多種材料進行相互摩擦,兩個摩擦物體的表面就能夠出現帶電的現象。 通過實驗表明:兩種物體表面所帶電荷開始為同性電荷,經過材料的相互摩擦,一種材料就帶上正電荷,另外一種材料經摩擦後帶有負電荷。但是這裡必須排除外在的影響(如,通過導體導走了電荷等的情況)。
  • 關於摩擦起電
    摩擦過的物體帶電了就具有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實質上摩擦起電是一種接觸又即刻分離的造成正負電荷不平衡的過程。摩擦是一個不斷接觸與分離的過程。因此摩擦起電實質上是接觸分離起電。18世紀中期,美國科學家班傑明·富蘭克林經過分析和研究,認為有兩種性質不同的電荷,叫做正電和負電。物體因摩擦而帶的電,不是正極電就是負極電。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的電荷叫正電荷,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的電荷叫負極電荷。
  • 年終盤點:2019年癲癇領域十大研究突破​
    年終盤點:2019年神經科學領域十大基礎研究進展6. 年終盤點:2019年抑鬱症領域十大基礎研究進展(一半來自中國)7.年終盤點:2019年腦血管病領域十大基礎研究進展8. 年終盤點:2019年神經炎症領域十大基礎研究進展9.
  • 年終盤點:2019年神經發育及成年神經再生十大研究突破​​
    年終盤點:2019年帕金森病十大臨床研究進展3. 年終盤點:2019年阿爾茨海默病十大基礎研究進展4. 年終盤點:2019年阿爾茨海默病十大臨床研究進展5.年終盤點:2019年神經科學領域十大基礎研究進展6. 年終盤點:2019年抑鬱症領域十大基礎研究進展(一半來自中國)7.
  • 摩擦生電的來源是什麼?
    摩擦生電的來源是什麼?人類認識電,是從摩擦生電開始的。早在公元前六世紀,希臘人就發現琥珀摩擦後能吸引輕小的物體。我國漢代學者王充在他的著作《論衡》中也有「頓牟掇芥」的記載。「頓牟」就是琥珀,「掇」是拾取的意思,「芥」是細小輕微的物體。
  • 【盤點】2019年一季度組蛋白修飾重大學術研究
    解讀/景傑學術2019年年初,我們回顧了過去一年表觀遺傳領域的亮點研究(回顧 | 2018年表觀遺傳學亮點研究(上)、表觀遺傳學亮點研究(下)),了解到組蛋白修飾在癌症發生、衰老、HIV與宿主互作、腸道微生物代謝等領域的關鍵調控作用
  • 新一代恆流摩擦納米發電機研究獲進展
    自從2012年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王中林發明摩擦納米發電機(TENG)以來,全世界的學者從各個方面對TENG進行了廣泛的研究。TENG作為一種能源器件得到實際應用的關鍵在於進一步提高功率密度,其核心在於摩擦電荷密度的提高。摩擦電荷密度作為摩擦納米發電機的核心性能指標之一,TENG問世七年以來,科研工作者在摩擦材料選擇、表面修飾與改性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以提高摩擦電荷密度。
  • 2020年中考物理知識點之摩擦起電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中考物理知識點之摩擦起電,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摩擦起電:   1、原因:不同物體的原子核束縛電子的本領不同;   2、摩擦起電的實質:摩擦起電並不是創生了電,而是電子從一個物體轉移到了另一個物體,失去電子的帶正電。
  • 「漢語盤點2019」年度字詞出爐 「我和我的祖國」、「穩」步前行...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12月20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聶北茵)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商務印書館、人民網、騰訊公司聯合主辦的「漢語盤點2019」揭曉儀式今天在北京舉行。 本次活動自開啟後,陸續發布了2019年度十大網絡用語、十大流行語、十大新詞語。
  • 廈大-顏威權團隊︱電極化調控壓電輔摩擦電納米發電機的性能
    近日,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能源化工學院助理教授顏威權團隊以電子云重疊理論為基礎,解釋了P(VDF-TrFE) (聚偏二氟乙烯-三氟乙烯) 的壓電特性對壓電輔摩擦電納米發電機的影響
  • 2021年中考物理知識點:摩擦起電的原因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物理知識點:摩擦起電的原因,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由於不同物體的原子核對核外電子的束縛本領不同,當兩個物體相互摩擦時,哪個物體的原子核束縛電子的本領弱,它的一些電子就會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上。失去電子的物體因缺少電子而帶正電荷,得到電子的物體因有了多餘的電子而帶等量的負電荷。
  • 2019年終盤點:2019年HIV重磅研究解讀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愛滋病的流行已經奪去超過3400萬人的生命。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據估計,2017年,全世界有3690萬人感染上HIV,其中僅59%的HIV感染者接受抗逆轉錄病毒療法(ART)治療。目前為止HIV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公共衛生挑戰之一,因此急需深入研究HIV的功能,以幫助研究人員開發出可以有效對抗這種疾病的新療法。
  • Nat Commun:微生物組的可靠「時鐘」
    2019年10月12日 訊 /生物谷BIOON/ --儘管人類微生物組在過去幾年中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但一直以來難以觀察其在各種刺激下隨時間變化的情況。最常見的分析方法是從糞便樣本中提取細菌,然後對它們的基因組進行測序,但是這種方法會丟失腸道中細菌的位置和時間等關鍵信息。
  • 張鐵銳課題組Nat Commun:浸潤性可控的三相電催化CO2還原
    通過自主研發的原位電化學螢光光譜表徵技術,首次觀測到CO2分子在催化界面處的實時濃度變化,實驗證明了三相催化體系能夠有效穩定CO2分子的界面濃度,進而在大電流密度下能夠保持較高的催化選擇性。背景介紹電催化CO2還原技術是解決能源與環境問題,構築人工碳循環的理想技術途徑之一,是催化領域的研究熱點。
  • 浙江大學海洋學院摩擦納米發電機研究取得新成果 相關論文在《納米...
    基於接觸起電和靜電感應的摩擦納米發電機,可以有效地將環境中以各種運動形式存在的機械能轉化為電能。同時,通過調整摩擦電材料的組成,來實現不同的摩擦電性進而實現不同的電學輸出。海洋學院研究團隊經過持續的研究,新提出了一種基於海藻酸金屬絡合物的具有可調控輸出特性的摩擦納米發電機,可用做自驅動智能鍵盤傳感系統。
  • 摩擦起電與感應起電
    我們剛剛踏入電學世界的大門時,會遇到摩擦起電和感應起電能使物體帶電的兩種方式。那這兩種方式的起電原理是什麼呢?
  • 2019年合成橡膠數字盤點
    原標題:生意社:2019年合成橡膠數字盤點   186.4   截至2019年11月國內合成橡膠產量186.4萬噸
  • 2019年電除塵行業發展評述和2020年發展展望
    2019年,我國各級政府不斷出臺大氣汙染治理的相關政策法規標準,持續推動了大氣汙染治理行業的發展,宏觀環境利好電除塵行業的發展。  2019年4月4日,國家標準《除塵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GB 37484-2019)發布,對電除塵器、電袋除塵器等進行能效分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