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為啥稱為詩佛?王維五首帶有空字的古詩詞賞析王摩詰的空觀!

2020-12-04 古詩詞新創作

詩佛王維在唐朝時期,武則天長安元年即公元701年,出生於蒲州。今山西運城永濟市,為河東人。王維是盛唐時代傑出的詩人,字摩詰,號摩詰居士。王維的先世祖籍為山西太原祁人,今山西祁縣人,王維的父親王處廉官至汾州司馬,後遷居於浦州。王維的家族顯赫,父親是當時五大望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從漢代起就世代為官,母親則出身另一大望族——博陵崔氏。王維祖父王胄曾經擔任朝廷的樂官,王維很小時候就表現出來音樂天賦。王維人生中第一份職務也是太樂丞,也就是朝廷的樂官!

王維的母親篤信佛教,是唐朝著名高僧大照禪師的弟子。百家號「古詩詞新創作」,據王維在《請施莊為寺表》中記載:「臣亡母故博陵縣君崔氏,師事大照禪師三十餘歲。」王維母親擅長畫畫,尤其是水墨畫,是王維最早的畫畫啟蒙老師,王維不僅是詩人更大的是畫家,甚至可以說王維在畫上的貢獻超越自己的詩歌成就。王維被世人推崇為「南宗山水畫」之鼻祖。

母親信奉佛教,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王維的名字就母親取自《維摩詰經》。所以將印度高僧「維摩詰」的名字拆開為王維起名——「維」是為王維的名,「摩詰」則是王維的字,「維摩詰」是王維的號。

母親對孩子的一生影響最大,無與倫比。也有人說,母親的思想影響孩子的一生,遠遠超過父親。當然,今天是2020年父親節,讚美母親是因為父親深深的愛!

王維與母親的佛系人生:詩佛王維五首關空古詩詞賞析摩詰的空觀!

當然,王維對母親的孝是至孝,名垂千古。王維母親影響王維的一生,王維對母親也是處處尊敬。王維在9歲的時候失去父親,一直有母親教養。15歲的時候,母親授意王維,鵬程高飛,好男兒志在四方。於是王維離開非常殷實的家庭和朋友一起來到長安。小夥子剛剛離家,來長安謀求仕途,舉目無親。但是王維在音樂,詩歌,繪畫上的才情得到達官貴人的認同,紛紛對王維刮目相看,邀請王維參加各種活動,此時王維開始嶄露頭角。

於是,王維決定參加科考,本來是信心滿滿少年壯志,萬萬沒想到科考失敗,受到了很大的打擊。於是王維決定採取以退為進,也是唐朝當時非常流行一種走向仕途的一種方式。隱居求志,以謀求仕途上被發現。於是王維也決定到離長安不遠的終南山隱居,以謀求發展。這就是唐朝時期所謂的「終南捷徑」。

在終南山隱居生活,對年輕的王維心靈深處起到了進一步淨化。看看這遠山近水白雲藍天,僧侶雲集,王維更多想到的是母親,還有自己的兄弟姐妹們。王維想如果母親可以生活在終南山,那可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啊!這就為王維仕途發達時期在終南山為了母親買下宋之問的別墅,修建著名的輞川別業。輞川別墅是王維特意為母親購買的,修建好後王維就把母親請到終南山隱居了。

在這期間,年輕的王維在終南山寫下了著名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裡的山東是指王維的家鄉蒲州在華山以東,故山東,其實還是家鄉的山西兄弟。與今天的山東幾乎沒有半毛錢關係。此時,王維已經17歲!

隱居遊歷了幾年之後,21歲的王維再次來到長安,拿出自己創作的琵琶曲《鬱輪袍》打動岐王李範和玉真公主,不僅得到玉真公主的舉薦,還得到了玉真公主的青睞!開元九年,即721年王維進士登第喜中狀元郎。

「岐王宅裡尋常見」,在岐王的宅裡,王維和高適、崔顥、裴迪、李龜年等社會名流唱「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這也驚豔了玉真公主,玉真公主深情地對王維說「哇,這詩是你寫的呀?我早就會背了。我還以為是古人所作呢?」。

王維與母親的佛系人生:詩佛王維五首關空古詩詞賞析摩詰的空觀!

但是,這期間王維還是遵從母親的意願和家鄉的崔氏結婚了。王維中舉後,崔氏也有耳聞玉真公主對王維的深情,所以準備退出王維的生活,但是王維依然遵從母親的意願和崔氏結了婚,並育有一女。

由於和岐王關係走得太近,再加上玉真公主的失落,王維迎來了人生第一次重大打擊。

王維當時是太樂丞,主要負責皇家音樂和舞蹈的排練。一次排演《五方獅子舞》時,私自看伶人舞黃獅子。「黃」和「皇」諧音,意味著至尊,黃獅子只有在皇上到場的情況下才可以舞動。就這樣王維被貶為濟州司倉參軍。從長安被貶到遙遠的山東濟州,就是今天的山東省濟寧市。

這對年輕的王維來說打擊巨大,幾乎萎靡不振,幾近崩潰。此時的玉真公主也是視而不見 聽而不聞了。據說,後來玉真公主終身不嫁,其中故事誰能說?一片春心負海棠。隨便說一下,岐王是當時唐朝皇帝的弟弟,玉真公主是皇帝的妹妹。

王維臨行去濟州前,回家見母親話別,母親擔心年輕王維的安危,怕王維心裡承受不了這巨大打擊,於是在王維的手心上悄悄地寫下了一個人字:空!從此,王維得到母親的溫暖,一生悟空,把空字融合到詩中,畫上和音樂裡。

王維與母親的佛系人生:詩佛王維五首關空古詩詞賞析摩詰的空觀!

蘇軾說,王維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但在王維的許多詩畫中都帶有一個空字。今天,展示幾首王維帶空字的詩,以供大家欣賞。

如何理解王維筆下的這個空字,小編做一次空洞的系列解讀!

《鹿柴》

唐朝: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鹿柴(zhài)是王維在輞川別業的一處景觀。這裡的柴:通「寨」是用樹木圍成的柵欄。

這裡的空是空曠幽遠的意思,在這空曠幽遠的山間看不到人的影子,但是可以聽到人說話的聲音。這裡的空是形容山的空曠,為了襯託出人的稀少。

王維與母親的佛系人生:詩佛王維五首關空古詩詞賞析摩詰的空觀!

《鳥鳴澗》

唐朝:王維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這裡的空是空寂無聲的意思,形容春天夜晚的深山幽谷之中,空顯落寞寂靜無聲。只是閒人心中無慮的人才能聽到這桂花掉落下來的聲音。

王維與母親的佛系人生:詩佛王維五首關空古詩詞賞析摩詰的空觀!

《山居秋暝》

唐朝: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這裡的空山,指是整個群山空曠無人,空這裡依然是指空曠,空曠寧靜。就是說空曠寧靜的群山剛剛沐浴了一場新雨,夜色降臨使人感到清涼已是初秋。

王維與母親的佛系人生:詩佛王維五首關空古詩詞賞析摩詰的空觀!

《終南別業》

唐朝:王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勝事空自知」這裡的空雖然說可以理解為一個副詞,白白地,沒有實際上的意義。但是在王維的筆下這個空字卻意義深遠。回想起來快樂的事情,只有自己的知道,這一切又有什麼意義呢。一個沒有實際意義的空字,讓人聯想翩翩,一切皆空。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隨意而行,無拘無束,但不知不覺竟走到流水的盡頭,看是已經無路可走,還不如索性就地坐了下來,看那悠閒空遠的白雲興起漂浮。呵,在走投無路的時候,又發現了另外一種景觀,人生無常事,何況不是如此呢?

王維與母親的佛系人生:詩佛王維五首關空古詩詞賞析摩詰的空觀!

《酬張少府》

唐朝:王維

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

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

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

相關焦點

  • 讀王維的《終南別業》,感悟另類人生境界
    但現實的各個朝代裡,因為厭倦你爭我鬥,陰暗迂腐的朝廷官場,而歸隱田園的有才之士,也大有人在,比如大唐的王維王摩詰。王維字摩詰,因為他逝世前,最大的官是尚書右丞,而後世尊稱他為王右丞。你看王維這個職務頭銜不小吧!的確,王維在盛唐時候的仕途比起李白杜甫要暢順的多。因為人家王維王摩詰,那可是開元十九年的狀元啊!
  • 詩歌賞析:詩佛王維的灑脫人生——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對,他就是人稱「詩佛」的王維!後人稱王維為「詩佛」,不僅是指他詩歌中的禪味深厚和他的信仰傾向,更是後人對他在詩壇上的突出貢獻與重大的成就。王維的詩,以五言為長,詩歌內容多以田園山水為主,與孟浩然合稱「王孟」,可見王維詩歌的成就之高。
  • 王維最耐人尋味的一首詩,短短20個字,1000個人讀就有1000種解釋
    世上最難懂的文字,不是那些長篇大論,而是那些看似簡單的寥寥幾句,卻有著讀不盡的餘味,這正是古詩詞的魅力所在,言盡意未盡。古代佳作那麼多,無奈今人沒有文言基礎,小編每每翻譯古文都有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煩惱,而我平生最怕譯的就是詩佛王維的詩了。
  • 詩詞| 鳥鳴澗 王維(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賞析  關於這首詩中的桂花,頗有些分歧意見。一種解釋是桂花有春花、秋花、四季花等不同種類,此處所寫的當是春日開花的一種。另一種意見認為文藝創作不一定要照搬生活,傳說王維畫的《袁安臥雪圖》,在雪中還有碧綠的芭蕉,現實生活中不可能同時出現的事物,在文藝創作中是允許的。不過,這首詩是王維題友人所居的《皇甫嶽雲溪雜題五首》之一。
  • 王維的經典唐詩,開篇第一句就不俗,這景色描繪得讓人心醉!
    原題:王維的經典唐詩,開篇第一句就不俗,這景色描繪得讓人心醉!要說整個唐詩中,誰的五言山水田園詩最牛?我想詩佛王維要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吧!王維字摩詰,精通音律、詩詞、書法和繪畫,也是個不可多得的全能型才子!
  • 古詩欣賞:王維如何描寫相思情?附:相思樹的傳說
    相思【唐】王維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注釋:(1) 相思:作品又名相思子、江上贈李龜年。(2)紅豆:一種生在嶺南地區的植物,果扁平,種子鮮紅色,又名相思子。賞析:這首詩是借詠物而寄相思的詩,一題為《江上贈李龜年》,是眷懷友人之作。據說安史之亂時,著名唐宮樂師李龜年流落江南,王維將此詩贈與他,寄託了對友人深深的眷戀之情。詩人通過對紅豆的讚美,寄託了對朋友深厚而真摯的相思。作品表達的是朋友間的相思之情,卻句句不離紅豆。構思新穎奇特,句句通俗易懂,隱藏細膩情感。
  •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王維的《終南別業》賞析
    這兩句詩出自王維的《終南別業》: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就是王維一個人出去山裡瞎逛,跟著水流朔溪而上,走到了水源的盡頭。這地兒呢,也挺高了,人也走累了,就坐下來,靜靜地看著山谷裏白雲渺渺,慢起慢落。就是這個意思。至少王維就是這個意思。其他的,都是後人引申,甚至附會。
  • 國學經典古詩詞:為何紅豆最相思,只因這裡有個悽美的傳說
    相思(唐)王維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譯文:晶瑩剔透的紅豆生長在南方,在萌發的枝條上搖曳著春光。希望你們把它帶在身邊珍藏,因為它最能寄託你的相思和念想。(注)紅豆:又稱相思子,名字起於漢朝,相傳一男子被強徵戍邊戰死。
  • 王維寫黃昏的一首詩,只有短短8句,卻驚豔了世人一千多年
    王維就是這樣一位隱士。【臨其詩境】王維從政客到隱士轉變的過程,幾乎就是他一生的軌跡。這是王維在人生的晚年為自己選擇的棲息之所,這裡承載了一代詩佛關於生命的思考,也承載了一段悠閒而處處是哲理的時光。今天我們來欣賞王維的一首《山居即事》,是他在山中生活的一個片段。
  • 為什麼我認為王維的《山居秋暝》是最美的詩?
    本人雖然喜歡詩詞,但畢竟精力和時間有限,涉獵不多,而中國的古詩詞又浩如煙海,我只能:就我所知,就我所感,就我所喜好,推薦我認為的一首最美詩詞,這首詩就是唐朝王維的《山居秋暝》。接下來,我們先看看原詩是怎麼樣寫得,再來探討這首詩到底美在何處?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一種情懷和心境?
  • 王維經典詩歌:親近大自然,孤獨就會變成瀟灑!
    唐代大詩人王維應該是我們學生時期接觸最早的一批詩人,他的「遠看山有色,靜聽水無聲」早早就留在了我們的腦中。那時的我們知識有限,解讀一首詩往往只看重字面的意思,對於王維和王維的詩,其實理解並不深入。隨著閱歷的增加,回過頭來讀以前的詩歌,常常有「覺今是而昨非」的感覺,心想當時為什麼會那麼理解呢?
  • 古詩詞中的雨,煙雨、夜雨、微雨,總有一種是你鍾情
    在古詩詞中,可謂寫盡了雨的精魂;煙雨、夜雨、微雨、好雨,等等。讓我們在古詩詞中,感受雨的美,雨的靈動,雨的精魂所在。1.煙雨定風波·三月七日 ——蘇軾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 楊志華超級記憶力——古詩詞八年級上冊「使至塞上」倒背如流
    《賞析》這是詩人奉命赴邊疆慰問將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紀行詩,記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見的塞外風光。,有「詩佛」之稱。《生平》王維(701-761),字摩詰,號摩詰居士,世稱「王右丞」,唐朝著名詩人、畫家。因篤信佛教,又被稱為「詩佛」。公元701年,生於蒲州(今運城永濟市)。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因伶人舞黃獅子受累,貶為濟州司倉參軍。
  • 王維寫了一首夏天的詩,可稱為經典,但卻有人說是「抄襲」
    最喜歡王維筆下的山水田園風光和生活,景濃淡皆宜,人不驕不躁。他寫春天是「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寫秋天是「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寫冬天是「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那麼,夏天呢,被詩人稱作「日長睡起無情思」的夏天,在王維的筆下是如何呈現的呢?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 唐代王維《臨湖亭》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王維簡介: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
  • 大唐伶人——王維
    這其中,就有王維。大唐文壇裡,他是詩佛;大唐政客中,他是伶人。王維成名早,這是整個公認的事實。九歲時,別的小朋友還在騎馬鬥草,王維已經成了詩、書、畫、樂的行家。他朗朗如春月柳,一襲白衣彈著琵琶,可以成為許多思春少女夢中佳話。而這樣一位本可以靠顏值的天才少年,偏偏要靠才華。十五歲時,王維背上行囊去京城應試。就住在高官貴族附近的崇仁坊。
  • 王維的《鹿柴》拼音版是什麼 王維鹿柴拼音版
    王維是我國著名詩人,《鹿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這首詩寫了一座人跡罕至的空山,一片古木參天的樹林,創造出了空寂幽深的境界,令人神往。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這首詩的注音版,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王維的詩:終南別業
    《終南別業》  年代: 唐 作者: 王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分類標籤:田園詩 唐詩三百首  作品賞析  【評析】:  ??
  •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九首描寫農事活動的古詩詞賞析
    但因為農民多不是沒有接受教育的機會,無法自己記錄農事活動,所有關於農事活動的古詩詞並不多。本文賞析九首農事活動的古詩詞,感受古代的農業生產。《國風·豳風·七月》節選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慄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三之日於耜,四之日舉趾。同我婦子,饁彼南畝,田畯至喜。
  • 唐代王維《青溪/過青溪水作》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此詩大約是王維初隱藍田南山時所作一說此詩作於王維入蜀途中。王維曾不止一次地循青溪入黃花川遊歷。王維另有一首《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蹬道盤曲四五十裡至黃牛嶺見黃花川》,也說那裡的山路「危徑幾萬轉」,可與此詩的「隨山將萬轉」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