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沒掌握指紋識別技術,為何犯人還要畫押?專家:老祖宗的智慧

2020-11-22 騰訊網

眾所周知,指紋識別技術現代刑偵的一項重要技術手段,警方會將犯罪嫌疑人的指紋與提前錄入指紋庫中的指紋進行比對,如果發現二者吻合,便會確定犯罪嫌疑人。這種鑑別手段無疑是十分精確的,畢竟科學早已證明,每個人的皮膚紋路在圖案、斷點和交叉點上都是不相同的,不但絕對唯一,還終身不變。正因如此,指紋識別技術才會被世界各國採納,成為警方偵破案件必不可少的法寶之一。

不過,指紋識別技術是現代科學的產物,若沒有精密的儀器設備,是無法將這項技術發揮得淋漓盡致的。既然如此,為何在中國古代,還會出現「籤字畫押」的認罪情形?這豈不是畫蛇添足麼?實際上,我國學者早在2000多年前,就掌握了「指紋識別技術」,只不過與現在略有不同罷了。

畫押,指的是在公文、契約或供狀上,畫「花押」或寫「押」字、「十」字,通常以這種方式表示認可。據《容齋五筆》記載:「押字古人書名之草者,施於文記間,以自別識耳。」 可見,最早的畫押,只是一種字跡形式或籤名的動作,大多是以文字形式出現的,鮮有符號。

此外,《東關餘論》言道:「唐人一書中雲,文皇令文臣上奏任用真草,惟名不得草。後人遂以草名為花押,韋陟五朵雲是也。」 可以看出,此時的畫押已經出現了符號及圖騰的概念,而畫押的目的也很簡單,只是為了防奸辨偽,展示真實性罷了,與印章具有同樣功效。

相信大家已經注意到了,最初的畫押,並不涉及按手印,可是古人為何會在籤字、畫符號的基礎上加上」按手印「呢?其實,這是一種十分人性化、便捷的舉措。在中國古代,文化知識並沒有到普及,百姓的受教育程度很低,除了士子之外,幾乎沒幾個人識字。

正因如此,朝廷才想出了按手印的方法,這樣一來,即使是平民犯罪,籤字畫押這個認罪過程也不再是一個難題。現代醫學表明,人的指紋形態與遺傳、環境有關,這是個人人皆有,卻互不相同的特徵。據統計,指紋的重複率極低,大約是150億分之一,所以才被稱作「人體身份證」。

可是問題來了,中國古代是「重刑輕民」的,也就是說,屈打成招已經成為了常態,冤假錯案也數不勝數。電影《九品芝麻官》中的犯婦戚秦氏就是屈打成招的典型,真兇常威仗著背景強硬,威逼利誘之下,迫使僅存的那幾個證人都向戚秦氏身上潑髒水,導致她被暴打了一頓之後,在無意識的狀態下畫了押。

既然如此,古人是如何保證犯人的認罪效力的呢?難道他們能通過肉眼辨別這是誰的指紋不成?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不過,古人即便無法像現代技術這樣去偽存真,但卻可以通過特殊的「觀察」來判斷指紋的真假性。

1975年12月,考古隊在湖北省雲夢縣睡虎地出土的秦簡上,發現了大量法律文書、治獄文書程式和刑事偵查的方法。其中,《封診式》中的《穴盜》一文,記載的卻是一起盜竊案:「內中及穴中外壤上有厀(膝)、手跡,厀(膝)、手各六所。」

可見,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已經出現了勘測手印的記錄,當時的辦案人員已經意識到了,手印是一項不可或缺的證據。再者,《宋史·元絳傳》還記載了一起欺詐案件:「豪子龍聿誘少年周整飲博,以技勝之,計此貲折取上腴田,立券。久而整母始知之,訟於縣……絳至,母又來訴,絳視卷,呼謂聿曰:『券年月居印上,是必得周母他牘尾印,而撰偽券續之耳。』聿孩謝,即日歸整田。」

整個案件的來龍去脈很清楚,大致意思是,有個叫龍聿的土豪與周整賭博,使陰招賭贏了,然後他便讓周整「折田抵債」,但周整不知道的是,上面的手印是他母親的。後來,周母將龍聿告上了官府,縣令元絳仔細觀察後發現,上面是先有的手印,後立的字據,這個所謂的「證據」是偽造的,於是龍聿不得不把田地還給周家。

此外,《牧庵集》上記載的一則冤假錯案,也值得細細探究。當時,一個老財主將一家17口都當作家奴使喚,唯一的憑證就是按上指紋的「字據」。然而,浙西廉訪副使潘澤卻找來了幾個十三歲左右的少年,讓他們也按下手印,與字據中的手印作對比。

結果發現,字據上的指紋與幾個少年所按指紋同樣大小,也就是說,這個字據上的「成年人」指紋是老財主以少年指紋冒充的,也就是偽造的。這兩件事說明了,即使古代沒有指紋識別技術,但古人還是能通過蛛絲馬跡發現問題所在的,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發生冤假錯案的可能性,這便是老祖宗的智慧。

相關焦點

  • 古代不具備指紋識別技術,為何犯人總是要按手印畫押?
    ——《周禮》 眾所周知,人的指紋是獨一無二的,不同人的指紋有著不同的形狀,大小粗細和生長走向都不一樣。根據專家的研究發現,不同的兩個人指紋重合的概率為150億分之一,如此小的概率幾乎可以說明人的指紋是能夠準確識別一個人的身份信息的,所以指紋在刑偵破案中都是查找嫌疑人的關鍵線索之一,基本上找到了對應指紋之人,也就確定了嫌疑犯。
  • 古代並沒有指紋對比技術,可還是要犯人籤字畫押,這是為何?
    其中,對於指紋的對比,可以說由來已久。我們在平常的古代影視劇裡面,都能見到審問犯人的時候,會讓他們最後進行一個流程,就是對於所闡述的情況進行籤字畫押,其中這個畫押就是按指紋的印記。而且似乎這個過程是很重要的,就像一些冤枉的犯人,即便是屈打成招也要將這個手印按上。可是,我們知道在古代是沒有指紋對比技術的,那為何還要進行這種操作呢?
  • 古代沒有指紋技術,為何還要犯人畫押,並非多此一舉而是古人智慧
    導言眾所周知,指紋具有「各不相同、終生不變」的特性。很早以前,人們就在紙上或木板上按手印來標誌身份。指紋已被廣泛用於入境檢查、搜查罪犯等領域。指紋是表皮上線狀排列的凸起和凹陷所形成的紋路,「一種膚紋」。
  • 破案用的指紋學及指紋技術應用之前世今生
    在21世紀的今天,指紋識別技術的應用已經是非常的普遍流行了,就像如今我們平常用到的手機指紋解鎖、上班考勤用指紋打卡方式、指紋門禁等等。有了指紋識別技術,大大的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是快捷、方便、靈活。指紋的探索到有系統的學說《指紋學》,歷經不同國家專家的漫長努力和艱辛付出,最終才形成最具人類智慧的勞動成果。
  • 古代沒有指紋識別設備,他們是如何識別指紋的?
    但是我們的指紋就不一樣,一般來說,一個人的指紋是不太可能發生變化的。一個人的指紋是在娘胎裡就形成的,直到14歲,這些指紋就完全定型,不再會發生改變。也就是說你如果未成年,指紋還是有可能發生變化的,不過這些變化也是非常細微的。
  • 指紋識別技術的發展前景及四大類型
    上世紀90年代,指紋識別技術就在國內興起,當時應用僅限於刑偵領域,它可以提高公安機關破案率,同時節省了很多成本。但指紋識別技術在刑偵中屬於「不知主體」的使用,「比對」需要通過大型機處理,價格和時間的成本都比較大。所以指紋識別常常只作為刑偵的輔助手段,應用不夠廣泛,市場份額極為有限。
  • 屏下指紋識別原理介紹_屏下指紋識別技術原理分析
    屏下指紋識別原理是什麼?屏下指紋識別技術原理介紹。指紋識別技術如今已經十分成熟,有著各種處理手段,還有光學識別和半導體識別等技術差別。而在手機端,備受關注的是屏下指紋識別,這種識別方式更加先進,技術要求更加嚴格,這裡簡單介紹其工作原理流程。
  • 指靜脈識別技術將取代指紋鎖
    :「沒問題,一會兒頒獎儀式結束後,我就可以接受你的採訪。」對於這個普通人最關心的問題,徐偉進行了簡單地解釋:「指靜脈識別技術簡單來說就是利用近紅外線穿透手指後所得的靜脈紋路影像來進行個人識別,是具有高精度、高速度的最尖端的生物識別技術。跟指紋識別類似,首次我們要採集一個你的指靜脈特徵值,儲存在主機裡,隨後每次只需要掃描你的手指得到靜脈紋路影像,與主機儲存的圖像特徵進行比對,就能識別個人身份信息。」
  • 各種生物識別技術智能鎖對比,為何指紋識別鎖普及率最高?
    ,在智能鎖領域除常見的指紋鎖,還出現了人臉識別鎖、瞳孔識別智能鎖、靜脈識別智能鎖等。   隨著生物識別技術不斷出現在商業領域,越來越多的生物識別技術設備或功能被人們所應用,在智能鎖領域除常見的指紋鎖,還出現了人臉識別鎖、瞳孔識別智能鎖、靜脈識別智能鎖等。然而各種生物識別技術又有那些特點呢?
  • 虹膜識別技術優勢明顯 比指紋、人臉識別更可靠
    打開APP 虹膜識別技術優勢明顯 比指紋、人臉識別更可靠 電子發燒友 發表於 2019-06-07 17:22:00   」張張嘴
  • 屏下指紋是什麼意思 屏下指紋識別技術有哪些
    屏下指紋識別對於全面屏的發展起助力作用,第一款真正量產的屏下指紋手機是來自vivo,到現在為止,各大廠商都推出了自家的屏下指紋手機,那麼屏下指紋識別技術有哪些?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吧! 以蘋果為代表的部分廠商選擇了3D識別技術,通過結構光構建人臉模型進行識別。但此類技術不可避免涉及到劉海屏問題。
  • 指紋人臉語音,生物識別技術大對比
    而第三種生物識別技術帶來的是人與行為之間的驗證環,還有另一個好處就是方便。 了解了生物技術後,還要摘掉影響最終用戶體驗的三點因素: 1)硬體產品質量是圖像輸入質量的關鍵因素 2)生物識別算法決定了生物識別驗證的結果,同時也是速度和性能的重要影響因素 3)實用性 生物識別技術都有各自優勢和限制,現階段指紋是應用最為廣泛和成熟的一種技術,也是生物識別應用的起點。
  • 指靜脈識別技術與指紋識別存包櫃的區別
    智能櫃的識別方式從初期電子存包櫃的六大識別系統(紅外條碼識別、密碼識別、人臉識別、指紋識別、刷卡識別、自設密碼識別)到現在的微信聯網掃碼識別等,不同的場合使用的識別方式也會有所不同,今天我們來細說一下指紋識別方式與指靜脈識別方式。
  • 指紋識別技術普及化 指靜脈識別技術「異軍突起」
    涉及身份識別的場景無處不在,比如公共運輸、酒店管理與入駐、網站帳號登 陸、行動支付、會員管理、學校和單位消費與管理、國防、公安、安防……當前主流的身份識別方案有會員卡、門禁卡、銀行卡、指紋識別、帳號登錄,這些識別方法的缺陷就是卡片多攜帶不便、掛失麻煩、指紋識別在某些情況下無法辨認且只能本地進行、帳號容易盜號等。
  • 新奇「指紋戒指」受新人追捧 - 現代快報
    真的是獨一無二  新奇 「指紋戒指」受新人追捧  結婚了,送什麼給愛人呢?是一克拉的「鴿子蛋」?還是鮮花、巧克力?昨天,記者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行的秋季婚展上看到,分別刻有情侶一方獨一無二指紋的「指紋戒指」現身,受到不少新人追捧。  記者在「指紋戒指」的展位前看到,這款婚戒的戒託內圈刻有指紋,紋理清晰。
  • 指紋識別技術很多都來自Precise Biometrics公司
    當前智慧型手機已幾乎成為每個人的標配,而指紋識別、人臉、虹膜等生物識別技術已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智慧型手機中,為智慧型手機安全保駕護航,尤其是指紋識別已然是必須。用戶雖然經常使用指紋識別,但或許並不是每個人都知道我們使用的指紋識別技術很多都來自一家叫做Precise Biometrics的公司。
  • 古代押送流放的女犯人,一個來回數千裡,為何官差們都爭相前往?
    文|武品文史流放是古代的一種刑罰,是降死一等的罪行,也就是僅次於砍頭死刑的一種大刑。而被判處流放的犯人,會被官差押送至千裡之外的苦寒之地去勞作。然而,就是這麼個苦差事,一些官差卻相互爭搶,尤其是押解女犯人的時候爭搶的更是激烈,這是為何?
  • 乾貨|屏下指紋識別技術分類、封裝及工藝流程匯總
    而生物識別公司FPC 也在瑞典發布了屏內指紋識別方案,該技術可以在智慧型手機顯示面板的任意位臵補貨與識別應用者的指紋。這種屏內指紋識別技術基於超聲波傳感器技術,可以穿透2cm 厚度的玻璃獲取指紋信息,支持OLED 和LCD 顯示屏。 什麼是指紋識別呢?
  • 生物識別技術四大種類介紹(人臉、指紋、虹膜、聲紋)
    +時代的到來,行動支付、共享出行、智慧安防、醫療等場景對身份驗證、保障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   2、指紋識別技術   指紋識別技術是利用傳感器、圖象處理、模式識別的技術來匹配指紋之間是否一致。指紋識別涵蓋圖像採集、特徵提取和匹配等環節。
  • 皇帝為何要將犯人「午時三刻」斬首?「午時三刻」是現在的幾點?
    「午時三刻」、「午門」有什麼特殊的地方,為何處死犯人還要這麼有講究?還有,「午時三刻」相當於現在的幾點,小編對這個時間表示沒感覺?首先,要知道這種說法多見於「小說」或「電視劇」中,與真實的情況未必相符,但仍可考究其說法的緣由。「午時三刻」相當於現在的幾點呢?按照現在的時間觀,午時,肯定就是中午十二點唄,午時三刻就是十二點半,所謂的「天氣最陽」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