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北區的小邱是區直部門的工作人員,
今天要到礐石街道協助森防工作。
擔心路途遙遠而遲到,
她六點就起床趕過來了。
每年清明,礐石街道都要迎來
大量的北區及本地掃墓市民。
今年,更要保護好礐石山體亮燈工程設備,
任務不可謂不艱巨。
礐石街道提早謀劃,全面布置,共設置32個入山檢查點,組織數百人隊伍上山定點巡查,並啟用「無人機」設備輔助巡查,同時做足防火滅火物資準備,切實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力保一方平安。
今天天氣晴朗,是個適宜掃墓踏青的日子,
對於不斷在山林間巡查的森防人員來說,
這也意味著驕陽當空、汗流浹背。
中午,河浦森防人員在分批簡單用餐後,
又馬不停蹄投入巡邏和秩序維護工作中。
河浦與鄰區存在大量交界,
水火無情,
除了要守好轄內的一畝三分地
還要密切關注相鄰區域的森防動態,
積極主動幫助撲滅火點避免釀成火災。
工作也是非常艱巨。
連日來,河浦街道全面動員、全域管控,築牢「四條防線」,增設臨時防火檢查哨卡,增加臨時護林員,切實做到卡點有人守、山頭有人看、林區有人巡。
而在山林眾多、人口密集的達濠街道,
工作人員清晨六點半就已全部到位,
街道工作人員小聰欣慰地告訴小編,
今天的情況要比往年好很多,
野外違規用火行為顯著減少,
更多人選擇無火掃墓。
達濠街道堅持「預防為主、打早打小打了」,強化宣教常震懾、強化安檢控火源、強化巡防消隱患、強化應急壯力量、強化監督壓責任,全面再宣傳、全域再防控,織好森防「安全網」,堅決打贏清明期間森林防火戰。
同樣是文明祭掃,
從廣澳街道小容發來的照片可以看到,
有許多人用敬獻鮮花代替焚燒冥紙。
我們可以欣慰地發現,
隨著環保理念和安全意識深入人心,
越來越多的市民選擇文明祭掃、綠色祭掃。
家裡前兩天剛剛召開了家庭會議。
老母親拍板決定:
從今年開始無火祭掃,過個文明清明節。
阿生表示,他一直在濠江生活工作,
這些年也看得多了,
越來越覺得無火掃墓很有必要。
阿生說:「燒紙本身就汙染環境,
而為了防止發生火災,
每年都要投入大量人力和資源,
而這些資源本來是可以發揮更大價值的。」
今年剛好六十歲的欽叔更是在朋友圈直言:
生時餵粥一碗,
勝過身後燒紙萬張!
他說,關鍵是家庭和睦、孝老愛親。
清明節除了上山掃墓、追思宗親,
也是密切家庭人倫的重要載體。
親戚朋友平時難得聚上幾回,
清明回家,除了要和叔伯兄弟家裡親戚
一起上山掃墓「淡有淡無」,
他和同學們還趁大家都從外地趕回來了,
準備在明天舉辦同學會。
「習俗依託於人的活動而存在,
長遠來看,
隨著社會的發展,
習俗也在不斷變化。」
阿芳說,固守一些不合時宜的
陋習實在是沒必要。
區應急管理局工作人員小林告訴小編,
如果任由大家上山焚燒紙錢的話,
是必然會發生火災的。
人走火未滅,
或者突然刮來一陣風,
火情就發生了。
尤其是近期天氣高溫乾燥,
枯葉枯枝一點就著,
野外用火實在太危險了,
所以必須從源頭卡住,
禁止攜帶火種和易燃易爆物進入林區,
最大程度避免出現火點。
及時制止野外違規用火行為,
一有火點立即撲滅。
「清明掃墓的人實在太多了,
不管野外用火的人說自己有多小心多注意,
從概率上講,總是會引發火情的,
所以關鍵是向陋習說不,文明祭掃,
才能確保不發生森林火災事故!」
共同保護濠江綠水青山!
來源:各街道,綜合網絡信息
最新熱文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