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科學家終於追蹤到了大腦中的雙語語言轉換方式

2020-12-05 玻璃小帥

在一次討論中從英語對話中解脫出來,然後用中文把它變成正式討論的問題,是一個兩步的過程,需要一定程度的認知努力。

直到現在,研究人員一直不知道完成哪一部分時,大腦需要做更多的工作:結束第一語言或從第二語言開始。一項新的研究揭示了當我們在語言之間進行切換時發生了什麼。

「多語種個體的一個顯著特徵是他們能夠在不同的語言之間快速準確地來回切換,」研究主要作者說。

這不僅限於英語和中文,甚至是口頭語言。從手語翻轉到口語單詞的人似乎也會無縫地將一條思想流混入另一條。

先前的研究表明,當我們從一種語言跳到另一種語言時,前扣帶回和前額皮層激活。

前扣帶皮層幫助我們集中注意力,而前額皮層是大腦的「思考」部分,他們通常與決策和其他執行功能聯繫在一起。

因此,當我們決定在兩種語言之間切換時,我們可能會涉及大腦中觀察我們周圍發生的事情的部分,並在切換之前評估結果,這也許並不奇怪。

事實證明,我們需要努力在一種語言上踩剎車,但不需要做太多事情來讓我們的手指和舌頭在第二語言上搖擺不定。

研究者說:「總的來說,這些結果表明,語言轉換的負擔在於脫離先前的語言,而不是接觸新的語言。」

學習雙語的神經學是一個重要的領域。在不同語言之間跳躍的大腦通常比那些不能跳躍的大腦略有認知優勢。經常說第二種語言甚至能幫助你從中風中恢復得更快。

當然,這些優點從小就有幫助。但是,即使是那些已經過了語言學習高峰期的人,學習如何用幾種不同的語言說話也能從中受益。

本文由玻璃小帥原創,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陳根:一個大腦,兩種語言,轉換並不費力
    文/陳根目前,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學習和運用多種語言的人數不斷增加,他們能夠精準地來回切換不同語言。這也促進了關於語言轉換的大腦機制研究。2017年就有一項研究發現,短期的雙語切換訓練可以調節雙語者的語言控制機制,並引起相應的行為、腦電和腦功能激活的改變。
  • 陳根:雙語切換過程中,大腦是如何工作的
    文/陳根目前,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學習和運用多種語言的人數不斷增加,他們能夠精準地來回切換不同語言。這也促進了關於語言轉換的大腦機制研究。2017年就有一項研究發現,短期的雙語切換訓練可以調節雙語者的語言控制機制,並引起相應的行為、腦電和腦功能激活的改變。
  • 神經科學家測量球迷大腦對比賽的反應
    但電視上仍然播放足球比賽,如果你觀看任何一場比賽,大腦將以你可能沒有意識到的方式處理它們。在11月25日發表在Cell Press細胞出版社旗下期刊Neuron(《神經元》)上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展示了觀看體育比賽時的驚訝感是如何改變大腦模式的。神經科學家了解這些變化很重要,因為它們有助於形成特別強烈的記憶。「當在世界各地走動時,我們傾向於把事件分割成不同的『塊』。」
  • 精通多門語言,對你的大腦有什麼好處?
    精通多門語言,可以在實質上改變你大腦的結構和工作方式:¿Hablas español? Parlez-vous français?你會說中文嗎?如果你能回答,「sí」, 「oui」或者「會」,或者看英文視頻無障礙,那麼說明你很可能精通,並可以使用多種語言。
  • 神經科學家測量球迷大腦對比賽的反應—論文—科學網
    但電視上仍然播放足球比賽,如果你觀看任何一場比賽,大腦將以你可能沒有意識到的方式處理它們。在11月25日發表在Cell Press細胞出版社旗下期刊Neuron(《神經元》)上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展示了觀看體育比賽時的驚訝感是如何改變大腦模式的。神經科學家了解這些變化很重要,因為它們有助於形成特別強烈的記憶。 「當在世界各地走動時,我們傾向於把事件分割成不同的『塊』。」
  • 新研究:學習第二語言會影響大腦結構,提高大腦效率
    該研究的首席研究員Christos Pliatsikas表示:「大腦中受雙語影響的區域涉及到我們習得和處理語言,以及我們控制每次使用什麼語言的區域。研究人員認為這些結構上的變化能夠使大腦更有效地處理這些高要求任務,因為如果你會說兩種語言的話,這些任務就會變得更繁重。」
  • 神經科學家測量球迷大腦對比賽的反應,試圖挖掘人類的深層天性
    也許在你觀看任何一場比賽時,大腦都在以你可能沒有意識到的方式處理它們。11月25日發表在Cell Press細胞出版社旗下期刊Neuron(《神經元》)上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展示了觀看體育比賽時的驚訝感是如何改變大腦模式的。
  • 基因解密,打開大腦中的神秘世界
    WHELAN等,《大腦》(BRAIN)雜誌,10.1093/BRAIN/AWX341用南加利福尼亞大學神經科學家Paul Thompson的話來說,世界上最大的大腦定位項目ENIGMA可以說是「在挫折中誕生」的。2009年,他和澳大利亞昆士蘭醫學研究院的遺傳學家Nicholas Martin正為大腦成像研究而煩惱。
  • 大腦的語言功能
    當你開始閱讀時,首先你會檢查一下詞彙,隨後通過確定語境和意義來對詞語進行解釋,這項複雜的過程由大腦很多區域來參與;檢測文字通常包括由視覺神經和其他神經束將來自眼部的信號運輸到大腦後面的視覺皮質中
  • 研究發現:與成人不同,兒童運用兩個大腦半球來理解語言
    喬治城大學醫學中心的神經科學家說,嬰幼兒的大腦具有某種超能力。根據對兩個大腦半球進行的掃描研究,他們發現左半腦中風的患者喪失了語言功能。但是對於非常年幼的兒童來說,任何一個腦半球的損傷都不太可能導致語言障礙。即使左半腦受到嚴重損傷,許多患者的語言仍然可以恢復。這些事實表明,語言在生命早期分布於兩個腦半球中。然而,傳統的掃描方法直到現在才揭示出這些現象的細節。
  • 如何打造雙語大腦,讓英語成為「第二母語」?
    非英語思維的語言學習過程,讓80、90後一代的英語學習變得艱難。整理了一大本常用短語、常用句型,每天摸黑早起,到操場讀英語,背單詞。到頭來卻發現自己掉進了啞巴英語的坑!幸運的是,我們現在有機會,讓孩子們告別這樣低效的學習方式。把學習英語的過程變成無形地輸入,並收穫英語思維、培養跨文化理解力,讓孩子擁有立足未來的核心競爭力!
  • 大腦學習和記憶度怎麼促進?聽這位認知神經科學家怎麼說
    多年來,「腦靶向教學法」的精髓,已經滲透到了教學的方方面面,比如,該校的課程設計總體原則是:以新融舊,將每個習得知識點都無縫整合到學生既有的知識網絡中。藉此,去提高學生理解、掌握和運用的水平,尊重大腦神經元「互相連接,一起激活」的規律。
  • 學習另一種語言會讓你變得更聰明嗎?結果出乎意料
    雙語模式是近些年來比較火的一種教育模式,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會說雙語顯然比只會說單一語言有職場交際方面的優勢。很多人都說學另一種語言能讓你更聰明,但是雙語模式到底對大腦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另一種則認為第二語言是一種幹擾,因為大量的證據表明,即便雙語者只使用一種語言,其大腦中兩種語言的系統也都是活躍的,這就可能出現一種語言系統幹擾另一種語言系統的情況。
  • 如何更快更好地掌握一門語言?人腦處理語言的機制給你啟發!
    語言是人類大腦的一種獨特功能。儘管動物之間也能通過特定的方式相互交流,如鳥類的鳴叫、蜜蜂的舞蹈等,但就其表達意義的豐富性和表達形式的複雜性而言,動物的「語言」與人類語言無法相提並論。
  • 神經學家闡釋語言學習的大腦作用機理—新聞—科學網
    學外語就像開車,熟能生巧
  • 神經科學家發現保持記憶與腦細胞DNA重新激活有關
    一個多世紀以前,動物學家理察·西蒙(Richard Semon)創造了「記憶痕跡(engram)」一詞,用以表示記憶在大腦中留下的物理痕跡。從那時起,神經科學家在尋找我們的大腦如何形成記憶的過程中取得了進步。他們已經了解到,特定的腦細胞會在我們形成記憶時激活,並在記憶時重新激活,從而增強了相關神經元之間的聯繫。
  • 如何鍛鍊我們的大腦:神經科學家提倡的 5 個技巧
    前期文章講的是關於愛因斯坦的生活往事,其中談到了他如何鍛鍊自己的大腦。我想這很重要,但對於很多人來說,尤其在生活中,往往忽視了這一行為。裡面說到,演奏樂器對大腦來說可能是一項很好的鍛鍊。它能提高人的認知能力、時間管理能力、注意力和創造力,因為它調動了大腦的每一個部分。默念三遍這幾種能力,並試著思考它們的含義,因為這幾種能力對你的人生改變來說,真的太重要了。神經科學家認為,人類的大腦在一生當中是可以改變的,而強化大腦、使大腦達到最佳狀態往往可以通過對大腦進行重複刺激來完成。就像肌肉變強壯需要鍛鍊一樣,你的大腦要繼續成長以及維持認知功能,那它就需要刺激和鍛鍊。
  • 大腦如何產生情緒和欲望?
    希望了解大腦編碼語言的神經科學家,一般研究的是大腦的細胞網絡是如何對感覺信息做出反應並產生行為的,比如運動或語言。但他們無法從細節上了解兩者之間的重要信息——能揭示動物情緒或欲望模式的大量神經元電活動,以及哪些活動能幫助調整動物的行為。即使就在幾年前,測量腦內部狀態背後的特定網絡的活動也是不可能的。一系列新技術的出現開始讓不可能成為可能。
  • 為何人類大腦如此高效?-虎嗅網
    計算機工程師和神經科學家都曾從計算機和人腦的對比分析中得到過啟示。這種對比最早可以追溯到現代計算機時代早期一本簡短卻影響深遠的書:《計算機與人類大腦》,它的作者,博學家約翰·馮·諾伊曼在20世紀40年代開創的計算機系統結構至今仍是大多數現代計算機的基礎。我們來看看數字上的比較。
  • 人類語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500萬年前
    人類大腦的語言路徑此前被認為是僅在人類語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500萬年前——比之前的估計早2000萬年。這一發現是2000年由英國、美國和德國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被稱為「弓形束」的大腦組織和一項人類語言路徑聯繫而得出的。「弓形束」是一束連接大腦中對處理語言很重要的區域的神經纖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