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Smart Innovation
有不少同學要幫導師寫基金申請書。今天我想聊一聊研究問題、研究目標、研究內容、擬解決的關鍵問題之間是什麼關係。因為到現在我仍然不清楚它們之間的區別,所以就想可能不少同學也不清楚。因此我打算在這裡給出一個嘗試性的回答。
在給出我的回答之前,我們先看看別人是怎麼說的。
先看由陳越、溫明章等6人合著的論文《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申請書中研究內容的遴選與撰寫》,為什麼選這篇呢?因為,一方面這些人都在基金委生命科學部中曾任或現任處長,他們聯名寫的文章對這個問題的觀點有一定的代表性。因為這些人都是天天看本子的人,決定哪些本子中,哪些人不中的人。另一方面,我看到的相關論文中,這篇是探討比較深入的。
陳越等人指出:
①「研究內容實質上是選題所隱含的科學問題」 p. 183;
②「申請人所選擇的這幾個科學問題便構成其申請項目的研究內容」 p. 183;
③「研究內容應回答擬解決的關鍵問題」p. 184;
④「擬解決的關鍵問題指的是擬解決的關鍵科學問題,而不是攻克的技術難題」p. 184;
⑤「科學假說的提出才能真正回答擬解決的關鍵問題」p. 184。
從上述命題①中我們可知,研究內容就是研究問題;
從②中進一步知道,研究內容是多個研究問題;
從③中進一步可知,用多個子研究問題去回答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從⑤中進一步可知,寫「擬解決的關鍵問題」時,用假說的形式比較好(一個子研究問題Q對應一個假說H,因為H就是對Q的嘗試性回答)。
作者還給出了一個例子:「上述申請書的『擬解決的關鍵問題』應是類似於如下的科學假說 : (1)某種毒素對血吸蟲的殺傷機制與其殺傷昆蟲的機制相似;(2)血吸蟲體內存在此毒素的特異性受體,其為昆蟲某個酶的同源物」p.184。
命題④是個提醒,在這裡不討論。
上面討論了研究問題、研究內容和擬解決的關鍵問題之間的關係。那麼研究目標呢?研究問題和研究目標有什麼關係?我們繼續看看別人是怎麼說的。
研究目標可以翻譯成 research goal,也可以翻譯成research objective。在這本書Research Methodology:From Philosophy of Science to Research Design中的第76頁,作者指出「Generally speaking, the goal of research means what should be-achieved at the end of research.」 接著又說:「Naturally, it seems easy and logically correct (anyway, formally correct) to formulate the goal of research in the short statement as follows. 『The goal of research is to solve the posed problem of research.』 」 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研究目標就是回答研究問題。而且是formally correct,沒毛病。但是為什麼要用研究問題,又要用研究目標呢?作者解釋說,一個研究者無法確定地說 「He/she has completely settled the problem and other investigators would definitely contribute nothing to it.」 也就是說,雖然研究問題是我們提出來的,但是我們的回答不一定對。什麼是意義上的對呢?就是我們已經一勞永逸地解決了這個研究問題,其他學者對這個問題沒有一點貢獻可做。當然,似乎任何學者都不敢這麼狂妄吧。所以「claiming that a researcher has completely explored a problem appears risky or even venturesome」。如果說我們的研究目標就是解決我們的研究問題,承擔的風險較大。
但是我又很喜歡簡單,不喜歡多用一個專業詞彙,所以不喜歡用研究目標。怎麼辦呢?我的策略就是:僅僅聲稱我們對某某研究問題給出了嘗試性的回答。「嘗試性」這個詞真棒,讓我一下子感覺到好心安。看到某些學者,還有不少大牛,說「我們證明了XXX」。我心裡都在想,你什麼也證明不了(經驗科學中的全稱命題),還是謙虛一點吧。當然形式科學(formal sciences,像是邏輯學、數學)除外。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論大牛Norman Blaikie的觀點是,兩者都可以用,但是研究問題必須用。他在這本書Designing Social Research The logic of anticipation中的第23頁說:「I consider it to be acceptable to simply present the research questions and not to state research objectives」。也就是說,可以只陳述研究問題,而不提研究目標。但是緊跟著上句話,他說「However, the reverse is not .」 什麼意思呢?反過來不行。什麼是反過來?只說研究目標而不說研究問題,這樣是不行的。
好了,到這裡我們對研究問題與研究目標的聯繫與區別可能有了一個基本的結論,那就是,研究目標是在某個程度上回答研究問題,不是100%,可能是70%,80%或者其它程度。
我對標題中提出的問題是怎麼理解的呢?如下圖:
圖1 問題樹
簡單地說,我的回答是:不管這些令人頭疼的詞語,只要把問題分解所得的這棵樹建立起來就行。也就是說要清楚地把握問題之間的關係,能夠看著圖回答以下問題:Q為什麼能分為Q1、Q2、Q3?Q1、Q2、Q3之間是什麼關係?
那麼畢竟還是要落實到文字上,怎麼辦?
研究問題、研究內容、研究目標、擬解決的關鍵問題都取自問題樹。
研究問題Q:以問句的方式陳述;
研究目標、研究內容:以陳述句的方式陳述;
擬解決的關鍵問題:既可以以問句方式陳述,也可以以陳述句方式陳述,還可以以假說的方式陳述(當然這要求你已經對這些關鍵問題有了回答)
例如,在這張圖中我們可以說,
研究總問題是Q(例如,為什麼人會生病?);
研究的目標是Q(例如,我們要探索人類生病的機理);
擬解決的關鍵問題是Q1、Q2、Q3;
針對於擬解決的關鍵問題是Q1,我們的研究內容包括:Q11、Q12。
當然在這張圖中我們還可以這樣說,
研究總問題是Q(以問句方式陳述);
研究的三個目標是Q1、Q2、Q3(以陳述句方式陳述);
擬解決的關鍵問題是Q11、Q21、Q31(這些是你認為困難的或關鍵的問題,此時可能不包括所有的子問題,僅僅挑選出關鍵的。但是圖片上的問題樹一定要呈現給別人看,那樣做是為了別人更容易地理解你要做的事情。只要他理解了,其它一切都是次要的);
針對於擬解決的關鍵問題是Q11,我們的研究內容包括:Q111、Q112、Q113。
結論:在上述問題樹的各種節點(Qs)上反覆說。
來源:Smart Innovation,版權歸原作者,僅用於學術分享,不代表本平臺觀點,若侵權,敬請告知刪除。
添加「陳老師」微信,
邀請進山西學術資源交流微信群。
請備註「學校-專業-職務」,
如:「山西大學-經管-教師\學生」。
此群不定期發送學術類免費視頻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