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寫作指南:研究問題、研究目標、研究內容、關鍵問題之間有什麼聯繫和區別?

2021-03-01 山西教師培養

轉載:Smart Innovation
作者:姜紅丙

有不少同學要幫導師寫基金申請書。今天我想聊一聊研究問題、研究目標、研究內容、擬解決的關鍵問題之間是什麼關係。因為到現在我仍然不清楚它們之間的區別,所以就想可能不少同學也不清楚。因此我打算在這裡給出一個嘗試性的回答。

在給出我的回答之前,我們先看看別人是怎麼說的。

先看由陳越、溫明章等6人合著的論文《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申請書中研究內容的遴選與撰寫》,為什麼選這篇呢?因為,一方面這些人都在基金委生命科學部中曾任或現任處長,他們聯名寫的文章對這個問題的觀點有一定的代表性。因為這些人都是天天看本子的人,決定哪些本子中,哪些人不中的人。另一方面,我看到的相關論文中,這篇是探討比較深入的。

陳越等人指出:

①「研究內容實質上是選題所隱含的科學問題」 p. 183;

②「申請人所選擇的這幾個科學問題便構成其申請項目的研究內容」 p. 183;

③「研究內容應回答擬解決的關鍵問題」p. 184;

④「擬解決的關鍵問題指的是擬解決的關鍵科學問題,而不是攻克的技術難題」p. 184;

⑤「科學假說的提出才能真正回答擬解決的關鍵問題」p. 184。

從上述命題①中我們可知,研究內容就是研究問題;

從②中進一步知道,研究內容是多個研究問題;

從③中進一步可知,用多個子研究問題去回答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從⑤中進一步可知,寫「擬解決的關鍵問題」時,用假說的形式比較好(一個子研究問題Q對應一個假說H,因為H就是對Q的嘗試性回答)。

作者還給出了一個例子:「上述申請書的『擬解決的關鍵問題』應是類似於如下的科學假說 : (1)某種毒素對血吸蟲的殺傷機制與其殺傷昆蟲的機制相似;(2)血吸蟲體內存在此毒素的特異性受體,其為昆蟲某個酶的同源物」p.184。

命題④是個提醒,在這裡不討論。

上面討論了研究問題、研究內容和擬解決的關鍵問題之間的關係。那麼研究目標呢?研究問題和研究目標有什麼關係?我們繼續看看別人是怎麼說的。

研究目標可以翻譯成 research goal,也可以翻譯成research objective。在這本書Research Methodology:From Philosophy of Science to Research Design中的第76頁,作者指出「Generally speaking, the goal of research means what should be-achieved at the end of research.」 接著又說:「Naturally, it seems easy and logically correct (anyway, formally correct) to formulate the goal of research in the short statement as follows. 『The goal of research is to solve the posed problem of research.』 」 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研究目標就是回答研究問題。而且是formally correct,沒毛病。但是為什麼要用研究問題,又要用研究目標呢?作者解釋說,一個研究者無法確定地說 「He/she has completely settled the problem and other investigators would definitely contribute nothing to it.」 也就是說,雖然研究問題是我們提出來的,但是我們的回答不一定對。什麼是意義上的對呢?就是我們已經一勞永逸地解決了這個研究問題,其他學者對這個問題沒有一點貢獻可做。當然,似乎任何學者都不敢這麼狂妄吧。所以「claiming that a researcher has completely explored a problem appears risky or even venturesome」。如果說我們的研究目標就是解決我們的研究問題,承擔的風險較大。

但是我又很喜歡簡單,不喜歡多用一個專業詞彙,所以不喜歡用研究目標。怎麼辦呢?我的策略就是:僅僅聲稱我們對某某研究問題給出了嘗試性的回答。「嘗試性」這個詞真棒,讓我一下子感覺到好心安。看到某些學者,還有不少大牛,說「我們證明了XXX」。我心裡都在想,你什麼也證明不了(經驗科學中的全稱命題),還是謙虛一點吧。當然形式科學(formal sciences,像是邏輯學、數學)除外。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論大牛Norman Blaikie的觀點是,兩者都可以用,但是研究問題必須用。他在這本書Designing Social Research The logic of anticipation中的第23頁說:「I consider it to be acceptable to simply present the research questions and not to state  research  objectives」。也就是說,可以只陳述研究問題,而不提研究目標。但是緊跟著上句話,他說「However,  the  reverse  is  not .」 什麼意思呢?反過來不行。什麼是反過來?只說研究目標而不說研究問題,這樣是不行的。

好了,到這裡我們對研究問題與研究目標的聯繫與區別可能有了一個基本的結論,那就是,研究目標是在某個程度上回答研究問題,不是100%,可能是70%80%或者其它程度。

我對標題中提出的問題是怎麼理解的呢?如下圖:

圖1  問題樹

簡單地說,我的回答是:不管這些令人頭疼的詞語,只要把問題分解所得的這棵樹建立起來就行。也就是說要清楚地把握問題之間的關係,能夠看著圖回答以下問題:Q為什麼能分為Q1、Q2、Q3?Q1、Q2、Q3之間是什麼關係?

那麼畢竟還是要落實到文字上,怎麼辦?

研究問題、研究內容、研究目標、擬解決的關鍵問題都取自問題樹。

研究問題Q:以問句的方式陳述;

研究目標、研究內容:以陳述句的方式陳述;

擬解決的關鍵問題:既可以以問句方式陳述,也可以以陳述句方式陳述,還可以以假說的方式陳述(當然這要求你已經對這些關鍵問題有了回答)

例如,在這張圖中我們可以說,

研究總問題是Q(例如,為什麼人會生病?);

研究的目標是Q(例如,我們要探索人類生病的機理);

擬解決的關鍵問題是Q1、Q2、Q3;

針對於擬解決的關鍵問題是Q1,我們的研究內容包括:Q11、Q12。

當然在這張圖中我們還可以這樣說,

研究總問題是Q(以問句方式陳述);

研究的三個目標是Q1、Q2、Q3(以陳述句方式陳述);

擬解決的關鍵問題是Q11、Q21、Q31(這些是你認為困難的或關鍵的問題,此時可能不包括所有的子問題,僅僅挑選出關鍵的。但是圖片上的問題樹一定要呈現給別人看,那樣做是為了別人更容易地理解你要做的事情。只要他理解了,其它一切都是次要的);

針對於擬解決的關鍵問題是Q11,我們的研究內容包括:Q111、Q112、Q113。

結論:在上述問題樹的各種節點(Qs)上反覆說。

來源:Smart Innovation,版權歸原作者,僅用於學術分享,不代表本平臺觀點,若侵權,敬請告知刪除。

添加「陳老師」微信,

邀請進山西學術資源交流微信群

請備註「學校-專業-職務」,

如:「山西大學-經管-教師\學生」。

此群不定期發送學術類免費視頻課程

相關焦點

  • 課題研究報告的正文內容格式
    一般來說,課題研究報告的基本結構形式並不局限於一種模式,正文部分也是可以根據內容和題材來靈活掌握的,只要能夠達到結構完整、層次分明、邏輯嚴密、條理清楚的要求,在寫作形式上是可以有所不同的。從大體上來說,課題研究報告正文部分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一、課題的提出。
  • 課題研究成果的寫作形式與題目的確定
    一項科學課題的研究工作,在經過查閱相關文獻、設計研究方案、實施研究、整理分析資料等步驟,按計劃完成研究任務後,通常需要撰寫、形成一份課題研究報告或論文。課題研究報告主要是用事實說明問題,它通過典型事例,寫出研究的全過程,反映科學規律,得出研究的結論。一般包括課題的提出、研究目標、研究對象、研究方法、研究步驟、研究措施、研究成效和分析、研究結論、參考文獻等。
  • 關於財政課題調研及其撰寫的若干問題
    我們對業務工作中的問題進行的研究主要是應用性的研究,對應用性調研和課題報告,總的要求是「鳳頭、豬肚、豹尾」。財政課題調研,一般也是按一定的程序進行。  1.確立主題。從事調查研究,寫財稅調研文章,首先要確立主題,即寫什麼,這是寫好文章的前提,也是寫好文章的關鍵。
  • 如何提出研究問題和研究假設
    在文獻看得差不多了,綜述的寫作也開始後,就應該想一下,怎樣著手我自已的研究工作。這時候首先要問自已,我的總的研究方向是什麼,也就是打算幹三、五年,甚至一輩子想要研究的東西。譬如拿我來說,從做博士論文開始就把方向定在研究近視眼,因為一是感到有社會需要,二是自已有興趣。直到七十歲退休,主要的研究工作都是在這個方面。確定了總的研究方向以後,便要考慮現在從那一點著手。
  • 課題研究如何選定課題
    從課題指南中選擇規劃課題要把握好兩點:一是一定要根據自己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來選擇;二是對課題進行分解和細化,使之更具體一些。例1:某地區有非常豐富的旅遊資源,與之相關的課程資源非常豐富,考慮到目前新課改的精神,根據《課題指南》上「課程資源開發研究」這一方向,就可以確定這樣一個課題:「旅遊文化與校本課程資源的開發與整合研究」(學校範圍進行研究)。
  • 如何提出研究問題和研究假設? 科學研究的方法(二)
    如何提出研究問題和研究假設?(1、2節請見本系列第一篇)在上節中(閱讀文獻與綜述的寫作),我講到對於剛進入研究領域的科學工作者,首先是需要進行閱讀文獻與寫作綜述。這就是要提出你當前要著手研究的問題是什麼?我主張是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研究方向要定得長遠,研究問題要定得具體。研究問題(Research Question)究竟是指什麼?a.  首先必須是你有興趣去研究的一個問題;b.  是具有挑戰性的吸引人的問題;c.
  • 超級實用的定性研究論文寫作指南!
    換句話說,當你在寫作一篇學術論文時,完全可以按照上述路徑架構自己的論文,然後在這個框架中,填充自己的具體研究內容就可以了。很多學者認為的「學術論文的八股文寫作方法」,其實就是這個道理。1.前言/背景介紹 描述研究所涉及的相關社會背景和清晰闡述具體研究問題。如研究在哪裡開展的,研究的社會背景和脈絡是什麼,以及本研究對該領域的實踐和政策等方面的有什麼重要意義。
  • 教師如何做課題研究
    二是要有不滿於現狀、勤於思考、追求變革的意識總之,選擇和確定研究課題是進行教育研究的第一步,並且是關鍵的一步,它不僅決定著研究者現在和今後的科研工作主攻方向、目標與內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規定了科學研究應採取的方法與途徑。能否確定一個有創見有意義的問題,對教育科學的發展也將起積極作用。
  • 社會研究和問題意識
    因此,對於何謂社會問題以及如何解決社會問題,本身也是一個需要研究的「問題」。03.  知識結構和問題從社會研究方法的角度看,選擇和確定研究課題的重要意義首先在於選題實際上決定了研究的方向或目標,即研究課題一旦確定之後,就要加以具體的規定,其中包括研究範圍、研究對象、研究內容等,從而決定整個研究的方向。
  • 核心期刊編輯告訴你論文寫作的常見問題有這些!
    另外,還有很多學者沒有相關的研究課題支撐,自由選擇研究內容,要麼與當前研究熱點相悖,要麼與國家資助政策、研究指南不符,這類稿件也大多了無新意,不存在研究價值。這種選題沒有新意的科技論文造成「雞肋文章」的大量湧現。雖然從文章中找不到作者的知識性錯誤,且作者為之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這類文章確實是沒有發表價值,發之無用,棄之可惜!
  • 核心期刊編輯告訴你,論文寫作的常見問題有這些!
    課程作業一般涵蓋本專業的基礎性知識和技能,是學生在後期的研究中經常要用到的知識、技術方法和手段,其目的是要求學生掌握專業技能,沒有多少研究價值,但很多學生在完成這種課程作業以後,就迫不及待地投稿,其結果往往是被拒稿。另外,還有很多學者沒有相關的研究課題支撐,自由選擇研究內容,要麼與當前研究熱點相悖,要麼與國家資助政策、研究指南不符,這類稿件也大多了無新意,不存在研究價值。
  • 課題研究的結題報告怎麼寫?
    在課題研究中,對研究成果的解釋是在整理分析研究資料的基礎上,進一步對整個研究過程和研究結果做出認真分析總結,通過結題報告的形式來完成的。雖然課題研究的結題報告形式有文獻研究、調查研究和實驗研究等多種,但寫作基本格式大同小異,一般包括標題、摘要、引言、正文、參考文獻等部分組成。
  • 選擇研究課題那些事兒
    一、什麼是研究課題呢?研究課題就是圍繞你所研究中心的問題。應該具備以下特徵: 清晰:提供足夠的細節,使讀者可以輕鬆理解其目的,而無需另外說明。 重點突出:研究範圍相對較窄,可以在寫作任務允許的空間內回答完全。
  • 摘要、引言與結論| 要求、區別與聯繫
    摘要、引言和結論在寫作上有一些超出具體問題的通用要求,另外,三者之間既有區別也有聯繫。
  • 一線教師課題申報:研究步驟怎樣寫
    在撰寫課題申報書時,其中有一項內容是:課題研究步驟。筆者瀏覽一線教師撰寫的研究步驟(亦稱「實施步驟」),發現有一些共性的問題。在這裡和教師交流一下,供批判。在教師眼中,所有課題的實施步驟都是大體相似,有現成的模板,套用即可。其實,這種理解是不全面的,為了克服研究步驟千人一面,形式主義的問題,我們需要重新認識一下什麼是研究步驟,研究步驟的價值以及研究步驟如何撰寫等基本問題。
  •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構建中的意識形態問題研究」課題進展匯報
    課題組將在轉換和完善研究思路的基礎上將課題研究定位在瞄準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上,發揮研究優勢,集中攻關突破。課題研究將針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構建過程中意識形態領域的矛盾和問題,著重突出理論研究、經驗研究、實踐研究和對策研究,提出有針對性、可行性和操作性的建議,凸顯研究的思想性、實效性和指導性,提高研究成果的應用意識、服務意識和轉化意識。
  • 論文寫作中的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社科學術圈,ID:shkxqua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科技論文的寫作與其他文體有很大的區別,相關部門針對科技論文的寫作制定了標準。1.論文寫作常見問題(1)摘要方面的問題摘要內容是獨立於正文而存在的,其主要作用是為讀者的閱讀和信息檢索提供方便。摘要寫作的好壞將直接決定論文能否被閱讀、引用和收錄。摘要中應包含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結果與結論四個要素,分別與正文中的前言、實驗部分、結果與討論和結論相對應。
  • 開題報告如何寫「研究背景與問題的提出」?
    只有當專家組認可「研究方案可行性論證報告」,即開題報告獲得通過,方可進入論文寫作、論文評審和論文答辯的階段。 所謂「開題」,就是要回答以下問題: 你研究什麼問題?(研究背景與問題的提出) 為什麼要研究這個問題?
  • 關於讀書、研究和論文……
    和前後章節,甚至和已學的知識融會貫通,接通知識間的聯繫。⑤質疑。進一步地讀出問題,提出質疑。讀書讀出問題,是科學研究的飛躍,科學哲學家波普就認為「科學研究起源於問 題」,「科學家提出問題比解答問題更有意義」。研究生 要有問題意識。論文寫作必壎樹立問題意識、問題中心。問題從哪裡來?首先從讀書中來,書讀多了才有問題。④ 創新。
  • 科技論文寫作能力不足常出現的問題
    在達晉編譯看來,一篇好的科技論文不僅要有好的選題、好的方法、好的實驗設計,得出理想的實驗結論,達到預期的研究目標;也要在寫作上做到層次清楚、條理清晰,各部分之間具有很強的邏輯聯繫,語言言簡意賅、科學嚴謹,符合科技論文的寫作規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