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你之所以被人看不起,是因為具有這種思維方式

2021-01-09 黃河入海流情感事

最近,知乎上的一個熱門話題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議和討論,貼主的問題是什麼叫屌絲思維,有網友在評論區的一條答案中得到了1.4萬的點讚,屌絲思維中的屌絲二字就已經給這種思維貼上了一個不能被看不起的標籤。

普通屌絲有這樣一句話:「他能掙到錢,是因為他運氣好」,「社會太腐敗了,太無助了」,「學歷有什麼用,你看馬雲」,「團隊裡的人怎麼那麼蠢,真的是豬隊友」。

這些話共同之處就是抱怨,是一種怨天尤人的語調,既看不起自己,又看不起別人,有屌絲思維的人總是簡單地把自己的歸因,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認為一切問題都是別人的問題。

「屌絲思維」總是外部歸因過多,很難識別自己

心理學上有個術語叫做歸因方式,它是指人們對一系列事物和現實情況的結果所作的主觀判斷和推測,歸因方式會影響日後行為和動機的強度。心理學上將歸因方式大致分為三種:

第一種是外部歸因,指將發生的事情歸結為外部的情景因素。第二種是內在歸因,即將所發生的事情作為一個人的內在因素,比如他自己的努力。

第三類是綜合歸因,即問題的產生是由內因和外因相互消化而形成的。

具有「屌絲」思維的人,總是把問題的起因歸結為外部環境,從不去想自己在這個問題上有什麼不妥之處。

這樣也會使他們不願反省自己,對自己的某些行為缺乏全面的認識。就連自己現在的屌絲想法也有了沉溺其中的道理。

有這樣想法的人,往往自我認知不夠清晰,也總把問題的出現片面地歸結為某種方式。她們不但對自己的認識不全面、不清楚,而且對某一事物的認識也不全面。

這是一種片面的、略微偏激的認識方式,怎麼能讓人看不起呢?

窮兇極惡的屌絲思想,從不改變自己

強者在不斷地改變自己,適應世界的變化,弱者在抱怨社會體制,抱怨社會使他無法生存。大多數情況下,有一顆屌絲的心的人也是個弱者。

通常,他們在處理問題時,需要其他人的參與。解決問題的獨特方法,使他們自己不能獨立,總是過分地依賴別人;

一旦別人幫不上忙,他就開始抱怨社會的不公,開始怨天尤人,他們總是依賴父母、朋友、各式各樣的人,但又總是不希望自己變強。

比如電視連續劇《都很好》中的蘇明安,他的媽媽在這個媽寶男結婚之前,所有的事情都由他來做,他從來沒有真正地獨立,也沒有真正地堅強。

母親在世時,他依靠母親的幫助,找到工作,結婚,買房子。母親不在的時候,他像個未長大成人的孩子一樣失去了所有的庇護。

在沒有人關心的情況下,他們總是心懷怨恨,怨天尤人,抱怨環境,對自己不公平。從未想過要靠自己解決生活中的困難和困境。

總怨天尤人,總過分抱怨自己的生活,這其實也是一種極端消極的態度,大多數人不願與整天怨天尤人的人為伍。

不要再去想屌絲的事情,努力改變自己

逃避痛苦和害怕麻煩是我們人性的本性和劣根,但並非所有人都會盡情放縱自己的本性和欲望。

在心理上有一種機制叫做自我保護機制,與生理免疫系統相似。根據這一保護機制,我們可以對認知和觀念進行一些扭曲,從而緩解內心的焦慮、不安等一系列負面情緒。

同樣地,這種思維方式也類似於心理學中自我保護機制的合理化,它們將失敗歸咎於外部環境,從而降低了自己所承受的心理成本,減緩了內心的焦慮和不安。

在短期內,他們的焦慮和不安情緒有所緩解,心理上也會好受一些。但從長遠來看,這並非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

這樣簡單粗暴的歸因方法,會使他們在日後的生活中陷入很大的困境。由於他們總是不願承認自己的錯誤,不願改變自己。

它實際上也是一種非常危險的思維方式,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會被自己的情緒所控制,不明是非,不知對錯,甚至有可能滋生一些極端的心理,做出一些極端的行為。

生活中有十之八九的不如意,除了病痛和死亡所帶來的痛苦,其它痛苦都是自己的價值觀所強加的,停止怨天尤人,做點實際的事情更有意義。

相關焦點

  • 心理學:你知道一個人擁有批判性思維的體驗嗎?這種思維你有嗎?
    學習心理學最大的好處之一在於,不僅能了解大腦運作的一般知識,還可以運用批判性思維來思考問題。批判性思維是一種基於充分的理性和客觀事實而進行理論評估與客觀評價的能力與意願,它不為感性和無事實根據的傳聞所左右。
  • 思維方式決定你能走多遠,厲害的人,大都有這五種本質的思維方式
    前言:這是關於真正厲害的人是如何煉成的, 一個人最重要是講究自我的尋找,思維方式的習慣訓練,在這個專欄裡重點告訴我們應該如何去塑造自己,以及自我應該需要儲備的技能和如何成為最好的自己,歡迎更多的人閱讀與訂閱,幫助你激活內在潛能,找到自己的領域價值高地。
  • 一個骨子裡看不起你的人,會當面對你做這三件事,遲早遠離
    我們生活在一個大環境裡,與人交往時總會在意他人對自己的看法,雖然許多人都能提出善意且有借鑑意義的建議,但生活中仍存在著那麼一部分人,他們表裡不一,表面上和顏悅色,可背地裡說三道四,言語間充斥著看不起人的輕蔑。面對這種「小人」,我們要學會分辨,正如心理學家所說:一個骨子裡看不起你的人,會當面對你做這三件事,你要遲早遠離他!
  • 微觀經濟學所培養的思維方式 ——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
    我不得不說,其實經濟學跟你想的不一樣。然後打住,因為再說下去就深了,需要一整篇文章的長度,於是借著這個機會,我想好好的談談經濟學究竟是怎麼回事。   學科中的思維角度   任何一門學科說深了都是思維方式,理工科簡單一點,都是追尋存在、正確和精確,問題擺在那裡,找到一個固定的答案。
  • 思維方式決定了你能走多遠,真正厲害的人往往具備這三種思維模式
    心理學上有很多書籍講述了思維方式對人的深度影響,好的思維方式是我們探索世界的開始,不僅會幫助我們打開自己,解放自己,更能讓我們養成良好思維習慣,成就自我。那些厲害的人,許多時候並不是贏在智商,智商只是人發展所需要的一樣東西,而好的思維模式才是影響人生發展的根本與走向。
  • 三個生活中常見的心理學效應,你有遇到過嗎?
    不管是他還是我們普通人,在工作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們有時候會進入一種思維停滯的狀態。問題無法解決,這時我們可以做其他事情,暫時轉移注意力。或許過段時間,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如同車到山前必有路的。心理學家認為,人的思維具有局限性,越是著急,緊張的時候,思考不過來。
  • 心理學測試:主動讓路或等別人給自己讓路,暴露一個人怎樣的性格
    心理學之問:你會給別人讓路嗎,讓路這個細節暴露了你的什麼心理大家好,我是實踐派心理學—平易。我的心理學信條是:只有真正能解決實際問題並經過實踐檢驗的,才是好的心理學!十五年前,那時我剛剛從事心理培訓工作不久,在一次培訓課某天晚上的分享總結會上,一位學員向大家提了一個問題:如果你正在走路,正巧迎面走過來一個人,你們會不會給對面的人讓路?
  • 反省心理學的四大意識流理論揭示了人腦的意識是如何思維的
    反省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人的意識流分為內吸流、內闖流、外吸流、外闖流這四種意識流,而我們大腦思維的過程(包括邏輯思維、聯想思維以及靈感、直覺、想像等各種思維的過程)就是這四個意識流的流動過程和相互轉化、相互切換的過程,在人清醒的狀態下,意識流總是象流水一樣不斷地進行的,也就是說四者的切換是不斷地進行著的,在人做夢時和清醒時一樣,也是四大意識流不停地轉化和切換著的。
  • 心理學:控制一個人其實很容易,學會這4種洗腦術,顯而易見
    其實真正可怕的不是身體被囚禁,而是心靈被囚禁,然後你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將被它們完全同化和控制。如果你真的到了這個地步,你的一切抵抗都將毫無意義,最終成為他們的傀儡和牟利工具。那麼是什麼神奇的力量使一個曾經被極度排斥和掙扎的人突然屈服,甚至成為組織的中堅力量?答案只有兩個字:洗腦。心理學角度分析,控制一個人其實很容易,學會這4種洗腦術,顯而易見。
  • 思維方式,是人與人最大的區別,成事者大都擅長多維度思考
    在形成價值觀的過程中,你會尋找其他具有類似思維的人。這意味著你們之間存在大量共同點,不會無休止地爭吵。當其他人說出你的想法時,你會有一種得到證明的感覺;這會讓你覺得自己無比正確,進而強化你的觀點,讓你感覺自己屬於這個群體。這是一種讓人愉快的感覺,你們可以一直在一起,互相證明,讓彼此產生正確和得到重視的感覺。
  • 「搖滾看不起流行,流行看不起說唱」,你在音樂鄙視鏈第幾層?
    《午夜兇鈴》的原著作者鈴木光司曾經講道,「如果你說花美,就會有人說『也有不美的花』。預想到會有這種抱怨,於是只好寫『既有美麗的花也有不美的花。這已經是廢話了。讓所有人都認同的文字稱不上表達。表達需要勇氣。」
  • 當你負債纍纍,連親戚都看不起時,牢記稻盛和夫的「變形蟲」思維
    正是因為想要遠離苦難和挫折,所以他逼著自己一步步進步,但是真正完成他精神蛻變的是「變形蟲」的思維模式。什麼是「變形蟲」思維呢?其實就是企業的建構和解構,通過擴大、拆解、融合,既減少冗員,提高員工主動性,又加強了彼此的聯繫,有效應對環境的變化。稻盛和夫剛成立公司時,就當著全公司的人說過公司的目標:成為西京原町第一的企業!然後要成為中京區第一的企業!
  • 心理學:巧用「同頻共振」原理,可以輕鬆撩到你的心上人
    同頻共振原理指的是那些具有同樣頻率的東西會共振,也會產生共鳴或走到一起。這是有物理效應所引申而來的,一物理系統在特定頻率下,往往會比其他頻率更大的振幅做振動!也被人們運用到個人的思想、意識等方面。同頻共振原理就好像心理學當中提到的「吸引力法則」又或者是群體的無形影響理論。在兩性關係的交往中,也存在著這樣一個「同頻共振」的關係。
  • 對話史丹福大學心理學終身教授津巴多:教育重在培養批判性思維
    津巴多是一位傳奇的教師,他改變了我們對於社會影響的思考方式。沒有一個學心理的人不知道津巴多的名字,他設計的斯坦福監獄實驗堪稱心理學史上最殘忍、最震撼的實驗之一,而他主編的普通心理學教材則被譽為「比小說還好看的教科書」,吸引著全世界無數學生邁入心理學的殿堂。
  • 心理學:你的思維其實只是大腦的產物,與意識毫無關係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什麼是意識? 意識就是指人的大腦對客觀物質世界的一種反應,包括感覺、感知、思維等各種心理過程的總和。
  • 張磊《價值》,我懂了,原來「嶄露頭角」的人都有兩個思維特質!
    張磊《價值》,我越讀越激動,原來賺錢之道,萬變不離其宗,我突然間懂了,原來「嶄露頭角」的人都有「兩個思維」特質!人只有經歷過一些事情,才能活得明白,就像我們小時候,往往認為賺錢是一件非常俗氣的事,所以賺錢不會是我們的人生理想和目標,我們要成為科學家,要成為藝術家,我們要為人類做貢獻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東西,但真正當我們邁入社會以後,會發現沒有錢真的是寸步難行,更讓人傷心的是,沒有錢很多人都會看不起你,就連回家過年別人都會把你數落一番,認為你不爭氣,此時,我們毫無尊嚴可言,更別談那些遠大的理想和目標了
  • 心理學發現:你意想不到,這六類人往往比其他人擁有更強烈第六感
    就像有時我們會忽然夢見很久不見的一個人,第二天我們就會遇見他,第六感是我們對現實認識方式,往往擁有第六感的人會比他人擁有更強的洞察力,也能偶爾預知未來。心理學曾發現,這六類人往往其他人擁有更為強烈的第六感:1、富有創造力的人,具有藝術天賦或者靈性的人富有創造力的人往往能一針見血指出事情真偽,他們的靈性通常能穿越強烈的邏輯思維頭腦,直達心靈的本質,這主要是他們的發散思維習慣,能夠更廣泛接觸到信息源。
  • 心理學:做一個有創意思維的女人,要避免這三種思維性格,了解下
    在生活與藝術中間不停地變化著創意思維獨特的角色,正是女人們不凡平庸的性格,希望在平凡的生活中,不斷用自己的創意為身邊的人帶來驚喜。心理學家們通過不斷地研究,從女人的身上發現了具有創意性的心理潛質。從心理學上去分析,女人的思維性格可以分為三個種類:立法性、執法型、司法審判型。
  • 「教練」的思維方式:教你三腦的正確打開方式
    你是問籃球教練還是健身教練?或是駕校教練?對不起,都不是,這裡的教練就是教練!   國際教練聯盟(International Coach Federation) 對教練的官方定義:「 專業教練作為一個長期夥伴,旨在幫助客戶成為生活和事業上的贏家。教練幫助他們提升個人表現,提高生活質量。教練經過專業的訓練,來聆聽,觀察,並按客戶個人需求而定製Coaching方式。
  • 【MBA思維】這7種思維方式,讓你的生活慢慢變好
    同一道題,尖子生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有的人憋了幾天也一點思路都沒有;到了工作中,有人因為承受不住壓力就辭職,有人卻能調整心態轉換方式,發揮自己的長處……知乎上有個話題,「哪些思維方式是你刻意訓練過的」,有超過1300萬人次瀏覽,24萬人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