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天文臺與貴州師範大學共建天文學科和「南仁東班」

2020-12-04 中國新聞網

圖為籤約儀式。 貴州師範大學供圖

中新網貴陽12月25日電 (記者 張偉)記者25日從貴州師範大學獲悉,國家天文臺與貴州師範大學日前在貴陽籤訂了共建貴州師範大學天文系和天文學科協議書。雙方將共建貴州師範大學天文系和「南仁東班」,為中國天文學發展輸送更多優秀的、高層次的天文專業人才。

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落戶貴州平塘後,貴州迅速掀起天文熱。2014年9月23日,中科院國家天文臺·貴州師範大學天文研究與教育中心落戶貴州師範大學,「人民科學家」「時代楷模」南仁東出席揭牌儀式,並對貴州師範大學的發展寄予了殷切希望。同時,依託貴州的大數據優勢,貴州射電天文數據處理重點實驗室也落戶貴州師範大學,有力推動天文學科建設和發展。

貴州師範大學校長肖遠平在貴州師範大學天文學科發展研討會暨天文系成立大會上說,貴州師範大學將積極籌措各方資源,全力將天文專業和學科建設成為學校、貴州省乃至中國特色專業和特色學科,成為貴州師範大學「雙一流」建設的重要支柱。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黨委書記趙剛表示,國家天文臺與貴州師範大學在前期共建研究中心、組建科研團隊、聯合申報課題、聯合培養學生的深度合作基礎上,此次共建天文系是學校著眼未來學科發展邁出的關鍵一步。他希望,大家積極利用共建舉措,實現共同進步,依託但不局限於「中國天眼」項目,走出一條有特色的發展之路。

圖為揭牌儀式。 貴州師範大學供圖

此次雙方共建的天文系隸屬於貴州師範大學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該學院此前設有物理天文系,具有「天體物理與天文數據信息處理」碩士點。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院長支啟軍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表示,「南仁東班」有望在2020年開班,將著力培養天文學精英人才,以期傳承和弘揚新時代科學精神。

2019年11月,貴州師範大學師生打造了中國首部「天眼」題材大型舞臺劇——《天眼之魂》以此致敬南仁東,展示南仁東的科學精神和人格魅力。(完)

相關焦點

  • 貴州師範大學「南仁東班」今天開班
    據了解,「南仁東班」是以我國射電天文之父南仁東先生名字命名的天文專業科研型人才培養基地,由貴州師範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共建劉建東是首屆「南仁東班」的學生,他說,自己從小就喜愛天文知識,這次有幸入選,給了他更好的機會和更高的學習平臺,他將通過自己的努力,為祖國天文學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
  • 國際永久編號第79694號小行星被命名為「南仁東星」
    Read in English 15日,中科院國家天文臺首次公布「南仁東星」國際命名公報,正式將國際永久編號第79694號小行星命名為「南仁東星」。記者從「時代楷模」天眼巨匠南仁東塑像落成暨「南仁東星」命名儀式在貴州省平塘縣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現場獲悉。南仁東是著名天文學家,被譽為「中國天眼」之父。他是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工程(簡稱FAST)、又稱「中國天眼」的發起者和奠基人。2017年9月,南仁東因病逝世。
  • 天文學哪家強,揭全國天文學科排名前五院校
    全系現有教師約30名,包括4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一批年富力強、成果卓 著的中青年學術骨幹和學術帶頭人。近年來,天文學系承擔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規劃項目等多項研究課題,科研成果顯著,獲多項國家級和 省部級科研獎勵。本系和國內外多個科研和教學機構建立了密切的合作與人員交流聯繫和合作。
  • 「讀懂」中國天眼海量數據,貴州這個重點實驗室厲害了!
    目前,實驗室共涉及緻密天體物理、脈衝星物理和射電天文學等領域自主開放課題17項;圍繞FAST射電觀測、緻密天體的關鍵科學問題,在國內外SCI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  貴州省射電天文數據處理重點實驗室負責人、貴州師範大學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院長支啟軍說,「中國天眼」捕捉到的海量原始數據本身不能立即告訴人們哪些是人類未知的天文現象,它需要對數據進行技術處理,使之成為科研工作者「看得懂」的數據,然後再根據這些海量天文觀測數據開展相關的科學處理研究。
  • 這場報告會帶你了解國家天文臺FAST...
    12月28日,貴州省2020年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集中宣講報告會在貴陽舉辦。貴州省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省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領導小組組長張美聖指出,全省科研工作者要深刻認識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的意義,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堅定創新自信;要準確把握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內涵,自覺恪守科學精神,維護科學道德;要緊緊圍繞全省科技事業發展方向,積極融入發展大局,在時代的坐標軸上找到自己的奮鬥方位,用科技創新引領更好助力貴州高質量發展。
  • 《中國天眼:南仁東傳》出版,再現「天眼」之父南仁東一生
    在新出版的長篇報告文學《中國天眼:南仁東傳》一書中,作者王宏甲這樣闡釋「中國天眼」主要發起者和奠基人南仁東等人的偉大胸懷:「像王選、南仁東這樣的人,他們所做的事業都不是為了他們自己。」《中國天眼:南仁東傳》由北京聯合出版社今年3月出版,作者是國家一級作家、著名學者王宏甲。
  • 全情詮釋「中國式科學家」 報告文學《中國天眼:南仁東傳》首發
    《中國天眼:南仁東傳》新書研討會現場 鍾欣 攝中新網北京4月19日電(記者 應妮)「這本書讓我們認識了一個真正的中國式科學家。」在18日的《中國天眼:南仁東傳》新書研討會上,中國作協副主席李敬澤如是評價這部報告文學。
  • 天文專業由冷轉熱:一流大學少不了天文學科—新聞—科學網
    專業和就業之間的匹配度如何? 認識自己的專業,識別自己的興趣,這是每位新生在大學裡必過的一關。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隨著一批批90後步入大學,高校專業「冷熱」之間的切換也在不斷上演。記者日前採訪獲悉,隨著我國加大對基礎科學研究的投入,大量天文學和空間科學項目獲批,對天文學人才的需求正變得旺盛。同時,國內高校正在推進「雙一流」建設,作為一門不可或缺的基礎科學,天文學在高校興起將成為一種趨勢。
  • "中國天眼"總工程師兼首席科學家南仁東逝世,享年72歲
    FAST射電望遠鏡工程總工程師兼首席科學家、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南仁東昨晚因病情惡化逝世,享年72歲。本文圖片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南仁東介紹南仁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FAST工程總工程師兼首席科學家。1994年始,主持完成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的選址、立項、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設計,主編科學目標,指導各項關鍵技術的研究及其模型試驗。2016年9月25日,舉世矚目的「大射電」竣工。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包信和訪問紫金山天文臺
    2018年1月14日下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包信和一行訪問紫金山天文臺,就雙方共建2.5米大視場光學望遠鏡進行協商討論,並對中國科大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科教融合工作進展情況進行了調研
  • 我在國家天文臺脈衝星搜索組,關於「中國天眼」和神秘的脈衝星,問...
    我在國家天文臺脈衝星搜索組
  • 中科院國家天文臺FAST射電望遠鏡數據中心落戶貴州
    新華社貴陽5月25日電(記者王麗、楊洪濤)中科院國家天文臺與貴州貴安新區24日籤訂《貴州射電天文臺及FAST數據處理中心建設協議》,標誌著中科院國家天文臺FAST射電望遠鏡數據中心正式落戶貴州。  記者從24日在貴州舉辦的「2017貴安國際數字經濟論壇」上了解到,FAST射電望遠鏡數據中心規劃佔地面積約60畝,總投資約1.6億元,主要建設貴州射電天文臺、FAST科學數學數據存儲與處理中心、FAST自主創新科技成果轉化綜合實驗平臺。  據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副臺長鄭曉年透露,在貴安新區建設FAST數據中心是國家天文臺今年的重要工作之一。
  • 南仁東事跡讀後感 南仁東現金事跡心得體會2篇
    南仁東事跡讀後感 南仁東現金事跡心得體會2篇  2017年9月15日,南仁東因病不幸逝世,享年72歲,他主持建設的FAST是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小編盤點了南仁東事跡心得體會2篇,歡迎網友們參考。
  • 我喜愛的好書,《中國天眼南仁東傳》
    點擊播放 GIF 0.3M內容簡介《中國天眼南仁東傳大家都認為,造這樣的超級大射電望遠鏡,一國難以實現,要多國聯手,於是決定成立國際大射電望遠鏡工作組,這個工作組由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中國、法國、德國、印度、荷蘭和俄羅斯的十國代表組成。南仁東沒有參加這次國際大會,他在北京。得知情況後,他向中國科學院提出,我們要抓住這個機會,爭取把「大射電望遠鏡」建到中國來。這可能嗎?
  • 中國天眼,仰觀宇宙 南仁東老師,永遠懷念您!
     2017年9月16日早上9點多鐘,突然在微博上看到了這樣一條消息:國家天文臺研究員,FAST首席科學家、總工程師,原北京天文臺副臺長南仁東因肺癌突然惡化南仁東老師趕緊往嘴裡塞了救心丸,連滾帶爬地回到埡口,全身都溼透了,汗水混著雨水,鞋子裂開一道五釐米長的口子。還有一次,他差點掉下懸崖,所幸被兩顆小樹擋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