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江「治黑」500天:239億猛藥去沉痾,這本大帳怎麼算?

2021-01-19 經濟觀察報

經濟觀察報 記者 董瑞強 空氣中聞不到刺鼻氣味,江邊視野開闊。

這是位於汕頭市潮陽區境內的練江入海口——海門灣橋閘國考斷面水質自動監測站,距汕頭市區有28公裡。

曾凡棠是長期研究練江水質問題的專家,他的身份是生態環境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水環境研究中心主任。12月3日上午,當記者在人群中詢問練江的水質時,他指著手機上顯示的海門灣水站最新一周水質曲線圖說:「目前主要汙染物數值(氨氮0.5毫克/升、總磷0.1毫克/升、化學需氧量30毫克/升),均已達到國家Ⅴ類水標準。這才是練江應有的模樣。」

練江幹流全長71公裡,流域面積1353平方公裡。其中,汕頭段就有15條重要一級支流。上世紀90年代,練江兩岸掀起了服裝加工製造業的熱潮,紡織、印染等上千家企業迅速崛起,但環境問題卻變的日益嚴峻。由於布局無序,基礎設施建設滯後,大量印染企業長期非法排汙,練江水質急劇惡化。

一位練江邊上的當地居民說,「練江治理前,我們能迴避多遠就迴避多遠,誰也不想靠近江水,太黑太臭了,到處都是垃圾。」

汕頭市政府有關負責人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練江汙染問題曾觸目驚心,令舉國震驚,而現在練江連同800多條支流硬是被整治的不黑不臭了,這放在一年半以前簡直是不敢想像。」

這位負責人是此番練江治汙攻堅戰的親歷者,作為汕頭市市長,他深知練江治理成敗意味著什麼。

他說:「此前不敢提出一個具體明確的治理目標期限,只能說是水質逐年改善,不敢明確哪一年能完成目標。」

解決練江治理黑臭水體的根子不在江裡,而在岸上,根本之策是源頭截汙、雨汙分流。重新鋪設管網工程量浩大,資金從哪裡來?這讓經濟特區汕頭頗感為難。

經濟觀察報記者獲悉,汕頭市決心很難下。儘管兩次督察狠批,但整改始終嚴重滯後。2018年6月首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回頭看」之後,當地政府才全力加大人財物投入。

練江整治需要儘快進行切割「手術」——切斷非法排汙口,全面鋪開源頭截汙工程。與之配套的一系列工程,諸如汙水處理廠、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也須加快推進。

短短18個月之後,這條被視為廣東省乃至全國汙染最重的河流,終於被當地政府和各方協力搶救了過來,在未來半年內即將完成一次異常艱難的大考。這500多天裡,練江整治背後究竟經歷了什麼?

重壓之下

2015年,廣東制定練江汙染整治實施方案,但此後中央環保督察進駐和兩年整改,都沒能讓地方真正重視練江問題,整治計劃基本落空。2018年前五個月,練江綜合汙染指數同比再上升8.8%。

曾凡棠介紹,練江流域人口密度是廣東省平均水平的6倍,但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卻嚴重滯後。2014年之前,練江流域生活汙水處理率僅16%,遠低於廣東省83.5%的平均水平。

而管網費用投資更是少得可憐。在督察現場,當中央環保督察組副組長翟青提出質疑時,地方財政部門官員啞口無言。翟青說,「修建汙水管網最重要的錢你們都不拿,你們錢都用在哪去了?」

督察組提出的問題一針見血。

不過,重壓之下敲醒了當地政府和群眾。汕頭市市長鄭劍戈對經濟觀察報說,中央環保督察的制度設計,給其帶來了思想上根本轉變,使練江整治從根本上扭轉了被動局面。「過去一年不敢想、不敢做、做不了的事情,卻在短短一年多時間內,取得了突破。」

督察組指明了練江治理的思路:一是市政主要領導到汙染最嚴重的練江邊駐點辦公,親身體驗群眾長期居住在臭水邊上的感受;二是請人大、政協代表到基層巡查調研,監督落實整改;三是設置曝光臺。在鄭劍戈看來,形不成這樣的制度,群眾發動不起來,政府再有錢也幹不成。

12月3日,監測人員在谷饒溪現場監測水質溶解氧數值為7.34毫克/升,在海門灣橋閘國考斷面監測該數值為9.78毫克/升,而此前上述兩地監測數據分別為是0.05毫克/升、0.37毫克/升(2014年歷史最低值)。

曾凡棠解釋稱,溶解氧是反映水生態的一項基本指標,水質好,溶解氧的數值就高。溶解氧數值在2以下,水質危險;5以上安全,基本上各魚種都可以生存。現在溶解氧已接近飽和。

企業「轉身」

練江一改往日黑臭的模樣,讓很多人始料未及。在他們看來,這是當地印染企業的一次「轉身」。

上世紀90年代以來,當地印染服裝行業開始蓬勃興起,至今已創造了不少高端內衣品牌。企業發展了,經濟增長了,但肆意排汙、垃圾到處堆埋,給環境造成了很大破壞。

據曾凡棠介紹,練江流域總共有400多萬人口,成千上萬家印染小工廠,都是勞動密集型,用工量很大,生活汙水直排。僅非法排汙口就查處上萬個。

記者在潮南區紡織印染環保綜合處理中心了解到,目前入駐通用廠房的75家企業已全部開始安裝設備,自建廠房的52家企業也已全部入園建設。2020年底所有企業投產。預計該園區總產值將達到200多億元。

如何處理好治汙、發展和穩定的關係是當地政府考慮比較多的。當地政府負責人表示,企業入園是倒逼其轉型升級,讓它們發展的更好,而不是讓其死掉。

他給經濟觀察報記者算了一筆帳:這些企業的產能、工藝和技術大多是幾十年前的,生產1噸布,大概需要100噸-130噸水,但入園後,我們要求其更新工藝、設備和技術,1噸布只需30噸水,產能翻了至少3倍,產值也將大幅提升。不過,一些企業一開始不想搬進來,說到底是成本問題。以前它們主要是靠偷排,靠汙染環境、犧牲環境,來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到市場上進行惡性競爭。

為此,汕頭市出臺了一系列獎補政策。比如,實施政府、銀行和企業三方合作,銀行不抽貸斷貸;組織各類銀行,現場給企業對接,儘快解決貸款問題。潮南區拿出2億元作為風險基金。

企業也有一本帳。一家入園企業負責人說,我們運用了新技術設備,預計產能比以前將擴大10%-20%,效益將會較大提升。

此外,購買新設備,汕頭市財政補貼30%。也就是說,企業購進1億元設備,將補貼3000萬元,現在封頂最多補5000萬元。「這樣的補貼力度是很大的。企業升級設備後,將極大提高市場競爭力。」當地政府負責人說。

讓企業入園還有另一重考慮,便於集中管理。汕頭市生態環境局局長周昭勇表示,「所有企業都集中在園區,誰還能再偷排?而且我們對企業排汙數據實時監控,汙水排進處理廠集中處理,也有相應補貼。這樣企業將從以前靠違法偷排降低成本的方式,轉換成靠提高技術、工藝來增強競爭力。企業的生命力會更加持久和高效。」

在周昭勇看來,在中央環保督察和地方嚴格監管雙重作用下,企業違法偷排的時代將一去不復返。

一家入園企業的負責人說,「用原來老的工藝,生產1噸布至少需要100噸水,產生了大量汙水。我們在入園前就開始謀劃新的生產工藝了,往新型設備、技術上去考量。」另一家入園企業負責人稱,預計今後生產成本將會降低20%左右。

兩本大帳

資金始終是練江整治的焦點。

據汕頭市政府官方數據,截至目前,汕頭市練江整治在建的主要重點項目總投資239億元,其中,10個汙水處理廠二期及配套管網項目總投資127億元,2個紡織印染環保綜合處理中心基礎設施項目總投資72億元,15條重要支流清淤、堤岸加固、綠化美化工程總投資33.9億元,海門灣橋閘重建工程總投資5.98億元。

此外,廣東省政府對汕頭市10個汙水處理二期配套管網項目給予建設資金80%支持。2018年以來,汕頭市本級財政已撥付兩潮(潮南區、潮陽區)練江流域綜合整治資金27.6億元。截至今年11月底,練江綜合整治累計完成投資210億元,其中去年6月16日以來新增投入就達近123億元。

不過,曾凡棠預計,要徹底治好練江,至少需要上千億元投入。

在環境歷史欠帳面前,這本經濟帳該怎麼算?當地政府負責人介紹,治理練江僅依靠兩潮財力,是天方夜譚。往年我們也是處於一種沒錢投、不敢投的狀況,兩潮財政加起來才40多億元,涉及300多萬人口,當時大家持懷疑態度。

周昭勇告訴經濟觀察報,現在我們購買第三方服務實現了常態化管理,兩潮一年管理費在1000萬元左右。練江水浮蓮長的很快,如果不捨得花這1000萬元,以後就有可能一年要花3000萬元來清理都清不完。花小錢來實現常態化管理,這個錢花的值。

相關焦點

  • 住房大一倍 收入翻一番(傾聽·算算脫貧帳)
    算帳是檢驗脫貧攻堅成效的好方法:既算收入帳、也算支出帳,既算眼前帳、也算長遠帳,既算貧困地區的大帳、也算家家戶戶的小帳。掰開了揉碎了一筆筆算仔細,哪條路啥經驗一件件理清楚,脫貧了的是怎麼脫的貧?脫貧以後該怎麼防返貧?本版今起推出「傾聽·算算脫貧帳」系列報導,同讀者一起翻開帳本,「數」說脫貧攻堅成果。
  • 人大代表吳惠芳:鄉村振興既要算經濟帳,還要算生態帳,更要算長遠帳
    永聯村工業起步早,傳統產業佔比大。近年來,永聯村通過努力不斷提高農民的生活富裕指數。「這是『強富美高』建設的落腳點,也是衡量農業農村基本現代化的最根本指標。」吳惠芳說。如今的永聯,已經實現了家家有房住、個個有工作,接下來要做的是補齊「社會文明程度高」這個短板,讓村民真正成為文明市民、合格公民。
  • 汙水處理費怎麼收,需要算大帳
    汙水處理費怎麼收,需要算大帳  中鐵上海工程局安裝人員在福州洋裡汙水廠二期居民和工商業用水單位的汙水處理費怎麼交?記者在南京、嘉興兩地調研,採訪汙水處理產業鏈上的各方參與者,探究其中的得與失。  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期間,成百上千件信訪問題線索集中處置。正是較真的時候,各地卻傳來「敷衍整改」「虛假應付」的聲音,其中水汙染問題尤為突出。有老百姓跑到環保局追問:「明明交了汙水處理費,為什麼身邊河流還那麼臭?汙水處理廠的出水有沒有達標?」
  • 居民自製環保酵素能治河道黑臭?專家:先搞清楚黑臭成因
    原標題:居民自製的「環保酵素」能包治河道黑臭?專家闢謠:先搞清楚黑臭成因!  近日,網上流傳一則消息,稱普通居民自己動手製作的「環保酵素」可治理一些水域的黑臭問題。這種「環保酵素」按照1份黑糖、3份廚餘垃圾、10份水的比例製作,經過3個月發酵,成為一種棕色液體,有柑橘般的刺鼻氣味。
  • 網友回答:我們算了一筆帳
    從4月1日起,通過支付寶可以預約辦理出入境證件,「全國通辦」,再也不用為了一本護照跑回老家了。對我們這種漂泊異鄉的人來,不僅不用回老家了,還不用排長隊了,特別棒,有沒有。有網友算了一筆帳:人均少排隊38天!10年間,支付寶給用戶節省的時間能夠全國用戶看完約5億部電影。如果按照每次出門排隊繳費交通成本10元計算,便民支付為人們節省了超過500億元。支付寶完全改變了我們的生活,讓網上辦事「一次也不跑」。
  • 廣東汙染最嚴重河流練江逐漸恢復「生命力」
    新華社廣州6月24日電  題:廣東汙染最嚴重河流練江逐漸恢復「生命力」  新華社記者徐金鵬、詹奕嘉、周穎  「水浮蓮遮江蔽河、遠望如同大草原」的情景消失不見,「河水黑似墨汁、河邊臭氣燻天」成為過去時……記者近日在流經廣東揭陽汕頭兩市、流域人口達
  • 廣東省環境保護廳關於練江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方案(2014~2020年)
    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練江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的決策部署,採取切實有效措施改善練江流域水環境質量,按期實現《南粵水更清行動計劃(2013~2020年)》確定的目標,促進粵東地區社會經濟科學發展,制定本方案。
  • 我們來算一筆帳,如果《流浪地球》票房50億,吳京能賺多少錢?
    一是這是真正意義上的國產硬核科幻片,二是片子迎合了鄉愁的情緒,尤其在中國春節,正是時候。除此之外,像製作精良,吳京這個大IP也是原因,也正因為如此,所以貓眼預估這部電影最終的票房將會過50億。於是有人就開始算帳了,說吳京雖然是0片酬參演,但投了6000萬,要是50億票房,他能夠賺多少錢?能不能分到5億?
  • 和平鎮4條練江重要支流完成整治,江面波光粼粼……
    點擊播放 GIF 0.3M和平鎮嚴格按照區委、區政府的工作部署,全力打好練江水質達標攻堅戰,目前,轄內4條練江重要支流基本完成整治,水質明顯改善。而流域內大小河湧加快清淤疏浚,全力以赴確保練江水質達到五類水標準,重現「蜿蜒如練」的美景。▲整治後的練北水已達到五類水標準。▲整治後的井仔灣已達到五類水標準並保持穩定。▲整治後的太和坑水質也明顯改善。和平鎮處於練江中下遊,岸堤較長,溝渠較多,該鎮壓實河長制,強力推進河庫「五清」專項行動,並持續查漏補缺,全面提升水質。
  • 港媒算了筆帳:先備500萬港元
    港媒算了筆帳:先備500萬港元(觀察者網訊)《大公報》7月4日報導,英國粗暴幹預香港事務,提出持有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的香港人及家屬的逗留當地期限,由半年大幅延長至五年,更宣稱最快六年可申請入籍,煽惑人心!大批「黃絲」竟如獲至寶,忽視了當地百物騰貴,生活艱難,一家四口每年基本生活開支最少要80多萬港元,住六年就要耗用近500萬港元。
  • 袁隆平為雜交水稻算三筆帳 將中國雜交水稻推廣到全世界
    在9月7日開幕的2017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黃島論壇上,作為主旨演講嘉賓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以「海洋科技與糧食安全」為題,現場算了三筆帳,為將中國雜交水稻推廣到全世界現身說法。  第一筆帳,是關於雜交水稻的產量優勢。
  • 保護東北虎的經濟帳怎麼算?值不值得?
    為了保護東北虎,我們國家付出了很多的人力物力,那保護東北虎的經濟帳怎麼算?到底值不值得。01保護東北虎付出的成本一是圈養的成本。前文提到,目前圈養的東北虎數量已經增長到1000多隻,而且這個數量還將不斷增長,我們來算算餵養一隻成年東北虎的成本。
  • 兒童鞋怎麼選?看看江博士健康鞋黑科技選鞋法
    因此,小編特地整理了一份江博士健康鞋的尺碼對照表,囊括剛開始學步的寶寶到十多歲的孩子,不知道怎麼給孩子選擇一雙合適的江博士健康鞋的話,不妨先來看看這份鞋碼對照表吧。為什麼要留這麼大的空間?因為孩子絕大多數時間都處於非靜止狀態,人類在運動或行走時足底會受到一股推力,致使足部向前傾斜和挪移。如果沒有這段空隙,孩子在運動或走路時腳趾將直接頻繁地與鞋頂摩擦,受到鞋子擠壓,極易發生大腳趾外翻。
  • 「五水共治」還富春江一片山青水碧
    洋浦江是富春江在春江街道範圍內的一條支流,曾經水汙染事件頻發,如今這裡江水清澈,兩岸風景優美,成為附近村民賞景散步、休閒運動的好地方。在春江街道工作人員章犇眼裡,這是近年來富陽區綜合治水工作的成果。  春江街道轄區內有重點河道14條,全長33.6公裡,流經造紙工業園區的各條渠匯總後經洋浦口流入富春江。
  • 先來算筆帳
    先來算筆帳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我們的樓頂,可以申請光伏發電嗎?」「自己發電投入大不大,划算嗎?」不少居民或企事業單位經常有這樣的疑問。對此,業內專家說,並不是所有居民都適合。想要個人發電,可以先算一筆帳。哪些地方適合個人發電?
  • 垃圾處理的帳該怎麼算?如何不成下個「限塑令」?
    問題一  垃圾處理的帳該怎麼算  對於此次提出垃圾計量收費,長期從事相關工作的北京市海澱區物業協會資源管理部主任曲屹松對記者說,國家發改委的文件沒有具體說明到底怎麼實施,只是提出這麼一個信息。「我認為是好事,會減少日常生活產生的垃圾量,垃圾計量收費肯定是從根本上解決垃圾量的問題」。
  • 華羅庚:我有一筆帳,天下人不會算
    他說過一句名言:我有一筆帳,天下人不會算。讓我們回憶下華羅庚這位數學天才的成長之路吧!愛迪生說過,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再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而華羅庚對數學痴迷和努力的程度正是驗證了這句顛簸不破的真理。華羅庚出生在一個貧苦家庭,父母依靠一個雜貨鋪來維持全家生計。
  • 一樣黃土地 收成大不同
    關鍵詞:農業降本增效  □本報記者 王兆鋒   本報通訊員 鄭兆雷   糧食大縣茌平,81萬畝冬小麥陸續打苞孕穗,綠油油地望不到邊。  在這裡,「糧食主產區」的概念生動而直觀。
  • 螞蟻IPO登陸在即,這筆3萬億的帳怎麼算?
    螞蟻集團本周開展上市前推介,兩家承銷商瑞信及摩根史坦利給予的估值分別為3800億至4610億美元(約2.96萬億港元至3.6萬億港元),以及3330億至4570億美元(約2.6萬億港元至3.56萬億港元),估值上沿比此前傳出的2800億美元高出至少30%。若暫取其中位數,這單IPO也將要接近3萬億元。這也意味著,這隻巨型螞蟻將佔據科創板的半壁江山。
  • 蛋白質摺疊項目算力達240億億次:超越全球500臺最強超算總和
    在此之前,Folding@home的日常算力只有10億億次左右,而隨著更多用戶投身其中,項目算力很快就突破了100億億次,相當於世界第一超級計算機IBM Summit的大約7倍,也是全球最強103臺超算的總和。根據最新統計,Folding@home項目現在的算力已經突破240億億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