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借BNO入籍英國?港媒算了筆帳:先備500萬港元

2021-01-10 新浪財經

來源:觀察者網

原標題:想借BNO入籍英國?港媒算了筆帳:先備500萬港元

(觀察者網訊)《大公報》7月4日報導,英國粗暴幹預香港事務,提出持有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的香港人及家屬的逗留當地期限,由半年大幅延長至五年,更宣稱最快六年可申請入籍,煽惑人心!大批「黃絲」竟如獲至寶,忽視了當地百物騰貴,生活艱難,一家四口每年基本生活開支最少要80多萬港元,住六年就要耗用近500萬港元。有曾居英的過來人搖頭慨嘆,在當地只能做低端勞工,捉襟見肘,最終悻然離開,回流香港。

英國首相詹森在香港時間本周三公布,將向300萬名有資格申請BNO的香港人提供入籍途徑;外相拉布補充稱,英國將修改入境規則,準許符合申請BNO的香港人,在英國居住及工作的期限由半年延長至五年,五年後可以申請定居,再居住12個月後可申請入籍。

不少年輕「黃絲」竟以為執到寶,卻不知移民當地只能淪為「二等公民」,加上英國大城市樣樣貴,民眾生活艱難,而BNO持有人及其子女抵英後,更不能即時享受公共醫療及義務教育等福利,使費百上加斤。《大公報》記者綜合當地網站、地產界人士和曾經居住英國的港人提供的資訊,簡略計算一家四口在當地的生活費,一年基本開支最少要80多萬港元,六年接近500萬港元。

子女學費醫療開支驚人

居住方面,英國大城市的樓價不比香港便宜,例如在倫敦,面積300多平方呎的住宅,樓價平均40萬至50萬英鎊,折合港幣400萬至500萬港元。倘若無能力買樓,根據英國生活網站,倫敦市中心外圍的出租住所,三房單位月租2103英鎊,即約兩萬港元,一年租金就要大約24萬港元。飲食方面,倫敦物價高昂,麥當勞巨無霸套餐售價約5英鎊,折合約48港元。有英國生活網站建議,三餐「自己煮」,英國超市的新鮮食品,一公斤白米約14港元,一公斤薯仔11港元。租略估算,一人每月開支200英鎊,一家四口的一年膳食費約9600英鎊,即是約9萬港元。

交通費方面,倫敦地鐵是主要交通工具之一,車費按區域計算車費,例如由一個區域往另一區域,每程2.4英鎊,折合約23港元,推算一家四口每日來回一次,每年交通費約7萬港元。

子女學費方面,由於六年居留期不能享用公共教育,入讀私立學校開支非常龐大,私立小學每學期學費平均6000英鎊,一年三個學期計,兩名孩子每年學費合共34萬元。

醫療服務方面,由於首六年沒有醫療福利,必須購買移民保健費用(Immigration Health Surcharge, IHS),未入籍前,每人一年625英鎊,折合約6200港元,四人家庭每年開支約2.5萬港元。以上開支,還未計算衣服及日用品等開支。要在英國住六年等入籍,便要耗近500萬元。

相關焦點

  • 先來算筆帳
    先來算筆帳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我們的樓頂,可以申請光伏發電嗎?」「自己發電投入大不大,划算嗎?」不少居民或企事業單位經常有這樣的疑問。對此,業內專家說,並不是所有居民都適合。想要個人發電,可以先算一筆帳。哪些地方適合個人發電?
  • 螞蟻IPO登陸在即,這筆3萬億的帳怎麼算?
    螞蟻集團本周開展上市前推介,兩家承銷商瑞信及摩根史坦利給予的估值分別為3800億至4610億美元(約2.96萬億港元至3.6萬億港元),以及3330億至4570億美元(約2.6萬億港元至3.56萬億港元),估值上沿比此前傳出的2800億美元高出至少30%。若暫取其中位數,這單IPO也將要接近3萬億元。這也意味著,這隻巨型螞蟻將佔據科創板的半壁江山。
  • 雷軍代言小米11,我們給他算了3筆經濟帳
    文/海哥 (公眾號:海哥商業觀察 ID:hgsygc)要說中國科技網際網路公司中,哪家公司老闆的形象、衣品、人品都比較好,那雷軍絕對算一個。過去幾年,我有幸近距離聽過雷軍幾場演講,他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勤奮、務實、親和,對小米那可是真愛,走哪兒都是滿滿的自信。在我心中,雷軍老早就是小米公司的代言人了。
  • 袁隆平為雜交水稻算三筆帳 將中國雜交水稻推廣到全世界
    在9月7日開幕的2017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黃島論壇上,作為主旨演講嘉賓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以「海洋科技與糧食安全」為題,現場算了三筆帳,為將中國雜交水稻推廣到全世界現身說法。  第一筆帳,是關於雜交水稻的產量優勢。
  • 住房大一倍 收入翻一番(傾聽·算算脫貧帳)
    算帳是檢驗脫貧攻堅成效的好方法:既算收入帳、也算支出帳,既算眼前帳、也算長遠帳,既算貧困地區的大帳、也算家家戶戶的小帳。掰開了揉碎了一筆筆算仔細,哪條路啥經驗一件件理清楚,脫貧了的是怎麼脫的貧?脫貧以後該怎麼防返貧?本版今起推出「傾聽·算算脫貧帳」系列報導,同讀者一起翻開帳本,「數」說脫貧攻堅成果。
  • 夢幻西遊:變身卡合成到底是賺是賠,數學鬼才幫你算這一筆帳
    夢幻西遊:變身卡合成到底是賺是賠,數學鬼才幫你算這一筆帳 大家好,我是你的小明。
  • 別急,我們來算筆帳.....
    僅用戶語音終端就需要3000至數萬美元不等,空間段費用也達每分鐘3~7美元。 為了維持住幾十顆衛星的運轉,銥星計劃不得不收取高昂費用。收費越高,用戶就越少,用戶越少,則收費越高,形成了惡性循環。 在雙重打擊下,銥星計劃的運營之路磕磕絆絆。 到了1999年4月,銥星用戶也不過才1萬,4個月後,上升到2萬,與貸款合同要求的用戶數還有很大距離。
  • 向同一個人借多筆錢,應該先還哪一筆?
    向同一個人借多筆錢,應該先還哪一筆?小張向王哥借了兩筆錢,現在兩筆借款均已到期,而他只有15萬元,那他應該先還哪筆錢呢?民法典為你解答!結合上述情況兩筆借款均已經到期且無擔保第二筆借款的利率高於第一筆借款債務負擔較重因此,在雙方沒有約定清償或者抵充順序的情況下應該優先履行第二筆到期的10萬元借款及利息
  • 算筆帳你就明白了
    今天我們來算筆帳你就明白了。首先按照我們早在初中便已經學習過的物理公式來看,已知體積求算質量的時候,還需要再有一個先決條件:密度,我們首先查詢一下各類汽油的密度。得知適用範圍最廣的92號汽油,密度為0.725克每毫升,質量更好一些的95號汽油則密度更大,為0.737克每毫升,98號自然是更加密度大,為0.753克每毫升。
  • 這些加起來我能借30萬
    昨天聽同事說她有個朋友買房湊首付,在好幾個平臺借了錢,她姐幫她算了下利息,高的超過20%,低的也有百分之十七八,真是有點心疼。但據她朋友說,也是沒別的辦法,因為公積金、房貸、親朋好友等,能借的都已經借到底了,只能生扛了。  今天就跟大家一起再捋捋借錢的一些平臺及利率吧,有需要借錢的,可以參考下,儘量選擇自己能借到的、利率相對低的平臺。
  • 向同一人借多筆錢,債務人應該先還哪一筆?
    向同一人借多筆錢,債務人應該先還哪一筆?兩筆借款均到期債務人只有15萬元那他應該先還哪筆錢呢現在你明白了嗎結合上述情況兩筆借款均已到期且均無擔保第二筆借款的利率比
  • 賞金100萬!港媒「神秘廣告」懸賞緝拿暴徒
    賞金100萬!港媒「神秘廣告」懸賞緝拿暴徒 2019-08-28 11: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香港多數泛民議員想留任,港媒:此舉功利主義考慮太明顯
    有港媒直言,泛民此舉功利主義考慮太明顯,內部分裂也會加劇,未來處境將更加困難。「攬炒(同歸於盡)派」過去一直要求反對派集體總辭,但反對派態度曖昧。據香港《東方日報》18日報導,反對派17日召開近3個小時的閉門會議商討延任事宜。召集人陳淑莊會後發表聲明,宣稱經過「詳細鋪陳」及多番商討後,結果是「大多數議員傾向留守議會戰線」。
  • 算筆帳!
    算筆帳:濟南某出租公司的哥張師傅給記者算了一筆帳:現在等待費一分鐘2毛錢,早晚高峰都得堵至少半小時。按照1小時計算, 原來12塊錢,現在近30塊錢 ,而且平峰期也會有等待費,一個活兒在3-6分鐘。這樣下來,僅僅等待費一項,計程車司機 每天就多收入20多塊錢。 也就是說,早高峰市民打車1小時,可能要多花8塊錢左右。「回空費影響也比較大。」
  • 人大代表吳惠芳:鄉村振興既要算經濟帳,還要算生態帳,更要算長遠帳
    對於「生態環境」與「發展經濟」之間辯證關係的理解,吳惠芳表示,抓發展、幹工作,既要算經濟帳,還要算生態帳,更要算綜合帳、長遠帳,這樣才能正確認識「綠水青山」的價值、「金山銀山」的目的,形成高質量發展的自覺行動。(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 一株水晶蘭索要天價1500萬港元
    1998年初,一名臺灣客曾出價500萬元想購買該株水晶蘭,但因價錢不合告吹,他相信,該株水晶蘭現已漲價至1500萬港元。(選稿 鐘山)
  • 入籍日本,4年交19個男友,富豪男友劈腿蔡卓妍後,她欠租11萬!
    據港媒今日(1月2日)報導,連詩雅入住的豪宅月租金4.5萬港元,與石恆聰分手後,她與媽媽便失去了依靠,無法再承擔巨額房租。如今連詩雅已經欠租3個月,總共13.5萬港元,折合人民幣11.2萬元。欠下巨額房租,連詩雅和媽媽也並未搬出,房東屢次催租,連詩雅也一拖再拖,房東如今想將豪宅變賣,而連詩雅與媽媽居然不讓買主看樓。對於連詩雅與母親拖欠房租的問題,房東表示將採取法律手段解決。
  • 渭河首算"汙染帳" 化學需氧量超標5毫克罰50萬
    渭河首算"汙染帳" 化學需氧量超標5毫克罰50萬   「第一個月考核,西安就超了5毫克,被"罰"了50萬。」在昨天舉行的全市環保工作會議上,市環保局局長羅亞民表示,在沿渭的4個城市中,西安雖然不是唯一被「罰」的城市,但卻是金額最高的城市。  水體改善項目今年將實施  「今年,要繼續在水環境的改善上下大力氣,有真動作。」
  • 英國疫情下,這個中國公司3億賣掉倫敦大樓,是賺是虧?
    剛剛,中國資本在英國製造了新年第一筆退出交易。 2016年7月11日,國銳斥資2778萬英鎊(約2.8億港元,2.4億人民幣)從房地產投資公司Picton手中收購了Boundary Ho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