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頸椎病需要做哪些檢查?得了頸椎病又需要哪些治療呢?
影像學檢查可以提供詳細信息,以指導診斷和治療。
X 線片是診斷頸椎病最早運用的影像學方法,應用比較成熟,在頸椎病的普查和初步診斷中具有重要意義。從頸部X射線正、側、斜位及屈伸功能位片可以了解頸椎退變情況:頸椎節段性失穩,鉤椎關節橫向增生,椎間隙的退變,頸椎反弓。頸部X射線還可排除導致頸部疼痛和僵硬的罕見且更嚴重的原因,例如炎症、腫瘤、結核,外傷、畸形等。
還有頸部CT平掃及三維成像技術能夠提供豐富的影像信息,在頸椎病診斷中具有很重要的應用價值。螺旋 CT 椎動脈成像能直接顯示橫突孔、鉤椎關節、軟組織與椎動脈的關係,能判斷椎動脈狹窄、狹窄程度、原因及畸形等。因此,CT掃描為頸椎病的影像診斷提供了一種更為理想的檢查方法。
以及頸椎核磁共振(MRI)檢查可獲得頸椎周圍骨關節及軟組織的形態學改變信息,可以幫助查明受壓脊髓和神經根的情況。同時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能顯示椎動脈受壓、移位、迂曲、梗阻、畸形或粥樣硬化等情況,為治療頸椎病也提供了解剖依據。
頸椎病的治療主要取決於患者的體徵和症狀的嚴重程度。治療的目的是減輕疼痛,幫助患者儘可能地保持日常活動,並防止對脊髓和神經造成永久性傷害。
輕度頸椎病可以通過生活方式和家庭療法來改善和治療。比如規律的運動習慣。即使由於頸部疼痛而不得不暫停某些會引起頸肩痛的運動,但還是要保持運動習慣,每天運動的人會加速頸肩痛的恢復速度。口服非處方止痛藥。布洛芬,對乙醯氨基酚等非處方止痛藥通常足以控制與頸椎病相關的疼痛。冷熱敷交替。在脖子上加熱或冰敷可以緩解頸部肌肉酸痛。柔軟的頸託。
頸託支架可以使得頸部肌肉休息。但要注意的是,只能是短時間內戴上頸託,不宜長時間佩戴,因為它最終會使得頸部肌肉的力量減弱。正確的睡姿。左側臥、右側臥、仰著睡,都是比較合適的睡姿,可以保護頸椎,緩解頸椎病。而且每晚睡覺時不要保持一個姿勢,要適當翻身,這樣才不會長期壓迫一側的神經。
如果非處方止痛藥不能夠有效地緩解疼痛,則需要找專科醫師開具處方藥。主要包括非甾體抗炎藥。需要抗炎止痛效果更加強效的NSAIDs類的藥物,比如塞來昔布,雙氯芬酸鈉才能夠有效緩解與頸椎病有關的疼痛和炎症。肌肉鬆弛劑。某些藥物,例如鹽酸乙哌立松可以幫助緩解頸部肌肉痙攣。
還有其它的保守治療方法,比如物理治療。物理治療師會教患者一些鍛鍊方法,以幫助伸展和增強頸部和肩膀部位的肌肉。同時會結合脈衝治療儀,紅外線治療儀等,具有鎮痛和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的作用,能夠取得較好效果。頸椎牽引。一些頸椎病患者會受益於牽引力,如果神經根受到擠壓,這可以幫助在脊柱內提供更多的空間,減輕神經根的受壓,從而有效地緩解症狀。手法治療。一般手法主要為滾、按、揉、拿法。操作部位在頸後、肩胛及肩背部。手法治療後能夠放鬆肌肉,松解粘連,解除或緩解椎動脈的受壓、痙攣,改善血液循環。一般能取得較好的療效。
如果保守治療失敗或神經系統症狀(例如,手臂或雙腿無力)進一步加重,則可能需要進行手術治療。手術治療可以解除脊髓、神經的壓迫,恢復其功能,穩定脊柱,避免損傷進一步加重。手術可能涉及:切除突出的椎間盤或者髓核,鉤椎關節切除,椎間孔擴大,椎間植骨融合,頸椎椎體次全切除,椎管擴大成形術等,手術方式的選擇有傳統的開放手術和新興的微創手術,有前路手術,後路手術以及前後路聯合手術。這些手術方式都有嚴格的適應症,需要骨科專科醫師根據具體的情況來決定。
唯醫骨科,每天更新骨科科普知識,讓您看到既貼心實用又放心靠譜兒的小知識。
如果您或家人朋友有骨科相關困擾,請把「唯醫骨科」推薦給他們,送上一份健康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