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戰山雨欲來 安全困境亟須破局

2020-12-03 人民網

原標題:網絡戰山雨欲來 安全困境亟須破局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11月21日報導,北約在環繞愛沙尼亞東部城市塔爾圖的一片白樺林中展開了一場網絡戰爭演習,這裡距離俄羅斯邊境僅50公裡。此次網絡戰演習有來自28個國家80個組織參與了行動,比北約以往所有的網絡戰演練規模大出兩倍以上。此次網絡戰演習是北約範圍內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一次,意圖也較為明晰,重點在於檢驗北約部隊的網絡作戰能力,以及對俄羅斯形成有效戰略威懾。毋庸置疑,網絡戰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戰爭形態,並且在現代化戰爭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這次網絡演習中管中窺豹,也足見西方國家正在不斷加強對網絡戰部隊的建設,全球範圍也日益聚焦這一新的戰爭形態。

  風起雲湧

  網絡戰浮出水面

  從1991年的海灣戰爭開始,網絡戰往往能夠先於武裝衝突進行,近些年來,網絡戰的運用更是日益頻繁。2007年4月,俄羅斯境內的黑客為了報復愛沙尼亞政府遷移塔林市中心的蘇聯紅軍戰士銅像,操縱了數以百萬計的「殭屍」計算機,向愛沙尼亞國內的通信網絡發起攻擊;2008年8月,在俄羅斯與喬治亞的衝突中,俄軍對喬治亞境內的網絡系統進行了大規模的攻擊,導致喬治亞政府機構無法正常運作;2010年8月,美國和以色列出於打擊伊朗核設施的目的,利用「震網」病毒對伊朗鈾濃縮工廠發動了攻擊,最終導致伊朗約1000臺離心機報廢。

  上文中提到的網絡戰案例已經充分顯示出網絡戰的明顯特徵。未來隨著網絡技術在軍事領域的更廣泛運用,各國在維護國家安全尤其是軍事安全方面將面臨更嚴峻的挑戰。

  網絡戰主要為了達到兩種目標,其一,竊取對方計算機系統中的機密信息;其二,摧毀或癱瘓對方的網絡系統。為實現這兩個目標,經常通過系統入侵、計算機病毒攻擊、拒絕服務攻擊、物理實體攻擊等方式充分利用系統漏洞以及程序後門來實施攻擊。

  在網絡戰部隊建設方面,美國先拔頭籌。2002年,美國總統小布希開始組建美國第一支網絡黑客部隊;2010年5月,美國網絡司令部正式啟動,標誌著美國網絡戰部隊正式組建完成;2014年9月,美國網絡戰司令部負責人羅傑斯表示美國的網絡戰部隊擁有6200名成員,並將在2016年之前具備完全作戰能力。除了美國之外,俄羅斯、韓國、日本以及歐洲國家都在加強對網絡戰部隊的建設,目前已經有超過46個國家組建了網絡戰部隊,都意圖在網絡戰爭中奪取「制網權」,取得先發優勢。由此可見,網絡戰問題必將成為當前以及未來國家軍事安全的核心因素,也將成為全球範圍網絡空間治理的一大難題。

  多方博弈

  網絡戰治理面臨困境

  網際網路的產生和發展給當今的國際治理機制帶來了嚴峻的挑戰,而網絡戰的出現更使現行的國際衝突治理機制陷入困境,具體表現為無政府狀態下產生的安全困境、認知分歧,以及現實世界的信任缺失轉移至網絡空間。

  安全困境及認知分歧阻礙治理。在國際無政府狀態下,一個國家增強自身安全的行為會削弱其他國家的安全感。在網絡戰領域更是如此,由於在網絡空間溯源困難,因此攻擊成本較低,各國為了保證自身的安全都在不斷加強自身網絡戰部隊的建設,而這一做法必然帶來連鎖效應,引發網絡空間的「安全困境」。

  除此之外,現行國際法中對於網絡戰的認定存在空白區。現實中,治理衝突的國際法準則是武裝衝突法。然而,武裝衝突法的約束主體是國家,對於個人和國際組織缺乏約束力,更為困難的是在網絡戰爭中,很難有效區分軍事與非軍事目標。與此同時,各國對網絡戰的理解存在分歧。目前,美、英、日、法和歐盟等國對「網絡安全」、「網絡戰爭」等的定義依然存在明顯差別,這一系列的認知分歧都成為對「網絡戰」進行有效治理的障礙。

  信任缺失引發合作困境。由於網絡空間的特殊性,在國際無政府狀態下,對於網絡戰的治理也面臨信任缺失的矛盾。主要表現在網絡發達國家和新興網絡大國之間的矛盾。陣營一是以美國為首的網絡發達國家集團。美國通過倫敦舉辦的「國際網絡會議」、布達佩斯舉辦的「網絡空間國際會議」等平臺不斷提出網絡安全的新理念,英國、日本、韓國及歐洲發達國家積極配合。陣營二則是以中國、俄羅斯等新興國家為代表的網絡發展中國家。在2011年6月倫敦「第二屆全球網絡安全峰會」之後,俄羅斯聯合獨立國協國家、中國、阿拉伯國家和非洲國家等,推出不同於歐美版本的《聯合國確保國際信息安全公約》草案,呼籲改革國際網際網路治理機制。兩大陣營之間多年來由於信任缺失,只在打擊網絡犯罪等低政治層面取得了一些共識,然而在關於限制網絡戰等核心問題上,卻很難形成一致意見。

  雙軌並行

  網絡戰治理亟須破局

  網絡空間變為第五戰爭空間對於國際社會來說,面臨最為嚴重的問題是如何規範第五戰爭空間發生的戰爭和衝突。與此同時,網絡戰爭也可以迴避傳統戰爭法的束縛,傳統戰爭規範缺乏對新型戰爭形態的有效約束力。

  一方面,雖然網絡空間放大了非國家行為體的力量,但是畢竟個人和非政府組織的力量還是有限的。因此,對於網絡戰治理的關鍵因素還取決於國家行為體。

  綜合來看,國家在網絡空間衝突治理中依然發揮著決定性作用。此外,國際社會一直在倡導創立治理網絡戰爭的國際機制,其目的在於國家間通過適應並執行達成的網絡機制,逐漸形成網絡空間秩序,進而培育出一種有效的治理模式。

  另一方面,由於網絡空間治理超越了國家的層面,因此不能僅僅依託政府的力量,而需要整體性的設計。美國等發達國家在網絡戰以及網絡防禦中最值得借鑑的經驗,就是充分整合民間資源,實現官方與民間的有效互動。對網絡戰的治理需要實現理論上的突破,擺脫傳統思維的束縛,將國家的力量和社會的力量整合起來,才能實現對網絡空間戰爭和衝突的有效治理。(黃日涵 作者單位:華僑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

相關焦點

  • 安富利:物聯網安全的困境與破局之道
    儘管這樣重大的網絡安全事件並不是每天都在上演,但它們卻給全行業一再敲響了警鐘,讓有意採用物聯網技術的企業謹慎評估從一開始就構建安全體系的重要性。儘管物聯網安全事件日益增多,但很多企業還是沒有意識到物聯網安全的重要性,仍顧慮在IoT網絡中構建安全體系的短期成本投入,並選擇將其忽略,根本沒有充分考慮長期的潛在回報。
  • 破局政企客戶網絡安全困境,安全雲服務大有乾坤
    一、不可持續的網絡安全建設困境大部分國內企事業單位的網絡安全的現狀是不容樂觀的,這一點從這幾年相關部門組織的全國性實戰攻防演練行動可以看出來。對於網絡空間安全來說,未來發展路線是類似的:大部分企事業單位的網絡空間安全治理職能主要由專業組織承擔,那些擁有強大的專業安全隊伍的第一類單位除外。預算不多的情況下靠僱傭幾名不入流的江湖角色來對抗潛在的武林高手並不現實。而這個「專業組織」會是誰呢?基於網絡空間的特殊性,這個「專業組織」應是社會化的提供安全服務的組織,比如專業安全服務提供商。
  • 華為宋端智:破局政企客戶網絡安全困境,安全雲服務大有乾坤
    且不說管理、制度、流程、員工意識等非技術方面的因素對客戶安全建設效果的影響,僅就技術、產品、服務等相對可控的因素而言,大部分客戶在非常有限的預算下,如何才能「徹底地解決安全問題」呢?  一、不可持續的網絡安全建設困境  大部分國內企事業單位的網絡安全的現狀是不容樂觀的,這一點從這幾年相關部門組織的全國性實戰攻防演練行動可以看出來。
  • 人有三衰六旺,沒有人一直順風順水,面對困境我們如何破局?
    人有三衰六旺,沒有人一直順風順水,面對困境我們如何破局?至於我們個人普通人身上,在此期間也經歷的著不同的困境。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筆者作為旁觀者想為困境之人破局。「龍遊淺水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人生沒有一輩子的順風順水,陷入人生困境之時,我們該怎麼破局?如何自救?易經告訴我們,九五飛龍在天是破局之時。那麼這個機會我們怎麼得到呢?
  • 黑客、網絡攻防戰……"第五空間"安全如何來保?
    如以傳統的社會管理經驗及思維方式來認識和管理網絡空間,將有可能被資訊時代拋棄。進入21世紀,全球迎來了新一輪信息技術革命,以網際網路為核心的信息通信技術及其應用和服務正在發生質變。人類社會的信息化、網絡化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信息網絡成了整個國家和社會的「中樞神經」。然而網絡化趨勢卻帶來了兩對矛盾:一是攻擊技術永遠領先於防禦技術。
  • 中國9成工控系統在裸奔,工業網際網路安全如何破局?
    隨著新基建逐步深入,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工業生產進一步深度融合,工業控制系統作為工業領域「神經中樞」,呈現互聯互通趨勢,在享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成果的同時,傳統工業控制系統的安全性問題愈發突出,工業網際網路也成為黑客攻擊和網絡戰的重要目標。
  • 直擊ISC 2019網際網路安全大會:周鴻禕談網絡戰時代應對之策
    ,今年ISC大會以「應對網絡戰,共建大安全,同築大生態」為主題。ISC大會主席、360集團董事長兼CEO周鴻禕在《網絡戰時代的挑戰與應對》的主題演講中從「作戰視角」來看待網絡安全問題,他聲稱,網絡戰正發生,此時,關鍵基礎設施成為「戰場」。
  • 中國男子三大球需要破局
    在三大球遭遇發展困境之時,確實需要一定的舉措來破局。 眼前的實際問題,是國奧男足還有一場小組賽要打,對手又是伊朗隊。之前中國男籃、中國男排都是在與伊朗隊的競爭中落敗,國奧男足小組賽兩連敗提前出局後,球隊與球員的士氣恐怕已經低落到了極點。在這種情況下,球隊如何去戰伊朗隊?防止潰敗!這或許是國奧男足走完最後一程之前必須要謹慎對待的問題。
  • 安全困境VS螺旋模型的解釋維度:無政府狀態、攻防平衡、人工智慧、聯盟困境
    他將安全困境定義為防禦性的、非本意的和非所欲的行為結果。羅伯特·基維斯具體內容如下:(1)安全困境起源於國際體系結構。(2)國家對其他國家現在和未來意圖的不確定性和恐懼。(3)它是由防禦性行動引發的,因而是非故意的。(4)它傾向於產生無意的和自我挫敗的結果,降低了自身的安全。
  • 肖戰沒倒下!大導演力挺肖戰,拒絕網絡暴力,還網絡一片綠色天空
    這不最近有一位知名導演也發聲支援肖戰,這位導演就是劉喜龍導演,可能有得人不知道他是誰,但是他導演的節目應該有很多人看過,比如《都市嘉年華》《星光璀璨.頒獎盛典》《金尚獎明星頒獎盛典》《亞洲時尚人物大典》等等都是他導的。後來劉喜龍導演還說道:呼籲傳遞正能量,拒絕網絡暴力,淨化網絡空間,還給網絡一片綠色寧靜的天空。
  • 如何走出工業網際網路安全困境 啟明星辰集團提出解決之道
    日前,2018年工業信息安全大會在京召開,啟明星辰集團工業網際網路安全事業部技術總監孟雅輝女士應邀出席並發表「工業網際網路時代的安全最佳實踐」主題演講,從工業雲平臺、工業物聯網、工控網、網際網路、企業辦公內網五個維度出發分析工業網際網路安全困境,從工業網際網路安全態勢感知、安全通道、安全能力三個方面提出了基於雲架構和智能工廠五層架構的安全解決之道
  • 港媒:中美擺脫「安全困境」仍需加強互信
    參考消息網11月12日報導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1月10日刊文稱,儘管貿易戰正在展開,美國國務卿邁克·蓬佩奧,美國國防部長詹姆斯·馬蒂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以及中國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魏鳳和最近舉行了會晤。
  • 漳州首創「春蕾安全員」機制 保護困境兒童安全
    首創『春蕾安全員』機制,打造困境兒童安全保護的『漳州模式』」新聞發布會東南網漳州11月18日訊(本網記者 陳惠華 文/圖)11月17日上午,漳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在漳州市人民檢察院召開「首創『春蕾安全員』機制,打造困境兒童安全保護的『漳州模式
  • 周鴻禕:用「馬奇諾防線」應對網絡戰是徒勞無功
    5月15日,360公司董事長兼CEO周鴻禕在參加「2019中國石油石化企業信息技術交流大會」時表示,隨著工業信息化程度不斷提高以及智能設備的廣泛應用,網絡安全已經從殺毒時代進入到網絡戰時代,用建立「馬奇諾防線」的方式來應對網絡戰是徒勞無功的
  • 中美關係陷入囚徒困境,一旦積怨開始,就沒完沒了了
    無可爭議的是,中美關係陷入了囚徒困境。為何會這樣子呢?水哥此前專門寫了一篇文章:《為什麼中美合作會那麼難》,此時此刻,重發於此,以饗諸位。山雨已來,大勢難擋。「合作」語出《國語·晉語三》:「殺之利。逐之,恐構諸侯;以歸,則國家多慝;復之,則君臣合作,恐為君憂。不若殺之。」按照字面的理解,指共同創作;共同從事;二人或多人一起工作以達到共同目的;聯合作戰或操作。
  • 再讀《躍遷》:掌握這3個技巧,你也可以實現人生的破局
    人生就是一個局,我們每個人都在自己的世界裡忙碌,要想實現人生的破局,需要來一次徹底的開維認知。在生活中,常常有人問:「為什麼我那麼努力,而能力還是原地踏步?」有時,明明看過很多書,可在遇到問題時,腦子還是一團漿糊,在愁悵中感到焦慮。
  • 國聯易安:規避數位化轉型中的網絡安全困境
    網絡安全是政府、企事業單位數位化轉型的較大障礙之一。隨著雲計算、移動網際網路、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的持續演進,網絡安全形勢變得尤為複雜嚴峻。網絡安全問題層出不窮,給單位帶來風險威脅級別升高,挑戰前所未有。
  • 工業網際網路安全運營分論壇開啟,360解構工業網際網路安全的破局
    在11月5日360政企安全集團主辦的工業網際網路安全運營分論壇上,來自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中國信通院安全研究所、中國石油東方公司、中國石化共享服務有限公司、江蘇易安聯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以及360政企安全集團等政企機構各界的專家學者匯聚一堂,圍繞工業網際網路安全發展現狀及政策、工業網際網路安全運營體系、石油石化行業的安全實踐、零信任如何解決工業網際網路安全等議題展開思想博弈,揭秘了數字孿生時代下,工業網際網路安全的破局之道
  • 首創「春蕾安全員」機制打造困境兒童安全保護的「漳州模式」
    2016年來,漳州市檢察院、市婦聯針對留守兒童等監護缺失的未成年人易成為被侵害對象,且難以得到及時救濟的司法「痛點」,在全國首創「春蕾安全員」機制,通過「三個創新、三個轉變」,推動侵害未成年人權益事件從被動受案模式為主動預防、主動發現、主動維權,為困境兒童提供觸手可及的安全保護,實現預防保護在一線、優化治理在一線、共建共治在一線,探索出一條對困境兒童安全保護的
  • 觀察|高新科技運用於軍事領域:先行者優勢與安全困境
    目前還沒有足夠的科學證據來判斷近年陸續出現的高新軍事技術是否具有明顯的「先行者優勢」特徵,但是,大量的研究文獻以及一些國家的官方文件的說法反應出各國的決策者、研究者或多或少已經產生了對「先行者優勢」的焦慮,這種焦慮可能推動安全困境走向嚴重,使得國際社會上出現高新軍事技術的軍備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