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於PXI平臺的光電通信轉換器自動化測試系統設計
摘要:光電通信轉換器自動化測試系統按照光纖模塊產品對外接口規範設計測試系統,採用基於PXI平臺的模塊化產品和分立式測試儀器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設計,提供了對光纖模塊產品的接口通信功能和性能指標的測試功能,可以完成不同產品的自動化測試。
-
短波接收機可攜式自動測試平臺設計與實現
本文提出了一種綜合各種通用儀表相關功能,且具備自動測試能力的可攜式小型電子設備,此設備將頻譜儀、頻率計、功率計、射頻源和音頻分析儀等現代通信電臺測試中最常用設備的測試功能進行集成後,用上位機軟體Matlab和C++混合編程實現自動測試,即自動測試系統平臺。
-
自動化建模平臺已實現零基礎建模
飛貸金融科技即將在 11 月初上線公測其自動化建模平臺,InfoQ 記者專訪飛貸金融科技副總裁兼首席數據官林慶治,提前揭秘該平臺背後的技術細節。在日常的建模工作中,我們都或多或少會思考一個問題:建模可不可以被自動化?自動建模與機器學習的未來會如何發展?對於從事商業分析、數據分析、數據挖掘、數據工程、算法工程工作的人,可能也會焦慮,自動建模技術能在多大程度上代替現有的一些日常工作?
-
創業初期NGS的自動化文庫構建平臺的選擇
不過對於任何商業主體初創期最痛苦的就是怎麼用錢,尤其是花在設備購買上。儀器供應商大家都知道就那麼幾家,可是發現在選擇批量處理的自動化文庫構建和核酸提取平臺上,哪怕是網絡上都沒給足夠多的建議,這裡寫下這篇文章,也是為同仁將來的工作節約一些時間。?首先是要解決的是思維,自動化文庫構建是NGS流程中最為關鍵的一步。因為NGS工作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工作人員常常要站著工作一天。
-
商業衛星網際網路勢在必行,「微納星空」助力國家「造星」計劃
2015年被稱作中國商業航天元年,自此,我國商業航天管制放寬、相關政策的密集出臺、且立法逐步完善,國內商業航天活動進入發展快車道。據相關數據統計,截至2019年末,我國總計在軌運行衛星約350顆,2019年發射約80顆,其中微小衛星發射佔比高達67.5%,商業衛星公司參與的衛星比重穩步增長。
-
思博倫最新發布的PT TestBench軟體將實現GNSS/GPS測試的大幅簡化與自動化
PT TestBench全新自動化軟體測試套件基於雲技術,提供分析和報告能力,實現更快、更精確的GPS/GNSS接收機驗證思博倫通信宣布
-
TFT-LCD驅動晶片測試平臺的設計和實現
目前國內就有超過二十家的設計公司從事小屏幕顯示屏的驅動IC的設計。在每一款的IC量產之前,必須經過反覆的調試,以保證各項設置符合設計的要求,並且達到較好的顯示效果。設計高速度,調試方便,並且美觀的測試平臺可以方便的調試出較好的效果,減少調試時間,而且可以給客戶耳目一新的感覺,提高產品競爭力度。
-
我國首次實現衛星海上商業發射
9月15日上午9點23分,長徵十一號海射遙二運載火箭在黃海海域發射升空,這是我國首次實現衛星海上商業發射,也標誌著我國火箭發射進入一個新的紀元。首次實現航天產業和發射一體化火箭採用「一箭九星」 放射方式,將9顆吉林一號高分03一1組商業衛星送入預訂軌道。衛星入軌後主要用於獲取高解析度遙感圖像和視頻 ,可為我國國土資源監測、智慧城市建設、林業資源普查等領域提供數據服務。
-
基於NI VirtualBench和LabVIEW的ADC自動化測試
本文基於NIVirtual Bench硬體平臺,提出了一套自動化測試方案,該測試方案採用碼密度直方圖法和FFT頻譜分析法實現ADC晶片的靜態參數和動態參數的自動化測試。相比於傳統的手動測試,自動化測試實現了從激勵產生輸入到響應採集輸出,以及計算出相應參數這一整個流程的全自動化,極大地提高了測試速度和測試準確度,為優化ADC的測試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性。
-
我國首次海上商業應用發射成功
隨著信息技術發展,人們對海上探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傾角衛星可以實現對某一地區的高頻次重訪,有利於數據獲取,目前數量越來越多。如果火箭從赤道附近發射,可以避免衛星軌道傾角變化消耗能量,既能提高火箭執行該類任務的運載能力,也可以有效的提高衛星在軌壽命。三是海上發射將大幅提高火箭發射安全性。對內陸發射而言,落區安全是發射任務設計中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
-
日本政府擬利用「準天頂衛星」實現除雪作業自動化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讀賣新聞》2月13日報導,日本國土交通省和東日本高速公路公司欲實現除雪自動化,將利用衛星實現除雪車作業自動化。據報導,日本政府計劃利用引路者「準天頂衛星」在除雪車上安裝導航系統,自動化除雪車上配置了能夠精確位置的導航衛星 即使大雪天氣看不見路面也能進行除雪作業。從而可以減輕除雪作業人員的負擔。據東日本高速公路公司表示,日本現在基本上是兩人一組進行除雪作業。
-
數字製造必不可少的自動化PCB測試設備
同樣重要的是能夠優化電路板設計,製造和測試的工藝和設備。 設計,製造和測試通常被視為電路板開發的單獨階段。數字製造的高度先進的觀點是,當DBT流程被視為與每個階段中為協助其他階段而進行的活動相集成時,該流程將得到最好的服務。
-
宇航產業化基地將助力廣東省建立商業航天聚集高地
,總規劃佔地面積約600畝,主要用於開展系列化固體、液體運載火箭的研製、生產、試驗、總裝及測試工作,並以此為基礎牽引上下遊相關的宇航企業落地,形成廣東省商業航天的聚集高地。,相對於固定式的並行批產,可以顯著降低生產資源的投入;生產過程中按照固定節拍移動產品、重複工作,運行與管理簡單、清晰;易於實現標準化作業,降低對技能人員的技術全面性要求;相似工序的集中作業,便於引入自動化、智能化的設施設備。
-
@三亞市民,「海南一號」探路商業航天 4顆光學衛星預計年底發射
作為項目總設計師,楊天梁像頭早起的黃牛,拉著「海南衛星星座」這架「犁」,耕耘在海南商業航天產業這片「晨曦中的沃野」,「我們希望通過發射『海南一號』衛星,走出一條從研發、製造、發射到應用的海南商業航天產業之路,實現『海南星海南造、海南發、海南用』。」
-
天儀研究院:已實現年產十顆衛星的能力
本次成功發射的衛星,連同天儀研究院2018年10月底發射的4顆衛星,以及接下來兩次發射任務中的多顆衛星,是天儀研究院標準化、小批量研製生產的首次嘗試,代表天儀研究院已經實現了年產十顆衛星的能力。本批次研製生產的衛星均具有較高平臺指標:展開式帆板功率35W/70W ,平臺載荷比1:2,指向精度0.1度,穩定度0.01度/秒,對地遙感解析度為5米,幅寬為80公裡,數據下行速率50-100Mbps ,衛星設計壽命3年。
-
唐山打造國內首個商業衛星製造基地_部分行政性、事業性服務機構...
原標題:唐山打造國內首個商業衛星製造基地 年底完成一期建設,明年將具備年產100顆衛星能力 2020年9月1日,北京九天微星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衛星研發製造基地在唐山開工建設。
-
Sierra Nevada宣布升級後的SN-200M與SN-1000衛星平臺
作為一家航空航天與私人安全承包商,內華達山脈公司(Sierra Nevada)於今日宣布了其衛星平臺的兩款升級產品。該公司現有的 SN-200 衛星平臺,可為近地軌道(LEO)的光電成像系統提供支持。但在此架構的基礎上,其又推出了 SN-200M 和 SN-1000 衛星平臺。新系統可將光轉為電能(類似於當前智能機中常見的攝像頭傳感器),以實現更多的應用。
-
每個人都可以用的衛星?看我國商業航天領域的「黑科技」
今天(19日),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在湖北武漢舉行。記者從論壇上獲悉,我國商業航天目前處於快速發展階段,一批先進航天項目紛紛取得階段性進展。我國首個商業衛星網絡地面服務平臺該平臺通過整合衛星資源,使用戶可以簡單直觀地對衛星數據服務進行選擇,將有效提升我國衛星資源的使用效率,擴大衛星數據的應用領域。
-
Nat Microbiol | 真核系統基因迴路的自動化設計
然而,研究人員手動設計生物基因迴路費時費力且容易出錯,因此,研究團隊希望開發出基因迴路設計工具以改變這種狀況,自動化和程序化地完成基因迴路的設計、構建以及測試的過程。Voigt團隊將工程與生物相結合,把廣泛應用於工程設計領域的計算機輔助設計軟體(Computer-aided-design,CAD)引入基因迴路設計,構建了第一代Cello平臺。
-
低軌道商業衛星的夢想與現實:中國民營商業衛星公司跟美國同行相差...
要維護這樣龐大的衛星系統,無論從技術還是資金方面對一個國家都是很大的挑戰。這是以商業盈利為目的的私營公司所無法承擔的,但是最近幾年相繼出現多家商業衛星公司成功發射衛星的案例。由億萬富翁支持的美國商業衛星公司自不必說,就連中國也開始出現諸多民營航天公司。難道航空航天領域有足夠的潛力吸引商業公司和投資機構來冒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