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碳納米纖維表現出卓越的電容去離子性能

2021-01-08 科技報告與資訊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電容性去離子(CDI)在能量上有利於水的去離子化,但現有的方法由於離子可接近的表面不足和電子/離子傳輸速度緩慢,其去離子能力和耗時周期受到限制。在《Science Advances》上的一篇新報告中,Tianyu Liu和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化學系、土木與環境工程系和納米科學系的研究團隊展示了多孔碳纖維(PCF)作為一種有效的CDI材料。他們從微相分離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塊狀聚丙烯腈(PMMA-b-PAN)中提取了PCF。所得到的PCFs保持了豐富而均勻的中孔與微孔相互連接,形成了一個層次化的多孔結構,具有較大的離子可接近的表面積和較高的脫鹽能力。連續的碳纖維和相互連接的多孔網絡允許快速的電子/離子傳輸,以保持較高的脫鹽率。該工作強調了共聚物基PCF在高容量、高速率CDI方面的前景。

淡水的日益枯竭和分布不均給技術和社會經濟發展帶來了嚴峻的挑戰。海水淡化是解決淡水短缺問題的一種有前景的方法。反滲透和熱蒸餾是處理高鹽濃度的海水或鹹水的廣泛採用的技術,但這種方法在鹽濃度較低的情況下能耗高且成本高。作為一種替代方法,電容去離子(CDI)可以通過電吸附或偽電容反應去除離子,使低鹽濃度的水脫鹽。

材料科學家們使用多孔碳作為CDI的主要電極材料,因為其導電率高、比表面積大、可定製的結構和優良的穩定性。例如活性炭(AC)、石墨烯氣凝膠和從生物質中提取的大孔碳。然而,這類材料的脫鹽能力和脫鹽率仍有待提高。基於微孔和大孔材料的有限性能,Liu等人假設碳纖維由於相互關聯的分層結構,將能夠實現高脫鹽能力率。在這項工作中,該團隊展示了多孔碳纖維(PCF)作為電容去離子的優越電極材料。這裡的技術創新有賴於碳電極前體在分子水平上的設計。Liu等人通過電紡、氧化、穩定化和熱解等方法,使用嵌段共聚物來製備PCFs。所得到的有效海水淡化表面積大,結構豐富均勻,電子傳輸快,離子擴散快,提高了海水淡化能力。

為了設計用於CDI的材料,該團隊研究了三種碳材料,包括具有大離子可接觸表面積的塊狀共聚物基PCF(多孔碳纖維)。該團隊還測試了工業PAN(聚丙烯腈)基碳纖維(CF)和活性炭(AC)。纖維狀碳和相互連接的介孔允許電子和離子的連續有效運輸途徑,同時降低了細胞內脫鹽的內阻,提高了脫鹽率。相比之下,其他材料對離子的電吸附表面積有限,脫鹽率下降。然後,研究小組將這三種材料;PCF、CF和AC粘附在鍍錫銅帶上,並將其作為CDI細胞的電極。使用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圖像,他們注意到這三種不同的材料有明顯的外觀。根據初步結果,他們預計PCF表現出最高的脫鹽率。

科學家們接下來進行了一系列實驗,了解這三種材料的化學和電學特性。 同時,在沒有任何導電添加劑的情況下,根據電化學阻抗光譜和四點探針測量,PCF和CF材料具有很高的導電性。基於分層多孔結構、有效表面積、高導電性和低擴散電阻等多重特性,課題組決定PCF將成為CDI的優秀電極材料。

他們用兩個對稱電極對兩種水源進行脫鹽,包括用氯化鈉(NaCl)的人工鹹水和用錐形池中的氯化鈉合成自來水,證明了多氯聯苯的去離子能力。他們用離子色譜法測定了自來水中NaCl的濃度,發現自來水中NaCl的濃度在5次去離子循環後已降至超低濃度。Liu等人進一步量化了PCF的脫鹽能力和脫鹽率,在2個PCF電極上施加1.0 V的偏置電壓下進行單循環去離子,觀察到鹽濃度從501.2 mg/L下降到477.5 mg/L。相比之下,含有CF和AC的CDI電池在相同的電壓偏壓下僅顯示出鹽濃度略有下降。在30 mgNaCl gPCF-1時,PCF的脫鹽能力優於其他碳CDI電極,最大脫鹽率達到38 mg g-1 min-1,比碳納米管、石墨烯、CF和其他三維多孔碳的脫鹽速度快約40倍。

PCF的能耗也很低,而且這種多功能材料可以去除水中其他常見的陽離子,包括鉀離子(K+)、鎂離子(Mg2+)和鈣離子(Ca2+)。由於CDI電池的電性雙層,化學反應並沒有改變PCF的表面,使其表面在反覆的電荷放電循環後,不會出現降解或大量流失的跡象,從而保持了脫鹽能力。這樣,Tianyu Liu及其同事們強調了基於塊狀共聚物的PCF是一種高性能的CDI電極材料,同時保持了超高的脫鹽能力,超過了其它最先進的碳材料。Liu等人將超快的脫鹽速率和高脫鹽能力歸功於PCF的結構、物理和電學特性的結合。在未來,Liu等人將研究PCF的特性如何影響海水淡化性能,他們預計材料的表面特性和電容去離子化之間存在正相關關係。研究人員提出了更多的工程設計策略,利用PCF設計出高效的連續脫鹽池,進一步提高脫鹽能力和脫鹽率。

論文標題為《Exceptional capacitive deionization rate and capacity by block copolymer–based porous carbon fibers》。

相關焦點

  • 新型親水性碳納米纖維織物可實現超高的電容去離子性能
    雖然多孔碳已被廣泛用於電容去離子技術,但是由於疏水性微孔結構的可及表面積較低,導致其脫鹽能力不理想,這嚴重阻礙了其實際應用。本研究以均勻分散的二茂鐵作為成孔劑,通過靜電紡絲製備了具有大可及表面積的新型碳納米纖維織物。
  • 多孔碳納米纖維/MnO2複合材料用於超級電容器
    Carbon:電紡聚丙烯腈/環糊精衍生的分級多孔碳納米纖維/MnO2複合材料,用於超級電容器DOI:10.1016/j.carbon.2020.03.052這項研究的目的是研發無模板法製備由聚丙烯腈(PAN)/環糊精(CD)衍生的多孔碳納米纖維(CNF)/MnO2複合材料
  • 含高度分散FeSe2納米粒子多孔碳納米纖維用作鈉和鉀離子電池陽極
    :含高度分散FeSe2納米粒子的多孔碳納米纖維用作鈉和鉀離子電池陽極DOI:10.1016/j.jallcom.2020.155265鈉和鉀離子電池(SIBs和PIBs)由於鈉和鉀金屬的豐富性和低廉的價格而在大規模應用中受到了廣泛關注。但是,較大的Na+和K+會導致緩慢的動力學、較大的體積變化和不理想的循環性能。
  • 西北工業大學:富於邊緣的N摻雜多孔碳納米片,實現贗電容鉀存儲
    本文要點: 一種製備用於超穩定K離子存儲的富邊緣N摻雜多孔碳納米片(ENPCS)的新方法成果簡介 N摻雜多孔碳納米片(ENPCS)的新方法,ENPCS是通過對吡啶配位的聚合物網絡進行熱解-蝕刻而製得的,同時考慮到該前體中預先定義的吡啶二價氮。
  • Carbontech 2020 多孔碳材料論壇精彩呈現
    同時設計合成了一系列雜原子功能化的多孔炭球,炭中空球,蛋黃-蛋殼結構炭球,這些炭球在能源存儲與轉化表現出特有的性能。構建了一系列金屬納米粒子(Au, Pt, Rh, Ru, Ag, Pd, Ir, Fe and Cu)負載或限域的炭球基納米反應器, 在催化反應中表現出極好的活性選擇性及穩定性。該技術可以大規模製備,有望成為商業化炭球。
  • 分層多孔碳用於微鹹水的高性能電容脫鹽
    本文要點:生物質衍生的分級多孔碳為綠色和經濟地製備用於鹹水淡化的材料成果簡介 電容去離子(CDI)作為一種節能且有希望的微鹹水淡化技術,相對於常規方法(如熱蒸餾,超濾和反滲透)具有優勢。為了克服CDI技術中的這些障礙,本文通過將生物質與活化劑混合後進行的簡便,經濟和綠色煅燒而製備的分級多孔碳(h-PC)。h-PC電極顯示出83的出色的鹽吸附能力(SAC)。對於分批模式CDI,當NaCl濃度為1000 mg / L時為0 mg / g。
  • 一種簡單製備磁性過渡金屬-多孔碳納米纖維催化材料的方法
    打開APP 一種簡單製備磁性過渡金屬-多孔碳納米纖維催化材料的方法 知社學術圈 發表於 2021-01-14 17:14:19
  • BC-PANI衍生分層氮摻雜多孔碳納米纖維作為鋰離子電池陽極
    本文要點: 一種簡單易行的方法,通過碳化和活化細菌纖維素-聚苯胺複合材料衍生(BC-PANI),製備摻雜的層狀碳納米纖維LIB陽極,詳細討論了衍生的碳結構的結構和電化學性質。本文證明了源自細菌纖維素-聚苯胺納米複合材料的分級多孔碳結構的合成和利用,將其作為高速率鋰離子電池的有希望的陽極材料。衍生碳的微觀結構分析表明,細菌纖維素纖維骨架的遺傳以及聚苯胺的納米顆粒結構。通過XRD,拉曼光譜和XPS對衍生的多孔碳結構進行結構表徵,並通過循環伏安法,恆電流充放電研究對電化學性能進行分析,和阻抗譜。
  • 綜述:MOFs材料如何助力電紡納米纖維改善性能?
    主要有以下兩種方法:    (Ⅰ)原位生長法,製備含有金屬離子(或配體)的電紡納米纖維,然後在靜電紡絲納米纖維上原位生長MOF納米粒子;     (Ⅱ)同軸靜電紡是將納米粒子與聚合物溶液混合形成前驅體,然後通過電紡絲形成M-NFs。  圖1 ZIF-8/PAN電紡納米纖維的製備。
  • 電紡PVA/TiC納米纖維用於高性能電容式溼度傳感
    :電紡PVA/TiC納米纖維用於高性能電容式溼度傳感DOI:10.1016/j.microc.2020.104974在本工作中,通過將TiC 納米粒子添加到聚乙烯醇基體中,隨後採用最具成本效益的靜電紡絲技術,製備了基於聚合物PVA/TiC納米纖維的高性能電容式溼度傳感器。
  • 將廢塑料轉化為碳納米薄片,實現卓越的電容儲能
    活性炭納米片表現出大的比表面積和大的孔體積。證明了具有高循環穩定性的高比電容。這項工作報告了將廢塑料有效地轉化為電極材料的過程。1成果簡介 碳納米片(CNS)的廣泛應用仍然受到產量低的限制。同時,廢塑料的積累會嚴重汙染環境。如今,由於廢塑料的碳含量高,將廢塑料轉化為二維CNS被認為是解決這些問題的一種有前途的方法。然而,迄今為止,該轉化過程仍然受到低效催化劑的阻礙。
  • 電容去離子技術在水處理中的應用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 要:以電容去離子(CDI)在硬水軟化、海水淡化、重金屬鹽淨化以及廢水處理中應用為分類,介紹了多種電極材料的製備方法與性能分析。希望這種低能耗淨水技術可以儘早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關鍵詞:電容去離子;水處理;應用目前,人們已經開發出多種水處理技術。主要有反滲透(RO)、電滲析(ED),離子交換(IE),多級閃蒸(MSF)、多效蒸(MED)、蒸汽壓縮(MVC)、納濾(NF)和電去離子(EDI)等。但上述方法多存在設備複雜的問題,先進、綠色環保、高性價比的去離子技術成為了研究熱點。
  • 多孔碳:結構設計與應用研究
    研究背景多孔碳材料在各種能源和環境相關的應用中表現出了優異的性能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人們在納米多孔碳的孔徑、表面化學和結構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協同設計和調控。對於如何合成各種具有優異結構和性質的多孔碳以用於特定領域,目前還缺乏一個全面的比較與總結。在此,本文綜述了結構導向多孔碳的設計和及其在典型環境和能源領域裡的應用。
  • 湖南大學李軒科教授團隊《AFM》:邁向高性能電容式鉀離子存儲:一種...
    因此,當務之急是克服K+尺寸過大的問題,設計製備出優質的負極材料,構建高性能鉀離子電池。 目前,有效解決方法之一是利用碳化物衍生碳(carbide-derived carbon, CDC)製備出具有最佳孔隙結構的多孔碳負極。
  • 前沿動態:自支撐柔性SnS2@C納米纖維實現可摺疊鉀離子電池
    在本工作中,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慈立傑教授課題組的研究人員將SnS2限域在N,S共摻雜的碳納米纖維中,用作PIBs的負極材料。該材料表現出高可逆容量(457.4mAhg-1@0.05Ag-1)、優異的循環穩定性(1000循環@2.0Ag-1)和倍率性能(219.4mAhg-1@5.0Ag-1),此研究成果超過了大多數已報導的工作。研究人員還利用原位XRD技術揭示了高可逆容量的來源。
  • Energy Mater:細菌纖維素-聚苯胺複合材料衍生的分層氮摻雜多孔碳納米纖維作為高速鋰離子電池的陽極
    一種簡單易行的方法,通過碳化和活化細菌纖維素-聚苯胺複合材料衍生(BC-PANI),製備摻雜的層狀碳納米纖維LIB陽極,詳細討論了衍生的碳結構的結構和電化學性質
  • 簡易合成用於電化學的Co3O4多通道碳納米纖維
    Interfaces:簡易合成用於電化學的Co3O4多通道碳納米纖維DOI: 10.1021/acsami.0c06254鑑於其優異的電化學性能,人們對基於多孔碳納米纖維的複合納米材料進行了廣泛的研究。然而,將無機組分引入多孔結構操作複雜且產率低。
  • 石墨烯納米纖維作為具有增強鋰存儲性能的高耐久性嵌鋰陽極
    :電紡Fe2TiO5-TiO2@石墨烯納米纖維作為具有增強鋰存儲性能的高耐久性嵌鋰陽極DOI:10.1002/ente.202000215鈦酸鐵作為用於電化學能量存儲和轉化的潛在陽極材料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 菠菜衍生的多孔碳納米片作為高性能的氧還原反應催化劑
    成果簡介 生物質衍生的多孔碳材料是用於氧還原反應本文中,開發了一種以菠菜為碳,鐵和氮源製備多孔碳納米片的合成方法,並研究了其ORR催化性能。這些碳片表現出非常高的ORR活性,在0.1 M KOH中的半波電勢為+0.88 V,比市售Pt / C催化劑高20 mV。
  • 科技聚焦丨輕質超薄碳納米材料柔性全固態超電容問世
    輕質超薄碳納米材料柔性全固態超電容問世厚度僅為A4紙的三分之一 可嵌入服裝作為電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