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刺、骨質增生、骨關節炎」之間有什麼關係?哪個更嚴重?

2021-01-09 骨科張國強

有過膝關節疼痛的中老年患者可能都有這樣的經歷,到醫院就診後拍膝關節X片,拿到報告後顯示膝關節有骨刺形成,或者顯示有骨質增生,或者顯示膝關節退行性改變。

那麼這時疑惑就產生了什麼是骨刺?什麼是骨質增生?什麼是膝關節退行性改變?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哪個更嚴重?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三者的區別和聯繫。

骨刺

首先和大家聊一聊什麼是骨刺,骨刺這個詞是大眾使用較多的一個詞。聽到骨刺,很多人會想到是在骨頭上長了一根刺,尖尖的,扎著膝關節疼。人們對這個詞很敏感,長了骨刺也很緊張,認為是嚴重的病變。

其實,骨刺的本質是骨質,主要是由肌腱及韌帶在與骨的附著點牽拉,引起附著處骨質的損傷,之後損傷的骨質進行自我修復所形成;也可由附著點處肌腱骨化形成。

所以在膝關節中,骨刺常見於前後交叉韌帶附著點及髕骨上下緣(股四頭肌腱和髕腱附著),而人體中骨刺最常見的部位是足跟和足底,由足底的屈肌腱和足跟後側的跟腱牽拉所致。

其實骨刺的完整形態並不都是我們想像中的一個刺狀物,之所以在X片上顯示像一根刺是因為拍攝角度的問題只看到了側面,其實大多數骨刺是接近於片狀。

所以骨刺不會像我們想像中扎著關節疼痛,而關節疼痛更多是因為退變引起的無菌性炎症所致。

骨質增生

相較於骨刺,骨質增生是比較正規的診斷名稱,骨質增生的形態有骨刺(見上)和骨贅。

骨贅一般生長在關節面的邊緣,為向外凸起的唇樣骨性增生,可見於四肢大關節以及脊柱小關節。骨贅和骨刺一樣都是由損傷引起自我修復的結果。

由於退變、關節不穩、韌帶鬆弛及劇烈活動等原因,可以引起關節面邊緣之間擠壓摩擦損傷,引起骨膜下出血、水腫及炎症,骨膜細胞和間充質細胞在細胞因子的作用下分化成成骨細胞,繼而在關節面邊緣不斷形成不規則的骨質,也就是骨贅,骨贅在一定意義上起到為關節提供代償穩定的作用。

所以骨刺和骨贅都屬於骨質增生,骨質增生嚴格上講不是疾病,是骨和關節在衰老和退變中難以避免的過程,就和人的皮膚長皺紋一樣,不需要針對骨質增生進行治療。

但是,如果增生嚴重,影響到關節的穩定性、形態、功能,或者卡壓神經引起神經症狀,則需要手術治療。

骨關節炎

膝關節的骨關節炎,相信大家都很熟悉,生活中經常遇到中老年人膝關節疼痛,往往就是原發性的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膝關節的骨關節炎最初的病理改變發生在關節軟骨,主要表現為軟骨的磨損,變薄。正常的關節軟骨就像生活中常見的墊片一樣,覆蓋在膝關節上下骨面上,在關節面之間起緩衝、潤滑、維持平衡等作用。

1、骨關節炎初期關節軟骨磨損不太嚴重,患者表現為膝關節輕度不適,晨起僵硬,活動後關節疼痛。這時可以針對關節軟骨進行補救治療,使用藥物治療來減緩軟骨退變的速度,配合一些止痛藥物,可以使患者症狀明顯減輕。

2、如果初期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和規範的治療,骨關節炎繼續發展,磨損的關節軟骨會越來越薄,最後出現軟骨下覆蓋的骨質外露,形成上下關節面骨與骨的接觸。

這時患者會感覺膝關節非常疼痛,因為骨質表面的神經末梢非常豐富,失去軟骨的保護後,神經末梢在運動中受到的刺激增加,便會引起劇烈的疼痛。

由於大多數患者是膝關節內側軟骨磨損嚴重、變薄,外側軟骨厚度正常,因此從外觀上看,患者表現出O型腿。

這時可以針對膝關節內側軟骨缺損進行表面置換,即單髁置換手術。如果患者出現O型腿,但是通過檢查發現膝關節內側軟骨還沒有磨損到必須置換的程度,可以使用截骨術將膝關節承重點外移,保護內側關節軟骨。

3、骨關節炎繼續發展,整個關節的關節軟骨都會磨損或消失,X線片上可以看到膝關節內、外側的關節間隙均變窄,有強烈的疼痛感,保守治療不能緩解,不適合做單髁置換術或截骨術,則應該選擇將膝關節全部關節表面進行替換,即全膝關節置換術。

所以,骨質增生(骨刺和骨贅)是骨性膝關節炎退變過程中一個方面的病理改變,會出現在KL分期的2期及以後。

而骨性膝關節炎除了會有骨質增生,還會伴有關節軟骨、滑膜、關節囊、韌帶及關節周圍肌肉的病理改變。

骨性膝關節炎疼痛也不是完全由骨刺或骨贅刺激關節引起,而更多是由多種病理改變引起的無菌性炎症引起。

當我們診斷有骨質增生時,不管是骨刺還是骨贅,都不用過於擔心,不需急著做手術去掉增生的部位,有時候保守治療就可以很好地緩解關節疼痛。

本篇文章

由 張國強團隊-陳超醫師 撰寫

由 張國強主任 審核通過

相關焦點

  • 骨質增生骨關節炎的治療,系列之一,掩蓋症狀的消炎止痛藥
    骨質增生(骨刺 退行性變)引起的骨關節炎、滑膜炎,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慢性病。為了使大家儘快擺脫疼痛的困擾,近期推出常見的無效療法,供大家參考,予以避免。 今天推出系列之一,宏梅堂骨質增生專科詳細解答:骨質增生、骨關節炎的治療,掩蓋症狀的消炎止痛藥。
  • 骨質增生是由什麼原因造成的?膝蓋骨質增生是怎麼造成的?
    骨質增生是由什麼原因造成的?膝蓋骨質增生是怎麼造成的? 引起骨質增生的原因是什麼,現實生活中與骨質增生的原因有關的因素是不少的,一些關節的損傷就是常見的骨質增生的原因。那到底骨質增生的原因有哪些呢?下面就講講常見的導致骨質增生的原因。
  • 老年骨關節病的認識及治療
    作為鄭州市第九人民醫院專家進社區系列講座之二百五十七期,骨科劉靜大夫為大家宣講了中老年人常見的骨關節疾病,並現場為老人會診,進行健康指導,廣受社區居民好評。據不完全統計,骨關節炎疾病目前中國患者已達到約1億,其中60歲以上患者佔比90%,是老年群體的常見病。那麼骨關節炎發病有何特點,又如何預防呢?
  • 骨刺是什麼?骨刺要開刀嗎?醫生告訴你應該怎麼做!
    長骨刺是正常的骨骼老化現象,只是現代人經常久坐久站、姿勢不正確,使脊椎骨之間的椎間盤受到壓迫而提早變薄、失去彈性,因此年輕人長骨刺可能是脊椎提早老化。骨刺的致病原因骨刺是骨頭增生的結果,在X光片上看起來,像是從骨頭旁邊長出來一根尖尖的東西,所以被稱為「骨刺」。 長出骨刺,代表骨頭已經進入老化階段。
  • 不是所有的關節痛都是類風溼——注意區分骨關節炎和類風溼關節炎
    什麼是骨關節炎? 骨關節炎又稱退行性骨關節病,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以關節軟骨損害和關節邊緣骨質增生為主要特徵的一組異質性疾病,常伴有軟骨下骨硬化、滑膜炎症以及關節周圍軟組織病變。臨床主要表現為關節疼痛、僵硬、骨性膨大及活動受限,是人類最常見的關節疾病。好發於中老年人,超過60歲的人群半數以上受到骨關節炎的影響。
  • 骨刺不是病又不是刺,為什麼會那麼痛?
    「我關節上有骨刺,我該怎麼辦呢?不會扎到肉裡面吧?」骨刺是什麼?為什麼有些骨刺會那麼痛?是一種病嗎?有什麼簡單而有效的方法把它除掉呢?今天讓我們一起深入了解一下,神秘的「骨刺」究竟是什麼?什麼是骨刺?其實,骨刺不是病「骨刺」也叫骨質增生,是各種原因造成關節軟骨的磨損、破壞,並促成骨本身的修補、硬化與增生,是一種自然的老化現象。骨刺既非完全由骨構成,也不尖銳如刺,是關節的邊緣、末端,呈唇狀樣的骨骼增生物。因此骨刺不是病。
  • 「骨刺」是個壞東西嗎?
    1 為什麼會有骨刺?我們平時所說的「骨刺」「骨質增生」「骨贅」基本上都是同一種東西,一般都是人體隨著年齡增長而產生的,其本身不是病, 而是正常的生理退變,就像人老了頭髮變白,年齡大了皮膚出現皺紋一樣。年齡增大,關節也會老化,其中,膝關節由於負重更大,老化速度比其他關節快,關節軟骨逐漸失去水分,變小變薄,甚至剝脫,其緩衝作用逐漸降低,從而直接導致骨頭與骨頭之間的摩擦。人體為了減輕關節內的壓力,增大接觸面積,在骨關節的邊緣就會逐漸產生骨刺來減輕壓力,同時也可使關節穩定性增強,這是人體為了適應壓力變化而產生的一種自我保護。
  • 腰椎間盤突出和骨質增生,哪個更嚴重?看完這4點,心中就有答案
    那麼這兩者之間有哪些不同呢?下面來看一下吧。椎間突出可由一個動作產生,而骨質增生是由長期反覆損傷引起的。而骨質增生早期主要是出現輕度或者是中度的間斷性隱痛,休息後會好轉,活動之後會加重。另外,寒冷、潮溼等也會加重疼痛。 晚期的時候會有持續的休息痛或者是關節痛,關節局部有壓。若是關節伴有腫脹,那壓痛會更明顯。
  • 骨質增生不好治?這些自我調理的方法,一定要記住!
    骨質增生與臨床症狀的關係是什麼? 骨質增生一般隨著年齡增長和病情的發展而加重。但具體到每一個人的身上,骨質增生的程度是有限度的,不會無限制的發展下去。 可以這樣理解,骨質增生是機體恢復到新的骨關節平衡的一種自我適應機制。當脊柱或關節重新恢復到穩定狀態,即新的平衡建立時,骨質增生自然會減緩或停止。 如何處理骨質增生?
  • 一文讀懂骨關節炎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骨關節炎(osteoarthritis, OA),也稱退行性關節病、骨質增生、骨關節病,是由於關節軟骨完整性破壞以及關節邊緣軟骨下骨板病變,導致關節症狀和體徵的一-組異質性疾病。骨贅脫落進入關節腔,即為「關節鼠"。2.骨質改變軟骨糜爛、脫落後,軟骨下骨板暴露。關節運動時摩擦刺激,骨質逐漸變為緻密、 堅硬,稱「象牙樣變"。關節軟骨下骨髓內骨質增生、軟骨下骨板囊性變等。本病軟骨下骨板囊性變可能為軟骨或軟骨下骨板壓力異常、局部骨質挫傷、壞死或壓力增高,關節液被擠入骨內所致,與類風溼關節炎血管翳侵入所致骨囊性變不同。
  • 骨關節炎患者刨根問底,硫酸氨糖好?鹽酸氨糖好?
    不過,骨關節炎患者也普遍關心,這兩種「氨糖」到底有什麼區別,療效上又孰優孰劣呢?、關節邊緣骨質增生、滑膜病變、肌肉萎縮無力等原因導致。 骨關節炎是一種退行性疾病,隨著年齡增長,發病率升高,病情也加重。因此骨關節炎常常導致老年患者殘疾。當然,隨著肥胖的年輕人日益增多,骨關節炎也開始成為折磨年輕人的一個疾病。 由於骨關節炎病理改變是逐漸加重且不可逆轉,因此骨關節炎是無法治癒的,我們只能想辦法延緩疾病的進展。
  • 4種情況或會導致骨刺發生,3個危害,嚴重或可致癱瘓
    骨刺就是所謂的骨增生,作為常見的骨科疾病,前期做好預防工作也可以避免疾病發生。患者在發生骨刺之前也會有明顯的症狀,除了可以選擇藥物治療之外,患者也需要做好保健工作,這樣才可以避免疾病加重,針對可能發生的原因應該及時扼殺在搖籃裡,防止骨刺對身體造成嚴重的影響。
  • 成都西部痛風風溼醫院:重視膝關節的保護,遠離膝骨關節炎
    關節炎的種類超過100多種,論致殘率類風溼關節炎高居榜首,論患者人數屬骨關節炎最多。骨關節炎患病率非常高,在60歲以上人群中,患病者超過一半,70歲以上發病率高達70%。骨關節炎在全身關節都可發生,又以膝關節最為常見,據統計,我國膝骨關節炎患者人數超5000萬人。因此,如何預防膝骨關節炎,是關係每個人健康的大事情!
  • 醫者名片|骨關節炎患者刨根問底,硫酸氨糖好?鹽酸氨糖好?
    不過,骨關節炎患者也普遍關心,這兩種「氨糖」到底有什麼區別,療效上又孰優孰劣呢?、關節邊緣骨質增生、滑膜病變、肌肉萎縮無力等原因導致。 骨關節炎是一種退行性疾病,隨著年齡增長,發病率升高,病情也加重。因此骨關節炎常常導致老年患者殘疾。當然,隨著肥胖的年輕人日益增多,骨關節炎也開始成為折磨年輕人的一個疾病。 由於骨關節炎病理改變是逐漸加重且不可逆轉,因此骨關節炎是無法治癒的,我們只能想辦法延緩疾病的進展。
  • 氨糖有兩大副作用和3個注意點,您了解嗎
    但有的人則覺得氨糖一點用都沒有,吃了也沒有任何效果……氨糖到底有沒用?哪些人才適合吃?這篇文章,金醫生就給朋友們說清楚。氨糖到底是什麼?「關節軟骨」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件",它主要便於骨與骨之間的運動,增加關節的活動性。人年輕時,軟骨在磨損的同時,軟骨也能"自我修復"(軟骨細胞能新生)。
  • 總低頭顱底可能生骨刺!
    而近期,來自澳大利亞的研究人員發出警告:長時間習慣低頭看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裝置,易導致顱底易生骨刺(又稱骨質增生)。這並非危言聳聽!你以為的只發生在關節處的骨刺,這次被證實會因為低頭看手機這個常見動作悄悄「攻佔」你的頸椎!
  • 西湖大學鄭厚峰團隊闡明銀屑病型關節炎和骨質疏鬆的關係
    銀屑病是一種常見的自身免疫性皮膚病,在歐洲人群的發病率是2.5%,亞洲人群發病率是0.1%-0.5%,其中最嚴重的併發症是銀屑病性關節炎。儘管以前也有很多研究關注銀屑病跟骨質疏鬆間的關係,但是由於受到潛在的混雜因素影響,或者無法完整收集到足夠多的數據,很多研究的結果不一致,導致目前對銀屑病是否能夠導致骨質疏鬆依舊存在著爭議。
  • 腰椎骨質增生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腰椎骨質增生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時間:2020-12-02 10:20 鄭州痛風風溼病醫院 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各方面的抵抗力正在減弱,所以,很容易導致各種疾病找上門來,腰椎骨質增生這種疾病的易患人群就是老年人。
  • 骨關節炎如何養護?專家:可補充氨糖
    提起關節炎,人們常常認為是老年專屬問題。但其實作為世界頭號致殘性疾病,關節炎的發病率極高,所有年齡段的人都有可能受到關節炎的困擾。關節炎是最常見的慢性關節疾病之一。在美國,23%的成年人患有關節炎。其中,超過2400萬的關節炎患者在日常功能上受到限制;而每4名關節炎中,就有1名報告說有嚴重疼痛【1】。
  • 專家解答骨關節病用藥四大疑問:骨關節炎 吃「氨糖」不升糖
    中國醫科大學航空總醫院藥學部主任、主任藥師 王豔春 門診藥房組長、副主任藥師 陳 群  張先生65歲,前兩天因腿腳疼得走不了路,來我院骨科找醫生看病,被診斷為骨關節炎。醫生給他開了硫酸氨基葡萄糖膠囊,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氨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