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Science大比拼:誰的年度照片最美?

2020-12-04 中國生物技術網

12月16日,Nature和Science網站分別公布了各自的2019年度最佳科學照片。

第一張黑洞照片、地球上最小生物、水下鮭魚產卵一瞥、一顆衛星飛過土星光環……

Nature、Science大比拼的時刻到了!到底誰的年度照片最美?

Nature年度最佳科學照片

1

今年4月,視界望遠鏡合作項目首次公布了黑洞照片。2019年將被銘記為人類首次捕捉到黑洞圖像的一年。圖片來源:ETH Collaboration

2

法國研究人員在矽片上雕刻了一個迷宮般的微流體腔,以模擬血液在循環網絡中的流動。圖片來源:Benoit Charlot/CNRS/IES Univ. Montpellier/LabexNUMEV

3

這個圓圈裡的每個小點代表了恆河猴的約10萬個細胞中的一個。圖片來源:Carly Ziegler, Alex Shalek, Shaina Carroll (MIT) and Leslie Kean, Victor Tkachev and Lucrezia Colonna (Dana-Farber CancerInstitute)

4

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研究員 Igor Siwanowicz以40倍的放大率抓拍到喇叭蟲的照片。圖片來源:Dr. Igor Siwanowicz

5

這張格陵蘭東部海冰的鳥瞰圖是攝影師Florian Ledoux用無人機拍攝的。圖片來源:Florian Ledoux

6

太空人ChristinaKoch在聯盟號宇宙飛船載著其美國宇航局同事 Jessica Meir 接近國際空間站時,拍下了這張照片。圖片來源:Christina Koch/NASA

7

這張烏龜胚胎的螢光圖獲得了2019年尼康微觀世界顯微攝影大賽的冠軍。圖片來源:Teresa Zgoda & Teresa Kugler

8

這張假彩色照片顯示了美國T-38「禽爪」超音速飛機發射出的衝擊波,這是美國宇航局工作人員利用高空飛機上的實驗技術拍攝到的。圖片來源:NASA

9

Petronella Chigumbura是Akashinga(意為「勇敢的人」)的成員,Akashinga是一個完全由女性組成的反偷獵組織。圖片來源:BrentStirton/Getty

10

在沙烏地阿拉伯海岸附近的紅海水域,一條魚正在探索一隻被漂白的海葵。圖片來源:Morgan Bennet Smith

11

這種網狀的微結構是研究人員蒸發掉1微升的稀釋波本威士忌後留下的油脂。圖片來源:Stuart J. Williams

此外,Nature的編輯們還每人選出了一張對他們來說很特別的科學照片。

12

在無數氣候變化、環境破壞帶來的令人心碎的照片中,這張「威德爾海豹睡著了」似乎能讓人們感受到平靜。圖片來源:Ralf Schneider

13

生活在中國南方的傈僳族人仍利用傳統方式採集珍貴的蜂蜜。圖片來源:Kevin Frayer/Getty

14

這張x光片上是一隻手臂骨折的蘇門答臘小猩猩。圖片來源:Sumatran Orangutan Conservation via ZUMA

15

這張照片記錄了美國加州山火中一棵樹「生命的盡頭」。圖片來源:Philip Pacheco/AFP/Getty

16

2018年,俄羅斯的無人機拍攝下這些白鯨和虎鯨的照片。它們原本打算被賣到娛樂性水族館。幸運的是,2019年11月,最後一批鯨魚被拯救出來,經專家檢查後放回大海。圖片來源:ITAR-TASS News Agency/Alamy

17

在尼泊爾勒利德布爾,一隻青蛙站在一片荷葉上,這張照片是「荷花效應」(荷葉的自潔性)的一個極好的例子。圖片來源:Navesh Chitrakar/Reuters

Science年度最佳科學照片

1

攝影師、飛行員Santiago Borja在太平洋上空拍攝到的巨大雷暴。科學家希望知道這種風暴是否會將化學物質注入平流層,從而破壞臭氧層。圖片來源:SANTIAGO BORJA

2

一個礦工背著石頭沿著懸崖邊走。秘魯的拉林科納達礦村是世界上海拔最高(5100米)的村落之一。科學家正在研究那裡的居民,以了解極低的氧氣水平對身體的長期影響。圖片來源:TOM BOUYER/EXPEDITION 5300

3

一艘船駛過伊利湖的一個藻華區。那裡由於人類活動造成的過量氮甚至在影響人類健康。為此,科學家正在研究如何管理過剩的氮。圖片來源:CAVAN IMAGES/ALAMY STOCK PHOTO

4

美國陸軍工程兵團工程師Greg Hanlon透過格陵蘭黑爾海姆冰川的「天窗」向外凝視。他的團隊在此進行了一年的實地調查和數據收集,以監測冰川融水和海水的混合如何加速海平面上升。圖片來源:ADAM LEWINTER

5

紅鮭魚準備在美國阿拉斯加伊利亞姆納湖產卵,布里斯托灣20%的鮭魚產自這裡。研究人員正在與一座擬建金礦進行鬥爭——該礦計劃坐落在湖的上遊,也將成為世界最大的金礦。圖片來源:JASON CHING

6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高彩霞是一位頂尖的CRISPR科學家,她站在室內種植的CRISPR改良小麥植株中。她希望自己的技術能滿足中國不斷增長的人口的需要。圖片來源:STEFENCHOW

7

土衛35在土星環之間產生波動。這照片是卡西尼號留下的寶貴遺產之一。圖片來源:NASA/JPL-CALTECH/SPACE SCIENCE INSTITUTE/TILMANN DENK

8

今年是元素周期表問世150周年。伊利諾斯州沃爾夫勒姆研究所聯合創始人Theodore Gray在自己的元素周期表上收集了所有可獲得的元素實物。圖片來源:MIKE WALKER

9

一頭巨大的雄性座頭鯨正在爭奪配偶。科學家正在研究為什麼這些動物很大,但不是更大。圖片來源:KARIM ILIYA

10

護士K. J. Moore在美國亞特蘭大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疫苗小組的公眾評論會上發言。她不同意要求醫護人員接種流感疫苗。圖片來源:JOHN BAZEMORE/AP PHOTO

11

印度尼西亞一座未開墾的小山坐落在一個油棕櫚種植園中間。科學家已經開始與該棕櫚油企業合作,保護生活在那裡的野生動物。圖片來源:ARROWHEAD FILMS

12

一個剛出生一天的麝雉幼雛還擁有爪子,當它完全長大時,爪子就會消失。今年,科學家詳細描述了麝雉幼雛如何用爪子攀爬,並提出了一個問題:為什麼其成年後會失去爪子。圖片來源:AMAZON-IMAGES/ALAMY STOCK PHOTO

13

五顏六色的種植土豆生長在秘魯安第斯山脈中部。這些土豆來自海拔3000~4500米的前印加文化。研究人員希望,讓現代土豆多樣化可以使它更好地抵禦疾病和氣候變化。圖片來源:GUSTAVO RAMIREZ

14

在莫三比克的一個國家公園裡,一隻害羞的南非穿山甲剛剛舒展開身體。由於捕獵,它們正慢慢走向滅絕。圖片來源:JEN GUYTON/NPL/MINDEN PICTURES

15

一個小女孩坐在馬達加斯加一家醫院的兒童護理病房,接受了嚴重營養不良的治療。研究人員正在測試一種可在該國使用的新醫療保健系統。圖片來源:RIJASOLO

16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物理學家DanielleBassett展示了大腦的結構連接,這是由核磁共振數據製成的。圖片來源:MATTHEW BENDER/JAMES BARTOLOZZI

17

三維列印的人造肺。科學家能利用它更好地研究生物工程細胞組織。圖片來源:DAN SAZER/JEFFFITLOW/JORDAN MILLER

18

銀河照耀下的澳大利亞平方公裡陣列望遠鏡。在那裡,科學家追蹤到來自遙遠星系的快速射電暴。圖片來源:CSIRO/ALEX CHERNEY

相關報導: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9-03839-z

https://vis.sciencemag.org/photosof2019/

中國生物技術網誠邀生物領域科學家在我們的平臺上,發表和介紹國內外原創的科研成果。

註:國內為原創研究成果或評論、綜述,國際為在線發表一個月內的最新成果或綜述,字數500字以上,並請提供至少一張圖片。投稿者,請將文章發送至weixin@im.ac.cn

相關焦點

  • The science to look for in 2019 | Nature Briefing
    Nature | Read this article at nature.com/nature/articles?Nature Podcast | Listen to nature.com/nature/articles?
  • Nature評出年度10大科學發現!中國團隊研究入選
    Nature 盤點了2020年度十大科學發現論文連結:1、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073-710、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
  • 年度男演員大比拼,成毅僅居亞軍,冠軍實至名歸,可肖戰去哪了?
    年度男演員大比拼,成毅僅居亞軍,冠軍實至名歸,可肖戰去哪了?年底了,各種關於男演員或者是女演員的評選也就隨之而來了,肖戰、王一博、李現、楊紫、朱一龍、成毅、tyboys、鹿晗、李易峰、鹿晗等一些知名藝人基本上是各種榜單的常客了。
  • Nature、Science、PRL等期刊,對圖片的要求是什麼?
    符號和文字應足夠大,以便在縮小後清晰可見(縮小後的高度大約為7點(2毫米),不少於5點)。單個圖片中字體大小不應有過大的差異。不能作為矢量文件使用的線條圖在最終列印出的尺寸上應具有至少300 dpi的解析度。灰度和彩色圖在最終列印尺寸下的解析度也應為至少300 dpi。
  • 發Nature和Science?網友:還以為是西湖大學!
    歡迎關注:說教育雙非的成果最近,上海的一所「雙非院校」——上海師範大學發表了兩篇重量級的文章,分別是在nature和science上發表。其實不看內容都能猜出是生化或者材料科學,頂尖的物理理論是很難發的,實驗科學就是看誰錢多。cell裡面都是生物內容的頂尖雜誌,以生物為主。nature和science是各種理科的集合,物理研究更得拼錢,相對而言生物化學所用的瓶瓶罐罐要便宜多了,準入門檻低。我不信雙非學校的錢比一流大學的錢多,能發頂尖文章應該是研究人員的idea牛,更努力,並能抓住機會。
  • Nature評選年度十大科學發現:北師大女博士林琳憑藉天眼的研究入選
    在2020年的尾聲,Nature盤點了2020年度十大科學發現,這其中即包括新冠病毒研究、冷凍電鏡突破、壓力導致白髮的原因、-x4、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839-y5、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378-66、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1946-07、https://www.nature.com
  • Nature/Science盤點:三月材料領域重大進展
    文獻連結:Monolayer atomic crystal molecular superlattices(Nature, 2018, DOI:10.1038/nature25774)   材料牛資訊詳戳:段鑲鋒攜手湖南大學再發Nature:單層原子晶體分子超晶格   2
  • Science, Nature各一篇!
    DOI:10.1126/science.aba1628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9/6499/96Bai, S. et al.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9-1357-2Henry J. Snaith簡介HenryJ.
  • 石墨烯納米帶近年來成果集錦:7篇Science/Nature
    隨後藉助大芳環上的應力,通過脫氫反應構成大芳環體系。通過掃描隧道電子顯微鏡對納米帶中的HOMO、HOMO+1、LUMO、LUMO+1結構進行分析。此外,作者發現了石墨烯納米帶中的磁性基態(magnetic ground state),並且石墨烯納米帶的電子和基底之間處於去耦狀態(和金屬基底上不同),因此能夠對負載於TiO2上的石墨烯納米帶測試其載流子輸運性質等問題。
  • 「Nature」評選年度十大科學發現:生命科學佔半數,趕緊過來圍觀
    在2020年的尾聲,Nature盤點了2020年度十大科學發現,這其中即包括新冠病毒研究、冷凍電鏡突破、壓力導致白髮的原因、論文連結:1、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1935-32、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863-y3、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872
  • 經濟,人口,教育和社會學家發表在Nature和Science期刊上的文章​最全集結!
    IN MANUFACTURINGArgote, L; Epple, DSCIENCE199059210.1126/science.247.4945.920Monkeys reject unequal payBrosnan, SF; de Waal, FBMNATURE200357610.1038/nature01963Quantifying the Influence of Climate on
  • Science Nature大爆發,催化領域迎來哪些新突破?
    C(sp3)–H functionalizations of light hydrocarbons using decatungstate photocatalysis in flow, Science 2020DOI:10.1126/science.abb4688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9/6499/92
  • 《自然》年度科學照片都講了些啥?
    近日,《自然》評選出了年度科學照片,諸多精彩作品入圍。在今天這篇文章裡,我來一睹這些佳作,以及背後的故事。本文圖片來源於《自然》,點擊閱讀原文可訪問新聞頁面。銀河系就在照片中經過,其中包括超過30萬的星系。
  • 兩版《仙鶴神針》美女大比拼,梅豔芳也在其中,誰才是最美的?
    兩版《仙鶴神針》大比拼,原來隱藏了很多原裝大美女,梅豔芳,關之琳全部在其中,真的是一飽眼福,現在重溫起來滿滿的都是兒時回憶。
  • 第二波:大西洋月刊盤點2013年度照片
    整個盤點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2013年1月至4月,詳見《第一波:大西洋月刊盤點2013年度照片》。(Steve Gooch) 4.2013年6月1日,法屬玻里尼西亞,在南太平洋大溪地島的提阿胡普,美國衝浪手加雷特-麥克納馬拉(左)和馬克-希利正在自由衝浪賽中比拼。
  • Nature、Science 連發:890 萬年歷史的...
    近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的小行星探測器、吉尼斯紀錄認定的「世界首架從小行星帶回物質的探測器」「隼鳥號」(Hayabusa)的後繼探測器「隼鳥 2 號」(Hayabusa 2)傳回照片,再次助力人類對地球起源、演化進程的認知。
  • 戰地照片——戰地天使 最美女兵
    這是一張著名的戰地照片。最美女兵-朝鮮戰場硝煙中的青春時逢紅軍團(平江起義團)八十周年慶典活動,2008年11月23日,在團隊戰鬥過的老首長老戰友老朋友被邀請參加。在參觀團史館時,老前輩們都在尋找自己的戰鬥足跡。
  • 歐美國家十大眼睛最美女星 上榜的全是經典美女,你覺得誰的最美
    說起美女,你會想起誰?你肯定會說有奧黛麗·赫本和夢露,那麼就單從眼睛的美感出發,你會想起誰?要是你這麼問小編,小編肯定不知道如何回答,但是自從看了這份榜單,小編覺得被拉娜·特納給驚豔住了,一起來看看吧。
  • 智商大比拼:十二星座寶寶誰更靈
    智商大比拼:十二星座寶寶誰更靈 十二星座是佔星學的說法,據說每個人出生時都有對應的星座守護。相信星座的人認為,不同的星座能決定一個人先天的性格和天賦,通過星座人們往往能夠一探內心的想法和行為的表現。
  • Nature發布2020年度最佳影像集
    北京時間12月15日,《Nature》發布了2020年度最佳影像精選。如往年一樣,精美的圖片張張令人嘆為觀止;但與往年不同的是,2020年是如此令人難忘。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防護服已成為許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環保人士擔心,一次性用品正在日益加重環境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