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中行走》一部關於戶外極限的電影,一個追求理想的瘋子!

2021-01-09 咪呀影視

在這個世界上,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總是格格不入,喜歡冒險,喜歡尋求刺激,不斷挑戰人類的極限,敢於直面生死,當然很多人在釋放腎上腺素的同時,也有人在挑戰極限的過程中搭上性命,這是可悲的,畢竟運動都是存在風險的,但即便知道戶外極限是一個死亡率極高的,但依舊吸引著年輕人的熱愛,因近期我們都只能待在家裡,小編也是閒來無事,就看了一部關於戶外極限的電影《雲中行走》!

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從小擁有雜技表演天賦的菲利普在街頭賣藝的時候,他遇到了一位女孩,之後再偶然的機會下,他得知紐約的世貿雙子大廈即將完工,面對如此高大的摩天大樓,菲利普竟然萌生了想要在這兩座大廈間走鋼絲的可怕想法,走鋼絲這種運動不僅考驗的是技術,平衡力,最重要的就是對人的心理素質要求是非常高的,自從有了這想法之後,菲利普就開始深入調查,不斷找尋有著走鋼絲豐富經驗前輩們的指導!

即使在這種想法被很多人不看好,甚至是質疑和誤解,但這些都沒有擊垮菲利普,他毅然決然的為這件事準備著,雖然說一次一次的失敗,但幸好有女友陪伴著他,能夠在充滿不可能的條件下全新支持男友去實現夢想,真的是值得人敬佩的,然而為了能夠完成這不可能的事情,菲利普做的很多事情也是讓人無法理解,比如說為了能夠感知魚線二脫光衣服,可以無視被釘子刺穿的腳部的疼痛,他是如此瘋狂,但對於戶外極限運動者來說,這都是他們必須要克服的困難!

雖然說這只是一部電影,但是在優酷上的評分也是挺不錯的,而且還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成,觀眾的口碑也是極佳,主人公就是電影裡的菲利普,他在1974年僱傭了一大批人來幫自己實現這個夢想,雖然很多人都表示他就是個瘋子,但其實這件事情也在向我們展示著,為了實現夢想可排除萬難,堅毅不屈,冒險犯難,勇敢去完成自己想要做的瘋狂的事情,同樣也是在向戶外極限運動者的致敬,他們特立獨行,桀驁不馴,惹是生非,甚至是格格不入,但他們都能夠用與眾不同的眼光看待事物,世人可以反對,質疑他們,頌揚或者詆毀他們,但都不能去漠視他們!

或許他們是別人眼裡的瘋子,但在他們眼中的自己就是天才,真心佩服每一位戶外極限運動者,他們用他們的身體告訴我們,人類的極限究竟能到達什麼程度,一遍一遍刷新我們極限世的認知,當然戶外極限走鋼絲確實是需要過人的本事,還有心理素質要高,對於不少人可能很難實現,畢竟平衡力也是要求很高,不過戶外極限運動還是有很多種的,像是戶外滑板,戶外跑酷,戶外攀巖,戶外騎行等等,這些運動看似瘋狂,當然也是有好處的,對於青少年來說起著重要的作用,不僅能鍛鍊身體,還可以培養他們很強的獨立能力,極限運動還培養人的綜合能力,如果你想觀看這類型的視頻,不妨去一些平臺上搜索關於戶外極限運動的電影,小編記得曾在優酷上看到過不少!喜歡的小夥伴可以自己去尋找一下!相信會找到能夠讓你腎上腺素上漲的電影!

相關焦點

  • 《雲中行走》:視覺奇觀帶來不了走心的震撼
    但事實上,老外們這樣的冒險精神,卻十足是一種對生命熱愛的體現,對於很多人而言,生活並不僅僅是或者,而是要有意義的存在。於是,在對這種存在的追求中,很多人都走上了一種對極致的探索之中。     正在院線上映的《雲中行走》裡的主人公菲利普帕蒂,恰恰就是這樣一種人物。
  • 《雲中行走》 繁華中央的能量雞湯
    電影《雲中行走》翻拍自曾在2009年獲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的《走鋼絲的人》,沒錯,它是真人真事:一個叫菲利普?帕特的法國瘋子藝術家,瘋狂地想完成在高樓之間走鋼絲這麼一件看似不可能的事兒,並且真的在1974年8月7日清晨,完成了這個史上最令人矚目的表演——在紐約世貿雙子塔之間架起鋼絲,在雲中的這一線間穿行了45分鐘。  女友安妮說雙塔就像為菲利普建造的一樣,6年之前,他就已經做好決定了。1968年,17歲的菲利普在牙醫診所的報紙上看到正在建設中的世貿雙塔,一個夢想就此在心中萌芽。
  • 《雲中行走》上映 年度口碑視覺盛宴奪鼎而來
    這部由中國電影集團公司進口、美國三星影片公司出品、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與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聯合發行,《阿甘正傳》、《回到未來》的美國著名電影導演、編劇羅伯特·澤米吉斯執導,因《盜夢空間》勢起的「囧瑟夫」——約瑟夫·高登·萊維特主演的3D冒險影片《雲中行走》,1月22日登陸內地影院,影片口碑一日爆棚,席捲960萬平方公裡的東方巨幕。
  • 雲中行走:夢想還是要有的,並且需要堅持
    看完《雲中行走》,我更加深刻地認同「外星人」的這句話了。站在400多米高空往下看是什麼樣的感覺?雖然我也喜歡爬高樓,在寬闊的露臺上抬頭遠望,可是別說400多米高的地方,就是在「東方明珠」上,我也感覺到自己還是個「恐高症」患者,仔細想想就覺得腿軟和眩暈。
  • 《雲中行走》|挑戰權威、塑造情感的高空藝術
    在110層412米的雲中,菲利普開始了他的鋼絲行走。本片根據法國雜技藝術家菲利普·帕特的個人自傳改編,翻拍自2009年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走鋼絲的人》。《雲中行走》是一部帶有傳記性質的影片,講述了法國雜技藝術家菲利普·帕特的傳奇雜技生涯,同時,該片亦擁有一定量級的喜劇劇情,營造了一種輕快的影片氛圍,旨在以一種樂觀輕鬆地態度去應對危險,從而讚揚人的無畏,以及對勇敢的謳歌,因此可以說,《雲中行走》是一部經典的好萊塢「夢想」影片,用夢想+傳奇故事的組合,用法國人的行徑去描繪自由主義為上的美國夢,這是一次文化的移植,也是好萊塢慣用的,收集他國素材最終轉換為本國文化內核的改編套路
  • 《雲中行走》:只要你想,世界上沒有不可能!
    而這次他導演的《雲中行走》中,澤米吉斯則將目光對準了法國雜技藝術家菲利普·帕特。並為觀眾重現了法國雜技藝術家菲利普·帕特,這位空中夢想家1974年8月7日的驚世壯舉。 《雲中行走》海報1968年,年僅17歲的法國人菲利普(約瑟夫·高登-萊維特飾)在一家牙醫診所的雜誌上看到正在建設中的世貿雙塔,在那一刻,他看到了自己的夢想。
  • 對一個恐高症患者來說 《雲中行走》就是徹徹底底的恐怖片
    一個哥們兒聊嗨了,說電影無與倫比的3D效果把他帶入了神秘的科幻世界。雖說「人艱不拆」,但還是有人提醒他:呃,這片子沒有3D的。  這不是段子,是真事。  2011年,正是3D電影席捲全球之時,開啟3D電影元年的《阿凡達》導演詹姆斯·卡梅隆樂觀地認為,3D電影會像當年的彩色電影(取代黑白電影)、有聲電影(取代無聲電影)一樣,找到自己的位置。
  • 《雲中行走》重現高空走索奇人 無安保裸走驚心動魄
    《雲中行走》重現高空走索奇人   搜狐娛樂(森月/文)1月22日,中國大銀幕上將上演囧瑟夫主演的《雲中行走》,在1974年紐約的雙子塔之間,曾經有一個法國年輕人架起鋼索,無任何安保措施地行走過雙塔之間,並在鋼索上停留了45
  • 《雲中行走》:驚心之作,經典重現
    ■黑王輝如果說「9·11」事件是賓·拉登一場驚天陰謀的話,那麼《雲中行走》便是羅伯特·澤米吉斯獻給雙子大廈的一封情書。在「9·11」事件中,雙子大廈被毀於一旦,而今天,在《雲中行走》中,雙子大廈重新「復活」,並且將上演一場驚心動魄的「牽手之旅」。
  • 河南小夥興義挑戰「雲中行走」
    《雲中行走》,是美國三星影業出品的傳記劇情片,講述雜技人通過鋼索成功穿越兩座大樓的經歷故事。7日上午,來自河南濮陽的小夥胡記恩就在興義市玉皇頂景區,挑戰「雲中行走」。雲中行走激起呼聲「哇,好厲害。」「現在起風了,會不會危險?」
  • 揭開《雲中行走》背後的故事
    42年之後,又一部講述這段故事的電影於1月22日在內地上映。沒錯,這部影片就是《雲中行走》The Walk。先來欣賞一組電影劇照(恐高症患者看到這裡可以閉眼先)>>>>關於這部電影    《雲中行走》改編自菲利普·帕特的個人自傳To Reach the Clouds,以及這段故事的紀錄片《走鋼絲的人》——還曾獲得2009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
  • 《雲中行走》必看經典,不看絕對後悔!
    從傳記的故事主體看,菲利普是一個雜技演員,是什麼促使他去享受在雙子塔中間的行走,我覺得是有所作為的決心和享受鋼索的滿足感。 電影剛開始時我有點忐忑,這麼個相貌平平、身材平平的人要怎麼演一個身輕如燕的雜技藝術家呢?
  • 電影推薦:三部極限運動電影,真實故事改編,人類潛力無限!
    第一部《雲中行走》《雲中行走》翻拍自曾在2009年獲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大獎的《走鋼絲的人》,導演羅伯特·澤米吉斯不僅要將它改編成劇情片,還將以3D的形式拍攝。第二部《徒手攀巖》亞歷克斯·霍諾德(Alex Honnold)不是一個好勝或尋求關注度的人,甚至一開始選擇無保護攀巖,其實是因為不知道如何找人做搭檔。在10歲第一次接觸到攀巖後,他的父母一直默默支持著孩子的愛好:爸爸在地面拉繩索做保護,媽媽準備好飯菜迎接他每周訓練歸來。
  • 雲狐時代:全方位打造戶外極限手機
    徐總向記者介紹道,當前整個戶外產業是一個朝陽產業,市場是相對比較大的。雲狐立足於移動網際網路大運動領域,產品特徵以極限運動科技為核心,針對戶外運動、極限智能目標群體量身定製,成功的打造了高端細分化市場。雲狐獨特的品牌定位,個性化的產品主張,高的零售定價,成功跳出了大部分手機廠商的同質化紅海,走出了自己的品牌發展之路。徐總表示,國產手機一定要有自己的品牌定位,並且要耐的住寂寞,堅守自己的個化主張,不盲目追求規模。
  • 天堂在左,瘋子在右,5部關於天才的電影
    導語天堂在左,瘋子在右,5部關於天才的電影今天給大家整理了5部關於天才的電影,天堂在左,瘋子在右,天才往往都是最孤獨的。一起來看看都有哪幾部吧!
  • 一部著名的空難電影:挑戰人類極限
    衣索比亞空難題目之所以說挑戰人類極限,一方面是身體層面,另一方面是倫理道德層面。空難電影《Alive》,翻譯為《劫後餘生》,或《我們要活著回去》,由弗蘭克·馬歇爾導演, 伊桑·霍克 / 文森特·斯帕諾 / 約什·漢密爾頓等主演,與 1993年1 月上映。 電影基於真實事件,根據英國作家皮爾斯·保羅·裡德的報告文學《活著:安第斯倖存者的故事》改編而成。
  • 假期電影推薦,快來pick一部吧!_
    1、《科學機密檔案》,這是一部看完三觀崩壞的記錄片,有些實驗其實太危險,或根本不該進行
  • 都說戶外鳥鼠象,鼠有多強,你知道嗎?
    這就是世界著名戶外品牌—Marmot的前身。阿拉斯加天寒地凍。那時沒有什麼專業的戶外設備,他們便在宿舍自己製作羽絨背心、毛衣、大衣和羽絨睡袋。不過很快,機會來了,他們接到一筆大訂單:為電影《勇闖雷霆峰》製作108件「非常蓬鬆的夾克」。僅用一周的時間,他們出色地完成了任務,從此打出了名聲。1976年是改變Marmot命運的一年,因為埃裡克在縫製睡袋時加入了新科技。
  • 天才與瘋子的合作,這部電影拍出了語言文化的橋梁
    作為詞彙手冊的第一個和最後一個單詞,它倆在折磨完N代孩子之後,如今還搖身一變,成了網絡梗。不過話說回來,當年大家在背單詞時有沒有好奇過,那些說文解字、追根溯源的詞典究竟是怎麼來的?又是誰規定的abandon永遠放在第一頁呢?今天咱們要聊的這部新片,就將揭開第一版《牛津英語詞典》的誕生歷程——《教授與瘋子》。
  • 北青快評|給急速發展的戶外極限運動裝上「安全閥」
    悲劇的發生,讓原本「小眾」的戶外極限運動,再次成為公眾熱議話題。(8月31日新華每日電訊)追求「更高、更快、更強」的戶外極限運動帶給人們全新的刺激體驗,促使更多人躍躍欲試。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登山、漂流、探險等戶外運動有了更多經濟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