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朱作言曾說:轉基因爭論20年後再看會一場笑話。
同時他還表示:凡是有一定轉基因科學背景的人,比如說分子生物學界的人,那都是毫無疑問會支持轉基因的。
而造成我們鬧出轉基因有害的笑話的,這跟一些知名人士公開反對轉基因,以及很多人持有的一種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思想是有很大的關係的。
當前沒有一個實例能夠有效證明轉基因食品是有害的,而很多人卻還是將吃轉基因食品的人稱作是小白鼠,理由無非就是認為轉基因食品可能存在的一些遠期危害,只是它們目前還沒有足夠的時間顯示出來而已。
那麼這種可能真的存在嗎?如果真有的話,那就某種意義上來說,其實也就是前面所說的那一種: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在支撐它的存在了。
有時候科學的發展就是這樣,愚昧的認知往往都會伴隨著左右,而當年的布魯諾、哥白尼、伽利略被冤枉,根本上就是當時的愚昧造成的。
比如1978年的第一個試管嬰兒出來的時候,當時全世界輿論口誅筆伐,可現在呢?
人們對轉基因的恐懼,根本上無非就是對它的不了解而已,而轉基因的本質,其實也就是將一種生物中的一個或者多個已知功能的基因轉移到另一種生物中,讓被轉移的生物擁有被轉移的功能而已,換句話來說,轉基因作物的本身是一個人造的新物種。
可正因為它是人造的新物種,於是經常就會有一些理論哲學的愛好者持著一種遵循自然規律的思維出來反駁,而這反駁的根本無非就是認為轉基因是屬於違背自然規律的產物,最終是會被大自然制裁的,於是支持轉基因是有害的觀點也就這樣出來了。
可這種觀點卻嚴重忽視了一根本,如果轉基因是違背自然規律的,那麼它就不可能會被存在,因為自然規律是基於科學而存在的。
換句話來理解,我們今天造出來的轉基因作物,那也不過是我們通過人工的幹預,讓某一些植物瞬間進化成可適應我們人類社會給予它們的那種生存環境而已。
因為假如某種農作物栽培成本大,產量低,經濟效益不好,那是會被淘汰的呀。
除此之外,還有另一種觀點認為,被轉移的基因雖是已知的,但未知的部分會更多,雖然在科學上可以證明被轉的基因是無害的,但未知的呢?
比如說抗蟲蛋白,將棉花的一個Bt抗蟲蛋白基因轉移到水稻或者玉米中,讓它們具有抗蟲的能力,而既然蟲吃了這種蛋白會死,那麼人也很有可能會受到影響吧。
可實際上,Bt蛋白之所以能夠抗蟲,那是因為蟲吃了消化不了,然後導致腸道膨脹,最終才死掉的。
而在科學上,實驗早已經證明,這種Bt蛋白是不會對人體產生副作用的,還有的話就是這種蛋白在稻穀或者玉米中的含量本來就是極其微小的。
它可以微小到什麼程度呢?比如說一個農民在田間噴灑農藥,然後農藥在空中彌散並被人體呼吸接觸到的量都是抗蟲蛋白的千萬倍了,可為什麼就沒人去擔心農民的身體好不好呢,沒人去問農民幾十年後是否會因為經常噴農藥而落下一身疾病?
實際上,對於安全未知的部分,我們最容易產生這樣的質疑,第一年科學證明是無害的,但第二年第三年,甚至是幾十年之後呢?誰能保證呢?
這種胡攪蠻纏,誰都保證不了,但其實也沒有必要去保證,因為那根本上就早已經超出了人生幾十年可以承受的時間極限,即便真的是有個萬一,但人都已經沒了,還在意它有沒有害的意義在哪呢?
舉個相反的例子,比如說以前被認為的一些野草,現在被當成野菜,而且還被大家認為是純綠色環保的蔬菜,可反過來想,這個又有誰去做過相關的實驗證明它們到底是有害還是無害的呢?
而如果你說它是無害的,那你又該怎麼去證明呢?是吃了之後沒有異常?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你又怎麼去保證兩年後,三年後,甚至是幾十年幾百年後也沒有異常呢?
現在市場上很多的食品都打了非轉基因的標識,這無形中就給很多人灌輸一種轉基因是有害的觀念,讓很多人對轉基因產生恐懼,可事實上很多人不知道,轉基因目前卻是整個農業發展的方向。
在當前的農業,可以說雜交育種早已經被發揮到了極致,可上升的空間已經很有限了,而如果要解決農業發展生產中的環保以及產量的問題,要進一步突破的話,就只能用新的方法,而轉基因就是目前被認為更有效,更科學,科技含量更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