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3日天問一號成功發射,那麼世界航天夢想第一人是誰呢

2020-08-27 蓑衣歷史堂

每天三分鐘,學一點歷史,啟迪心智,蓄勢待發。大家好我是小lv,今天要分享給大家的是中國歷史上活過八十歲的幾位皇帝,其中還包括一位女皇帝,那麼活得最久的是哪位皇帝呢?

引言

2020年7月23日,我國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搭載「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這是我國首次自主的火星探測任務,是中國邁向深空的重要一步。7月27日,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傳回首張地月合影。合影顯示,地球與月球一大一小,均成新月狀。目前,我國航空航天事業已經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走在世界前列。其實,我國的航天探索早在明朝,就有人付諸實踐了,儘管當時的科技還沒有達到升空的水平,最終失敗了,但是,他也因此被稱為「世界航天夢想第一人」,那麼他究竟是誰呢?他又是打算怎樣來實現升空的夢想的呢?

正文

萬戶,本名陶成道,喜歡鑽研煉丹技巧,後又轉為試製火器。元末,朱元璋帶兵打仗,陶成道率領眾弟子獻上火器技藝,在神器火器的幫助下,屢建奇功,朱元璋封賞他為「萬戶」,從此,陶成道被人們稱為萬戶。陶成道後來想利用火箭和風箏實現飛天的計劃,被稱為「世界航天第一人」。

故事發生在十四世紀末,那是明朝洪武年間。深夜,萬戶獨自一人走到花園中,周遭寂靜無聲,只能聽到蛐蛐的有規律的叫聲,站在花園裡的梔子花旁,遙望天空中明玉一般月亮,萬戶內心掀起了波瀾,他對天空充滿了好奇與敬畏,他是多麼的想去天空深處走一走,看一看啊。從小紮根於內心深處的夢想,終於一發不可收拾,萬戶想要在有生之年實現自己的夢想。

終於有一天,此時的萬戶已經是邁入晚年了。大概知道此次的冒險兇多吉少,所以,萬戶將自己僅剩的一些時日,交給了夢想,交給了一個看似瘋狂的,不切實際的行動。

這天,萬戶坐在自己研製的蛇形飛車上,手持兩個大風箏,車子上綁有四十七支火箭,只見僕人舉著火把,愁容滿面地走到萬戶身邊說:「主人,我心裡很怕,如果失敗了,主人恐怕也活不成了啊。」

萬戶仰天大笑,說道:「飛天,乃是我中華千年之夙願。今天,縱然我粉身碎骨,也要為後世闖出一條探天的路。爾等不必害怕,快來點火。」

僕人們無奈只好點燃了引信,頃刻間,萬戶周圍濃煙滾滾,烈焰飛騰,萬戶緩緩地離開了地面。正在人們歡呼的時候,飛車第二排火箭自行點燃了。只聽到半空中一聲巨響,萬戶和他的「飛行器」在空中爆炸了。萬戶從「飛行器」上摔下來,手裡還緊緊握著那兩個大風箏。萬戶的航天夢雖然失敗了,但是他從的勇於探索的精神,卻深深地鼓舞著後人。

美國火箭專家詹姆斯麥克唐納,稱中國的萬戶為人類第一位進行載人火箭飛行嘗試的先驅。他研製的蛇形飛車,也是人類有史以來很了不起的發明。

結語

科學技術的進步,離不開那些為了真理,為了進步,而勇於探索和嘗試的先驅,是他們的大無畏和敢為人先的精神,鼓舞著後人,一次次的促使著科技的進步。

萬戶,在當時科技並不發達的時代,敢於親身實踐人類航天的夢想,單是勇氣就很值得後人學習。其次,他堅信,人類可以實現航天夢,這種學識和膽量,超乎當時的經濟發展水平,是很可貴的。隨著科技的進步,也驗證了萬戶的想法是對的,人類的腳步現在已經邁向深空,開始向更遙遠的星球探索。

萬戶的實踐雖然失敗了,但他藉助火箭推力升空的想法是世界上第一個,因此,他被世界公認為「航天始祖」一點也不為過,為了紀念萬戶,世界科學家將月球上一座環形火山命名為「萬戶山」。

相關焦點

  • 2020年7月23日天問一號成功發射,那麼世界航天夢想第一人是誰呢
    大家好我是小lv,今天要分享給大家的是中國歷史上活過八十歲的幾位皇帝,其中還包括一位女皇帝,那麼活得最久的是哪位皇帝呢?引言2020年7月23日,我國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搭載「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這是我國首次自主的火星探測任務,是中國邁向深空的重要一步。7月27日,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傳回首張地月合影。合影顯示,地球與月球一大一小,均成新月狀。
  • 中國火星探測器發射直播地址 7月23日天問一號發射直播在哪看
    中國火星探測器發射直播地址 7月23日天問一號發射直播在哪看 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即將在海南文昌發射場擇機發射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厲害了我的國
    圖 / 環球時報,攝影 / 史悅 需知,在這次成功發射的背後,是我國眾多的科研工作者們持之以恆的努力探索:「天問一號」是中國航天第369次發射!圖 / 截至2020年7月23日全球發射火星探測器數量 目前,全球發射火星探測器最多的就是美國,有21個。那麼,各國的發射結果如何?
  • 中國:2020年7月23日「天問一號」,首顆"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
    7月23日,我國的&34;首次拜訪火星,它帶著&34;向太空出發,奔赴火星。這也是我國航天第369次執行任務。顯然,我國已經具備了非常成熟的航天經驗和技術。目前,全球發射火星探測器最多的國家是美國,有21個,美國最近一次是發射的名為&34;的探測器與2018年5月5日升空,歷時205天,航行4.84億公裡,與同年11月27日凌晨3時54分著陸火星。除了中國&34;,阿聯&34;火星探測器7月20日已經在日本發射升空,預計在2021年2月份進入火星軌道。而美國航天局,計劃本月30日向火星再次發射&34;火星探測器。
  • 紀念「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50周年,航天發射從1次到300+
    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場發射成功,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發射衛星的國家(繼蘇聯、美國、法國、日本之後),託舉著衛星騰空而起的是我國第一枚運載火箭「長徵一號」。「東方紅一號」衛星因工程師在其上安裝一臺可以模擬演奏《東方紅》樂曲的音樂儀器而著名。衛星的主要任務是向太空播放《東方紅》樂曲,同時進行衛星技術試驗,探測電離層和大氣密度。
  • 「航天精選」「天問一號」成功發射、俄羅斯成功發射貨運飛船
    2020年7月23日,一枚長徵5號這枚火箭裝載著「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的科學探測儀器,包括火星軌道飛行器、火星著陸器和火星探測車。實際上,「天問一號」是計劃於2020年7月前往「紅色星球」的三個任務中的第二個任務,阿聯於7月19日率先發射了「希望號」火星探測器,而NASA 計劃於7月30日從美國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毅力號火星探測車;,它也是2020年火星計劃的最後一次發射。
  • 2020年中國航天、世界航天十大新聞
    2020年12月29日,由中國航天報社主辦、北京中科航天人才服務有限公司協辦,航天領域知名院士專家及國內知名媒體人共同評選的「中科航天人才杯」2020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和世界航天十大新聞揭曉。「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中國首次實現地外天體採樣返回」等10件新聞入選2020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樣本艙回收成功」等10件新聞入選2020年世界航天十大新聞。
  • 致敬中國航天:從「東方紅一號」到「天問一號」
    就在一個月前的6月23日,中國北鬥系統全球組網成功!中國航天人的犧牲精神和奮鬥足跡,振奮了國人,震撼著世界。年7月23日12時41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帶著夢想,啟航星辰大海。蒼 穹2020年6月23日9時43分,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在西昌成功發射。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火星探測承載了中國無數天文工作者的夢想,一代一代的航天人為之努力奮鬥,終於在今天邁出了第一步。23日12時41分,地點是海南島東北海岸的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裝載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升空!這是歷史性的一刻,也是我國開啟火星探測之旅的第一步!但是令人意外的是,中國這邊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美國媒體卻感到前所未有的不安!
  • 「天問一號」發射升空,多語種版《大國工匠》帶你感受航天精神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搭乘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基地成功發射升空!一場火星探測之旅已經開啟,我國也邁出了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那麼「天問一號」這個名字又是從何而來呢?
  • 中國航天發射次數再次世界第一,截至2020年7月各國數據大盤點
    2020年已經過半,我們來梳理一下,上半年截至2020年7月12日,世界各國航天發射情況。截至目前,全球共進行了51次航天發射任務,45次成功,成功率88.2%。各國的發射數據如下:截至2020年7月12日,世界各國航天發射數據統計
  • 今日航天快訊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裡程達到1億公裡
    今日航天快訊 截止2020年8月28日10時08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裡程達到1億千米,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多個載荷完成自檢,確認設備狀態正常,相關工作正按計劃穩步推進。 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約36天,距離地球約1075萬千米。
  • 截止8月1日,2020年中國航天發射次數繼續領跑,保持世界第一
    截止到2020年8月1日,2020年前七個月,全世界總共進行了59次航天發射,其中成功53次,失敗6次,總體成功率為88.83%。下面我們盤點一下今年的幾次重要所有裡程碑意義的發射任務:2020年3月9日,長徵三號B型火箭完美地的完成了北鬥三號導航系統的倒數第二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發射「北鬥三號 GEO-2星」,2020年6月23日,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 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發射失利,2020年中國航天遭遇第4次失敗
    2020年中國一共進行了27次發射任務,失敗了4次,3月17日長徵七號甲火箭首飛失利,4月9日19時46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印度尼西亞PALAPA-N1衛星失利,以及2020年7月10日的快舟11號首飛失利。
  • 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發射失利,2020年中國航天遭遇第4次失敗
    「吉林一號」高分02C衛星由長光衛星研製,長光衛星是中國首家商業遙感衛星公司,吉林一號光學A星是長光衛星2015年發射的遙感衛星,創造了多項第一,開創了我國商業衛星應用的先河,而吉林一號」高分02C星又稱內蒙古一號衛星,是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與內蒙古深度合作的衛星,憑藉其高分辨、大幅寬、高速數傳等特點,可在自然資源調查、生態環境監測、城市建設以及防災減災等領域發揮作用
  • 夢耀九天創奇蹟——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建功中國航天五十年全景掃描...
    黃國暢 王玉磊 科技日報記者 王祝華航天兒女多奇志,漫步環宇問蒼穹。徵高軌、闖世界、探深空、舉北鬥、頂風雲……組建50年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取得了一個又一個中國航天「第一」,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世界航天「首次」。50年的實踐充分證明,西昌航天善於創造奇蹟,更敢於創造奇蹟。
  • 2020年中國最具「分量」的航天發射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海南文昌11月24日電(姜哲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2020年11月24日凌晨,我國現有最大推力運載火箭長徵五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在破曉中劃出一道弧線,經過2200多秒的飛行,成功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
  • 彈指五十年,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
    嘉嘉1984 經公號「嘉言1984」五十年年前的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國際衛星標識符:1970-034A)發射成功,成為世界上繼蘇聯、美國1970年4月25日《人民日報》號外——我國成功地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喜報,及1970年4月26日《人民日報》套紅頭版,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1970年4月25日18點,新華社授權向全世界宣布:1970年4月24日,中國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 天宮一號發射成功!
    2011年9月29日21時16分03秒07毫秒,我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乘著長徵二號FT1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首次自動點火。21時39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常萬全宣布: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發射成功。
  • 夢耀九天創奇蹟——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建功中國航天五十年全景掃描之一
    1986年2月1日,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矗立起一枚新的「長徵三號」運載火箭,載著中國第一顆實用通信衛星「東方紅2號」飛向太空。年7月9日,在一陣撼天動地的巨響過後,亞太6D衛星在中心成功發射。1990年4月7日,我國首顆國際商業衛星「亞洲一號」在中心成功發射,這標誌著我國成為繼美國、法國之後,第3個打開國際航天商業發射市場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