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三分鐘,學一點歷史,啟迪心智,蓄勢待發。大家好我是小lv,今天要分享給大家的是中國歷史上活過八十歲的幾位皇帝,其中還包括一位女皇帝,那麼活得最久的是哪位皇帝呢?
引言
2020年7月23日,我國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搭載「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這是我國首次自主的火星探測任務,是中國邁向深空的重要一步。7月27日,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傳回首張地月合影。合影顯示,地球與月球一大一小,均成新月狀。目前,我國航空航天事業已經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走在世界前列。其實,我國的航天探索早在明朝,就有人付諸實踐了,儘管當時的科技還沒有達到升空的水平,最終失敗了,但是,他也因此被稱為「世界航天夢想第一人」,那麼他究竟是誰呢?他又是打算怎樣來實現升空的夢想的呢?
正文
萬戶,本名陶成道,喜歡鑽研煉丹技巧,後又轉為試製火器。元末,朱元璋帶兵打仗,陶成道率領眾弟子獻上火器技藝,在神器火器的幫助下,屢建奇功,朱元璋封賞他為「萬戶」,從此,陶成道被人們稱為萬戶。陶成道後來想利用火箭和風箏實現飛天的計劃,被稱為「世界航天第一人」。
故事發生在十四世紀末,那是明朝洪武年間。深夜,萬戶獨自一人走到花園中,周遭寂靜無聲,只能聽到蛐蛐的有規律的叫聲,站在花園裡的梔子花旁,遙望天空中明玉一般月亮,萬戶內心掀起了波瀾,他對天空充滿了好奇與敬畏,他是多麼的想去天空深處走一走,看一看啊。從小紮根於內心深處的夢想,終於一發不可收拾,萬戶想要在有生之年實現自己的夢想。
終於有一天,此時的萬戶已經是邁入晚年了。大概知道此次的冒險兇多吉少,所以,萬戶將自己僅剩的一些時日,交給了夢想,交給了一個看似瘋狂的,不切實際的行動。
這天,萬戶坐在自己研製的蛇形飛車上,手持兩個大風箏,車子上綁有四十七支火箭,只見僕人舉著火把,愁容滿面地走到萬戶身邊說:「主人,我心裡很怕,如果失敗了,主人恐怕也活不成了啊。」
萬戶仰天大笑,說道:「飛天,乃是我中華千年之夙願。今天,縱然我粉身碎骨,也要為後世闖出一條探天的路。爾等不必害怕,快來點火。」
僕人們無奈只好點燃了引信,頃刻間,萬戶周圍濃煙滾滾,烈焰飛騰,萬戶緩緩地離開了地面。正在人們歡呼的時候,飛車第二排火箭自行點燃了。只聽到半空中一聲巨響,萬戶和他的「飛行器」在空中爆炸了。萬戶從「飛行器」上摔下來,手裡還緊緊握著那兩個大風箏。萬戶的航天夢雖然失敗了,但是他從的勇於探索的精神,卻深深地鼓舞著後人。
美國火箭專家詹姆斯麥克唐納,稱中國的萬戶為人類第一位進行載人火箭飛行嘗試的先驅。他研製的蛇形飛車,也是人類有史以來很了不起的發明。
結語
科學技術的進步,離不開那些為了真理,為了進步,而勇於探索和嘗試的先驅,是他們的大無畏和敢為人先的精神,鼓舞著後人,一次次的促使著科技的進步。
萬戶,在當時科技並不發達的時代,敢於親身實踐人類航天的夢想,單是勇氣就很值得後人學習。其次,他堅信,人類可以實現航天夢,這種學識和膽量,超乎當時的經濟發展水平,是很可貴的。隨著科技的進步,也驗證了萬戶的想法是對的,人類的腳步現在已經邁向深空,開始向更遙遠的星球探索。
萬戶的實踐雖然失敗了,但他藉助火箭推力升空的想法是世界上第一個,因此,他被世界公認為「航天始祖」一點也不為過,為了紀念萬戶,世界科學家將月球上一座環形火山命名為「萬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