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已成「地上河」,國家為什麼不清理沉積的泥沙?其實原因很簡單

2020-12-06 杏花如一夢

黃河已成「地上河」,國家為什麼不清理沉積的泥沙?其實原因很簡單

我們國家地大物博,有著很多的地區,不同地區之間的地勢,氣候,生活習慣都有著不同,我們國家還有著很多的高原還有河流,有著關於河流的歌曲,就不得不提我們的黃河了,它也是我們的母親河,還有一首《黃河大合唱》,也是我國的愛國歌曲,非常的振奮人心熱淚盈眶,現在黃河也已經成為了「地上河」,國家為什麼不清理沉積的泥沙?其實原因很簡單。

黃河是因為它的水很黃而得名的,那它的水你知道為什麼很黃嗎,其實是因為黃河起源於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從唐古拉就開始流淌,經過了黃土高原,途中帶走了大量的泥沙,所以河水才會這麼黃,住在黃河兩岸的人們有著便利也有著不便,因為可以用黃河的喝水灌溉莊稼,但是也要承受著黃河泛濫還有黃河決堤的事件發生,其實泛濫的原因還是因為有著不穩定性,有人想出了一個辦法,為什麼不把黃沙清理乾淨呢,其實是因為黃土高原,根本就沒辦法清理乾淨。

回顧歷史,我國很早之前就被黃河泛濫的問題困擾過,也想過很多的辦法,如果能清理乾淨的話,就不會等到今天了,清理黃河的泥沙會耗費很多的人力物力,單單就說一個黃土高原,就不可能把黃河的泥沙清理乾淨,所以全部清理乾淨,這個不可能實現的,耗費的時間,精力,財力,都不能支撐起來,所以才沒有這樣做。黃河本身的特點就算把泥沙清理乾淨,也會有新的問題出現,因為黃河具有流動性,泥沙過一段時間就會出現,而且淤泥出現的周期比較短,每隔一段時間就要非常大規模的清理一次,這樣子非常麻煩,因為本身這個工作就具有一定的危險性,還要隔一段時間清理一次,這樣更耗費人力,物力,財力。

黃河泛濫的問題難道就沒有解決的辦法了嗎,其實事情都會有解決的辦法的,還是一個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保護環境的問題,我們國家之前也在推行,綠水金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要保護祖國的環境,就要多植樹,保護森林。

環境問題是我們現在面臨的最主要的一個問題,因為全球氣候也在變暖,只有多多的在高原地區植樹,還要再沙漠地區種樹,還有一些容易發生滑坡的地區種植適宜的樹,每一個人都為保護環境貢獻一份力量,養成保護環境的習慣,我相信以後我們的黃河泛濫的問題也會得到解決的。

相關焦點

  • 黃河已成「地上河」,為什麼國家不清理沉積的泥沙?看完明白了
    黃河已成「地上河」,為什麼國家不清理沉積的泥沙?看完明白了對於黃河我們並不陌生,大家知道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發源於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黃河滾滾向東流流經黃土高原,形成了極具特色的黃河水,因此也得名黃河,那為什麼黃河水會比一般的河水黃呢?
  • 黃河已成「地上河」,為何國家不清理沉積的泥沙?說出來你別不信
    但是,近年來它產生的隱患非常多,並且一直以來黃河的治理都是一個頭等的難題。黃河已成「地上河」,為何國家不清理沉積的泥沙?說出來你別不信因為它流經黃土高原,由於這個地方的地理環境十分特殊,土壤屬於沙質,並且加之人們的不合理開墾,使得這個地方的土質疏鬆,水土流失十分嚴重。
  • 黃河已成「地上河」,國家為何不把泥沙清理走?
    黃河已成「地上河」,國家為何不把泥沙清理走?文/小海專注歷史故事小編想要問大家知道問題,我們國家的兩條主要的河流是什麼?這個問題很簡單,大家應該都知道,是黃河和長江。那麼素來有母親河之稱的河流是哪個?對,那就是黃河!黃河可以說是養育了整個北部地區人民的一條河流。不過,相信大家也知道,黃河因為泥沙堆積太多,部分地方已經成為了非常危險的「地上河」,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如此危險,為何國家不把沉積在河底的泥沙給全部清理出來呢?小編查了一下相關的資料,來給大家說叨說叨。首先,大家聽過《回到拉薩》這首歌沒?
  • 黃河已成懸河,為什麼不用挖泥船把泥沙挖走
    關於懸河,也就是地上河,其實很多地區都有類似情況,尤其是一些大河流的中下遊地區,因河流改道和地勢較低,很容易被河水帶來大量泥沙而堆積越來越高
  • 黃河泥沙堆積如山,下遊成為「地上河」,為何不挖深一點?
    而我們更加關心的問題,是黃河泥沙堆積帶來的洪水隱患。有數據顯示,現在黃河每年的泥沙攜帶量達到了16億噸,就算黃土高原現在的生態環境已經得到了一定的改善,黃河泥沙含量多的問題依然十分嚴峻。這16億噸泥沙中,有12億噸被衝入了大海,剩下的4億噸就被沉積在了黃河下遊地區。
  • 問答 |黃河下遊河段形成了「地上河」的現象,這是為什麼?
    但是,當河流到了中下遊地區,由於流經區域地勢十分平坦,流速下降,河流中所攜帶的泥沙就會沉積下來,從而導致流水沉積作用強於流水侵蝕作用,在泥沙的不斷沉積下,河道不斷抬升,最終可能導致河床高度高於兩側地面,從而成為「地上河
  • 為什麼長江的「荊江」河段,會形成頭頂一江水的地上河?
    可能由於黃河的地上河太出名了,我們很多人都不知道實際上我國的另一條母親河「長江」也有地上河的河段,那就是長江的「荊江河段」。長江的荊江河段是指從湖北枝江至湖南岳陽縣城陵磯段,總長度約為360千米,荊江河段的長江河床也高於兩岸陸地,也形成了「頭頂一江水」的地上河,那麼為什麼荊江段會形成地上河呢?
  • 黃河的河床都比地面高,形成了「地上河」,為什麼不挖低一些呢?
    黃河的河床都比地面高,形成了「地上河」,為什麼不挖低一些呢?黃河的存在,我們中國已經知道多少年了,自從伴隨著我們中華民族誕生以來,它就成為了我們的母親河,從上古文明開始,有了人類的時候,它就存在了。我們國家誕生的第一批先輩,就是在他這一片區域繁衍生息的,所以這一條河絕對是我們的母親河。但是從歷史記載來,黃河這條河並不平凡,因為它經過了20多次改道不計其數的。送我們建國以來黃河附近的居民,深受黃河的危害。為什麼黃河會屢次的改道或者決堤呢?這其中的原因就是因為來自黃河上遊的泥沙堡,這片區域的河床抬得太高。
  • 黃河攜帶大量泥沙入海,為什麼入海口沒形成崇明島一樣的衝積島?
    最典型的三角洲主要有三種形式,分別是河控三角洲、浪控三角洲,潮控三角洲。  下面我會分別說一下我們的區別。  我們首先說一下崇明島是怎樣形成的。  長江的入海口就屬於典型的潮控三角洲,什麼意思呢?其實從字面上我們也可以看出端倪,潮控三角洲簡單說就是受潮汐控制形成的三角洲。
  • 為什麼長江荊江段會形成「地上河」?
    很多人都知道黃河有「地上河」的存在,黃河中下遊的河南境內,黃河地上河甚至高出地面十幾米,要問黃河地上河怎麼產生的,大部分人也都知道,是因為黃河攜帶的泥沙量比較大
  • 黃河攜帶大量泥沙入海,為何不見海水上漲?這些泥沙究竟去哪了?
    看著日益漂浮著的海水,潮水洶湧,泥沙流入大海,大海貌似乎永遠都不會被泥沙填滿,流入大海的泥沙去哪了?有的外流河最後都是要入海的,而且不管它的水質如何,在進入海洋時,河流都會攜帶一定數量泥沙,那為什麼經過這麼長時間,大海的泥沙沒有造成海平面的上升?
  • 黃河入海口的「黃河三角洲」,為什麼沒有長三角和珠三角發達?
    從世界範圍來看,許多大江大河的中下遊平原地區,往往是人口密集、城市眾多、經濟發達的區域,比如長江、珠江、黃河、恆河、尼羅河、密西西比河和萊茵河等河流的中下遊平原地區都是如此。河流的入海口位置通常由於泥沙的沉積,而形成地勢低平的三角洲地貌,河流的河口三角洲地區往往可能會成為河流流域內社會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比如我國的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區是我國經濟最為發達的兩個區域。
  • 黃河源頭只有碗口粗,卻為何禁止任何人靠近?原因你或許不敢相信
    而黃河下遊所流經的華北平原(也稱為「黃淮海平原」)地勢相對低平,水流流速降低(這與晉陝大峽谷處的壺口瀑布一帶滔天河水完全是天壤之別),被流水帶入黃河的大量泥沙便在黃河下遊河道沉積,這也是黃河開封至濟南段「地上懸河」尤為嚴重的罪魁禍首,也是黃河下遊支流甚少、流域面積狹小的主要原因之一。
  • 地上「懸河」,地下「城摞城」
    但是或許有很多人對此了解不多。今天亞肯老師就給大家科普一下。懸河又稱「地上河」,即河床高出兩岸地面的河。從圖中大家可以看出,黃河的河床已經高出大堤外面的地面了。這樣的話,開封段的黃河確實是懸在空中的,稱之為「懸河」真的恰如其分。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黃河下遊會出現這種現象呢?「懸河」是怎麼形成的呢?這就跟我們的地理知識有關了。
  • 黃河泥沙2000年
    雖然黃河已重歸安瀾,但我們並不能高枕無憂,地上河問題、泥沙問題、水資源問題等等依然利劍高懸。願河清海晏!中國河流泥沙公報2018[M]. 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92.胡春宏,張曉明. 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與黃河水沙變化[J].水利水電技術,2020,51(01):1-113.張東海,任志遠,劉焱序,馮雪銘,劉憲鋒. 基於人居自然適宜性的黃土高原地區人口空間分布格局分析[J].經濟地理,2012,32(11):13-194.胥剛.
  • 為什麼「黃河三角洲地區」遠不如「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發達?
    三角洲是一種常見的地貌類型,通常位於河流的入海口位置,河流攜帶的泥沙在入海口附近,由於流速減慢,泥沙沉積從而形成三角形沙洲,三角洲的頂部指向河流上遊,三角洲的外緣朝向大海。黃河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位置圖這些河流三角洲地區有一些共同的自然地理特徵,比如地形方面都是地勢低平的平原地形,水源方面都是位於河流沿岸水源充足,土壤方面都是河流泥沙沉積而成的肥沃土壤,因此,這些河流的三角洲地區自古以來都是農業生產的理想區域
  • 渤海會被黃河攜帶的泥沙填滿嗎?為什麼會這樣?
    黃河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其長度約為5464千米,在國內僅次於長江(約6300千米),而在世界上則排名第五位,排在尼羅河(約6670千米,流經非洲東部與北部)、亞馬遜河(約6400千米,流經南美洲北部熱帶雨林地區)、長江(自西向東流經中國14個省級行政區劃)、密西西比河(約3767
  • 黃河是名副其實的「地上懸河」
    黃河三門峽站多年平均輸沙量約16億噸,平均含沙量為35千克/立方米,在大江大河中名列第一。據水文監測,黃河泥沙主要來源於中遊的黃土高原地區,自河口鎮至潼關區間的輸沙量就佔了全河輸沙量的90%以上,尤其是河口鎮至龍門區間內約11.20萬平方千米流域面積內,來沙量就佔了全河的56%,年輸沙量達9億多噸。但到了黃河下遊的華北平原,由於河床坡度變小,流速急劇緩慢。
  • 多數大河的河口都有三角洲,為什麼剛果河的入海口沒有三角洲?
    剛果河沒有三角洲外力作用的表現形式包括風化、侵蝕、搬運、沉積和固結成巖作用,往往在流水或者風力強的地區表現為侵蝕性,比如在河流的上遊地區,河流大多流淌在地勢較為崎嶇的山地丘陵,流速快,表現為侵蝕性,多形成V型谷;在河流的中下遊地區,河流大多流淌在較為平坦的平原地形,流速慢,攜帶的泥沙沉積,多形成衝積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 黃河流經黃土高原,每年裹挾16億噸泥沙,為何千萬年沒有填平渤海
    千百萬年以來,黃河以母親的情懷默默的滋養著流域內各族兒女。雖然黃河是目前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平均每立方米含沙量可達40公斤,但是這並不代表黃河自形成之初就有如此大的含沙量,因此題中所說的黃河入海萬年沒錯,可在歷史上它並沒有如此大規模的水土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