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研究:患者具備這兩個特徵,艾塞那肽降糖效果更佳|用藥知識

2020-12-08 醫脈通

中國研究:患者具備這兩個特徵,艾塞那肽降糖效果更佳|用藥知識

2020-03-24 來源:醫脈通

醫脈通編譯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由於存在廣泛的異質性,不同2型糖尿病(T2DM)患者接受同一種降糖藥物時的效果差異很大,部分人群降糖療效很好,而另外一部分人群可能效果欠佳。本項中國人群研究發現,當接受艾塞那肽降糖治療時,具備這兩個特徵的T2DM患者可能會收穫得更好的效果。

 

艾塞那肽是首款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GLP-1RA),目前被廣泛應用於T2DM的治療,此類藥物在發揮降糖的同時還能夠促進體重減輕。但是,T2DM患者中存在廣泛異質性,不同的T2DM患者對於艾塞那肽的治療反應存在明顯的差異,特定的遺傳變異、患者特徵、環境因素和藥物相互作用都有可能是影響因素。

 

目前尚不清楚哪些變量可以預測艾塞那肽的療效。考慮到明確影響艾塞那肽療效的因素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如有利於指導糖尿病治療的個體化、促進藥物的合理使用),來自我國的科研人員展開了本項研究,旨在確定可預測艾塞那肽治療反應的變量,並評估這些變量的最佳閾值。

 

研究是如何進行的?

 

這是一項回顧性隊列研究,研究對象為T2DM患者,這些參與者在至少12個月內,每天接受兩次艾塞那肽治療作為糖尿病護理的一部分。研究人員根據用藥6個月時降糖效果,將參與者分為了兩組(應答組和無應答組),並進行對比分析。

 

在英國國家衛生與醫療保健研究院(NICE)關於使用GLP-1RA治療T2DM相關指南中,降糖應答被定義為使用GLP-1RA6個月後HbA1c水平下降≥1.0%,體重應答被定義為體重下降≥3%。因此,在本研究中,應答者被定義為在艾塞那肽治療6個月後HbA1c下降≥1.0%或HbA1c<7.0%,而無應答者指的是未能達到這一指標的患者。本項研究主要的目的是,根據接受艾塞那肽治療6個月後HbA1c的變化,確定影響艾塞那肽血糖反應的基線預測因子。

 

研究數據來自於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內分泌科電子病歷系統中提取的臨床和實驗室數據,時間跨度為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參數包括性別、年齡、糖尿病病程、吸菸史、飲酒史、糖尿病家族史、體重指數(BMI)、糖化血紅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後血糖(PPG)、空腹血清胰島素(FINS)、餐後血清胰島素(PINS),基線以及啟動艾塞那肽治療3個月、6個月、12個月時的同時服用的其他糖尿病藥物信息。

 

納入標準:本項研究納入了年齡超過18歲經且確診的T2DM患者,並且在數據收集前至少12個月內接受每天兩次艾塞那肽作為糖尿病治療的一部分。

 

排除標準:被診斷為其他糖尿病類型的患者(如1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使用其他GLP-1類似物以及在上述時間點缺少數據的患者被排除在本項研究之外。

 

 

圖1 入排流程

 

患者基線特徵:科研人員共回顧了343例經艾塞那肽治療的T2DM患者,其中符合納入標準的共計148名,其中的92名在用藥6個月時,HbA1c較基線降低≥1.0%或實現HbA1c<7.0%被納入到應答組;其餘56名參與者被納入到無應答組。兩組在性別、年齡、體重、BMI、吸菸史、飲酒史和同時服用其他藥物方面無顯著差異性。但應答組病程明顯短於無應答組(P<0.001),無應答組伴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人數高於應答組(P<0.05)。

 

表1 基線特徵

 

 

基線HbA1c水平和糖尿病病程可預測降糖療效

 

為了確定能夠預測艾塞那肽降糖應答的變量,科研人員採用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對艾塞那肽血糖應答的主要預測因子進行了檢驗。在校正了年齡、性別、BMI、吸菸史、飲酒史、同時服用糖尿病藥物、血糖、血漿胰島素和血脂後,確定基線HbA1c、糖尿病病程為艾塞那肽降糖反應的預測因子。

 

其中,基線HbA1c水平較高(OR 2.605,95%CI 1.373-4.942,P=0.003)和糖尿病病程較短(OR=0.729,95%CI 0.634-0.838,P˂0.001)的患者在6個月內更有可能實現對艾塞那肽的血糖應答。此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更有可能被歸類為無應答者(OR=3.549,95%CI 1.205-10.454,P=0.022),但由於置信區間範圍廣泛,這一趨勢尚不確定。

 

表2 藥物應答預測因子

 

 

「HbA1c≥7.4%」和「病程≤15年」的患者降糖效果更佳

 

進一步的線性回歸分析發現,基線HbA1c水平≥7.4%和糖尿病病程≤15.0年的患者,相比基線HbA1c水平<7.4%和病程≥15.0年的患者在使用艾塞那肽時得到的降糖效果更加。

 

 

圖2 基線HbA1c、糖尿病病程與起始艾塞那肽治療6個月後HbA1c變化的線性關係

 

研究的局限性

 

首先,納入患者的樣本量相對較小,未來需要更大樣本研究以更好地確定艾塞那肽降糖應答的預測因子;第二,沒有跟蹤隨訪期間參與者生活方式的變化,因此不能排除生活方式的改變對於體重和血糖控制的影響;第三,納入的大多數參與者是在內分泌專科診所接受的治療,這可能會對結果產生偏差,因為這些患者可能比在初級保健機構接受治療的患者伴有更多的合併疾病;最後,雖然研究記錄了與艾塞那肽同時使用的藥物並進行了評估,但單用艾塞那肽治療新診斷的T2DM患者可以更好的避免藥物對HbA1c或體重變化的混雜影響。

 

本文小結

 

在本項涉及中國T2DM人群的研究中,科研人員調查了T2DM患者對艾塞那肽的血糖反應的潛在預測因素。數據顯示,基線HbA1c水平和糖尿病病程是治療效果的主要預測因素,基線HbA1c水平較高(≥7.4%)和糖尿病病程較短的患者(≤15.0年)在使用艾塞那肽時能夠獲得更好的降糖效果(用藥6個月HbA1c降低≥1%,或實現HbA1c<7%)。

 

研究人員認為,這些參數可以作為艾塞那肽降糖療效的預測指標,有助於臨床醫生判斷哪些患者將從艾塞那肽治療中得到更佳獲益,也為進一步的有關T2DM精確治療的前瞻性研究奠定了基礎。

 

醫脈通編譯整理自:Wang T, Zhang F, Wang X, et al.Predictiv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glycaemic response to exenatide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J Clin Pharm Ther. 2020.DOI: 10.1111/jcpt.13134.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治療的患者的真實世界數據優於接受利拉魯肽和艾塞那肽QW治療的...
    然而,我們發現,讓患者保持良好的治療依從性始終是一項挑戰。這些真實世界數據顯示,人們接受每周一次Trulicity(度拉糖肽)治療相比於接受其他兩種GLP-1 RA治療依從性更好且達到更低的A1C水平。」  這項回顧性觀察研究基於在美國接受新處方Trulicity(度拉糖肽)、利拉魯肽或艾塞那肽QW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保險賠付數據,其目的是比較這些治療在真實世界中的表現。
  • GLP-1受體激動劑又添新丁,你對這類藥物了解多少?| 用藥知識
    | 用藥知識 2019-05-22 來源:醫脈通
  • 問答|糖尿病患者一周一次用藥,可能嗎?
    糖尿病患者每天打胰島素,這樣的生活得堅持十年、二十年,有多困難?數據顯示,近四成患者不完全按醫囑使用口服降糖藥物;超過一半糖尿病患者不能堅持使用胰島素。如果每日用藥能變成每周用藥,是否是就輕鬆多了?對於中國的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一周一次的注射用降糖藥真的來了。
  • 美國FDA警告艾塞那肽可導致腎功能改變
    急性腎功能衰竭或腎功能不全的發生時間範圍從用藥後三天到用藥後兩年。患者的年齡跨度為23歲到83歲,平均年齡為60歲。  在報告涉及的78名患者中,有些出現了噁心、嘔吐和腹瀉等反應,這些是艾塞那肽臨床試驗中最常見的副作用。這些對患者腎功能改變可能起到了促進作用。
  • 接受禮來Trulicity(度拉糖肽)治療的患者真實世界數據更具優勢
    來自HealthCore公司的副總監兼主要研究者Huang Qing博士表示:「我們知道,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能夠依從處方用藥,那麼血糖會得到更好的控制。然而,我們發現,讓患者保持良好的治療依從性始終是一項挑戰。
  • 禮來Trulicity療效擊敗索馬魯肽&艾塞那肽
    禮來(Eli Lilly)近日在美國糖尿病協會(ADA)第80屆科學會議上公布了一項最新現實世界研究數據顯示,在新接受GLP-1受體激動劑(RA)治療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與每周注射一次semaglutide(索馬魯肽)或exenatide(艾塞那肽,BCise Pen)相比,Trulicity(dulaglutide,度拉魯肽)具有顯著更高的依從性和更長的持久性
  • Brain:常用的糖尿病藥物艾塞那肽或有望幫助預防或治療帕金森疾病
    2020年11月3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Brain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治療2型糖尿病的藥物或有望降低患者帕金森疾病的患病風險,文章中,研究人員對名為艾塞那肽(exenatide)的藥物進行了測試,在即將進行的臨床試驗中,該藥物能作為帕金森疾病的潛在療法,相關研究結果支持了將糖尿病藥物重新定向用來治療帕金森疾病
  • 糖尿病藥物艾塞那肽 直擊帕金森病因
    這是一種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受體激動劑,來源於美國毒蜥的毒液製成的化合物,它不僅可以控制血糖水平,還可以保護神經元不受毒素影響。利用這一功效,它或許能成為攻克帕金森病的關鍵突破口。▲糖尿病藥物艾塞那肽(圖片來源:diabetesuffolk)緩解症狀說幹就幹。Foltynie醫生在一項為期48周的試驗中,給31名中度帕金森病患者使用了艾塞那肽,另有29名病情類似的患者則使用安慰劑作為對照。
  • ...Trulicity(度拉魯肽)依從性/持久性顯著高於索馬魯肽&艾塞那肽
    (艾塞那肽,BCise Pen)相比,Trulicity(dulaglutide,度拉魯肽)具有顯著更高的依從性和更長的持久性。匹配的隊列在基線特徵上是平衡的。研究對象為18歲或18歲以上,根據基線年齡、性別、糖尿病併發症嚴重程度指數(aDCSI)評分和選定的合併症等特徵進行匹配。數據顯示,治療6個月時,接受Trulicity治療的患者,比接受semaglutide或exenatide治療的患者,表現出更高的依從性和治療持久性。
  • 同為DPP-4抑制劑,這五種藥有何不同? | 用藥知識
    同為DPP-4抑制劑,這五種藥有何不同?| 用藥知識 2019-07-11 來源:醫脈通
  • 糖尿病用藥主要有哪些?專家給你詳細解讀
    作者:於麗媛我們每個人都很重視健康的問題,因為健康不僅關係到每個人,還關係到每個家庭,所以大家要學習健康知識。有糖尿病友會問:得病了還能健康嗎?當然可以。正因為得了病,我們才更要追求健康,這樣才能更好的生活。那麼得了病要怎樣追求健康呢?這就需要按時、正確的服用藥物。景燕主任醫師對降糖藥的分類和介紹做了詳細的講解。
  • 從臨床研究出發,房顫患者射頻消融圍術期抗凝有何建議?
    2012年發表於Circulation:Arrhythmia and Electrophysiology上的一項薈萃研究對納入了9項臨床研究共24072例患者數據,分析了圍術期應用華法林對患者出血風險和栓塞事件的影響。研究顯示:圍手術期不間斷華法林可在不增加出血風險同時降低栓塞事件發生率[3]。
  • 瑞金醫院內分泌團隊發表新發現 腸道菌群影響降糖藥效果
    原標題:瑞金醫院內分泌團隊發表新發現 腸道菌群影響降糖藥效果  為什麼降糖藥對部分糖尿病患者有效,但對另一部分效果一般?腸道菌群在其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寧光表示,這也是全球首次建立降糖藥療效和腸道共生菌群特徵關係的研究,「這一發現不僅破解了阿卡波糖帶來除了降糖之外的代謝獲益機制之謎,同時也為設計靶向腸道共生菌膽汁酸代謝的新型糖尿病藥物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據介紹,團隊首先將尚未接受藥物治療的106例初發2型糖尿病患者隨機分配至阿卡波糖組和格列吡嗪組。
  • | 用藥知識
    | 用藥知識 2019-08-19 來源:醫脈通
  •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最新版發布,藥物方面有何推薦?來看此文
    ,甚至超越二甲雙胍成為了有心血管疾或高危風險的糖尿病患者的首選用藥,但在我國的新版診療指南中,仍然將二甲雙胍作為了糖尿病治療的基礎用藥,而且如無禁忌的情況下,仍然應當將其一直保留在糖尿病治療的用藥方案中。
  • 有基因突變的黑色素瘤患者,用藥前一定要注意這2點,才能「對症下藥」
    可降低患者53%的復發轉移風險,和43%的死亡風險,顯著優於標準治療(幹擾素)[3]。 且這一方案對ⅢB~ⅢC期的患者效果最好,但對於ⅢA期和更早的Ⅱ期患者效果非常有限,可以選擇免疫療法——帕博利珠單抗和特瑞普利單抗(PD-1單抗)作為輔助治療[2]。
  • 【期刊導讀】合併脂肪肝的慢B肝患者抗病毒療效更佳,肝硬化/肝癌...
    最近由山東省立醫院李婕教授作為一作發表在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 (IF = 5.022) 上的最新研究發現,脂肪肝與慢B肝患者抗病毒治療後HBsAg清除率提高以及肝硬化/肝癌風險降低顯著相關。這可能為未來慢B肝患者抗病毒治療方案的設計提供新的思路。
  • 阿斯利康新劑型艾塞那肽Bydureon BCise獲歐盟CHMP...
    2018年6月30日訊 /生物谷BIOON/ --英國製藥巨頭阿斯利康(AstraZeneca)近日宣布,歐洲藥品管理局(EMA)人用醫藥產品委員會(CHMP)已發布積極意見,推薦批准將Bydureon BCise(2mg延長釋放注射劑)作為一種新配方納入Bydureo(艾塞那肽緩釋)的營銷授權(MA),用於2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