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張圖片顯示了地球在過去的50年中的變化

2020-12-06 精選匯

這聽起來令人難以置信,但最近的一項調查表明,過去50年的科學和生產的進步推動了世界進入一個新的地質時代!一般來說,我們低估了人類對地球大氣層、海洋和野生生物的影響。但是我們注意到自己的變化了嗎?相信我們,過去的幾年是以各種戲劇性的變化為標誌的,不僅影響了地球,而且影響了人類。

V哥將讓你審視過去50年來地球和人類發生的許多積極和消極的變化。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前後」專門介紹了地球表面變化的圖像:

1、乾燥湖泊

喀喀湖是玻利維亞第二大湖泊,一直是當地人民重要的漁業資源。現在,由於採礦和農業,喀喀湖已經基本乾涸了。有趣的是,這不是第一次湖水蒸發了。最後一次喀喀湖是在1994年枯竭的,水需要幾年的時間才能恢復,甚至更長的時間。

2、冰川融化

這是受歡迎的瑞士滑雪勝地馬特峰山。看看1960年8月剩餘的積雪量(左)與2005年8月(右)的積雪量對比吧。

3、減少空氣汙染

不是所有我們正在改變地球的方式都是負面的。例如,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衛星數據顯示,2005年至2011年間,美國汽車和發電廠的二氧化氮汙染大大減少。自2005年以來,美國政府實施了一項環境改革計劃,許多電力公司已經從煤改為天然氣業務。

4、大人工河

為了擴大該地區的農業,利比亞政府開發了世界上最大的灌溉項目,稱為大人工河。這些照片證明該項目自1983以來推動了該地區的農業增長。

5、把沙漠變成農田

這些沙烏地阿拉伯的Wadi As-Sirhan盆地的照片顯示了沙漠在過去30年中所經歷的巨大轉變。這個地區已經發展成為一個真正的農田!當地政府決定在地下深處挖掘一公裡深的水資源,以允許農民在沙漠中種植水果和蔬菜。

6、城市化

這些圖像顯示了中國濱海城市的大規模城市化。自1990年以來,濱海已從沼澤地區轉變為巨大的經濟區。目前,它是各種航空航天、化學和其他製造公司的所在地。

7、人工島嶼

為了促進海灘旅遊,杜拜政府在沿海地區建造了大量的人工島嶼,共250萬平方英尺。最著名的島嶼形狀像棕櫚樹。正如上面的衛星照片所顯示的,杜拜在陸地上的生長也同樣重要,荒蕪的沙漠被灌溉的土地和道路所取代。

智能插圖解釋人類如何改變過去50年:

8、技術

近50年來,科學和創新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想想看,不久以前,我們中只有極少數人擁有手機,人們只夢見自駕車汽車,而網際網路只是一個遙遠的想法。

現在我們甚至不記得上一次我們沒有用手機是什麼時候了。世界上幾乎有35億人在不斷地使用網際網路。

9、信息社會

在現代,信息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容易獲得,讓我們在一次點擊中得到任何想要的東西。聽起來很不錯,但是幾乎所有的人都過量使用了信息。社交網絡中有電子郵件和信息,各平臺視頻、雜誌和書籍閱讀,這只是生活的虛擬方面。信息過載是現代人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它只能通過我們自身的自我控制、設定目標和正確選擇信息的能力來解決。

10、通信

全世界有30億個社交網絡用戶。現在社交媒體是網際網路最有影響力的應用之一。一方面,交流既便宜又容易,甚至距離也不再重要。另一方面,20年前人們喜歡面對面的交流時,而如今語言交流急劇減少。

11、活動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休閒活動也發生了變化。雖然我們的父母最喜歡戶外活動,但我們不必離開家,多虧了電視、網際網路和電子遊戲。這聽起來似乎令人沮喪,但事情並不是那麼糟糕!例如,最近的一項調查表明,玩電子遊戲使大腦區域負責注意力和視覺空間技能更有效。

當然,仍然存在視頻遊戲成癮的風險。所以我們要時刻牢記,控制好自己!

12、流行服飾

在早期,紡織品和服裝風格是文化身份最明顯的指標之一。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全球化的迅速興起使時尚在全球文化中傳播,反映了經濟、文化和日常生活的變化。

13、育兒

多年來,養育子女也發生了很大變化。是的,這主要是因為技術的進步!雖然戶外活動和閱讀書籍仍然在兒童發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大多數家長往往依賴各種小玩意兒來吸引孩子。一些專家認為兒童根本不應該接觸屏幕,而其他人則認為,只要兒童的活動多樣和平衡,就不會有問題。

14、人口老齡化

世界正在迅速變老。60歲以上的人佔全球人口的12%。這是增長最快的一個群體,到2050年,這個數字可能會上升到接近22%。

人口老齡化是科學和社會發展多年的產物。更好的營養、保健、教育和經濟福祉使人們的生活更長久更健康。

15、社會問題

每一代人都會出現新的社會問題。半個世紀以來,這一領域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人們在種族、年齡、性別、宗教和性取向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正如我們所知,社會還遠遠不夠完善。但就在不久以前,我們的祖母甚至母親只能夢想在家以外得到有報酬的工作。

你注意到了地球和人類的變化嗎?歡迎在評論中分享你的觀點!

相關焦點

  • 卡西尼土星探測器19年旅程,15張圖片絕不土氣而且驚豔至極!
    圖一:2015年1月15日卡西尼土星探測器向土衛六泰坦星地表投放惠更斯探測器。卡西尼號號1997年前往土星,2004年到達軌道,在過去的19年間,卡西尼號軌道飛行器已經探索了土星環複雜系統和衛星。2017年9月15日,在它的最終軌道飛行後,卡西尼號土星將會如同一顆流星一樣進入大氣層燃燒,最終成為土星的一部分。
  • 在過去的20年中,北半球的臭氧增加了
    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環境科學合作研究所(CIRES)的研究人員在利用商用飛機收集的臭氧數據進行首次研究中發現,在過去20年中,整個北半球的地球大氣最低部分的汙染物水平有所上升。對流層臭氧(位於地球表面與地球上空12至15公裡之間的臭氧)是一種溫室氣體和空氣汙染物,其含量高時,會損害人類的肺部和植物。在今天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該小組發現北半球上空的臭氧水平總體上有所增加。
  • 可視化打開新視野:過去60年地球人口究竟在如何變化
    不同地區/國家在過去60年的人口增長各自是什麼樣的?如果2015年的世界由100個人組成,那麼這其中就有60個亞洲人,15個非洲人,11個歐洲人,14個美洲人(9個來自南美,5個來自北美)。也就是下面這張使用infogr.am所製作的信息圖所展示的那樣。
  • 地球氣候變化的原因:過去100萬年中,世界平均溫度變化驚人!
    氣候變化過去50年來,我們的地球處在不斷升溫之中。但是氣候變化並不是什麼新鮮的事物,整個地球的歷史,就是生物適應氣候變化的歷史。地球的氣候就如同一臺極其複雜的機器,分為上億個不同的部分,預測氣候未來的變化是相當困難的事情。不過回顧氣候史就相對比較簡單,這得感謝氣候變化留下的大量證據,包括樹木年輪的厚度和在極地冰層中獲得的古代空氣的成分。這些證據顯示了地球氣候的多變,而且許多重大變化的發生速度比科學家們原來預測的要快得多。
  • 過去50年來海洋中溶解氧的變化
    過去50年來海洋中溶解氧的變化 2018-12-03 14:43:42 來源:德國科學畫報 在許多海洋地區,已經有貧氧的「死亡區」 - 沒有動物可以居住的區域,因為水中溶解的氧氣太少。但是海水中呼吸氣體的損失並不是一種局部現象:一項研究表明,幾乎所有海洋都受到影響 - 儘管程度不同。
  • 《時代》公布地球表面組圖 呈現28年地球變化
    這組圖片由美國國家航空和航天管理局(以下簡稱「美國航天局」)和美國地質調查局從谷歌地圖存證文件中收集,以動態的形式呈現,向我們展示了從1984年至2012年的地球表面的驚人變化,其中包括全球城鎮擴張、熱帶雨林惡化以及冰川融化等等,讓人不禁感嘆:短短28年,地球的變化竟如此之大!  1972年,美國航天局啟動地球資源探測衛星項目,並發射第一臺探測衛星。
  • 過去20年中,臭氧汙染水平有所增加 罪魁禍首是人為
    研究人員在一項新研究中發現,在過去的20年中,北半球的臭氧汙染有所增加,這是第一項使用商用飛機收集的臭氧數據的研究。過去20年中,臭氧汙染水平有所增加 罪魁禍首全是人在這項新研究中,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環境科學研究合作研究所(CIRES)的科學家研究了北半球的臭氧水平,一種汙染地球低層大氣的溫室氣體。(這不同於地球大氣層中存在的臭氧層,它保護著我們星球上的生命。)
  • 過去三年裡地球有兩個月亮?
    上個月剛被發現,不過可能它不習慣地球引力的束縛,下個月就要走了。卡塔琳娜巡天的發現2020年2月15日夜,一顆快速運動的小天體,突然出現在卡特琳娜巡天項目1.5米望遠鏡的視野,在4張照片序列中劃出4條短短的軌跡。
  • 美衛星合成圖片顯示,亞馬遜盆地變化非凡,出現大片黃色和粉紅色
    在一張衛星合成圖片中,亞馬遜盆地出現大片黃色和粉紅色。更重要的是,亞馬遜雨林還是「地球之肺」,不斷地從大氣中吸收二氧化碳,然而轉化為氧氣放出,它還通過一種被稱為蒸騰作用將大量的水釋放大空,來自喬治·梅森大學教授託馬斯·洛夫喬伊發現,有足夠多的水汽不斷從亞馬遜河升起,形成一條可供應廣闊地區降雨的「飛揚河流」。
  • 未來50億年等待地球的事物
    在其中一些幫助下,您可以找到天氣預報,油價變化動態,匯率上漲等。另外,從科學家的角度來看,現在人類可以使用更多有關全球的未來的全球性和有遠見的預測。包括這個問題的答案-未來50億年地球還在等待什麼?生命之源會成為死亡的原因嗎?
  • 過去三年裡地球有兩個月亮?-虎嗅網
    卡塔琳娜巡天的發現2020年2月15日夜,一顆快速運動的小天體,突然出現在卡特琳娜巡天項目1.5米望遠鏡的視野,在4張照片序列中劃出4條短短的軌跡。而新發現的這個小天體,後續觀測數據顯示,它的軌道似乎沒有受到太陽光壓的明顯影響。因此,這種可能性也可以被排除了。
  • 又一年要過去了,這一年地球都經歷了什麼
    :《BBC星球系列:從太空看地球》 氣候變化下的生態及物種演進 這一系列災難背後的始作俑者,是全球氣候的變化。除去太陽風、地球軌道變化等地外因素造成的影響,地內因素也從方方面面改變著星球的氣候循環。比如大陸板塊漂移,1912年,來自德國的地球物理學家和氣象學家阿爾弗雷德格納提出了大陸會在地球表面移動的觀點,稱之為「Kontinentalvershiebung」,意思是「大陸漂移」。
  • 15張讓人眼界大開的圖片,你見過幾張?長得像蛇的毛毛蟲!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別的地方有很多我們沒有見過的東西,但我們卻可以通過圖片或者視頻了解到。下面呈現了15張圖片,哪一張會讓你有「眼界大開」的感覺呢?在納米比亞荒野,白蟻們製造了一個又一個仙女圈!世界上最大的水晶洞位於墨西哥在裡面發現了世界上最大的水晶有的10米以上研究者站在裡面就像個小人正在發生日全食地球上出現了陰影區
  • 過去50年氣候變化90%以上可能是人類活動造成
    (新華網陳競超攝)  新華網消息6月8日上午,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做客新華網,就氣候變化與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廣大網友進行在線交流,以下是訪談摘要。  主持人全球氣候變暖有哪些特點?趨勢是什麼呢?  鄭國光全球變暖一個顯著特徵就是全球平均氣溫上升了。過去100年上升了0.74攝氏度。
  • 688萬張照片,194TB數據:10張照片慶祝火星軌道器發射成功15周年
    事實上,目前在火星和火星軌道上,仍然有兩個探測器正在進行工作,它們分別是美國宇航局的好奇號火星車和火星偵察軌道器(MRO),這個月是火星偵察軌道器發射升空15周年紀念,我們一起回顧一下MRO在過去15年間所拍攝的那些引人注目的照片。
  • 「地球空調」或在失效!最精確衛星圖片顯示,南極有27處在劇變
    最近,來自美國最先進衛星結合之前觀測數據繪製出一張關於南極洲冰川損失的精確圖,看起來十分清晰明了,時間跨度從2003年至2019年,在這段時間內,南極洲冰川在變化,導致海平面上升了14毫米。該圖像顯示出南極現在至少有27處地區冰川正以極快速度在融化,尤其是西南極地區,大量浮動冰架在變薄,更多冰塊從內部流向海洋,損失面積達到數十萬平米,佔南極洲冰川損失總數的31%以上。
  • 細思極恐:史書上一段記載引出的地球方位變化問題
    一:問題的提出:  地球行星如果出現客星幹擾而造成相應的物理事件-如自轉軸變化,特別是地球自轉軸的突然變化,那麼就會造成巨大的地質災難,特別是地球經緯度變化帶來的氣候異常、日照方位變化等等災難事件,那麼對地上文明就是一種毀滅性的災難,在有些地域可能會有文明的繼承現象,有些地域則是毀滅性的,也就是文明會從地表被抹去。這是一種全球性的文明周期性災難。
  • 研究顯示:南極冰蓋融化將「讓海平面上升50釐米」
    新華社北京8月31日新媒體專電 一項新研究顯示,南極冰蓋融化可能「保守地」導致下個世紀海平面上升0.5米,這一數字大大高於此前的一些估計。據《澳大利亞人報》網站8月25日報導,由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大學和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科學家主持的這項全球合作研究顯示,南極冰蓋周圍的大氣和海洋環流模式發生了「重大變化」。研究報告的第一作者、塔斯馬尼亞大學海洋與南極研究所的塔琳·諾布爾博士說:「這些變化明顯影響了南極冰蓋,導致海平面上升。」
  • 今夜,微信啟動圖片首次變臉:看「風雲四號」拍攝國產地球圖片
    這也是6年來微信啟動頁面首次發生變化,啟動頁背景中的地球圖片由非洲大陸上空視角,變化為了我們的祖國上空。「 風雲四號」作為我國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是我國氣象衛星從跟跑、並跑轉向領跑的實現者和見證者。而此次微信啟動頁呈現「風雲四號」拍攝照片,正是向祖國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一次獻禮。
  • 在未來33年中,最低限度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將繼續
    太陽黑子的數量變化具有周期性,其周期大約為11年。每當太陽黑子數量多的時候,其他太陽活動也多,就稱為太陽活動高峰年;而當太陽黑子數量少的時候,其他太陽活動也少,就稱為太陽活動低峰年。當太陽上黑子和耀斑增多時,發出的強烈射電會擾亂地球上空的電離層,使地面的無線電短波通訊受到影響,甚至會出現短暫的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