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力,是對頭腦中的表象記憶進行加工改造,創造出新形象的能力。在人的智力活動中,想像力佔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我們可以這樣認為,幫助孩子提高想像力,對孩子們智力的發展,是非常有好處的。
那麼,我們如何在生活中幫助孩子提高想像力呢?
下面我們介紹幾種簡單易學的方法:
1、多說擬人化的句子
比如:天亮了,太陽公公出來啦!天黑了,月亮姐姐上班啦!
我是一隻小鳥,飛呀飛(結合雙手假裝翅膀飛舞的動作),
我是青蛙,呱呱呱,跳跳(結合蛙跳動作)。
這些句子有的是事物擬人化,有的是人物擬物化,但都是需要想像力去支撐表達的。
我們在日常進行戶外活動時,天空中飛過幾隻小鳥,這時我們教孩子認知小鳥、翅膀、飛等,孩子身處於這樣的環境中,就很容易理解這些詞彙的意思。理解之後可以和孩子玩點小遊戲——小鳥飛飛,你追我逃。用動作去配合詞彙,加深孩子印象。
當你運用你的想像力並鼓勵他也用想像力的時候,你就是在激發孩子的大腦去建立他自己的「想像力路徑」。
2、愛上塗鴉
繪畫既能培養觀察能力、動手能力、邏輯思維及創造能力,更是啟發孩子想像力的好項目。
孩子進行繪畫時,我們儘可能的讓孩子的想像力隨性極致發揮。不要出現「教孩子畫西瓜,就是圓圓的,綠色的」情況。孩子在繪畫初期,他們對於事物的認知是天馬行空的,並沒有刻板印象,他們可以盡情的表達自己,我們也要嘗試理解那屬於孩子的表達,同時我們還可以從繪畫中發現孩子的情緒問題。
建議:孩子在畫畫時,爭取做到只看不說,當孩子完成作品時,鼓勵孩子用語言講述繪畫作品,我們要做到的,就是去理解孩子的創作思維。
3、多聽不一樣的聲音
夏天來了,隨之而來的高溫,也讓蟬按耐不住寂寞,開始引吭高歌……
布穀鳥,也爭相展示自己的歌喉「布穀布穀」~~「豌豆包穀」~~
下雨了,雨~嘀嗒嘀嗒在青石板上的聲音,像一篇小樂章,聽得讓人想要沉沉入睡。
這是自然賦予我們的最美好的聲音,需要我們用心去聽去感受。大自然能夠幫助孩子學會聆聽,學會思考,我們也可以幫助孩子引申,引導孩子的想像力,例如「布穀鳥是玉米播報員,當玉米成熟時,布穀鳥就大聲歌唱——布穀布穀,豌豆包穀!提醒農民伯伯該豐收玉米啦!」
4、變魔術小遊戲
孩子小的時候,我們父母很喜歡用雙手遮住臉龐,再突然打開,逗得寶貝哈哈大笑。這便是初期的「變魔術」。
孩子大一點了。我們可以拿一個小球,先拿在左手中,給孩子看,然後雙手背到身後,把小球藏在身後,雙手再拿出來,先給孩子看左手~沒有喔!再給孩子看右手~也沒有喔!這時再高喊三聲「變、變、變」,趁孩子不注意,把小球拿出來,右手拿著小球給孩子看。
通過各種遊戲的方式,吸引孩子的好奇心,讓他學會去尋找,學會去思考,學會動腦筋。孩子在遊戲中玩得樂此不彼,家長鼓勵他也以同樣的方式變魔術。家長扮演好「觀眾」的角色,配合他!同時以誇張的表情,高聲歡呼、鼓掌喝彩,來作為對孩子魔術表演的讚美!
魔術遊戲中鍛鍊了孩子手指的精細動作、手眼協調、孩子的心智發展、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像能力等,對孩子的成長是很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