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讓孩子有好的想像力,父母正確的引導很關鍵!

2021-01-15 之華侃侃

幼兒時期是孩子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尤其是出生後的頭三年,更是大腦發育的黃金期!想像作為一種思維活動,是創造力的基礎。沒有想像,就沒有創新。因此,在幼兒時期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十分重要。

孩子認知水平較低,語言水平有限,想像力水平也自然比較低了。他們的想像大多是簡單的、不完整的、不確定的。但隨著生活經驗豐富,言語、認知發展,想像力就會有很大發展了。

那麼生活中,爸爸媽媽們可以通過什麼方式來提高孩子的想像力呢?好奇心是促使幼兒進行探索活動的動力源泉,也與孩子發揮想像力有密切聯繫。所以,父母要引導孩子學會觀察生活。

注意關注孩子有哪些興趣點,不要打擊孩子的熱情,尤其是面對孩子提出的問題,可以啟發孩子自己去猜測、去探索、去驗證,讓他們充分發揮想像力,保持活躍。

親子閱讀是一項非常不錯的互動活動。我們聲情並茂地講述,讓孩子發揮想像力。如果孩子在中間有疑問,我們也要儘量耐心回答。還可以向孩子提問題,保留懸念,讓他的小腦袋有自己的想法和情緒情感。這樣,既培養想像力,也培養認知思考能力。

評價也就是對孩子好奇與想像的反饋,能讓孩子保持探索與想像熱情,進而培養想像力。而鼓勵與肯定的最好方式,就是給孩子積極的回應。

奧地利的早期教育理念是,讓孩子自己動手是發展想像力的最好途徑。遊戲、玩具、音樂等都是培養想像力很好的方式。

「十個孩子九個畫」。我們拿孩子普遍愛好的繪畫為例。

畫畫是孩子表達自己對自然與社會的認知、情感的重要方式。而且,在繪畫的過程中,孩子可以體驗到很多積極情緒和成就感、滿足感。這對培養孩子在學習生活中的很多能力都很有意義。

在畫畫時,家長一定要注意給孩子自由,不要幹涉他們的繪畫方式與想法,甚至還可以結合閱讀,讓孩子畫出故事中的人物和場景。

現實中,有些父母意識不到想像力對孩子發展的重要性,通常會做出一些抹殺孩子想像力的事情,如替孩子做事,阻止孩子探索,糾正孩子的離奇想法,給孩子提供標準答案,制止孩子特立獨行,害怕孩子受挫,過早智力開發等等。

總之,培養孩子的想像力,是一個需要耐心的漫長過程,父母儘量多鼓勵孩子,從孩子的角度出發,進入他們的世界,給予他們反饋,跟孩子一起踏上這段奇妙的想像之旅!

相關焦點

  • 智商120+的孩子,通常會有下列特徵,父母正確引導尤為關鍵
    執筆:張蒙編輯:王之風定稿:蘇子後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擁有超高的智商,但其實娃的智力水平,除了受遺傳因素影響,父母后天的培養也功不可沒,有些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表現出了高智商的一面,只是家長沒有注意到,錯過了培養。
  • 《霍金傳》:父母的正確引導,是打開孩子成才之路的鑰匙
    每個孩子小的時候,都會有些特別的舉動,在理解孩子的家長眼裡,孩子會被誇贊為富有想像力和探索精神,家長們會從積極的方面去培養孩子;在某些不理解孩子的家長眼裡,孩子可能會被看成是怪異,時間長了,孩子潛意識裡也會以為自己是怪人,長大後逐漸就成為一個性格古怪的人。
  • 馬雲:創造力和想像力的培養,是未來教育的關鍵,父母該如何做?
    具有創造力的人,有創新意識,他能夠把學到的知識靈活運用,創造和發展出新的東西。而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擁有創新意識的人才對於每個國家的發展都非常重要,創造力已經成為未來決定各國國力的核心競爭力。所以,父母要想讓自己的孩子取得成功,就要重視對孩子這一方面的能力的培養。
  • 孩子喜歡亂塗亂畫怎麼辦?父母別阻止,這是在培養想像力
    當孩子開始具有想像力的時候,他們就很喜歡拿著畫筆在紙上亂塗亂畫。但由於孩子總是在家裡亂塗亂畫,以至於父母看到這種情況十分的氣急敗壞。他們想阻止孩子的行為,但孩子又不聽話,但想搶走孩子的筆孩子又立馬哇哇大哭。
  • 張彩虹丨精準引導孩子行為+正確的溝通方法
    最後有沒有自測?臨睡前有沒有再想一遍?等等。當我們這樣帶著孩子去總結思考的時候,孩子就會想到,在記憶英語單詞的那個當下,自己到底做了哪幾件關鍵的事,或者做了平時沒有做過的哪個關鍵行為,造成了今天這樣的結果。當下次再記憶單詞的時候,他就會不自覺的帶著思考和方法介入,去試試媽媽陪自己總結出來的方法是不是還有效。
  • 放手不等於放任,自主意識對孩子很重要,父母該正確引導
    為了不重蹈覆轍,小美在對待自己的孩子時,她就是對孩子放任不管,任由他發展。小美覺得這樣是對孩子好,想到自己的童年經歷,她不希望孩子也是在這樣受到壓迫與控制的家庭中成長。只是,小美忽略了一點,在孩子沒有形成規則感的時候,是需要家長的把控。她對於孩子的任何行為,都是選擇了放任,她覺得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能夠平衡好自己的生活。
  • 《地球上的星星》:告別直升機父母,學會用「情感引導」教育孩子
    其實父母的行為就是用自己的情緒來教育孩子,他們的教育方式都為了發洩自己的不滿,當孩子出現問題時並不是直面問題解決問題,而是先發洩自己的情緒。但是用情緒來教育孩子,真的能起到作用嗎?我想答案是不能,因為情緒並不能傳遞你的價值觀,情緒只能傳染更加惡性的情緒,會讓孩子產生消極抵抗的行為,孩子也並沒有從父母的情緒中學到任何正確的價值。
  • 「有啥好哭的,開心點」別總是抹殺孩子的情緒,做情緒引導型父母
    一旁的媽媽看到後趕忙安慰起孩子,說裙子破了媽媽再買一條,有啥好哭的,開心點。,卻不曾想過孩子為什麼會出現不良情緒。 不僅會接受孩子的負面情緒,更是會幫助孩子走出負面情緒,讓孩子的問題及時有效的被解決。 引導型的父母會讓孩子知道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有各種情緒,重要的是學會如何管理情緒。 只有孩子能夠擁有管理自己情緒的能力,才能夠更好的應對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成為生活中真正的強者。
  • 愛因斯坦:有想像力的孩子,未來走得更遠
    讀了幾十年書,出來社會後,發現學的知識都沒有用,我不想我的孩子再走這樣的路。作為一位事業型爸爸,我一直對家庭特別是孩子有愧疚感,由於之前不懂孩子大腦的發育特徵,因此在日常生活裡面不自覺的出現各種限制孩子的行為,給孩子造成了一些負面的影響,特別是給孩子造成一些情緒上陰影,正是這些原因,我迫切的想為我的孩子做點什麼。
  • 孩子有幾個異於常人的「怪癖」,可能是智商高的信號,父母別打壓
    2、想像力想像力體現的是思維的活躍度,思維越活躍,腦子轉得就越快、新的想法就越多。比如孩子觀察一個小螞蟻,他可能會想螞蟻在幹嘛?螞蟻吃什麼?螞蟻力氣大不大?有沒有大象力氣大?大象為什麼能長這麼大?它們吃什麼長這麼大?等等,在腦內形成一個思維導圖,從而想到一些有趣的東西。3、創造力在觀察力和想像力的基礎之上,才能表現出創造力。
  • 孩子不愛說話怎麼辦?別再怪孩子了,先看看自己有沒有正確引導
    但是當讓孩子與同伴相處時,他們也變得有說有笑,很是活潑,愛說話也願意說話,如果是這樣,就可以排除孩子有語言交往障礙,只是跟成人的交往有障礙。孩子出現這種情況,不僅僅是孩子本身的原因,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家長。很多家長忙工作,本身就沒有特別多時間陪伴孩子。下班回到家後,也不喜歡和孩子交流,自顧自的忙自己的事情,不去關注和理會孩子,親子間的溝通甚少。
  • 學會塗鴉式教育,讓孩子充滿想像力和創造力
    學會塗鴉式教育,讓孩子充滿想像力和創造力引言大家都知道孩子的想像力是無窮的,他們在一定程度上反應這個孩子是否有前途。有些孩子知道孩子的想像力很重要所以十分重視,有重視的當然也有不重視的,有些父母就一點也不在乎這些,一些錯的引導反而將他們的想像力創造力扼殺在了搖籃裡,更別說發展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改如何保護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呢?
  • 孩子恐懼黑暗不敢一個人睡,家長應該如何正確引導?
    有這樣想法的父母,估計不在少數。也正是因為如此,很多孩子上了小學還在和媽媽一起睡。從心理學的層面來看。孩子恐懼黑暗並非與生俱來,而是由於後天因素造成。所以家長們務必要引起重視,並加以正確引導。不然會對孩子安全感的建立造成不良影響。就像很多成年人,也會恐懼黑暗一樣。這都是因為兒時,沒有經過有效的心理疏導所致。
  • 想培養孩子想像力?讓孩子多玩假想類遊戲
    3歲以上的寶寶想像力獲得突飛猛進的發展,因此,他可能將一個簡簡單單的盒子想像成快艇、小動物的家、魔術盒,或者其他我們根本想都不會去想的東西。2.假想遊戲是想像力發展的重要標誌寶寶想像力主要體現在他的假裝遊戲中,他的假裝遊戲越複雜,說明寶寶的想像力越豐富,相反,假裝遊戲越簡單,寶寶的想像力就越貧乏。
  • 「我想在姐姐頭上鑽個洞」,別讓這3個錯誤行為,扼殺孩子想像力
    擁有想像力的人更有自制力法國研究人員表示,想像力好的人,自制力也會更強,更能拒絕眼前的誘惑。他們根據調查研究發現,當人面對誘惑的時候,腦子裡負責記憶的海馬體活躍的人,更能克制誘惑。所以,這個時候,家長不妨表現得「笨」一點,引導孩子自己來回答,也給他們留下想像的空間。「你覺得為什麼呢?」相信當你這麼問孩子的時候,能激發他們更多的想像。
  • 孩子和空氣說話,其實是她的「假想夥伴」,父母要注意3點
    被孩子看做是可以和自己玩耍傾訴的朋友,所以有時候看見孩子一個人在那裡獨說獨念,不要覺得很驚悚或者怎樣,其實只是孩子在和朋友聊天呢!有人就會提出問題了,孩子為什麼會擁有"假想夥伴"呢1、 孩子一個人非常孤單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在父母家人的始終陪伴下長大的,有很多的孩子從小就和自己的父母隔著很遠的距離,或者父母總是工作特別忙,沒有時間估計到孩子。
  • 天藍色的小帽子|你會扼殺孩子「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嗎?
    有時工作不忙的時候,也小孩子氣似的跟孩子瘋玩一會兒,孩子也會隨手創造一些「亂七八糟」的「招式」和「咒語」,而我,往往就是那個被打敗的「怪獸」。那麼作為家長的我們,要扼殺這種看起來很不靠譜的想像力嗎?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就我個人來言,非但不會扼殺,反而會有意識地去引導。
  • 小學生作文「大型翻車現場」,父母看了想揍人,老師笑得起不來身
    小學生作文容易翻車的原因腦洞大想像力豐富都說孩子天真,其實天真的本意就是在說孩子腦洞比較大,想像力很豐富,因為年齡小心靈比較純潔,腦袋裡沒有什麼雜念,所以想出來的事情很簡單,孩子一般在寫作文時,會根據自己心裡所想的,或者是大腦出現的畫面,產生了本能的反應。
  • 「科普破壞孩子想像力」是偽命題,大膽告訴孩子:月亮上沒嫦娥
    鄧超和孫儷的小寶貝等等,曾經在家裡的牆上亂塗亂畫,孫儷本想阻止,但鄧超對她說:"牆紙可以買,但靈感沒了,就再也找不回來。"於是,兩口子允許孩子在牆上肆意揮灑塗鴉,完成了對孩子想像力的保護。這份豁達和寬容,對孩子的成長來說,確實有非常多好處。
  • 「太陽公公的家在天上還是山上」,激發孩子想像力,一本書就足夠
    寶媽們有沒有經歷過這樣的時刻,孩子總是問一些「傻乎乎」的問題?就像前幾天,周周問我:「草莓有多少粒籽啊?這些籽會在我們肚子裡面發芽嗎?」我乍一聽,心想,又開始了。每個媽媽的必經之路,孩子總有那麼一段「異想天開」的時間。如何給孩子正確的引導?如何激發孩子更多的想像力?這就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